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风病房的地板,带着金属特有的、恒定的微凉,透过薄薄的衣物传入他的感知。他闭着眼,全身肌肉却并未放松,而是维持着一种奇异的、介于紧绷与自然之间的状态。呼吸被刻意拉长放缓,每一次吸气,都仿佛在汲取周围空间中稀薄的游离能量;每一次呼气,则将精神感知的“触须”向更精微的层面延伸。
他的意识核心,已不再是那片破碎混乱的战场,而是化为了一座初具雏形的“熔炉”。熔炉的基座,是他以意志和守护信念重构的、与S-002石碑连接的那片稳定区域,淡金色的光芒如同炉火,稳定而内敛地燃烧着。熔炉之中,不再是被动接受石碑流淌而来的力量,而是主动地、以自身独特的“频率”,去震荡、去提纯、去“共鸣”那份浩瀚而古老的能量。
这就是他找到的“重构”之路的核心——不再是简单的“借用”或“承载”,而是“淬炼”。
他将石碑传递而来的、带着亘古信息沉淀的原始能量流,引入这座意识熔炉。精神意志化作无形的锻锤,遵循着那些领悟到的关于“结构”与“稳定”的古老印记,一遍遍地锤打着能量流中那些与他自身频率不完全契合的、属于石碑纯粹本源的“杂质”,或者说,是那些他目前还无法完全理解与承受的“沉重”。
这个过程伴随着精神层面细密而持续的“刺痛”,仿佛有无数根无形的针在穿刺他的灵魂,淬炼出更精纯、更与他林风自身意志相融的力量。被“淬炼”过的能量,不再仅仅是S-002的延伸,而是打上了他个人意志的烙印,变得更加灵动,更加……“锋利”。
他缓缓抬起双手,掌心相对,置于胸前。
意念微动。
没有耀眼的光芒爆发,只有一层薄如蝉翼、几乎完全透明的淡金色力场,在他双掌之间无声无息地展开。力场边缘,空气微微扭曲,细看之下,仿佛有无数比沙粒更微小的淡金色符文在其中生灭、流转,构成了一种极其复杂而稳定的动态结构。
这不是“壁垒盾”的缩小版,而是另一种形态——更侧重于能量的精确引导与高频震荡,是“淬炼”后力量的一种应用尝试,带着一种内敛的破坏性与极强的防御韧性。
苏小婉站在观测区,数据板上瀑布般刷新的数据让她一贯冷静的眼眸中闪过一丝惊异。
“能量凝聚度:标准值百分之一百二十!结构动态稳定性:极高!能量消耗效率优化百分之三十!”她低声汇报,声音带着一丝难以置信的细微震颤,“他……他在对石碑的能量进行‘再编码’?这不符合已知的灵契交互模型!”
陈默不知何时也来到了观测区,他静静地看着林风掌间那几乎看不见的力场,脸上没有任何表情,但眼底深处,却仿佛有古老的星图在缓缓流转。
“不是再编码。”陈默的声音低沉而肯定,“是‘共鸣’与‘定义’的深化。他在石碑的‘基座’上,构建属于他自己的‘权柄’雏形。虽然微弱,但……方向是对的。”
他的目光仿佛穿透了林风的肉体,看到了那座正在意识深处熊熊燃烧的“熔炉”。这条路,比单纯继承前人之路更加艰难,也更加危险,一旦失控,反噬将是毁灭性的。但若能走下去,其上限,将不可估量。
林风维持着掌间的力场,额角渗出细密的汗珠,精神上的“刺痛”感并未减弱,但他眼神明亮,充满了发现新大陆般的专注与兴奋。他能清晰地“感觉”到,这股被“淬炼”过的力量,如同被开了刃的绝世好剑,虽然量不大,但其“质”与“掌控度”,远胜以往。
他心念再变。
掌间那透明的力场骤然收缩,凝聚成一颗核桃大小、极度凝实的淡金色光球,光球内部,能量以极高的频率震荡着,发出几乎超越人耳听觉极限的微弱嗡鸣。随后,光球又倏地扩散,化作一面覆盖他大半身躯的、流淌着水波般纹路的弧形护盾。
形态转换之间,流畅而精准,消耗的精神力却远比之前强行凝聚不稳定的“壁垒盾”要小得多。
