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在机械设计领域醍醐灌顶后,康临在研究所的日子,过得愈发舒坦。
以前,他是众人眼里的后辈天才,需要引导和照顾。
现在,他俨然成了半个技术顾问。
“小康,快来帮我看看,这个传动结构的设计是不是有点冗余了?”
“康临同志,你上次提的那个热循环优化方案,我们试了一下,效果非常好!
关于下一步,你还有什么想法吗?”
他不再刻意藏拙,但也不会锋芒毕露。
每次都只提出那么一点点“微不足道”的优化建议。
却总能精准地切中要害,让整个项目组茅塞顿开。
一来二去,大家对他的能力已经有了一个全新的,甚至可以说是有些敬畏的认知。
这小子,简直就是个披着人皮的超级计算机!
随着舰载侦察无人机项目进入尾声,康临也逐渐从核心讨论中抽身出来。
有了更多的自由时间。
107研究所占地面积巨大,各个实验楼、加工中心、材料仓库之间,相隔甚远。
以前有项目组的同事带着,还不觉得。
现在自己一个人行动,康临才发现,没有个代步工具,光靠两条腿能把人走断。
他萌生了学开车的想法。
正好,研究所里就有几台用于内部通勤的行政用车。
康临直接找到了负责行政后勤的薛伟建和他的搭档田骁尧。
“薛哥,田哥,我想学个车,考个驾照。”
薛伟建正在整理文件,闻言抬头看了他一眼,笑了。
“哟,我们的大天才想学车了?行啊,这是好事。”
田骁尧也凑过来:“没问题,我帮你联系驾校……
不过所里的规定,就算拿到驾照,也不能随便开公车上路。”
康临摆摆手。
“这个我懂,我就是想在所里开开,方便去各个区。上路什么的,以后再说。”
薛伟建想了想,107研究所内部道路情况简单,车流稀少,跟个大型公园差不多。
倒也没什么安全隐患。
而且康临现在是所里的宝贝疙瘩,这点小要求,没人会拒绝。
“驾校流程太慢了,要不这样吧。”
薛伟建拍板道。
“咱们跟隔壁军区关系好,他们有个内部的练车场,我带你去那边。
找个老兵班长带带你,比驾校教练专业多了。”
“那感情好,谢谢薛哥!”
康临眼睛一亮。
军区练车场?听着就比驾校带劲。
行动力超强的薛伟建当天下午就开着车,载着康临和田骁尧去了隔壁的军区练车场。
练车场很大,各种训练设施一应俱全。
薛伟建找来的兵哥姓王。
“就他?看着还是个学生啊。”
王班长上下打量着康临,眼神里带着一丝怀疑。
薛伟建笑着拍拍他的肩膀:“老王,你可别小看他,这可是我们所的宝贝,脑子好使得很。”
“脑子好使,开车可不光靠脑子。”
王班长不置可否,指了指旁边一台老旧的军用吉普。
“上车吧,我先教你最基础的。”
康临坐上驾驶座,摸着方向盘,一股奇妙的感觉涌上心头。
“完美科学家”的被动技能,在这一刻悄然发动。
关于车辆的机械结构、动力传递、重心转移、轮胎摩擦力……
无数数据和物理模型在他脑海中瞬间构建、解析、融会贯通。
王班长坐在副驾,开始讲解。
“这是离合,这是刹车,这是油门……”
他刚说了一半,就停住了。
因为康临已经熟练地完成了点火、挂挡、松离合、给油的一系列动作。
吉普车平稳地向前驶出,没有丝毫顿挫。
王班长:“……”
他准备好的一大套教学说辞,瞬间卡在了喉咙里。
“你……以前开过车?”
