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章 长老问询,目光探深浅-《石熵》

  “就像上山时抓着岩石缝往上爬,稳当得很!”

  三长老的胡子颤了颤,像风吹过的芦苇。

  他突然转向刚被领进来的李子。

  “你用七能刺破了赵奎的七曜掌,可知这招犯了宗门忌讳?”

  “宗门功法讲究纯正,你这招混杂太多,不成体统。”

  李子腰间的竹笛还在晃。

  笛身上的红绳被汗水浸得发暗,颜色深得像块猪肝。

  “忌讳?红老说能赢的招式就是好招式。”

  “就像张婆婆蒸馒头,不管用酵母还是老面。”

  “发起来暄腾腾的就是好馒头,谁还管它用的啥法子。”

  “放肆!”

  执法长老的檀木珠突然停在指间。

  他猛地一拍桌子,案上的茶杯都跟着跳了跳。

  “宗门功法讲究源流正统,你把杂院的野路子混在一起。”

  “与旁门左道何异?去年外门弟子王二狗用毒砂赢了比试。”

  “最后被废去修为,逐出宗门,你想步他后尘?”

  李子摩挲着竹笛上的刻痕。

  那是他自己刻的七颗星,代表杂院七老。

  每颗星都刻得歪歪扭扭,却很认真。

  “七能刺里的力气都来得干净。”

  “红老的控火术是为了给灶膛添柴时省力气。”

  “青老的凝冰法是为了夏天给药圃降温,不让草药蔫了。”

  “张松的蛮力……”

  他突然笑了,露出颗小虎牙,嘴角还有点枣糕渣。

  “是为了劈柴时能多劈出三两片,好让灶膛的火烧得更旺。”

  “这些本事能害人,也能帮人。”

  “就像长老的拐杖,能拄着走路,让人站稳。”

  “也能挥起来敲人脑袋,看你怎么用罢了。”

  藏经阁长老突然把书往案上一拍。

  书页抖落的灰尘在光柱里翻舞,像群不安分的小虫。

  “牙尖嘴利!我问你。”

  “若在秘境中遇着同门与妖兽缠斗,打得难解难分。”

  “你是先救同门,还是先抢妖兽守护的灵药?说!”

  “那得看啥灵药。”

  李子从怀里掏出片枯叶。

  那是上次张松被蛇咬时,他嚼碎的醒神草梗。

  现在干得像块脆饼。

  “若是醒神草,定要先救人。”

  “草枯了能再长,今年没了明年还有,人没了就啥都没了。”

  “啥草都没用了;若是固元花,可以边打边救。”

  “那花韧性好,不容易被打坏,就像李月编的草绳。”

  “结实得很,能拽着两个人过河还不断,急啥?”

  三长老突然转向李月。

  拐杖头的玉球在灯光下泛着冷光,照得李月的脸忽明忽暗。

  “你用火纹鞭时,为何要让星辉与火气呈三七开?”

  “寻常弟子都会五五均分,那样力道更均衡。”

  “你这般不怕灵力相冲,伤了自己?”

  李月的指尖缠着未散尽的星辉,像绕着圈银线。

  在灯光下闪着微光。

  “红老说火太旺会烧了自己,就像灶膛里的柴火。”

  “塞满了反而灭得快,还容易把锅底烧穿。”

  “三成星辉裹着七成火,既能让火星烧得旺,有杀伤力。”

  “又能随时收回来,收放自如。”

  “就像杂院的水缸总要留三分空,才好接天上的雨水。”

  “不然雨大了就漫出来了,白瞎了好水。”

  执法长老突然从袖中摸出块黑色矿石。

  矿石上布满孔洞,看着像块被虫蛀过的木头。

  拿在手里轻飘飘的。

  “这是噬灵矿,能吸灵力,再多的灵力到了它面前都白搭。”

  “你若用冰魄杖对付它,该如何下手?”

  李月抓起案上的茶水往矿石上泼。

  水珠落在孔洞里瞬间凝成冰,把那些小孔堵得严严实实。

  “青老说再硬的石头也怕冻裂,热胀冷缩的道理。”

  “先用星辉裹层薄冰,冰缝顺着孔洞往里钻,把它冻透了。”

  “等它吸够了寒气,变得脆生生的,再用火纹鞭抽。”

  “热胀冷缩一来,再顽固的东西也得裂开。”

  “就像冬天的水缸,夜里冻裂了缝,白天太阳一晒。”

  “准保碎成两半,错不了。”

  张松突然挠了挠头。

  胳膊上的血口子被指甲刮得更红了。

  渗出的血珠顺着胳膊往下淌,滴在地上。

  “长老,我刚才赢的时候,其实还耍了个小花招。”

  他有点不好意思地把斧柄转了半圈。

  露出柄尾嵌着的块小磁铁,磁铁黑黢黢的,不太起眼。

  “吴猛的狼牙棒铁齿是铁做的,我趁他换气时用磁铁吸了下。”

  “他的棒子就偏了半寸,不然也劈不断,其实我那下力道没那么大。”

  三长老突然笑了,胡子抖得像团棉花。

  拐杖在地上转了个圈,玉球在青砖上留下道浅痕。

  “你们三个,倒把杂院的道理学了个通透。”

  “句句都离不开柴米油盐,却又句句在理。”

  他往门外瞥了眼,演武场的喝彩声顺着门缝钻进来。

  还夹杂着弟子们的说笑声。

  “明日辰时去演武场集合,名额的事……”

  “我们肯定能拿到!”