几分钟后,林风缓缓散去所有力量,长长地吐出一口带着金属腥甜的浊气。强烈的疲惫感涌了上来,灵魂层面的“刺痛”依旧残留,但他的嘴角却抑制不住地向上扬起。
他看向陈默和苏小婉,眼中燃烧着一种重获新生般的火焰。
“我好像……找到感觉了。”
叶晚晴的病房内,光线被调节成暖色调的柔光,试图营造一种安宁的氛围。她抱着膝盖,坐在床上,下巴搁在膝盖上,眼神有些空洞地望着对面洁白的墙壁。
苏小婉之前带来的、关于基础能量控制理论的平板电脑,被她放在了一边,屏幕已经暗了下去。那些复杂的公式、模型和理论,对她而言,如同天书,看得她头晕眼花,反而加重了她内心的烦躁和对自身“不同”的认知。
她尝试过像苏小婉说的那样,去“感受”,去“理解”体内的光。但每一次,当她将注意力集中过去,那片深邃的、仿佛蕴藏着星海的银辉,总会让她产生一种莫名的敬畏和疏离感。它太庞大,太古老,太……不像她自己。
恐惧的根,并未因为陈默的开导而完全拔除,只是暂时被压了下去。一旦独处,一旦安静下来,格陵兰的噩梦,那抹杀意识的冰冷触感,就会悄然浮现。
她伸出手,摊开掌心。
没有刻意催动,只是心念微微一动,一点米粒大小的、纯净的银色光点,如同呼吸般,自然而然地在她指尖凝聚、浮现。
光点很微弱,很温和,散发着令人心安的气息。
叶晚晴怔怔地看着这点微光,眼神复杂。这就是让那些人消失的力量吗?看起来……如此无害。
她尝试着,像移动手指一样,用意念去移动这个光点。
光点微微颤动了一下,如同水珠般在她指尖滚动了一圈,然后……熄灭了。
不是失控,也不是抗拒,更像是一种……“不理解”。她的意念指令,与这光芒本身的“运作方式”存在着某种根本性的隔阂。她想要“控制”,而这光芒,似乎更倾向于“响应”某种更深层的、她尚未触及的“规则”或“状态”。
一种深深的无力感攫住了她。她拥有着连陈默和苏小婉都为之侧目的力量,却连让它动一下都如此艰难。这种矛盾,让她感到无比沮丧。
她将脸埋进膝盖,肩膀微微耸动。泪水无声地滑落,不是因为害怕,而是因为一种孤独——与自身力量,也与周围世界的格格不入。
就在这低落的情绪中,她体内那轮“皎月”般的银光核心,再次微微搏动。这一次,没有强大的秩序波动扩散,只有一丝极其细微的、带着安抚意味的清凉感,如同母亲的低语,轻柔地拂过她意识的每个角落。
同时,一段更加清晰、却依旧破碎的意念,如同沉入水底的记忆碎片,缓缓浮上她的心头:
“念动……非是驱动……”
“心镜澄澈……光自流转……”
“汝即秩序……何须外求……”
这意念并非声音,更像是一种本能的认知传递。叶晚晴抬起头,泪眼朦胧中,似乎捕捉到了什么。
她再次看向自己的掌心。
这一次,她没有试图去“移动”光,而是尝试着,放空思绪,让自己进入一种类似于冥想的状态,将心神沉浸于内心那片银辉的“存在感”中。她不再将其视为需要控制的“外力”,而是视为自己呼吸、自己心跳的一部分,是自己“存在”的自然延伸。
当她内心逐渐平静,杂念消退,一种奇妙的“共鸣感”油然而生。
她心念微动——不是指令,更像是一种……“意愿”。一种希望指尖出现光芒的、纯粹的“意愿”。
一点银色的光晕,如同破晓的晨光,自然而柔和地,再次在她指尖亮起。
紧接着,随着她心念(意愿)的流转,那光晕如同拥有生命般,顺着她的指尖缓缓向上“流淌”,如同一层薄薄的、温暖的银色纱幔,覆盖了她的小半个手背。
没有抗拒,没有滞涩,流畅得如同她自己的血液在流动。
叶晚晴惊讶地睁大了眼睛,看着手背上那层温和流淌的银光。一种前所未有的、微弱的掌控感,伴随着与自身力量更深层次的连接感,从心底悄然滋生。
虽然依旧无法理解其本质,虽然前路依旧迷茫,但这一刻,她仿佛触摸到了与体内这庞大光芒共处的,第一把钥匙。
不是控制,而是共存。不是驱动,而是响应。