“没有,第一次。”
康临实话实说,同时在心里默默吐槽。
这感觉,就像玩赛车游戏前看了一遍按键说明。
简直就是dNA里自带的本能。
王班长嘴角抽了抽,压下心头的震惊。
“行,那你先绕着场子开两圈,熟悉一下。”
接下来,就是王班长的“破防”时间。
直角转弯,满分。
侧方停车,满分。
坡道起步,满分。
倒车入库,满分。
康临开得不快,但每一个操作都像是用尺子量过一样,精准得让人发指。
车轮压线的轨迹,几乎能和地上的标准线完美重合。
王班长从一开始的震惊,到后来的麻木,最后只剩下怀疑人生。
他带过那么多新兵,有天赋的不是没有,但像康临这样的……
这他娘的叫学车?
这叫出厂自带驾驶模块!
一下午的时间,康临就把驾考的所有科目都跑了个遍,成绩全是满分。
最后,王班长默默地递给薛伟建一根烟,眼神复杂。
“老薛,你们研究所……到底是搞科研的,还是搞人工智能的?”
薛伟建和田骁尧也是全程目瞪口呆,闻言只能苦笑。
他们也想知道啊!
回去的路上,薛伟建亲自考核了一下康临。
确认他真的已经达到了老司机的水平后,大手一挥。
“行了,以后所里那几台车,你看哪台顺眼就开哪台。”
他顿了顿,又严肃地补充了一句。
“但是,记住我的话,绝对不准开出研究所大门上路!被交警抓了别说认识我!”
“明白!”
康临比了个oK的手势。
有了车,康临在研究所内的活动半径大大增加。
他也趁机将研究所的各个部门逛了个遍。
尤其是那个传说中的高精密加工中心。
当他看到那些几层楼高、精度达到纳米级的顶级工业母机时。
一个大胆的想法,在他心中不可抑制地萌生了。
造一辆车。
一辆属于自己的,独一无二的,性能达到极致的新能源超级跑车!
这个念头一出现,就如同燎原的野火,再也无法扑灭。
为什么?
因为他有这个能力!
“中级设计”加上“完美科学家”,让他拥有了世界顶尖的机械设计和工程实现能力。
研究所里,有全国最顶尖的材料学、电池技术、空气动力学专家,他可以随时请教。
这里,还有全世界最顶尖的加工仪器、超高的加工精度和最优质的材料。
天时,地利,人和,全都占了!
不干一票大的,都对不起系统给的这个金手指!
说干就干。
康临一头扎进了自己的办公室,调出电脑里的设计软件。
凭借着恐怖的计算和分析能力。
他脑海中的构思,正以惊人的速度,转化为屏幕上一张张精密复杂的设计图纸。
车身、底盘、悬挂、电池组、电控系统……
无数知识在他脑海中交汇、碰撞、优化,最终形成最优解。
这天下午,崔进业院士溜达到康临的办公室,想看看这个得意门生最近在琢磨什么。
结果一进门,就看到康临正对着电脑屏幕上的一张图纸全神贯注。
那是一张发动机的结构图,但又和他见过的任何一款发动机都不同。
结构异常紧凑,内部的涡轮叶片和燃烧室设计,充满了天马行空的想象力。
却又完美符合流体力学和热力学原理。
“嚯,小子,你这搞的什么玩意儿?”
崔进业凑过去,扶了扶老花镜,越看越是心惊。
“这……这涡轮增压的设计,怎么有点像咱们航空发动机上的技术?
你小子可以啊,都会举一反三了。”
他指着图纸上的一个部分,半开玩笑地说道。
“你这发动机,是准备上天吗?”
康临被吓了一跳,回头看到是崔进业,这才松了口气。
“崔老,您怎么来了。”
他挠了挠头,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笑。
“您还真说对了,我这设计,确实借鉴了不少航空发动机的优化升级技术。”
“哦?说来听听,你设计这个干什么用?不是给无人机的吧?
这玩意儿的功率可比无人机发动机大太多了。”
崔进业的好奇心被彻底勾了起来。
康临索性也不藏着掖着了,他把自己的想法和盘托出。
“崔老,我想……自己造一辆新能源超跑。”
崔进业愣住了。
造……超跑?
