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你不懂美,更不懂龙国!-《被封杀后,我拍的视频成国家名片》

  李昂的骄傲,不允许他就此溃败。

  深夜,他把自己关在书房,点上一根雪茄,在烟雾缭绕中,敲下了一篇数千字的长文,发布在了自己的维博上。

  标题:《艺术不是商业的遮羞布——评<青花瓷>的营销逻辑谬误》。

  文章引经据典,从4P营销理论谈到用户转化漏斗,用冰冷的商业术语和复杂的分析模型,将《青花瓷》剖析得体无完肤。

  “……一部成功的商业广告,其核心是产品力的精准传达。而《青花瓷》通篇沉溺于虚无缥缈的‘意境’,对润玉堂瓷器的工艺、材质、特点等关键购买决策信息避而不谈,甚至连一个清晰的产品特写都没有!”

  “这是典型的本末倒置,是用艺术情怀掩盖商业逻辑的苍白。营销,不是请客吃饭,是真金白银的战争。很遗憾,我只看到了导演的自我感动,没看到对品牌销量的任何责任心。”

  长文的最后,他下了一个结论:“这是一次披着艺术外衣的、失败的商业策划。它或许能赢得掌声,但赢不了市场。”

  这篇文章,逻辑“严密”,措辞尖锐,字里行间透着一股精英式的傲慢,仿佛一位大学教授在批改一份不及格的作业。

  星光MCN的水军立刻下场,将这篇文章顶上热搜,试图扭转舆论。

  “李导不愧是专业的,一针见血!”

  “说得太对了,看了半天,我都不知道那瓷器到底好在哪。”

  “江辰就是个搞艺术的,根本不懂商业!”

  然而,他们预想中的舆论反转,并没有到来。

  在这篇“专业”长文的评论区里,从热评第一条开始,往下翻,一连数百楼,都是整齐划一的四个字。

  “你不懂美。”

  “你不懂美。”

  “你不懂美。”

  没有谩骂,没有争吵,甚至没有一个多余的标点符号。

  这四个字,像是一面镜子,照出了李昂所有“专业分析”的滑稽可笑。也像是一记记无声的耳光,密集地、反复地抽在他的脸上。

  你分析得都对,但我们就是喜欢。

  你逻辑再严密,也抵不过我心动了。

  这种来自普通大众的、最朴素的审美直觉,形成了一股无法被任何资本和水军冲垮的洪流,将李昂和他那篇长文,瞬间淹没。

  “你不懂美”这四个字,迅速成了一个梗,冲上了另一个热搜。

  李昂看着那满屏的四个字,只觉得眼前阵阵发黑,胸口一闷,一口气没上来,险些栽倒在地。

  这比任何恶毒的咒骂,都更具杀伤力。

  而真正的“打脸”,才刚刚开始。

  “叮铃铃——”

  江辰出租屋里的手机,响得像是在报警。

  他刚接通,电话那头就传来苏文山老人语无伦次的、带着哭腔的嘶吼。

  “小江……江导!”老人的声音抖得不成样子,“爆了!全爆了!官网的服务器……技术员说已经崩了三次了!根本修不好!”

  江辰能想象到电话那头,那位一辈子都献给了瓷器的老人,是何等的激动。

  “苏老,您别急,慢慢说。”

  “我怎么能不急!”苏文山的声音里混杂着狂喜和不敢置信的颤抖,“订单……订单的邮件把公司邮箱都挤爆了!我让人初步统计了一下,已经……已经排到明年下半年了!”

  “还有!德国那个之前嫌我们‘土’,把我们拒之门外的经销商,叫什么汉斯……他现在提着一箱欧元,就在咱们厂门口排队!说今天见不到我,签不了独家代理合同,他就不走了!”

  “还有法国的、意大利的……都来了!把咱们那条破路都给堵了!”

  苏文山说到最后,已经泣不成声。

  他哭的不是钱,不是订单。

  他哭的是,润玉堂这三个字,终于挺直了腰杆。

  哭的是,祖宗三代传下来的手艺,被全世界看见了。

  江辰挂了电话,还没来得及喘口气,另一个电话又打了进来。

  一个陌生的京城号码。

  “请问是江辰导演吗?这里是文化部宣传司。”电话那头的声音温和而郑重。

  江辰心头一跳。

  “我是。”

  “江导,我们看到了您为润玉堂拍摄的《青花瓷》,部里的领导非常欣赏。我们认为,这支作品以器载道,以美育人,是文化传承与创新结合的优秀典范。”

  “我们想在官方账号上进行转发推广,并为您记一次嘉奖,不知您是否同意?”