新芽,终于在沉重的土壤中,寻得了破土而出的第一缕微光。而淬火重生的利剑,也已初试锋芒。在深渊的阴影与现实的夹缝中,两个迷失的灵魂,正以各自的方式,艰难地摸索着属于自己的道路。
他的意识核心,已不再是那片破碎混乱的战场,而是化为了一座初具雏形的“熔炉”。熔炉的基座,是他以意志和守护信念重构的、与S-002石碑连接的那片稳定区域,淡金色的光芒如同炉火,稳定而内敛地燃烧着。熔炉之中,不再是被动接受石碑流淌而来的力量,而是主动地、以自身独特的“频率”,去震荡、去提纯、去“共鸣”那份浩瀚而古老的能量。
这就是他找到的“重构”之路的核心——不再是简单的“借用”或“承载”,而是“淬炼”。
他将石碑传递而来的、带着亘古信息沉淀的原始能量流,引入这座意识熔炉。精神意志化作无形的锻锤,遵循着那些领悟到的关于“结构”与“稳定”的古老印记,一遍遍地锤打着能量流中那些与他自身频率不完全契合的、属于石碑纯粹本源的“杂质”,或者说,是那些他目前还无法完全理解与承受的“沉重”。
这个过程伴随着精神层面细密而持续的“刺痛”,仿佛有无数根无形的针在穿刺他的灵魂,淬炼出更精纯、更与他林风自身意志相融的力量。被“淬炼”过的能量,不再仅仅是S-002的延伸,而是打上了他个人意志的烙印,变得更加灵动,更加……“锋利”。
他缓缓抬起双手,掌心相对,置于胸前。
意念微动。
没有耀眼的光芒爆发,只有一层薄如蝉翼、几乎完全透明的淡金色力场,在他双掌之间无声无息地展开。力场边缘,空气微微扭曲,细看之下,仿佛有无数比沙粒更微小的淡金色符文在其中生灭、流转,构成了一种极其复杂而稳定的动态结构。
这不是“壁垒盾”的缩小版,而是另一种形态——更侧重于能量的精确引导与高频震荡,是“淬炼”后力量的一种应用尝试,带着一种内敛的破坏性与极强的防御韧性。
苏小婉站在观测区,数据板上瀑布般刷新的数据让她一贯冷静的眼眸中闪过一丝惊异。
“能量凝聚度:标准值百分之一百二十!结构动态稳定性:极高!能量消耗效率优化百分之三十!”她低声汇报,声音带着一丝难以置信的细微震颤,“他……他在对石碑的能量进行‘再编码’?这不符合已知的灵契交互模型!”
陈默不知何时也来到了观测区,他静静地看着林风掌间那几乎看不见的力场,脸上没有任何表情,但眼底深处,却仿佛有古老的星图在缓缓流转。
“不是再编码。”陈默的声音低沉而肯定,“是‘共鸣’与‘定义’的深化。他在石碑的‘基座’上,构建属于他自己的‘权柄’雏形。虽然微弱,但……方向是对的。”
他的目光仿佛穿透了林风的肉体,看到了那座正在意识深处熊熊燃烧的“熔炉”。这条路,比单纯继承前人之路更加艰难,也更加危险,一旦失控,反噬将是毁灭性的。但若能走下去,其上限,将不可估量。
林风维持着掌间的力场,额角渗出细密的汗珠,精神上的“刺痛”感并未减弱,但他眼神明亮,充满了发现新大陆般的专注与兴奋。他能清晰地“感觉”到,这股被“淬炼”过的力量,如同被开了刃的绝世好剑,虽然量不大,但其“质”与“掌控度”,远胜以往。
他心念再变。
掌间那透明的力场骤然收缩,凝聚成一颗核桃大小、极度凝实的淡金色光球,光球内部,能量以极高的频率震荡着,发出几乎超越人耳听觉极限的微弱嗡鸣。随后,光球又倏地扩散,化作一面覆盖他大半身躯的、流淌着水波般纹路的弧形护盾。
形态转换之间,流畅而精准,消耗的精神力却远比之前强行凝聚不稳定的“壁垒盾”要小得多。
几分钟后,林风缓缓散去所有力量,长长地吐出一口带着金属腥甜的浊气。强烈的疲惫感涌了上来,灵魂层面的“刺痛”依旧残留,但他的嘴角却抑制不住地向上扬起。
他看向陈默和苏小婉,眼中燃烧着一种重获新生般的火焰。
“我好像……找到感觉了。”
叶晚晴的病房内,光线被调节成暖色调的柔光,试图营造一种安宁的氛围。她抱着膝盖,坐在床上,下巴搁在膝盖上,眼神有些空洞地望着对面洁白的墙壁。