他看着康临,又看了看屏幕上那张“要上天”的发动机图纸。
沉默了几秒钟,突然哈哈大笑起来。
“好小子!有志气!”
他非但没有反对,反而重重地拍了拍康临的肩膀。
“想法不错!年轻人就该有这种敢想敢干的劲头!
正好,你把无人机发动机的优化技术用在汽车上,也算是技术转化了。”
很快,邓利和院士也闻讯赶来,听完康临的计划后,同样表示了支持。
“不反对,我们绝对不反对。”
邓利和笑呵呵地说,“你想做就放手去做,研究所就是你最坚实的后盾。
需要什么技术支持,尽管开口。”
两位院士的鼓励,给康临吃了一颗定心丸。
他向两位院士解释,这台新能源汽车的发动机。
其实是在他之前为侦察无人机设计的模型发动机基础上改进而来的。
其中最核心的那些优化技术。
比如高效燃烧、涡轮动态匹配等等,都属于他个人的知识成果。
相关的技术论文他甚至都已经写好了,就等一个合适的时机发表,然后注册专利。
这不仅是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也是为了将来可能的商业化运作铺路。
就在康临准备大展拳脚的时候,研究所进入了最后的冲刺阶段。
舰载侦察无人机的各项测试到了最关键的时刻。
整个研究所灯火通明,所有人都投入到了高强度的工作中。
一时间,也没人顾得上康临了。
只有在遇到实在无法攻克的技术难题时,大家才会让他这个“外挂”出马救火。
这反而给了康临大把的空闲时间。
他乐得清静,一头扎进了自己的超跑研发计划里。
画图纸,做仿真,联系加工中心……
一切都在有条不紊地推进。
然而,一个很现实的问题,很快就摆在了他的面前。
钱。
研究所虽然支持他,但不可能无偿提供所有资源。
按照规定,他使用加工中心的设备。
购买各种昂贵的特种合金、碳纤维材料,都需要自行付费。
尽管研究所只按成本价收取了象征性的费用。
但对于一个顶尖超跑项目来说,这依然是一笔天文数字。
康临看着自己银行卡里那点可怜的余额,陷入了沉思。
看来,光有技术还不行。
他摸出手机,找到了通讯录里那个熟悉的号码。
是时候……向老爹求助了。
以前,他是众人眼里的后辈天才,需要引导和照顾。
现在,他俨然成了半个技术顾问。
“小康,快来帮我看看,这个传动结构的设计是不是有点冗余了?”
“康临同志,你上次提的那个热循环优化方案,我们试了一下,效果非常好!
关于下一步,你还有什么想法吗?”
他不再刻意藏拙,但也不会锋芒毕露。
每次都只提出那么一点点“微不足道”的优化建议。
却总能精准地切中要害,让整个项目组茅塞顿开。
一来二去,大家对他的能力已经有了一个全新的,甚至可以说是有些敬畏的认知。
这小子,简直就是个披着人皮的超级计算机!
随着舰载侦察无人机项目进入尾声,康临也逐渐从核心讨论中抽身出来。
有了更多的自由时间。
107研究所占地面积巨大,各个实验楼、加工中心、材料仓库之间,相隔甚远。
以前有项目组的同事带着,还不觉得。
现在自己一个人行动,康临才发现,没有个代步工具,光靠两条腿能把人走断。
他萌生了学开车的想法。
正好,研究所里就有几台用于内部通勤的行政用车。
康临直接找到了负责行政后勤的薛伟建和他的搭档田骁尧。
“薛哥,田哥,我想学个车,考个驾照。”
薛伟建正在整理文件,闻言抬头看了他一眼,笑了。
“哟,我们的大天才想学车了?行啊,这是好事。”
田骁尧也凑过来:“没问题,我帮你联系驾校……
不过所里的规定,就算拿到驾照,也不能随便开公车上路。”
康临摆摆手。
“这个我懂,我就是想在所里开开,方便去各个区。上路什么的,以后再说。”
薛伟建想了想,107研究所内部道路情况简单,车流稀少,跟个大型公园差不多。
倒也没什么安全隐患。
而且康临现在是所里的宝贝疙瘩,这点小要求,没人会拒绝。
“驾校流程太慢了,要不这样吧。”
薛伟建拍板道。
“咱们跟隔壁军区关系好,他们有个内部的练车场,我带你去那边。
找个老兵班长带带你,比驾校教练专业多了。”
“那感情好,谢谢薛哥!”