  江辰握着手机,看着窗外。

  他知道,这才是【国家名片系统】最核心的力量。

  “我同意,谢谢。”

  十分钟后,【文化微言】,这个拥有数千万粉丝,每一个字都代表着国家文化领域最高意志的官方账号,转发了《青花瓷》的视频。

  配文言简意赅,却字字千钧。

  “【以器载道,以美育人】当传统文化与现代光影相遇,便有了这支《青花瓷》。为青年导演江辰点赞,为中国审美点赞!”

  如果说,之前的全民热议,还只是民间舆论的胜利。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那么,文化部的这次下场盖章,则彻底为这场“审美之争”,画上了一个官方的、不容置疑的句号。

  李昂的“商业逻辑”,在国家意志的“文化自信”面前,被碾得粉碎。

  然而,事情的发酵,远远没有结束。

  一股来自东方的神秘力量,跨越了语言和时差,在世界的另一端,引起了顶级时尚圈的注意。

  国际顶级时尚杂志《VOGUE》法版主编,素以挑剔和毒舌着称的伊莎贝尔·杜邦,在自己的私人社交账号上,转发了《青花瓷》的视频链接。

  她用浪漫而精准的法语写道:

  “这不是广告,这是来自东方的诗歌。它没有堆砌任何廉价的中国符号,却在每一个镜头里,都流淌着东方的神韵。那位舞者,那件瓷器,那种‘天青色等烟雨’的意境,完美定义了一种全新的美学风潮——新东方主义(Neo-Orientalis。”

  这条推文,如同一颗投入全球时尚圈的深水炸弹。

  无数顶级设计师、摄影师、艺术家纷纷转发点赞。

  当这条推文被翻译转载回国内时,整个互联网彻底沸腾了!

  “卧槽!杀疯了!直接杀到国际了!”

  “新东方主义!江辰直接开创了一个美学流派?”

  “李昂不是说要教江辰什么叫‘国际视野’吗?现在好了,江辰直接教全世界什么叫‘东方美学’了!”

  “我宣布,这是20XX年度最狠的打脸,没有之一!”

  市中心最顶层的豪华公寓里。

  “哐当!”

  最新款的平板电脑,被狠狠砸在巨大的落地窗上。

  屏幕瞬间碎裂,雪花一片。

  李昂双目赤红,像一头困兽,在房间里疯狂地踱步。

  他引以为傲的“国际视野”,他赖以生存的“南加大履历”,他鄙夷江辰的“土味”,在这一刻,都成了一个笑话。

  一个他看不起的“土鳖”,用他最鄙夷的方式,在他最引以为傲的领域,将他碾压得体无完肤。

  他把自己关进房间,里面传来一阵阵砸东西的巨响。

  星光MCN总部。

  王浩的办公室里,一片死寂。

  他没有看网上那些喧嚣的评论,只是静静地看着两组数据。

  一组,是润玉堂的估值曲线,在短短二十四小时内,以一个近乎垂直的角度,暴涨了十倍不止。

  另一组,是“魅影”跑车的品牌口碑指数,断崖式下跌。不少已经下定的车主,甚至在论坛里公开表示,感觉自己的品味被这支广告拉低了,正在考虑退订。

  王浩关掉了数据页面,脸上没有任何愤怒的表情,平静得可怕。

  他知道,李昂这颗棋子,已经废了。

  他也终于意识到,常规的舆论打压,买热搜,泼脏水……这些对付普通明星网红无往不利的手段,对江辰,已经完全失效。

  因为江辰的背后,站着一个他无法撼动的对手。

  王浩靠在椅背上,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桌面。

  许久,他拿起手机,拨通了助理的电话。

  “给我订一张去成都的机票,越快越好。”

  ……

  江辰的手机,收到了一条银行入账短信。

  一连串的零,看得他有些恍惚。

  那是润玉堂支付的广告尾款,以及苏文山老爷子说什么也要硬塞给他的、润玉堂10%的干股分红。

  他的人生,在这一刻,第一次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财务自由。

  他不用再为房租发愁,不用再为了几万块的设备预算跟人磨破嘴皮。

  他终于可以,只拍自己想拍的东西。

  也就在这时,脑海中,那熟悉的系统提示音,姗姗来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