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大炮的刁难被林枫用“破财”和“暗示”暂时化解,但这件事给林枫敲响了警钟。在省城,没有根基的小商人,就像无根的浮萍,随时可能被风浪掀翻。他必须加快步伐,建立自己的护城河。他首先调整了经营策略。药材零售摊继续维持,作为观察市场和接触人脉的窗口,但不再作为主要利润来源。他将主要精力转向了与“为民制药厂”的合作,并开始尝试接触其他几家中小型药厂和医院药房。他凭借稳定的药材品质和灵活的供货方式,逐渐赢得了几个稳定的批发客户。这部分业务虽然利润相对薄,但量大、稳定,且合法合规,是他明面上的基本盘。资金方面,他不再将利润全部投入周转,而是开始有意识地积累。特区带来的硬通货,他依然深藏不露,作为最后的底牌。省城生意赚的钱,除了一部分用于扩大经营,另一部分则通过隐秘渠道,兑换成更容易保存和转移的全国粮票和一些有升值潜力的物品(如一些有年份的茅台酒、品相好的玉器)。他像一只过冬的松鼠,谨慎地储备着“粮食”。人脉的构建更为重要。他继续维持与市场里老王头、李大妈等摊主的良好关系,从他们那里能听到许多市井消息。对那位识货的陈老师傅,他更是恭敬有加,时常请教药材知识,偶尔送些不错的药材,渐渐赢得了老人的好感,从他那里学到了不少宝贵的经验,也了解到省城医药界的一些人事关系。但他深知,这些还远远不够。他需要更硬的关系,能够对抗胡大炮乃至其背后势力的关系。李明远这条线,不到万不得已不能动用。他必须寻找新的机会。机会很快出现了。通过为民制药厂的采购科长,林枫结识了省医药公司的一位副科长,姓郑。郑科长四十多岁,有些怀才不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