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廊里的声控灯坏了三天,物业说要等周末才能修。青禾攥着钥匙站在三楼拐角时,手机电筒的光在斑驳的墙面上晃出狰狞的影子,像无数只细长的手指正顺着瓷砖缝往外爬。
她住的这栋老式居民楼没有电梯,七层高的建筑在九十年代末算是这片区域的“豪宅”,但如今墙皮剥落的楼道里总飘着股潮湿的霉味,尤其到了梅雨季,连带着楼梯转角的窗户都像蒙了层永远擦不干净的白雾。
“咔哒”一声,防盗门被拧开的瞬间,身后突然传来“咚”的轻响,像是有人在楼梯上没站稳,鞋底蹭过水泥地的摩擦声顺着楼道蔓延过来。青禾猛地回头,手机电筒的光束刺破黑暗——空荡荡的走廊里,只有她自己的影子被拉得老长,贴在掉漆的木门上微微发颤。
“肯定是听错了。”她喃喃自语着反手带上门,三道锁舌弹出的闷响在寂静的房间里格外清晰。玄关的感应灯应声亮起,暖黄的光线驱散了些许寒意,但她总觉得后颈凉飕飕的,像有谁正站在门外,隔着门板往里窥探。
这种感觉已经持续半个月了。
青禾是三个月前搬来的,作为自由插画师,她需要一个安静的环境赶稿。这套一居室是朋友白宛儿介绍的,租金便宜,离市中心又近,唯一的缺点就是楼里住户不多,晚上格外安静。
最初听到脚步声是在某个深夜。她正对着电脑赶一个儿童绘本的稿子,窗外的雨淅淅沥沥下着,突然被一阵规律的“踏、踏、踏”声打断。声音从楼梯口传来,由远及近,沉重又黏腻,像是有人穿着湿透的鞋子在走路。
她当时没太在意,只当是晚归的邻居。可那脚步声在经过她门口时突然停了,紧接着是几秒死寂,然后便彻底消失,连下楼的声音都没有。
“奇怪。”青禾皱着眉戴上耳机,试图把注意力重新集中在屏幕上。但那天夜里,那脚步声又来了三次,每次都精准地停在她门口,仿佛门外站着一个沉默的窥视者。
第二天她问了白宛儿,对方在电话那头笑她神经过敏:“那栋楼里住的都是老街坊,最晚十点就没人出门了,再说你住三楼,谁会大半夜在你门口晃悠?”
话虽如此,青禾心里还是打了个结。她开始留意楼道里的动静,甚至特意在门口放了个小小的监控摄像头,镜头正对着走廊。可连续几天下来,监控画面里除了白天偶尔经过的保洁阿姨,什么都没有。
直到第七天晚上,雨下得比往常都大。青禾被尿意憋醒,刚走到卧室门口,就听见那熟悉的脚步声又响起来了。这次格外清晰,沉重的鞋底踩在积水里,发出“噗嗤、噗嗤”的声响,像是拖着满身的泥水在移动。
她屏住呼吸贴在门后,心脏“咚咚”地撞着胸腔。脚步声越来越近,停在门口的瞬间,她甚至能想象出一双湿漉漉的鞋尖正对着猫眼的位置。
几秒钟的死寂后,脚步声没有消失。
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极其轻微的、类似布料摩擦的声音,像是有人正弯腰,用手指在门板上慢慢划过。青禾的汗毛瞬间竖了起来,她猛地后退一步,撞到身后的衣架,金属碰撞的脆响在寂静中格外刺耳。
门外的声音戛然而止。
过了很久,直到确认脚步声彻底消失,青禾才敢挪到门边。她深吸一口气,透过猫眼往外看——
走廊里空无一人,声控灯不知何时灭了,只有窗外透进来的月光在地板上投下一片惨白。
她松了口气,正要转身,目光却突然被地板上的东西攫住了。
那是一串脚印。
从楼梯口的方向延伸过来,湿漉漉的,在水泥地上洇出深色的痕迹,每一步的间距都很小,像是走路的人步伐踉跄。而脚印的尽头,就在她的门垫前。
青禾的头皮一阵发麻。她明明记得今天天气预报说没雨,而且监控画面里一整天都没人经过,这串脚印是从哪儿来的?
