第22章 超前的战略眼光-《谍战:从军统特工到关东军新星》

  小田弘毅的眼中也闪过极大的震惊。

  他毕竟城府极深,抬手制止了激动的池上。

  “小林君,你这个判断……非常惊人。”

  “我需要理由,足以支撑如此悲观论调的理由。”

  林枫毫不退缩地迎着小田的目光。

  他知道,这才是真正展示“价值”的时候。

  只要变得有价值,知道的情报就越多,对军统的价值就越大。

  而不会成为牺牲品,要知道在情报界,都是按照情报的重要性来划分特工的价值。

  林枫已经出名了,普通的潜伏已经不适合,正好利用这个机会,提升一下他自己的价值。

  诺门罕之战,日军必败无疑,且败局已定,无药可解。

  就算是知道战败的原因,岛国也无计可施。

  他融合了后世对诺门罕战役的透彻分析,条理清晰地说道。

  “小田先生,原因有三,这并非怯懦,而是基于现实的冷静判断。”

  “第一,国力与后勤的碾压。

  我们面对的苏联,是一个可以将整个国家变成一座巨大兵工厂的怪物。

  我在前线看到,他们的炮弹像不要钱一样倾泻,坦克坏了立刻就有新的补充。

  而我们呢?

  弹药需要节省,坦克打一辆少一辆,这不是士兵勇猛就能弥补的差距。

  这是钢铁与血肉的较量,我们正在用血肉之躯对抗工业洪流。”

  林枫脑海中浮现的是后世关于苏联战时工业产能的数据,此刻只能用最直白的语言表达。

  小田想反驳,张了张嘴,想到前线的补给困难,一时语塞。

  林枫没有给他们反驳的时间,继续说道。

  “第二,作战理念的代差。

  苏军不是我们在满洲遇到的对手。

  他们强调的是诸兵种合成作战,坦克、炮兵、步兵、甚至空军,像一部精密的机器协同运转。

  而我们,还停留在强调步兵突击和武士道精神的层面。

  我们的冲锋,在对方严密的火网面前,只是悲壮的牺牲。”

  林枫的话里带着一丝痛楚,显得更加可信。

  他无法说出“信息化”、“大纵深”这些现代术语,但“合成作战”的概念已足够超前。

  小田弘毅的眉头紧紧锁住,他作为情报专家,隐约感觉到林枫点出了关键问题。

  “第三,也是我最担心的,对方指挥官的能力。”

  林枫顿了顿,仿佛在回忆战场上的情景。

  “我们的对手朱可夫,他用兵极其凶狠且狡猾。

  他不在乎一城一地的得失,他在乎的是如何集结绝对优势兵力,彻底摧毁我们的主力。

  我预感,他正在酝酿一次前所未有的、决定性的反击。

  而我们,由于情报和视野的局限,很可能正一步步走进他设下的陷阱。”

  池上中尉再次忍不住吼道。

  “胡说!”

  “这都是你的猜测!”

  “苏联指挥官哪有那么神奇!”

  “帝国的将军们身经百战……”

  小田弘毅厉声打断了他。

  “池上!”

  他的胸口微微起伏,显然林枫的分析给了他极大的冲击。

  小田弘毅死死盯着林枫,仿佛要重新认识这个年轻人。

  “小林君,你这些观点……尤其是关于国力和作战理念的对比,角度非常……独特,也极其尖锐。

  “你是从哪里得到这些看法的?”

  他无法相信这是一个普通士兵能总结出来的。

  林枫再次祭出“战场感悟”的法宝,他苦笑道。

  “小田先生,当你在战壕里,看着战友被铺天盖地的炮火撕碎。”

  “当你发现敌人可以随意消耗你无法想象的物资时,你自然会去思考这些问题。”

  “这些想法可能很幼稚,但……这是我用鲜血换来的直觉。”

  一时间房间的几人都沉默了下来。

  小田弘毅的手伸向自己的手提包。

  林枫忍不住一阵慌张,该不会是自己思想太超前,他要杀人灭口吧。

  只见小田从包里掏出名片,郑重地递给林枫。

  “小林君,你的见解很有趣,超越了普通军人的范畴。”

  “如果有兴趣深入了解‘真正的’大陆研究,养好伤后,可以来找我聊聊。”

  林枫心中心中一喜,成功了。

  这个‘死扣’我解得越透彻,越显得无解,在小田心中我的价值就越大。

  他需要我这样能看清‘死局’的人,来为帝国寻找新的‘活路’。

  而我,正好可以利用这份信任和倚重,去获取那些真正能决定中国抗战命运的情报。

  林枫双手接过名片,表现得受宠若惊。

  “一定!多谢小田先生看重!”

  送走小田和高桥,病房门关上的一刹那。

  林枫脸上恭敬的表情瞬间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丝狡黠的笑容。

  他轻轻吹了声口哨,舒服地躺回床上。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忽悠个老头和他带来的小菜鸟,还不是简简单单?”

  就在林枫舒舒服服在医院休养的时候,山城收到了二份通过绝密渠道传递而来的电文。

  电文来自代号“渔夫”的资深潜伏特工。

  通常传递的都是关于日军兵力调动、高层人事变动或战略意图等硬核情报。

  由于渔夫的保密等级过高,有专门的代码,机密室只有一名译电员有权限,只能先译出的第一份电文。

  很快第一份绝密电文,摆在了军统局戴局长的面前。

  这次的内容,却让看到它的戴笠和毛人凤都陷入了短暂的思维停滞。

  电文大致内容如下:

  “急电。局本部钧鉴:

  目标‘铁公鸡’近日情况突变。

  其因诺门罕前线两次战斗经历,被日军高层刻意树立为宣传典型,用以激励低迷士气。

  铁公鸡接受岛国《朝日新闻》头版专访,被冠以‘军神附体’、‘诺门罕奇迹’等夸张头衔。

  报道内容严重失实,极度夸大其个人作用,包括但不限于,独闯敌阵、用气势逼退苏军坦克、高呼口号等虚构情节。

  目前,铁公鸡在大连陆军医院休养二十天,日军高层拟推荐其参加陆军士官学校考核。

  请示:下一步行动方针?

  是否启动紧急撤离程序?

  或指示其利用新身份继续潜伏?

  ‘渔夫’叩首”。

  办公室内,先是死一般的寂静。

  戴局长拿着电文的手微微的发抖,他又看了一遍,然后抬起头,看了一下毛副局长和秘书郑爱民。

  张了张嘴,半天才憋出一句。

  “用气势逼退坦克,看来岛国记者的笔杆子,比坦克还厉害,这宣传口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