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戌城初见-《梁朝九皇子》

  朔风如刀,卷着冰冷的雪沫,狠狠刮在人的脸颊上,带来一阵阵刺骨的疼痛。

  戌城的轮廓在十里之外便已清晰可见。

  苏承锦勒住马缰,身后的庄崖与百里琼瑶也随之停下。

  寒风吹动他的大氅,猎猎作响。

  “入城?”

  百里琼瑶侧过头,那双深邃的眸子在灰白的天地间显得格外清亮。

  苏承锦的目光平静地落在远处那座孤寂的雄城上,点了点头。

  “嗯,先去城里,会一会我们这位戌城的主人。”

  他的声音很轻,却带着一种能穿透风雪的重量。

  百里琼瑶不再多言,三人一夹马腹,朝着那座散发着不祥气息的城池策马而去。

  城门之下,几名穿着甲胄的守卫正缩着脖子,百无聊赖地靠在墙边。

  见到苏承锦三人骑马而来,其中一个守卫才懒洋洋地站直了身子,伸出手臂拦住了去路。

  “干什么的?”

  那守卫的语气充满了不耐烦,浑浊的眼睛上下打量着三人,目光在苏承锦华贵的衣袍和庄崖那一身精良的甲胄上停留了片刻,闪过一丝贪婪。

  “进城下马,不懂规矩?”

  庄崖的面色瞬间沉了下去,翻身下马,身上那股久经沙场的铁血之气让周围的空气都冷了几分。

  他牵着马,正欲向前,却被那守卫再次用长戟拦住。

  “停!停!停!”

  守卫一脸傲慢地晃了晃手中的长戟。

  “急什么?”

  “什么都不懂就往里闯,万一是大鬼国的探子怎么办?”

  “等着,等大爷我核对一下通缉要犯的画像,你们再进去!”

  庄崖那双虎目之中,杀机一闪而过。

  他握着缰绳的手青筋暴起,目光却看向了苏承锦,只等一个眼神,他便能让眼前这个不知死活的东西人头落地。

  苏承锦却只是微微一笑。

  就在他准备开口之际,一旁的百里琼瑶却已有了动作。

  她从怀中摸出几块碎银,不着痕迹地塞到了那守卫手中。

  那守卫掂了掂分量,脸上的不耐烦瞬间化为笑容,他挥了挥手,长戟也收了回去。

  “进去吧,进去吧!”

  “看着不像。”

  三人牵马入城。

  苏承锦的目光在百里琼瑶身上转了一圈,嘴角噙着一抹意味深长的笑意。

  “你倒是轻车熟路。”

  百里琼瑶目视前方,看着城内萧条的景象,声音平静。

  “在这戌城,银子比任何东西都管用,这已经是约定俗成的规矩了。”

  苏承锦闻言,心中再无波澜。

  看来,这位戌城守将闵会,在这里经营多年,早已将此地变成了他自家的钱袋子。

  这样的情景,比他预想的还要烂。

  这样更好。

  烂透了,才好连根拔起。

  “最近,闵会的帐下新来了一名白衣文士,自称白鹤。”

  百里琼瑶似乎看穿了苏承锦的心思,主动开口,声音压得很低。

  “此人智谋不俗,给闵会出了不少搜刮民脂民膏的毒计,如今深得闵会的信任,被奉为座上宾。”

  她顿了顿,深邃的眸子看向苏承锦。

  “这个白鹤,很不简单。”

  “我猜,闵会一定会让他想办法来对付你。”

  “哦?”

  苏承锦发出一声略带疑问的鼻音,似乎对此颇感兴趣。

  “没想到,这等藏污纳垢之地,竟然还能吸引到这般能人前去效力。”

  百里琼瑶的嘴角勾起一抹嘲弄。

  “人的贪念,与身份无关。”

  苏承锦颇为认同地点了点头,目光扫过街道两旁紧闭的商铺和行色匆匆、面带菜色的零星路人。

  “那咱们,现在去哪儿?”

  百里琼瑶问道。

  苏承锦笑了。

  那笑容在清冷的空气中,显得格外温和,却又透着一股令人心悸的寒意。

  “当然是……直接去闵将军的府上。”

  “本王初来乍到,总得亲自拜会一下这位戌城的主人,顺便也见识见识,那位白鹤先生。”

  百里琼瑶的眉头瞬间蹙起。

  “我不是刚提醒你,他很可能会对付你吗?”

  “你还要自己撞上去?”