她盯着那串脚印看了很久,突然发现最靠近门的那个脚印边缘,有一小片水渍正顺着门缝往里渗。水渍的形状很奇怪,边缘不规则,中间微微凸起,像是……像是有人把湿漉漉的手掌按在了门上,而掌心的水正慢慢透过门板的缝隙渗进来。
“啊!”青禾吓得后退半步,背脊撞到冰冷的墙壁。她慌忙去摸玄关的灯开关,指尖却在颤抖中屡次打滑。
灯光亮起的瞬间,门外的走廊依旧空无一人,但那串脚印却像是活过来一般,在暖黄的光线下泛着诡异的水光。她死死盯着门缝,那片水渍还在缓慢地扩散,形状越来越清晰——分明就是一只摊开的手掌,五指的轮廓正沿着木门的纹理一点点蔓延。
“谁在外面?”她用尽力气喊了一声,声音却带着抑制不住的颤抖。
回应她的只有窗外越来越大的雨声。
那天晚上,青禾几乎没合眼。她把所有的灯都开着,缩在沙发上抱着抱枕,手里紧紧攥着一把水果刀。每一次窗外的风吹动树叶,每一次雨点敲打玻璃,都让她惊出一身冷汗。
天亮后,她第一时间冲到门口,透过猫眼往外看——走廊里干干净净,别说脚印了,连一丝水渍都没有,仿佛昨晚的一切只是她的噩梦。
“一定是太累了,出现幻觉了。”她这样安慰自己,却在开门时闻到了一股淡淡的腥气,像是河底淤泥的味道,若有若无地萦绕在门把手上。
她立刻给白宛儿打了电话,语气急促地描述了昨晚的经历。电话那头的白宛儿沉默了片刻,声音突然变得严肃起来:“青禾,你还记得我跟你说过,之前住你那间房的人吗?”
“记得,你说她是个老太太,去年冬天走的。”
“嗯,是走了,但不是正常去世。”白宛儿的声音压得很低,“老太太有个儿子,小时候在附近的河里淹死了,从那以后她就精神不太正常,总说儿子每晚都来找她。去年冬天她在浴室滑倒了,等发现的时候已经没气了,据说……发现她的时候,浴室的地漏里堵满了湿泥,地上全是带水的脚印,从门口一直延伸到浴缸边。”
青禾握着手机的手指猛地收紧,指节泛白。浴室、湿泥、脚印……这些词像冰锥一样扎进她的脑海,让她瞬间想起了昨晚那片手掌形状的水渍。
“宛儿,你……你怎么不早说?”她的声音干涩得像砂纸摩擦。
“我怕你忌讳这些才没说的,而且老太太人很好,平时邻里和睦的,谁也没把她的话当真。”白宛儿叹了口气,“要不你先搬去我那儿住几天?我这周末有空,陪你一起回来收拾东西。”
青禾咬着唇沉默了。她不是不害怕,但手头的稿子下周就要交,违约的话要赔一大笔钱。她犹豫了片刻,低声说:“再给我三天时间,稿子交了我就搬。”
挂了电话,她在网上买了桃木挂件和驱邪的符咒,又找物业换了门锁。看着门上贴得歪歪扭扭的符咒,她稍微安心了些,抱着电脑躲进卧室,打算争分夺秒赶完稿子。
可接下来的两天,脚步声非但没消失,反而变得更加频繁。有时是在她吃饭时,有时是在她洗澡时,甚至有一次她正在客厅画画,那“踏、踏”声突然在门外响起,吓得她手里的画笔都掉在了地上。
她不敢再看猫眼,只能把自己锁在卧室里,用衣柜堵住门,耳朵却时刻警惕着外面的动静。那股淡淡的腥气也越来越浓,尤其到了晚上,像是有一条发臭的河正顺着门缝往屋里灌。
第三天晚上,稿子终于接近尾声。青禾揉着酸涩的眼睛起身去倒水,刚走到客厅,就听见门外传来“滴答、滴答”的声音,像是水珠正从什么东西上往下掉,砸在地板上发出清脆的响。
她的心一下子提到了嗓子眼,握着水杯的手指因为用力而泛白。那声音持续了大概一分钟,然后又响起了熟悉的脚步声,沉重、黏腻,带着湿漉漉的水汽,一步一步靠近门口。
这次,脚步声没有停下。
青禾听见门把手动了。
