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深了。
开罗的喧嚣,在尼罗河畔渐渐沉寂。
但江辰所在的总统套房内,一场无声的战争,才刚刚进入最激烈的阶段。
林岚已经连续工作了超过十个小时。
她的面前,摆放着三台笔记本电脑,屏幕上,是如同星海般浩瀚的数据流。
在【中山装】不计成本的最高优先级支持下,那些尘封在国家档案库最深处,被标记为“永不解密”的二战后欧洲金融档案,如同一条条沉默的巨龙,被唤醒,然后通过加密线路,源源不断地汇入她的数据库。
这些资料,庞杂、混乱,充满了各种代号、暗语和虚假信息。
任何一个普通的情报分析员,面对这片数据的汪洋,恐怕穷尽一生,也无法理出一条清晰的线索。
但林岚不是普通人。
她那颗堪比超级计算机的大脑,此刻正以一种超负荷的状态疯狂运转。
她的手指在键盘上飞舞,快得只剩下一片残影。
一行行复杂的指令被输入,一个个精妙的算法模型被建立。
她在用她自己的方式,对那段被掩埋了近八十年的黑暗历史,进行一场数字化的考古。
高健已经不知道第几次给林岚泡了杯浓咖啡,又被她无视了。
他看着林岚那张越来越苍白,但双眼却越来越亮的脸,心里有点发毛。
他小声对江辰说:“头儿,岚姐她……没事吧?我怎么感觉她快要飞升了?”
江辰靠在沙发上,闭着眼睛,像是在假寐。
他没有睁眼,只是淡淡地回了一句:“别打扰她。”
“她在享受。”
享受?
高健更看不懂了。
他觉得林岚现在的状态,跟自己以前在特种部队参加极限生存训练,三天三夜不合眼,最后出现幻觉的状态差不多。
这玩意儿还能享受?
他不知道的是,对于林岚这种极致的逻辑主义者而言,解开一个看似无解的谜题,其快感,不亚于瘾君子注射了一针最高纯度的海洛因。
江辰看似在休息,实则他的【宗师级导演意识】早已开启。
他虽然看不懂那些复杂的金融代码和历史档案,但他能“看”到林岚的整个分析过程。
在他的“视野”里,那片浩瀚的数据海洋,不再是冰冷的字符。
而是一张巨大无比的,布满了无数节点和连线的蛛网。
每一个节点,都代表着一个人物、一个机构、一笔资金。
每一条连线,都代表着一次交易、一次合作、一次背叛。
林岚,就像一个最高明的织女,正用她那双快得不可思议的手,从这片混沌的蛛网中,抽丝剥茧,试图找出那根连接着一切的,最核心的线。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
窗外的天色,已经开始泛起鱼肚白。
高健靠在墙角,抱着他的宝贝摄影机,不知不觉已经睡着了,发出了轻微的鼾声。
就在这时。
“找到了。”
林岚的声音,打破了房间的寂静。
那声音,沙哑,疲惫,却又带着一种如释重负的,极致的兴奋。
江辰猛地睁开了眼睛。
他看到,林岚面前的主屏幕上,所有的数据流都消失了。
取而代之的,是一张用红线勾勒出的,清晰无比的资金流向图。
那张图的起点,是一个触目惊心的,纳粹的“卐”字徽。
“1945年,柏林陷落前夕。”
林岚指着屏幕,开始叙述她这一夜的惊天发现,她的声音,像是在宣读一份迟到了近八十年的判决书。
“一名叫赫尔曼·冯·施罗德的纳粹党卫军高级军官,利用其掌管帝国经济部的便利,将一大批从欧洲各国犹太富商手中掠夺来的,价值无法估量的顶级艺术品,通过瑞士银行的秘密渠道,藏匿了起来。”
“战后,这批艺术品成了烫手的山芋。它们被记录在案,是无法在公开市场上流通的‘赃物’。”
“于是,一个‘洗钱’计划,诞生了。”
林岚的手指,在屏幕上轻轻一点。
一个人的照片,跳了出来。
那是一个看起来文质彬彬,戴着金丝眼镜,气质儒雅的中年男人。
正是那家瑞士实验室的创始人,那个在公开资料里,被塑造成“圣人”的地球化学家——阿尔伯特·霍夫曼教授。
“霍夫曼教授,在战前,确实是一位优秀的学者。但他有一个不为人知的身份——他是赫尔曼的远房侄子。”
“1948年,赫尔曼通过一个在瑞士注册的空壳基金会,以‘匿名捐赠’的名义,给了霍夫曼一笔巨额的启动资金,成立了这家年代学研究所。”
“而研究所成立后的第一笔,也是最大的一笔业务,就是为赫尔曼藏匿的那批纳粹掠夺艺术品,出具伪造的‘鉴定证书’。”
林岚调出了一份份泛黄的,用德文书写的旧文件扫描件。
“他们利用当时碳-14测年技术刚刚起步,存在大量技术漏洞的空子,通过污染样本、篡改数据等方式,为那些本该属于17、18世纪的画作,出具了‘经科学鉴定,创作年代可追溯至更早时期’的权威报告。”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有了这份‘科学’的背书,这些赃物,被成功地‘洗白’,摇身一变,成了‘新发现的古代艺术珍品’,被赫尔曼的后人,以天价,卖给了世界各地的博物馆和私人收藏家。”
“这,就是那家看起来完美无瑕的瑞士实验室,肮脏的‘第一桶金’。”
“这,就是它刻在基因里的,原罪。”
林岚说完,整个房间,陷入了死一般的寂静。
高健已经醒了,他张大了嘴,怔怔地看着屏幕上那段触目惊心的黑历史,感觉自己的脑子有点不够用。
伪造证书?纳粹赃款?