康临眼睛一亮。
军区练车场?听着就比驾校带劲。
行动力超强的薛伟建当天下午就开着车,载着康临和田骁尧去了隔壁的军区练车场。
练车场很大,各种训练设施一应俱全。
薛伟建找来的兵哥姓王。
“就他?看着还是个学生啊。”
王班长上下打量着康临,眼神里带着一丝怀疑。
薛伟建笑着拍拍他的肩膀:“老王,你可别小看他,这可是我们所的宝贝,脑子好使得很。”
“脑子好使,开车可不光靠脑子。”
王班长不置可否,指了指旁边一台老旧的军用吉普。
“上车吧,我先教你最基础的。”
康临坐上驾驶座,摸着方向盘,一股奇妙的感觉涌上心头。
“完美科学家”的被动技能,在这一刻悄然发动。
关于车辆的机械结构、动力传递、重心转移、轮胎摩擦力……
无数数据和物理模型在他脑海中瞬间构建、解析、融会贯通。
王班长坐在副驾,开始讲解。
“这是离合,这是刹车,这是油门……”
他刚说了一半,就停住了。
因为康临已经熟练地完成了点火、挂挡、松离合、给油的一系列动作。
吉普车平稳地向前驶出,没有丝毫顿挫。
王班长:“……”
他准备好的一大套教学说辞,瞬间卡在了喉咙里。
“你……以前开过车?”
“没有,第一次。”
康临实话实说,同时在心里默默吐槽。
这感觉,就像玩赛车游戏前看了一遍按键说明。
简直就是dNA里自带的本能。
王班长嘴角抽了抽,压下心头的震惊。
“行,那你先绕着场子开两圈,熟悉一下。”
接下来,就是王班长的“破防”时间。
直角转弯,满分。
侧方停车,满分。
坡道起步,满分。
倒车入库,满分。
康临开得不快,但每一个操作都像是用尺子量过一样,精准得让人发指。
车轮压线的轨迹,几乎能和地上的标准线完美重合。
王班长从一开始的震惊,到后来的麻木,最后只剩下怀疑人生。
他带过那么多新兵,有天赋的不是没有,但像康临这样的……
这他娘的叫学车?
这叫出厂自带驾驶模块!
一下午的时间,康临就把驾考的所有科目都跑了个遍,成绩全是满分。
最后,王班长默默地递给薛伟建一根烟,眼神复杂。
“老薛,你们研究所……到底是搞科研的,还是搞人工智能的?”
薛伟建和田骁尧也是全程目瞪口呆,闻言只能苦笑。
他们也想知道啊!
回去的路上,薛伟建亲自考核了一下康临。
确认他真的已经达到了老司机的水平后,大手一挥。
“行了,以后所里那几台车,你看哪台顺眼就开哪台。”
他顿了顿,又严肃地补充了一句。
“但是,记住我的话,绝对不准开出研究所大门上路!被交警抓了别说认识我!”
“明白!”
康临比了个oK的手势。
有了车,康临在研究所内的活动半径大大增加。
他也趁机将研究所的各个部门逛了个遍。
尤其是那个传说中的高精密加工中心。
当他看到那些几层楼高、精度达到纳米级的顶级工业母机时。
一个大胆的想法,在他心中不可抑制地萌生了。
造一辆车。
一辆属于自己的,独一无二的,性能达到极致的新能源超级跑车!