“咔哒、咔哒”,是钥匙在锁孔里转动的声音,虽然很轻,但在寂静的夜里却格外清晰。她浑身的血液仿佛瞬间冻结,眼睁睁看着门锁的旋钮在没有外力的情况下,缓慢地、一寸一寸地往左转。
“不……不可能……”她失声尖叫,转身就往卧室跑。可刚跑出两步,就听见身后传来“吱呀”一声轻响——防盗门,被打开了。
一股浓烈的腥臭味扑面而来,像是腐烂的水草混合着淤泥的气息。青禾猛地回头,只见玄关的地板上,一串湿漉漉的脚印正从门口往里延伸,水印在瓷砖上晕开,泛着诡异的光泽。
而脚印的尽头,空无一人。
“谁?!”她抓起茶几上的水果刀,声音抖得不成样子。客厅的灯不知何时灭了,只有窗外的月光斜斜地照进来,在地板上切割出明暗交错的光影。
脚步声在客厅中央停住了。
紧接着,沙发上传来“噗”的一声轻响,像是有什么沉重的东西坐了下去,沙发垫被压出一个深深的凹陷。青禾看见沙发边缘垂下一缕湿漉漉的黑发,发梢还在往下滴水,在地板上洇出一小片深色的水渍。
她的心脏像是被一只冰冷的手攥住了,连呼吸都变得困难。那缕头发在月光下泛着青灰色,水珠顺着发丝滴落,在地板上敲出“滴答、滴答”的节奏,和她狂乱的心跳声诡异地重合。
“你……你是谁?”青禾举起刀,手臂却抖得几乎握不住。
没有回应。
凹陷的沙发垫突然动了一下,像是那个“人”正缓缓转过头来。青禾看见一只苍白浮肿的手从沙发扶手上垂下来,手指蜷缩着,指甲缝里塞满了黑色的淤泥。
“啊——!”她再也忍不住,尖叫着转身冲向卧室。就在她的手即将碰到卧室门把手的瞬间,脚踝突然被一股冰冷滑腻的东西缠住了。
她低头一看,吓得魂飞魄散——那是一截湿漉漉的手臂,皮肤泛着被水泡久了的白胀,手指死死地扣住她的脚踝,指甲几乎要嵌进肉里。
“救……救命!”青禾拼命挣扎,水果刀“哐当”一声掉在地上。她被那股力量猛地向后拖拽,后脑勺重重地撞在茶几边角上,眼前瞬间炸开一片金星。
模糊的视线里,她看见沙发上的“东西”站了起来。那是一个极其高大的身影,浑身都在往下滴水,黑色的长发遮住了脸,湿透的衣服紧紧贴在身上,勾勒出扭曲的轮廓。
它一步步朝她走来,每走一步,地板上就多出一个湿漉漉的脚印。青禾感到脚踝上的力道越来越大,冰冷的触感顺着皮肤蔓延上来,像是有无数条冰冷的水蛇正顺着血管往心脏里钻。
“别……别过来……”她用尽全力想要推开那只手,却发现对方的皮肤冰冷刺骨,还带着黏腻的滑感,像是刚从水里捞出来的尸体。
就在这时,她的目光无意中扫过对方的脚——那是一双赤脚,脚趾缝里塞满了黑色的淤泥,而脚踝处,有一圈深深的勒痕,青紫色的痕迹在苍白的皮肤上格外刺眼。
这个印记……青禾的脑海里突然闪过一个画面。
那是她搬进来的第一天,在整理杂物时发现了一张被塞在床底的旧照片。照片已经泛黄发潮,上面是一个穿着校服的少年,站在河边的柳树下微笑,阳光洒在他脸上,露出一口整齐的白牙。而他的脚踝上,有一圈和眼前这道勒痕一模一样的印记。
当时她只觉得奇怪,问了白宛儿,对方说可能是前租客老太太的儿子留下的。“听说她儿子小时候调皮,在河边玩的时候被水草缠住脚,差点淹死,后来就留下那么个印子。”
水草缠住脚……
青禾的瞳孔骤然收缩。她想起白宛儿说过,老太太的儿子是在河里淹死的。
难道……
眼前的身影突然停下了脚步,低垂的头颅缓缓抬起。湿漉漉的长发被一股无形的力量掀开,露出一张浮肿变形的脸——眼球突出,嘴唇青紫,皮肤被水泡得发白起皱,正是照片上那个少年的模样,只是脸上凝固着极度痛苦的表情。
“救……我……”少年的嘴唇动了动,发出浑浊不清的声音,像是有泥水从喉咙里涌出来。