  张松抢着说,玄铁斧在地上磕出个浅坑。

  “我劈柴时总留着最后一下的力气,不到万不得已不用。”

  “到了秘境,定能护住他们俩,就像护着杂院的菜地。”

  “连野猪都别想闯进来,谁来拱就劈谁!”

  李子把赵奎送的玉佩掏出来。

  玉佩上的七曜纹在灯光下若隐若现。

  温润的玉质摸着手心暖暖的。

  “杂院的人,饿了能啃树皮,涩得舌头麻也能咽下去。”

  “渴了能喝露水,凉飕飕的也能解渴,啥苦都能吃。”

  “不怕秘境里的难。”

  李月摸着火纹鞭上的火星子,鞭梢还残留着点温度。

  她突然想起红老塞给她的火折子,揣在怀里暖暖的。

  “我们三个凑在一起,就像星辉裹着火,冰里掺着符。”

  “啥本事都有,再难的坎也能过去。”

  “就像杂院的篱笆,看着稀稀拉拉的,不顶用。”

  “却能拦住所有想偷菜的兔子,一只都跑不了。”

  执法长老望着三人的背影消失在门外。

  他们的笑声顺着走廊飘过来,带着股少年人的朝气。

  他突然对三长老说。

  “这三个孩子,身上有股子韧劲,像山里的酸枣树。”

  “看着不起眼,却经得住风霜。”

  藏经阁长老翻到书里夹着的杂院名册。

  泛黄的纸页上写着三个歪歪扭扭的名字,墨迹都有点晕开了。

  “就像野地里的草,看着不起眼,被人踩了、烧了,暴雨过后反而长得更旺,生机勃勃的。”

  夜色漫进议事堂时,张松正蹲在灶房外烤红薯。

  他用玄铁斧在地上刨了个坑,坑壁刨得整整齐齐,红薯埋在热灰里,冒出的甜香引来了几只萤火虫,在周围打着转,像提着小灯笼的精灵。

  李子突然指着天上的北斗七星,星星亮得像撒在黑布上的碎钻。

  “你看那七颗星,像不像赵奎掌心里的纹路?”

  “不像。”

  张松用斧头扒开灰堆,红薯皮已经烤得焦黑,裂开的缝里露出金黄的瓤,冒着热气。

  “星星没他的掌纹凶,倒像李月织的草绳,看着软乎乎的,其实结实得很,能捆住大南瓜,还不勒坏瓜皮。”

  李月把最大的红薯往张松手里塞,自己捧着个裂开的啃,甜汁烫得她直哈气,嘴角却带着笑。

  “明天的比试,咱们还像今天这样,你劈柴我烧火,李子找破绽,准能赢,错不了。”

  灶膛里的火星子 “噼啪” 炸响,映着三人沾着灰的笑脸,像三朵开在灶膛火光里的小花儿,在夜色中摇曳生姿,诉说着他们对明日比试的期待与坚定的信念,也将杂院三人组之间那份默契与温暖,晕染得愈发浓烈。

  演武场的晨雾还没散尽。

  像层薄纱蒙在青石板上,踩上去能感觉到湿漉漉的凉意顺着鞋底往上钻。

  李子蹲在看台角落,用竹笛拨弄着地上的碎石。

  那些石子被历年弟子的灵力磨得溜圆,表面光溜溜的。

  像极了张婆婆腌在缸里的咸蛋,只是少了层盐霜。

  他对面的李月正给火纹鞭上油。

  油脂装在个小小的陶碗里,是红老特意炼制的 “润鞭油”。

  带着股淡淡的松木香。

  油脂顺着鞭身的纹路渗进去,在晨光里泛着细碎的光。

  像撒了把碎银子,把那些不起眼的纹路都勾勒得清清楚楚。

  “听说了吗?这次秘境只给七个名额!”

  两个外门弟子的议论顺着风飘过来。

  其中一个手里的白面馒头还冒着热气,热气在他鼻尖凝成了小水珠。

  “执法长老的侄子王冲肯定占一个。”

  “那小子虽然资质平平,但长老疼他疼得像眼珠子。”

  “上次不过是凝气中期,就被塞进了核心弟子的修炼室。”

  “还有赵奎,虽然输给了李子,但赵家昨天刚给宗门捐了座炼丹房。”

  “琉璃顶的,气派得很,长老们不可能不给面子。”

  另一个啃着油条的弟子突然压低声音。

  油条渣掉在衣襟上,像撒了把碎金子。

  “杂院那三个怕是没戏。”

  “你看张松的玄铁斧,昨天劈吴猛时斧刃都卷了,还缺了个小口,看着就寒酸。”

  “核心弟子的兵器哪个不是名师锻造的?”

  “他那破斧子,怕是连秘境的门槛都摸不着。”

  “说不定还没进门就被妖兽的爪子拍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