苏小婉之前带来的、关于基础能量控制理论的平板电脑,被她放在了一边,屏幕已经暗了下去。那些复杂的公式、模型和理论,对她而言,如同天书,看得她头晕眼花,反而加重了她内心的烦躁和对自身“不同”的认知。
她尝试过像苏小婉说的那样,去“感受”,去“理解”体内的光。但每一次,当她将注意力集中过去,那片深邃的、仿佛蕴藏着星海的银辉,总会让她产生一种莫名的敬畏和疏离感。它太庞大,太古老,太……不像她自己。
恐惧的根,并未因为陈默的开导而完全拔除,只是暂时被压了下去。一旦独处,一旦安静下来,格陵兰的噩梦,那抹杀意识的冰冷触感,就会悄然浮现。
她伸出手,摊开掌心。
没有刻意催动,只是心念微微一动,一点米粒大小的、纯净的银色光点,如同呼吸般,自然而然地在她指尖凝聚、浮现。
光点很微弱,很温和,散发着令人心安的气息。
叶晚晴怔怔地看着这点微光,眼神复杂。这就是让那些人消失的力量吗?看起来……如此无害。
她尝试着,像移动手指一样,用意念去移动这个光点。
光点微微颤动了一下,如同水珠般在她指尖滚动了一圈,然后……熄灭了。
不是失控,也不是抗拒,更像是一种……“不理解”。她的意念指令,与这光芒本身的“运作方式”存在着某种根本性的隔阂。她想要“控制”,而这光芒,似乎更倾向于“响应”某种更深层的、她尚未触及的“规则”或“状态”。
一种深深的无力感攫住了她。她拥有着连陈默和苏小婉都为之侧目的力量,却连让它动一下都如此艰难。这种矛盾,让她感到无比沮丧。
她将脸埋进膝盖,肩膀微微耸动。泪水无声地滑落,不是因为害怕,而是因为一种孤独——与自身力量,也与周围世界的格格不入。
就在这低落的情绪中,她体内那轮“皎月”般的银光核心,再次微微搏动。这一次,没有强大的秩序波动扩散,只有一丝极其细微的、带着安抚意味的清凉感,如同母亲的低语,轻柔地拂过她意识的每个角落。
同时,一段更加清晰、却依旧破碎的意念,如同沉入水底的记忆碎片,缓缓浮上她的心头:
“念动……非是驱动……”
“心镜澄澈……光自流转……”
“汝即秩序……何须外求……”
这意念并非声音,更像是一种本能的认知传递。叶晚晴抬起头,泪眼朦胧中,似乎捕捉到了什么。
她再次看向自己的掌心。
这一次,她没有试图去“移动”光,而是尝试着,放空思绪,让自己进入一种类似于冥想的状态,将心神沉浸于内心那片银辉的“存在感”中。她不再将其视为需要控制的“外力”,而是视为自己呼吸、自己心跳的一部分,是自己“存在”的自然延伸。
当她内心逐渐平静,杂念消退,一种奇妙的“共鸣感”油然而生。
她心念微动——不是指令,更像是一种……“意愿”。一种希望指尖出现光芒的、纯粹的“意愿”。
一点银色的光晕,如同破晓的晨光,自然而柔和地,再次在她指尖亮起。
紧接着,随着她心念(意愿)的流转,那光晕如同拥有生命般,顺着她的指尖缓缓向上“流淌”,如同一层薄薄的、温暖的银色纱幔,覆盖了她的小半个手背。
没有抗拒,没有滞涩,流畅得如同她自己的血液在流动。
叶晚晴惊讶地睁大了眼睛,看着手背上那层温和流淌的银光。一种前所未有的、微弱的掌控感,伴随着与自身力量更深层次的连接感,从心底悄然滋生。
虽然依旧无法理解其本质,虽然前路依旧迷茫,但这一刻,她仿佛触摸到了与体内这庞大光芒共处的,第一把钥匙。
不是控制,而是共存。不是驱动,而是响应。
新芽,终于在沉重的土壤中,寻得了破土而出的第一缕微光。而淬火重生的利剑,也已初试锋芒。在深渊的阴影与现实的夹缝中,两个迷失的灵魂,正以各自的方式,艰难地摸索着属于自己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