青禾吓得浑身僵硬,眼睁睁看着他伸出手,苍白浮肿的手掌朝着她的脸抓来。就在这时,她注意到少年的手腕上,戴着一块廉价的电子表,表盖已经碎裂,但屏幕上的时间却清晰地显示着——2003年7月15日。
这个日期……青禾的脑海里突然闪过一个模糊的记忆碎片。她小时候住在这附近,好像听说过一件事,十五岁的少年在河里游泳时失踪,三天后才被捞上来,而那天,正是2003年的7月15日。
“你……你是邱柏?”她下意识地喊出这个名字。那是她小时候的玩伴,小时候总带着她在河边捉蝌蚪,后来突然搬家了,她也是长大后才从大人的闲聊中得知他的死讯。
少年的动作顿住了,突出的眼球似乎动了一下,喉咙里发出“嗬嗬”的声音,像是在哭泣。
“是你……青禾……”他的声音突然变得清晰起来,带着孩童般的委屈,“我好冷……好怕……”
青禾愣住了。她看着眼前这个面目狰狞的“鬼”,记忆中那个笑容灿烂的少年身影却与他重叠在一起。她想起邱柏失踪前一天,还送给她一幅画,画上是两个小孩在河边放风筝,那是她收到的第一份礼物。
“你……你怎么会在这里?”她的声音软了下来,恐惧中夹杂着一丝难以言喻的悲伤。
“我找了你好久……”邱柏的手停在半空中,黑色的淤泥从指缝间不断掉落,“那天我在河边等你,想把画给你……可是脚被水草缠住了,我喊救命,没人理我……”
他的声音越来越低,带着哭腔:“我一直在这里等你……等了你二十年……”
青禾的眼泪瞬间涌了上来。她终于明白,为什么这栋楼里只有她能听到脚步声,为什么脚印总是停在她门口——因为邱柏认得她的气息,他一直在等她回来。
“对不起……我不知道……”她哽咽着说不出话。当年她因为父母工作调动突然搬家,连告别都没来得及说,更不知道邱柏是为了等她才出事的。
邱柏的身影在月光下开始变得透明,身上的水渍越来越少,腥臭味也渐渐散去。他看着青禾,脸上凝固的痛苦似乎缓解了些,露出一个模糊的、类似微笑的表情。
“画……你收到了吗?”
青禾猛地想起什么,转身冲进卧室,从床头柜的抽屉里翻出一个褪色的铁盒。里面装着的,正是当年邱柏没来得及送她的那幅画。画纸已经泛黄,但上面两个孩童的身影依旧清晰。
她拿着画跑回客厅,却发现邱柏的身影已经淡得几乎看不见了,只有地板上那串湿漉漉的脚印还在缓慢地消失,像是从未出现过。
“我收到了,邱柏,我一直留着。”她举着画,泪水模糊了视线,“对不起,让你等了这么久。”
最后一缕青烟般的身影消散在空气中,客厅里恢复了寂静,只有窗外的雨声还在淅淅沥沥地响着。青禾蹲在地上,看着地板上最后一点水渍消失,手里紧紧攥着那幅画,哭得不能自已。
第二天一早,青禾联系了搬家公司。白宛儿赶来时,看到的就是双眼红肿、正在默默收拾东西的她。
“你没事吧?昨晚我给你打电话一直没人接,吓死我了。”白宛儿担忧地看着她。
青禾摇摇头,把那幅画小心翼翼地放进箱子里:“我没事,就是想通了,这房子确实不适合我。”
她没有告诉白宛儿昨晚发生的事,有些秘密,或许只能永远埋在心底。
搬家公司的车驶离小区时,青禾回头望了一眼那栋老式居民楼。三楼的窗户空荡荡的,阳光透过玻璃照进去,在地板上投下温暖的光斑。
她仿佛又听到了那熟悉的脚步声,沉重而黏腻,从楼梯口传来,由远及近,最终停在门口。但这一次,脚步声没有消失,而是轻轻地、慢慢地,朝着楼梯下走去,一步一步,越来越远,像是终于找到了离开的路。
青禾的眼眶又湿了。她低下头,看着手里紧紧攥着的画,轻声说:“邱柏,再见了。”