这剧情,比他看过的任何一部好莱坞大片,都要离奇,都要黑暗。
他终于明白,江辰那句“任何看似干净的白手套,第一次使用时,一定是脏的”,是什么意思了。
“所以,”高健半天才反应过来,他看着江辰,眼神里充满了兴奋,“我们把这个爆出去?直接锤死他们?”
在他看来,这简直就是王炸!
一旦公布,那家瑞士实验室的信誉将瞬间破产,那份关于陶符的碳-14报告,自然也就成了一张废纸!
然而,江辰却摇了摇头。
“不。”
他看着屏幕上那段复杂的金融黑历史,和那些充满了专业术语的伪造鉴定报告,平静地开口。
“这个故事,太复杂了。”
“普通观众,看不懂,也不会关心几十年前的金融犯罪。他们只会被那些复杂的名词和流程绕晕,最后,只会被对方一句‘这是恶意诽谤’,就轻易地带偏节奏。”
“夜玺,甚至会感谢我们,帮他把水搅得更浑。”
高健脸上的兴奋,瞬间凝固了。
“那……那怎么办?我们辛辛苦苦挖出来的料,就这么没用了?”
他无法理解。
江辰笑了。
他走到窗边,拉开了厚重的窗帘。
清晨的第一缕阳光,穿过玻璃,照亮了他那双熬了一夜,却亮得惊人的眼睛。
“谁说没用了?”
“我们不讲一个复杂的金融故事。”
江辰转过身,看着一脸困惑的高健和林岚,说出了一句让他们灵魂都为之震颤的话。
“我们去讲一个,家破人亡的故事。”
开罗的喧嚣,在尼罗河畔渐渐沉寂。
但江辰所在的总统套房内,一场无声的战争,才刚刚进入最激烈的阶段。
林岚已经连续工作了超过十个小时。
她的面前,摆放着三台笔记本电脑,屏幕上,是如同星海般浩瀚的数据流。
在【中山装】不计成本的最高优先级支持下,那些尘封在国家档案库最深处,被标记为“永不解密”的二战后欧洲金融档案,如同一条条沉默的巨龙,被唤醒,然后通过加密线路,源源不断地汇入她的数据库。
这些资料,庞杂、混乱,充满了各种代号、暗语和虚假信息。
任何一个普通的情报分析员,面对这片数据的汪洋,恐怕穷尽一生,也无法理出一条清晰的线索。
但林岚不是普通人。
她那颗堪比超级计算机的大脑,此刻正以一种超负荷的状态疯狂运转。
她的手指在键盘上飞舞,快得只剩下一片残影。
一行行复杂的指令被输入,一个个精妙的算法模型被建立。
她在用她自己的方式,对那段被掩埋了近八十年的黑暗历史,进行一场数字化的考古。
高健已经不知道第几次给林岚泡了杯浓咖啡,又被她无视了。
他看着林岚那张越来越苍白,但双眼却越来越亮的脸,心里有点发毛。
他小声对江辰说:“头儿,岚姐她……没事吧?我怎么感觉她快要飞升了?”
江辰靠在沙发上,闭着眼睛,像是在假寐。
他没有睁眼,只是淡淡地回了一句:“别打扰她。”
“她在享受。”
享受?
高健更看不懂了。
他觉得林岚现在的状态,跟自己以前在特种部队参加极限生存训练,三天三夜不合眼,最后出现幻觉的状态差不多。
这玩意儿还能享受?