  “嗯。”

  苏承锦应了一声。

  “你就好好跟在我身边,当个侍女,本王带你见见世面。”

  百里琼瑶被他这理所当然的无耻气得撇过头,懒得再搭理他,自顾自地向前走去。

  苏承锦毫不在意,与放缓脚步的庄崖并肩而行。

  “殿下。”

  庄崖的声音低沉而凝重。

  “如今我们人手不足,若直接前往闵会府邸,恐怕会生变故。”

  “一旦有事,末将……恐怕难以护您周全。”

  苏承锦拍了拍他坚实的臂膀。

  “放心,苏十他们跟在暗处,真要跑,还是能跑掉的。”

  他嘴角的笑意加深了几分。

  “再说,我这次来,可不是为了跟闵大将军撕破脸皮的。”

  “他想动我,还没那个胆子。”

  庄崖听罢,不再多言,只是重重地点了点头。

  “殿下放心,末将定会护好您。”

  苏承锦笑了笑,没再说话。

  将军府门前,气派的石狮子在寒风中矗立,透着一股不属于此地的奢华。

  两名守门的护卫比城门守卫要精神得多,见苏承锦三人走来,立刻上前一步,厉声喝问。

  “来者何人?”

  苏承锦负手而立,淡淡地吐出三个字。

  “安北王。”

  那两名护卫对视一眼,眉头紧锁,显然不信。

  “可有凭证?”

  苏承锦站在那里,摇了摇头,嘴角挂着一丝若有若无的笑意。

  “我,就是凭证。”

  那护卫本想开口呵斥,但看向苏承锦那身华贵大氅,又看了看他身后那位身披铁甲、渊渟岳峙的护卫,到嘴边的话又咽了回去。

  这般气度,确实不似寻常人。

  “你……你且在此等候,我这便进去通传!”

  其中一名护卫不敢再造次,转身匆匆跑进了府内。

  百里琼瑶站在一旁,看着这一幕,终是没忍住,捂着嘴轻笑出声。

  “还安北王呢,连个府门都进不去,直接被护卫拦在了外面。”

  苏承锦瞪了她一眼,压低声音,带着几分无奈。

  “我确实没什么东西能证明我的身份……父皇他,没给我。”

  百里琼瑶闻言,叹了口气,眼神里带着一丝疑惑。

  “你这王爷,到底是怎么当上的?”

  “怎么?”

  苏承锦看着她。

  “在大鬼国,当个王爷很难吗?”

  百里琼瑶再次将头瞥向一旁,不想回答他的试探。

  苏承锦笑了笑,刚想继续追问她几句,一阵爽朗中透着虚伪的大笑声便从府门内传了出来。

  只见一个身材臃肿、满面油光的胖子,在一个白衣文士的陪同下,快步走了出来。

  他一出门,便对着苏承锦远远地躬身行礼。

  “末将闵会,见过安北王殿下!”

  “有失远迎,恕罪恕罪!”

  就在闵会身旁的白衣男子抬头的瞬间,庄崖的瞳孔猛地一缩,那张总是面无表情的脸上,闪过一丝极度的震惊与不可思议。

  但很快,这丝情绪便被他强行压下,重新化为一片死寂。

  苏承锦瞳孔同样一缩,随即脸上挂着和煦的笑容迎了上去。

  “闵大将军,久闻大名,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啊!”

  “王爷客气了!王爷客气了!”

  闵会笑得脸上的肥肉都在颤抖。

  “外面风大,殿下快里面请!”

  “末将这就让人备下酒宴,为殿下接风洗尘!”

  苏承锦一边走,一边状似无意地问道:“闵将军就这么确定本王的身份?”

  “不需要验看一下证明什么的?”

  闵会立刻摆了摆手,一脸的惶恐。

  “哎呦,王爷说笑了!”

  “是末将手底下这帮蠢货不懂事,冲撞了殿下!”

  “这天下,哪有人敢冒充王爷您啊!”

  “借他们一百个胆子也不敢!”

  苏承锦点了点头,仿佛接受了这个说法,与他一道走进了将军府。

  他的目光看似随意地落在了那名始终沉默不语的白衣男子身上。

  “想必,这位就是白鹤先生吧?”

  “本王刚进城,便已听闻了先生的大名,以一己之力,为闵将军排忧解难,当真是不简单啊。”

  那被称为白鹤的男子闻言,微微一笑,拱手行礼,姿态谦和。

  “王爷谬赞了,不过是些虚名罢了,当不得真。”

  几人走进装饰得富丽堂皇的大堂,分宾主落座。

  闵会迫不及待地开口问道:“王爷,您怎么……就带了这么两个人过来?”

  “您的大军呢?”

  苏承锦端起侍女奉上的热茶,轻轻吹了口气,才慢悠悠地说道:“哦,本王的大军,暂时留在了飞风城。”

  “周将军给本王留信,说是要调兵离开一段时间。”

  “本王担心飞风城有失,便安排人在那里暂且留守,以防出现什么意外。”

  他抬起眼,看向闵会。

  “不过,周将军到底去了哪里,信中并未言明。”

  “不知闵将军,可有耳闻?”

  闵会一拍大腿,满脸的惋惜与无奈。

  “哎呀!这个老周!”

  “末将都说了他多少次了!”