车窗外,阳光正好,驱散了所有的阴霾。而那栋老旧的居民楼里,再也没有人在深夜听到过奇怪的脚步声。只有每逢雨季,三楼的走廊里偶尔会飘来一丝淡淡的河水气息,像是一个迟到了二十年的告别。
她住的这栋老式居民楼没有电梯,七层高的建筑在九十年代末算是这片区域的“豪宅”,但如今墙皮剥落的楼道里总飘着股潮湿的霉味,尤其到了梅雨季,连带着楼梯转角的窗户都像蒙了层永远擦不干净的白雾。
“咔哒”一声,防盗门被拧开的瞬间,身后突然传来“咚”的轻响,像是有人在楼梯上没站稳,鞋底蹭过水泥地的摩擦声顺着楼道蔓延过来。青禾猛地回头,手机电筒的光束刺破黑暗——空荡荡的走廊里,只有她自己的影子被拉得老长,贴在掉漆的木门上微微发颤。
“肯定是听错了。”她喃喃自语着反手带上门,三道锁舌弹出的闷响在寂静的房间里格外清晰。玄关的感应灯应声亮起,暖黄的光线驱散了些许寒意,但她总觉得后颈凉飕飕的,像有谁正站在门外,隔着门板往里窥探。
这种感觉已经持续半个月了。
青禾是三个月前搬来的,作为自由插画师,她需要一个安静的环境赶稿。这套一居室是朋友白宛儿介绍的,租金便宜,离市中心又近,唯一的缺点就是楼里住户不多,晚上格外安静。
最初听到脚步声是在某个深夜。她正对着电脑赶一个儿童绘本的稿子,窗外的雨淅淅沥沥下着,突然被一阵规律的“踏、踏、踏”声打断。声音从楼梯口传来,由远及近,沉重又黏腻,像是有人穿着湿透的鞋子在走路。
她当时没太在意,只当是晚归的邻居。可那脚步声在经过她门口时突然停了,紧接着是几秒死寂,然后便彻底消失,连下楼的声音都没有。
“奇怪。”青禾皱着眉戴上耳机,试图把注意力重新集中在屏幕上。但那天夜里,那脚步声又来了三次,每次都精准地停在她门口,仿佛门外站着一个沉默的窥视者。
第二天她问了白宛儿,对方在电话那头笑她神经过敏:“那栋楼里住的都是老街坊,最晚十点就没人出门了,再说你住三楼,谁会大半夜在你门口晃悠?”
话虽如此,青禾心里还是打了个结。她开始留意楼道里的动静,甚至特意在门口放了个小小的监控摄像头,镜头正对着走廊。可连续几天下来,监控画面里除了白天偶尔经过的保洁阿姨,什么都没有。
直到第七天晚上,雨下得比往常都大。青禾被尿意憋醒,刚走到卧室门口,就听见那熟悉的脚步声又响起来了。这次格外清晰,沉重的鞋底踩在积水里,发出“噗嗤、噗嗤”的声响,像是拖着满身的泥水在移动。
她屏住呼吸贴在门后,心脏“咚咚”地撞着胸腔。脚步声越来越近,停在门口的瞬间,她甚至能想象出一双湿漉漉的鞋尖正对着猫眼的位置。
几秒钟的死寂后,脚步声没有消失。
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极其轻微的、类似布料摩擦的声音,像是有人正弯腰,用手指在门板上慢慢划过。青禾的汗毛瞬间竖了起来,她猛地后退一步,撞到身后的衣架,金属碰撞的脆响在寂静中格外刺耳。
门外的声音戛然而止。
过了很久,直到确认脚步声彻底消失,青禾才敢挪到门边。她深吸一口气,透过猫眼往外看——
走廊里空无一人,声控灯不知何时灭了,只有窗外透进来的月光在地板上投下一片惨白。
她松了口气,正要转身,目光却突然被地板上的东西攫住了。
那是一串脚印。
从楼梯口的方向延伸过来,湿漉漉的,在水泥地上洇出深色的痕迹,每一步的间距都很小,像是走路的人步伐踉跄。而脚印的尽头,就在她的门垫前。
青禾的头皮一阵发麻。她明明记得今天天气预报说没雨,而且监控画面里一整天都没人经过,这串脚印是从哪儿来的?
