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年夜饭-《我在江湖社恐的那些年》

  腊月三十,天色未明,无忧谷却已早早苏醒。

  并非被鸡鸣或寒意唤醒,而是一种无形的、雀跃的期盼,弥漫在清冷的空气里,将每个人从睡梦中轻轻推醒。

  最先闹出动静的是厨房。楚怀素和苏南雪已然起身,灶膛里重新燃起了旺火,大铁锅上热气蒸腾。

  昨日林清晏带回的各色食材和谷中自备的年货被一一取出,准备开始制作一年中最丰盛、最讲究的一餐——年夜饭。

  阮喃喃几乎是从床上弹起来的,套上新年衣裳——

  一件楚怀素亲手为她缝制的、绣着缠枝莲纹的绯红色棉袄,像只红彤彤的福娃娃,蹿出房门就直奔厨房,鼻翼翕动,循着香味而去。

  “大嫂!四师姐!需要我帮忙吗?”

  她扒着厨房门框,眼睛亮晶晶地盯着那些半成品的佳肴。

  楚怀素正熟练地将一条肥鱼改刀,闻言笑道:

  “喃喃来得正好,去帮师姐看着那锅高汤,快滚了就喊我一声。”

  苏南雪则在另一边仔细地处理着药材,她准备炖一盅药膳鸡汤,既美味又温补。

  见阮喃喃进来,递给她一小碟刚炸好的、金灿灿的肉丸子:

  “尝尝咸淡。”

  阮喃喃啊呜一口吞下,烫得直呵气,含糊不清地连连点头:“好次!好次!”

  院子里,李沐风带着乐乐,正在张贴陆云霁写好的春联和福字。

  “左边一点,再高一点点…对!好了!”李沐风指挥着。乐乐踮着脚尖,小心翼翼地将横批“吾心安然”贴在门楣正中央,然后跳下来,仰头看着自己的劳动成果,小脸兴奋得通红。

  红纸黑字,映着白雪灰墙,格外醒目喜庆。

  赵知闲也没闲着。

  她扛着梯子,将大红灯笼挂到屋檐最高、最显眼的位置。

  今年她吸取教训,挂得极其牢固,还用绳子做了双重保险,确保不会再掉下来砸坏东西。

  挂好后,她叉着腰,得意地欣赏着自己的杰作。

  林清晏是最晚起的一个。

  他裹着那身毛茸茸的裘毯,揣着手炉,慢悠悠地从客房晃出来,眯着眼看了看忙碌的众人,打了个长长的哈欠,然后极其自然地晃荡到厨房门口,从怀里摸出一个小纸包。

  “大嫂,四丫头,尝尝这个,峡州带来的蜜渍金桔,解腻最好。”

  他一边说着,一边自己先拈了一颗放进嘴里,眯起眼一脸享受。

  陆云霁则安静地做着最后的清扫。

  他将院中鞭炮碎屑(赵知闲一大早忍不住先放了一小挂)、枯枝落叶等都扫到角落,堆成一堆,预备晚间一起点燃,谓之“燃庭燎”,有驱邪纳福之意。

  随后,他去了药圃和那片冬菜地,仔细地做了最后一次巡查,给一些娇弱的药材加了草帘,看了看寒菘和冬葵的长势,这才安心。

  午后的阳光变得有些稀薄,但谷中的气氛却越发火热。

  厨房里飘出的香味已经浓郁到令人坐立不安。

  炖肉的醇厚、蒸鱼的鲜香、炸物的焦脆、糕点的甜腻…

  各种气味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首最令人愉悦的年末交响曲。

  堂屋的正中央,已经摆上了那张最大的八仙桌。

  楚怀素和苏南雪开始将一道道精心烹制的菜肴端上桌。

  冷盘有:胭脂鹅脯、水晶肴肉、凉拌三丝、糖醋蓑衣黄瓜。

  热炒有:清炒虾仁、油焖冬笋、栗子烧鸡、雪菜炒冬笋。

  大菜有:红焖羊肉煲、松鼠鳜鱼、八宝葫芦鸭、四喜丸子。

  汤羹有:药膳鸡汤、火腿冬瓜盅。 还有必不可少的年糕和饺子。

  琳琅满目,色香味俱全,将一张大桌子摆得满满当当。

  “开饭啦!”

  楚怀素笑着朝屋外喊道。

  众人早已被香味勾得饥肠辘辘,闻言立刻涌了进来。

  看到这一大桌丰盛的菜肴,连最淡定的李沐风都忍不住赞叹:

  “辛苦怀素和南雪了!”

  众人按长幼次序落座。

  李沐风作为大师兄,自然坐在主位,左右分别是楚怀素和林清晏,然后是赵知闲、苏南雪、陆云霁,阮喃喃和乐乐坐在最下首。

  桌上还摆着林清晏带来的佳酿和楚怀素自酿的甜米酒。

  李沐风率先举杯,目光温和地扫过围坐在桌前的每一位师弟师妹和家人,声音沉稳而充满感慨:

  “旧岁已逝,新年将至。过去一年,谷外风雨,谷内安宁。师父虽云游未归,但幸得诸位相伴,守望相助。愿新年,我等继续谨守师门教诲,平安喜乐,道业精进。干杯。”

  “干杯!”