  “他这脾气,恐怕又是按捺不住,调兵从飞风城西侧的铜林关出去,找那些大鬼人的麻烦去了!”

  苏承锦的眼中闪过一丝疑惑。

  “铜林关?”

  闵会似乎才反应过来,又一拍自己的脑袋,解释道:“啊,对了,王爷您刚来,对关北的许多事情还不了解。”

  “这铜林关,并非真正的关隘,只是一处地势险要的山坳。”

  “因为那地方,从上面下去容易,可想要再爬上来,却是难如登天,所以我们才戏称其为‘关’。”

  “每次周雄那家伙从铜林关杀出去,都得绕个大圈,从我们戌城进门,才能赶回飞风城去。”

  苏承锦恍然大悟地点了点头。

  “原来如此,多谢闵将军解惑。”

  “嗨,王爷客气什么!”

  闵会笑着摆了摆手。

  苏承锦放下茶杯,继续说道:“本王今日前来,本就是想来看望一下闵将军。”

  “既然顺路,不知方不方便,带本王去军营看上一看?”

  闵会脸上的笑容一僵,随即长长地叹了口气,面露难色。

  “王爷,恐怕……近日不行啊。”

  “实不相瞒,最近军营中,不知怎的,闹起了怪病,不少士卒都上吐下泻,浑身无力。”

  “王爷您龙体金贵,又是初到北地,身子骨还未适应这边的水土,还是莫要去那等污秽之地,免得染了病气。”

  苏承锦点了点头,脸上看不出喜怒。

  “既然如此,那便罢了。”

  “本王奉旨前来,接管滨州军政要务,有的是时间,什么时候去看,都可以。”

  他话锋一转,目光变得锐利了些。

  “不知闵将军,可曾为本王准备好了戌城的军民名册?”

  “本王也好方便日后行事。”

  “哎呀!”

  闵会又是一声夸张的叫唤,满脸的歉意,“王爷,这名册……末将已经安排白鹤去办了!只不过,这事还需要几日功夫。”

  “您是不知道,我这戌城地广人多,统计起来,实在是要费些力气。”

  苏承锦的眼眸微微眯起,声音也冷了下来。

  “闵将军,这是什么意思?”

  “本王的任命文书,恐怕早就送到了关北三城。”

  “难道说,闵将军是近日才开始着手统计的吗?”

  “看来,闵将军并未将本王,也未将圣上的旨意,放在心上啊!”

  一股无形的压力,瞬间笼罩了整个大堂。

  闵会额头上渗出细密的汗珠,连忙站起身,躬身道:“王爷息怒!王爷这说的是哪里话!”

  “千真万确是营中突发怪病,这才耽搁了统计的时日,不然早就为王爷准备妥当了!”

  他摆出一副任打任骂的无赖模样。

  “王爷若是有气,尽管冲着末将来!”

  “末将一力承担,绝无怨言!”

  苏承锦冷哼一声,猛地站起身,摆出一副极其愤怒的模样。

  “好!好一个一力承担!”

  “你们关北三城的守将,还真是各有各的说辞!”

  闵会连忙道:“王爷说笑了,末将这里,的的确确就是如此。”

  “王爷若是不信,大可以派人去城中打听打听,这怪病之事,绝非末将杜撰。”

  “至于韩风和周雄如何行事,末将也是鞭长莫及,管不了啊!”

  苏承锦死死地盯着他,胸膛剧烈起伏,仿佛气到了极点。

  良久,他才像是泄了气一般,一甩袖袍。

  “既然如此,本王在此,也是自讨没趣!就不多留了!”

  “他日,再来与闵将军细聊!”

  说罢,他看也不看闵会,带着庄崖和百里琼瑶,径直向府外走去。

  “哎,王爷!王爷!别走啊!”

  “好歹留下吃口饭再走啊!”

  闵会在身后假惺惺地挽留着。

  然而,苏承锦的脚步没有丝毫停顿。

  直到三人的背影彻底消失在府门外,闵会脸上的惶恐和谄媚才瞬间褪去,取而代之的是一阵肆无忌惮的狂笑。

  “哈哈哈哈!”

  “一个小崽子,也想从老子手里夺权?”

  “做梦去吧!”

  他转向身旁的白鹤,得意地说道:“白老弟,还是你教我的这套说辞管用!”

  “你看那小子,气得脸都绿了,还不是灰溜溜地走了?”

  白鹤脸上挂着淡淡的微笑,轻轻摇了摇头。

  “将军,切莫大意。”

  “这位安北王,恐怕不会如此轻易善罢甘休。”

  “他爱如何如何!”

  闵会不屑地摆了摆手。

  “老子有白老弟你在此,还怕他不成?”

  “走!喝酒去!今日定要不醉不归!”

  白鹤笑了笑,不再多言,只是眼底深处,闪过一丝无人察觉的光芒。

  他跟在闵会身后,一同向后堂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