她盯着那串脚印看了很久,突然发现最靠近门的那个脚印边缘,有一小片水渍正顺着门缝往里渗。水渍的形状很奇怪,边缘不规则,中间微微凸起,像是……像是有人把湿漉漉的手掌按在了门上,而掌心的水正慢慢透过门板的缝隙渗进来。
“啊!”青禾吓得后退半步,背脊撞到冰冷的墙壁。她慌忙去摸玄关的灯开关,指尖却在颤抖中屡次打滑。
灯光亮起的瞬间,门外的走廊依旧空无一人,但那串脚印却像是活过来一般,在暖黄的光线下泛着诡异的水光。她死死盯着门缝,那片水渍还在缓慢地扩散,形状越来越清晰——分明就是一只摊开的手掌,五指的轮廓正沿着木门的纹理一点点蔓延。
“谁在外面?”她用尽力气喊了一声,声音却带着抑制不住的颤抖。
回应她的只有窗外越来越大的雨声。
那天晚上,青禾几乎没合眼。她把所有的灯都开着,缩在沙发上抱着抱枕,手里紧紧攥着一把水果刀。每一次窗外的风吹动树叶,每一次雨点敲打玻璃,都让她惊出一身冷汗。
天亮后,她第一时间冲到门口,透过猫眼往外看——走廊里干干净净,别说脚印了,连一丝水渍都没有,仿佛昨晚的一切只是她的噩梦。
“一定是太累了,出现幻觉了。”她这样安慰自己,却在开门时闻到了一股淡淡的腥气,像是河底淤泥的味道,若有若无地萦绕在门把手上。
她立刻给白宛儿打了电话,语气急促地描述了昨晚的经历。电话那头的白宛儿沉默了片刻,声音突然变得严肃起来:“青禾,你还记得我跟你说过,之前住你那间房的人吗?”
“记得,你说她是个老太太,去年冬天走的。”
“嗯,是走了,但不是正常去世。”白宛儿的声音压得很低,“老太太有个儿子,小时候在附近的河里淹死了,从那以后她就精神不太正常,总说儿子每晚都来找她。去年冬天她在浴室滑倒了,等发现的时候已经没气了,据说……发现她的时候,浴室的地漏里堵满了湿泥,地上全是带水的脚印,从门口一直延伸到浴缸边。”
青禾握着手机的手指猛地收紧,指节泛白。浴室、湿泥、脚印……这些词像冰锥一样扎进她的脑海,让她瞬间想起了昨晚那片手掌形状的水渍。
“宛儿,你……你怎么不早说?”她的声音干涩得像砂纸摩擦。
“我怕你忌讳这些才没说的,而且老太太人很好,平时邻里和睦的,谁也没把她的话当真。”白宛儿叹了口气,“要不你先搬去我那儿住几天?我这周末有空,陪你一起回来收拾东西。”
青禾咬着唇沉默了。她不是不害怕,但手头的稿子下周就要交,违约的话要赔一大笔钱。她犹豫了片刻,低声说:“再给我三天时间,稿子交了我就搬。”
挂了电话,她在网上买了桃木挂件和驱邪的符咒,又找物业换了门锁。看着门上贴得歪歪扭扭的符咒,她稍微安心了些,抱着电脑躲进卧室,打算争分夺秒赶完稿子。
可接下来的两天,脚步声非但没消失,反而变得更加频繁。有时是在她吃饭时,有时是在她洗澡时,甚至有一次她正在客厅画画,那“踏、踏”声突然在门外响起,吓得她手里的画笔都掉在了地上。
她不敢再看猫眼,只能把自己锁在卧室里,用衣柜堵住门,耳朵却时刻警惕着外面的动静。那股淡淡的腥气也越来越浓,尤其到了晚上,像是有一条发臭的河正顺着门缝往屋里灌。
第三天晚上,稿子终于接近尾声。青禾揉着酸涩的眼睛起身去倒水,刚走到客厅,就听见门外传来“滴答、滴答”的声音,像是水珠正从什么东西上往下掉,砸在地板上发出清脆的响。
她的心一下子提到了嗓子眼,握着水杯的手指因为用力而泛白。那声音持续了大概一分钟,然后又响起了熟悉的脚步声,沉重、黏腻,带着湿漉漉的水汽,一步一步靠近门口。
这次,脚步声没有停下。
青禾听见门把手动了。
“咔哒、咔哒”,是钥匙在锁孔里转动的声音,虽然很轻,但在寂静的夜里却格外清晰。她浑身的血液仿佛瞬间冻结,眼睁睁看着门锁的旋钮在没有外力的情况下,缓慢地、一寸一寸地往左转。