他不知道的是,对于林岚这种极致的逻辑主义者而言,解开一个看似无解的谜题,其快感,不亚于瘾君子注射了一针最高纯度的海洛因。
江辰看似在休息,实则他的【宗师级导演意识】早已开启。
他虽然看不懂那些复杂的金融代码和历史档案,但他能“看”到林岚的整个分析过程。
在他的“视野”里,那片浩瀚的数据海洋,不再是冰冷的字符。
而是一张巨大无比的,布满了无数节点和连线的蛛网。
每一个节点,都代表着一个人物、一个机构、一笔资金。
每一条连线,都代表着一次交易、一次合作、一次背叛。
林岚,就像一个最高明的织女,正用她那双快得不可思议的手,从这片混沌的蛛网中,抽丝剥茧,试图找出那根连接着一切的,最核心的线。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
窗外的天色,已经开始泛起鱼肚白。
高健靠在墙角,抱着他的宝贝摄影机,不知不觉已经睡着了,发出了轻微的鼾声。
就在这时。
“找到了。”
林岚的声音,打破了房间的寂静。
那声音,沙哑,疲惫,却又带着一种如释重负的,极致的兴奋。
江辰猛地睁开了眼睛。
他看到,林岚面前的主屏幕上,所有的数据流都消失了。
取而代之的,是一张用红线勾勒出的,清晰无比的资金流向图。
那张图的起点,是一个触目惊心的,纳粹的“卐”字徽。
“1945年,柏林陷落前夕。”
林岚指着屏幕,开始叙述她这一夜的惊天发现,她的声音,像是在宣读一份迟到了近八十年的判决书。
“一名叫赫尔曼·冯·施罗德的纳粹党卫军高级军官,利用其掌管帝国经济部的便利,将一大批从欧洲各国犹太富商手中掠夺来的,价值无法估量的顶级艺术品,通过瑞士银行的秘密渠道,藏匿了起来。”
“战后,这批艺术品成了烫手的山芋。它们被记录在案,是无法在公开市场上流通的‘赃物’。”
“于是,一个‘洗钱’计划,诞生了。”
林岚的手指,在屏幕上轻轻一点。
一个人的照片,跳了出来。
那是一个看起来文质彬彬,戴着金丝眼镜,气质儒雅的中年男人。
正是那家瑞士实验室的创始人,那个在公开资料里,被塑造成“圣人”的地球化学家——阿尔伯特·霍夫曼教授。
“霍夫曼教授,在战前,确实是一位优秀的学者。但他有一个不为人知的身份——他是赫尔曼的远房侄子。”
“1948年,赫尔曼通过一个在瑞士注册的空壳基金会,以‘匿名捐赠’的名义,给了霍夫曼一笔巨额的启动资金,成立了这家年代学研究所。”
“而研究所成立后的第一笔,也是最大的一笔业务,就是为赫尔曼藏匿的那批纳粹掠夺艺术品,出具伪造的‘鉴定证书’。”
林岚调出了一份份泛黄的,用德文书写的旧文件扫描件。
“他们利用当时碳-14测年技术刚刚起步,存在大量技术漏洞的空子,通过污染样本、篡改数据等方式,为那些本该属于17、18世纪的画作,出具了‘经科学鉴定,创作年代可追溯至更早时期’的权威报告。”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有了这份‘科学’的背书,这些赃物,被成功地‘洗白’,摇身一变,成了‘新发现的古代艺术珍品’,被赫尔曼的后人,以天价,卖给了世界各地的博物馆和私人收藏家。”
“这,就是那家看起来完美无瑕的瑞士实验室,肮脏的‘第一桶金’。”
“这,就是它刻在基因里的,原罪。”
林岚说完,整个房间,陷入了死一般的寂静。
高健已经醒了,他张大了嘴,怔怔地看着屏幕上那段触目惊心的黑历史,感觉自己的脑子有点不够用。
伪造证书?纳粹赃款?
这剧情,比他看过的任何一部好莱坞大片,都要离奇,都要黑暗。
他终于明白,江辰那句“任何看似干净的白手套,第一次使用时,一定是脏的”,是什么意思了。
“所以,”高健半天才反应过来,他看着江辰,眼神里充满了兴奋,“我们把这个爆出去?直接锤死他们?”
在他看来,这简直就是王炸!
一旦公布,那家瑞士实验室的信誉将瞬间破产,那份关于陶符的碳-14报告,自然也就成了一张废纸!
然而,江辰却摇了摇头。
“不。”
他看着屏幕上那段复杂的金融黑历史,和那些充满了专业术语的伪造鉴定报告,平静地开口。
“这个故事,太复杂了。”
“普通观众,看不懂,也不会关心几十年前的金融犯罪。他们只会被那些复杂的名词和流程绕晕,最后,只会被对方一句‘这是恶意诽谤’,就轻易地带偏节奏。”
“夜玺,甚至会感谢我们,帮他把水搅得更浑。”
高健脸上的兴奋,瞬间凝固了。
“那……那怎么办?我们辛辛苦苦挖出来的料,就这么没用了?”
他无法理解。
江辰笑了。
他走到窗边,拉开了厚重的窗帘。
清晨的第一缕阳光,穿过玻璃,照亮了他那双熬了一夜,却亮得惊人的眼睛。
“谁说没用了?”
“我们不讲一个复杂的金融故事。”
江辰转过身,看着一脸困惑的高健和林岚,说出了一句让他们灵魂都为之震颤的话。
“我们去讲一个,家破人亡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