  众人齐声应和,杯中酒水或甜酿一饮而尽。

  连阮喃喃和乐乐都被允许抿了一小口甜米酒,辣得小家伙直吐舌头。

  杯箸交错,宴席正式开始。

  赵知闲性格豪爽,不断给大家夹菜,尤其是那盘她最爱的红烧肉:

  “吃!都多吃点!看看你们一个个瘦的!尤其是小云霁,练功最耗力气!喃喃也是,正长身体呢!”

  林清晏则专注于品评每一道菜,时不时给出“专业意见”:

  “嗯…这鱼火候极好,鲜嫩入味…这羊肉炖得酥烂,毫无膻气…就是这冬笋炒得稍老了一丝,定是喃喃看火时溜号了…”

  阮喃喃嘴里塞得鼓鼓囊囊,含糊抗议:

  “才没有!”

  苏南雪吃得细致文雅,偶尔会轻声介绍一下哪道菜用了什么药材,有何滋补之效。

  楚怀素则忙着照顾乐乐,时不时给众人添酒布菜。

  陆云霁话依旧最少,但吃得却很认真。每一道菜都细细品尝,感受着其中蕴含的心意和味道。

  这是他一年中,极少能如此放松、沉浸在家庭氛围中的时刻。

  饭桌上,大家聊着谷中的趣事,聊着外面的见闻,聊着未来的打算。

  笑声、谈话声、碗筷碰撞声交织在一起,热闹而温馨。

  这顿年夜饭,吃了很久很久。直到窗外天色彻底黑透,屋檐下的红灯笼亮起温暖的光晕。

  饭后,众人合力将碗筷收拾干净。楚怀素和苏南雪又端出了准备好的守岁零食——瓜子、花生、糖瓜、蜜饯、还有林清晏带来的各色精美糕点。

  堂屋的炉火烧得旺旺的。众人围炉而坐,开始了守岁的传统项目。

  李沐风拿出围棋,与林清晏对弈。林清晏看似懒散,落子却往往出人意料,两人杀得难解难分。

  楚怀素拿出针线,继续缝制那件未完成的冬衣。

  苏南雪则在一旁安静地翻阅着一本医案。

  赵知闲闲不住,又开始鼓捣她的琴,试了几个音,然后弹奏起一些轻松欢快的民间小调,引得阮喃喃和乐乐跟着哼哼。

  阮喃喃玩心重,一会儿凑过去看师兄下棋,一会儿抓把瓜子磕着,一会儿又跑去逗弄那只因为吃得太饱而瘫在窝里不动弹的肥隼。

  陆云霁没有参与具体的活动,只是安静地坐在一旁,手里无意识地摩挲着一块温润的玉石。

  他看着眼前的一切,听着耳边的笑语琴声,心中被一种饱满而平静的情绪填满。

  团聚、温暖、喧嚣,以及喧嚣之下那份深沉的安宁。

  子时将近,外面的村庄隐约传来了零星的鞭炮声,预示着新旧交替的时刻即将到来。

  赵知闲第一个跳起来:

  “放炮仗!放炮仗!迎新岁咯!”

  她拿出早就准备好的几挂长鞭和几个烟花,兴冲冲地跑到院子里。

  众人也都笑着跟了出来。

  寒风凛冽,却吹不散脸上的笑意。

  赵知闲将长鞭挂在高高的竹竿上,用线香点燃引信,迅速跑开。

  “噼里啪啦——!!!”

  震耳欲聋的鞭炮声瞬间炸响,红色的纸屑四处飞溅,浓郁的火药味弥漫开来,驱散了旧岁的所有晦气。

  阮喃喃和乐乐兴奋地捂着耳朵又跳又叫。

  鞭炮声歇,赵知闲又点燃了烟花。

  咻——啪!

  绚丽的烟花冲上漆黑的夜空,绽放出璀璨的光芒,将每个人仰起的笑脸都映照得明明灭灭。

  在烟花的照耀下,众人互相道着新年祝福。

  “新年安康!”

  “万事如意!”

  “道业精进!”

  陆云霁看着师兄师姐们的笑脸,听着那一声声真挚的祝福,心中暖流涌动。他微微颔首,轻声道:

  “…新年…同喜。”

  烟花落尽,夜空重归寂静,只有漫天星子闪烁。

  守岁结束,年正式来了。

  众人带着倦意,却满心喜悦,互道晚安,各自回房。

  谷中重归宁静。

  屋檐下的红灯笼依旧亮着,温暖的光芒守护着这片小小的天地,也守护着每一个进入梦乡的人。

  旧岁已辞,新年伊始。

  无忧谷的故事,还很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