“不……不可能……”她失声尖叫,转身就往卧室跑。可刚跑出两步,就听见身后传来“吱呀”一声轻响——防盗门,被打开了。
一股浓烈的腥臭味扑面而来,像是腐烂的水草混合着淤泥的气息。青禾猛地回头,只见玄关的地板上,一串湿漉漉的脚印正从门口往里延伸,水印在瓷砖上晕开,泛着诡异的光泽。
而脚印的尽头,空无一人。
“谁?!”她抓起茶几上的水果刀,声音抖得不成样子。客厅的灯不知何时灭了,只有窗外的月光斜斜地照进来,在地板上切割出明暗交错的光影。
脚步声在客厅中央停住了。
紧接着,沙发上传来“噗”的一声轻响,像是有什么沉重的东西坐了下去,沙发垫被压出一个深深的凹陷。青禾看见沙发边缘垂下一缕湿漉漉的黑发,发梢还在往下滴水,在地板上洇出一小片深色的水渍。
她的心脏像是被一只冰冷的手攥住了,连呼吸都变得困难。那缕头发在月光下泛着青灰色,水珠顺着发丝滴落,在地板上敲出“滴答、滴答”的节奏,和她狂乱的心跳声诡异地重合。
“你……你是谁?”青禾举起刀,手臂却抖得几乎握不住。
没有回应。
凹陷的沙发垫突然动了一下,像是那个“人”正缓缓转过头来。青禾看见一只苍白浮肿的手从沙发扶手上垂下来,手指蜷缩着,指甲缝里塞满了黑色的淤泥。
“啊——!”她再也忍不住,尖叫着转身冲向卧室。就在她的手即将碰到卧室门把手的瞬间,脚踝突然被一股冰冷滑腻的东西缠住了。
她低头一看,吓得魂飞魄散——那是一截湿漉漉的手臂,皮肤泛着被水泡久了的白胀,手指死死地扣住她的脚踝,指甲几乎要嵌进肉里。
“救……救命!”青禾拼命挣扎,水果刀“哐当”一声掉在地上。她被那股力量猛地向后拖拽,后脑勺重重地撞在茶几边角上,眼前瞬间炸开一片金星。
模糊的视线里,她看见沙发上的“东西”站了起来。那是一个极其高大的身影,浑身都在往下滴水,黑色的长发遮住了脸,湿透的衣服紧紧贴在身上,勾勒出扭曲的轮廓。
它一步步朝她走来,每走一步,地板上就多出一个湿漉漉的脚印。青禾感到脚踝上的力道越来越大,冰冷的触感顺着皮肤蔓延上来,像是有无数条冰冷的水蛇正顺着血管往心脏里钻。
“别……别过来……”她用尽全力想要推开那只手,却发现对方的皮肤冰冷刺骨,还带着黏腻的滑感,像是刚从水里捞出来的尸体。
就在这时,她的目光无意中扫过对方的脚——那是一双赤脚,脚趾缝里塞满了黑色的淤泥,而脚踝处,有一圈深深的勒痕,青紫色的痕迹在苍白的皮肤上格外刺眼。
这个印记……青禾的脑海里突然闪过一个画面。
那是她搬进来的第一天,在整理杂物时发现了一张被塞在床底的旧照片。照片已经泛黄发潮,上面是一个穿着校服的少年,站在河边的柳树下微笑,阳光洒在他脸上,露出一口整齐的白牙。而他的脚踝上,有一圈和眼前这道勒痕一模一样的印记。
当时她只觉得奇怪,问了白宛儿,对方说可能是前租客老太太的儿子留下的。“听说她儿子小时候调皮,在河边玩的时候被水草缠住脚,差点淹死,后来就留下那么个印子。”
水草缠住脚……
青禾的瞳孔骤然收缩。她想起白宛儿说过,老太太的儿子是在河里淹死的。
难道……
眼前的身影突然停下了脚步,低垂的头颅缓缓抬起。湿漉漉的长发被一股无形的力量掀开,露出一张浮肿变形的脸——眼球突出,嘴唇青紫,皮肤被水泡得发白起皱,正是照片上那个少年的模样,只是脸上凝固着极度痛苦的表情。
“救……我……”少年的嘴唇动了动,发出浑浊不清的声音,像是有泥水从喉咙里涌出来。
青禾吓得浑身僵硬,眼睁睁看着他伸出手,苍白浮肿的手掌朝着她的脸抓来。就在这时,她注意到少年的手腕上,戴着一块廉价的电子表,表盖已经碎裂,但屏幕上的时间却清晰地显示着——2003年7月15日。
这个日期……青禾的脑海里突然闪过一个模糊的记忆碎片。她小时候住在这附近,好像听说过一件事,十五岁的少年在河里游泳时失踪,三天后才被捞上来,而那天,正是2003年的7月15日。
“你……你是邱柏?”她下意识地喊出这个名字。那是她小时候的玩伴,小时候总带着她在河边捉蝌蚪,后来突然搬家了,她也是长大后才从大人的闲聊中得知他的死讯。
少年的动作顿住了,突出的眼球似乎动了一下,喉咙里发出“嗬嗬”的声音,像是在哭泣。
“是你……青禾……”他的声音突然变得清晰起来,带着孩童般的委屈,“我好冷……好怕……”
青禾愣住了。她看着眼前这个面目狰狞的“鬼”,记忆中那个笑容灿烂的少年身影却与他重叠在一起。她想起邱柏失踪前一天,还送给她一幅画,画上是两个小孩在河边放风筝,那是她收到的第一份礼物。
“你……你怎么会在这里?”她的声音软了下来,恐惧中夹杂着一丝难以言喻的悲伤。
“我找了你好久……”邱柏的手停在半空中,黑色的淤泥从指缝间不断掉落,“那天我在河边等你,想把画给你……可是脚被水草缠住了,我喊救命,没人理我……”
他的声音越来越低,带着哭腔:“我一直在这里等你……等了你二十年……”
青禾的眼泪瞬间涌了上来。她终于明白,为什么这栋楼里只有她能听到脚步声,为什么脚印总是停在她门口——因为邱柏认得她的气息,他一直在等她回来。
“对不起……我不知道……”她哽咽着说不出话。当年她因为父母工作调动突然搬家,连告别都没来得及说,更不知道邱柏是为了等她才出事的。
邱柏的身影在月光下开始变得透明,身上的水渍越来越少,腥臭味也渐渐散去。他看着青禾,脸上凝固的痛苦似乎缓解了些,露出一个模糊的、类似微笑的表情。
“画……你收到了吗?”
青禾猛地想起什么,转身冲进卧室,从床头柜的抽屉里翻出一个褪色的铁盒。里面装着的,正是当年邱柏没来得及送她的那幅画。画纸已经泛黄,但上面两个孩童的身影依旧清晰。
她拿着画跑回客厅,却发现邱柏的身影已经淡得几乎看不见了,只有地板上那串湿漉漉的脚印还在缓慢地消失,像是从未出现过。
“我收到了,邱柏,我一直留着。”她举着画,泪水模糊了视线,“对不起,让你等了这么久。”
最后一缕青烟般的身影消散在空气中,客厅里恢复了寂静,只有窗外的雨声还在淅淅沥沥地响着。青禾蹲在地上,看着地板上最后一点水渍消失,手里紧紧攥着那幅画,哭得不能自已。
第二天一早,青禾联系了搬家公司。白宛儿赶来时,看到的就是双眼红肿、正在默默收拾东西的她。
“你没事吧?昨晚我给你打电话一直没人接,吓死我了。”白宛儿担忧地看着她。
青禾摇摇头,把那幅画小心翼翼地放进箱子里:“我没事,就是想通了,这房子确实不适合我。”
她没有告诉白宛儿昨晚发生的事,有些秘密,或许只能永远埋在心底。
搬家公司的车驶离小区时,青禾回头望了一眼那栋老式居民楼。三楼的窗户空荡荡的,阳光透过玻璃照进去,在地板上投下温暖的光斑。
她仿佛又听到了那熟悉的脚步声,沉重而黏腻,从楼梯口传来,由远及近,最终停在门口。但这一次,脚步声没有消失,而是轻轻地、慢慢地,朝着楼梯下走去,一步一步,越来越远,像是终于找到了离开的路。
青禾的眼眶又湿了。她低下头,看着手里紧紧攥着的画,轻声说:“邱柏,再见了。”
车窗外,阳光正好,驱散了所有的阴霾。而那栋老旧的居民楼里,再也没有人在深夜听到过奇怪的脚步声。只有每逢雨季,三楼的走廊里偶尔会飘来一丝淡淡的河水气息,像是一个迟到了二十年的告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