这个念头一出现,就如同燎原的野火,再也无法扑灭。
为什么?
因为他有这个能力!
“中级设计”加上“完美科学家”,让他拥有了世界顶尖的机械设计和工程实现能力。
研究所里,有全国最顶尖的材料学、电池技术、空气动力学专家,他可以随时请教。
这里,还有全世界最顶尖的加工仪器、超高的加工精度和最优质的材料。
天时,地利,人和,全都占了!
不干一票大的,都对不起系统给的这个金手指!
说干就干。
康临一头扎进了自己的办公室,调出电脑里的设计软件。
凭借着恐怖的计算和分析能力。
他脑海中的构思,正以惊人的速度,转化为屏幕上一张张精密复杂的设计图纸。
车身、底盘、悬挂、电池组、电控系统……
无数知识在他脑海中交汇、碰撞、优化,最终形成最优解。
这天下午,崔进业院士溜达到康临的办公室,想看看这个得意门生最近在琢磨什么。
结果一进门,就看到康临正对着电脑屏幕上的一张图纸全神贯注。
那是一张发动机的结构图,但又和他见过的任何一款发动机都不同。
结构异常紧凑,内部的涡轮叶片和燃烧室设计,充满了天马行空的想象力。
却又完美符合流体力学和热力学原理。
“嚯,小子,你这搞的什么玩意儿?”
崔进业凑过去,扶了扶老花镜,越看越是心惊。
“这……这涡轮增压的设计,怎么有点像咱们航空发动机上的技术?
你小子可以啊,都会举一反三了。”
他指着图纸上的一个部分,半开玩笑地说道。
“你这发动机,是准备上天吗?”
康临被吓了一跳,回头看到是崔进业,这才松了口气。
“崔老,您怎么来了。”
他挠了挠头,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笑。
“您还真说对了,我这设计,确实借鉴了不少航空发动机的优化升级技术。”
“哦?说来听听,你设计这个干什么用?不是给无人机的吧?
这玩意儿的功率可比无人机发动机大太多了。”
崔进业的好奇心被彻底勾了起来。
康临索性也不藏着掖着了,他把自己的想法和盘托出。
“崔老,我想……自己造一辆新能源超跑。”
崔进业愣住了。
造……超跑?
他看着康临,又看了看屏幕上那张“要上天”的发动机图纸。
沉默了几秒钟,突然哈哈大笑起来。
“好小子!有志气!”
他非但没有反对,反而重重地拍了拍康临的肩膀。
“想法不错!年轻人就该有这种敢想敢干的劲头!
正好,你把无人机发动机的优化技术用在汽车上,也算是技术转化了。”
很快,邓利和院士也闻讯赶来,听完康临的计划后,同样表示了支持。
“不反对,我们绝对不反对。”
邓利和笑呵呵地说,“你想做就放手去做,研究所就是你最坚实的后盾。
需要什么技术支持,尽管开口。”
两位院士的鼓励,给康临吃了一颗定心丸。
他向两位院士解释,这台新能源汽车的发动机。
其实是在他之前为侦察无人机设计的模型发动机基础上改进而来的。
其中最核心的那些优化技术。
比如高效燃烧、涡轮动态匹配等等,都属于他个人的知识成果。
相关的技术论文他甚至都已经写好了,就等一个合适的时机发表,然后注册专利。
这不仅是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也是为了将来可能的商业化运作铺路。
就在康临准备大展拳脚的时候,研究所进入了最后的冲刺阶段。
舰载侦察无人机的各项测试到了最关键的时刻。
整个研究所灯火通明,所有人都投入到了高强度的工作中。
一时间,也没人顾得上康临了。
只有在遇到实在无法攻克的技术难题时,大家才会让他这个“外挂”出马救火。
这反而给了康临大把的空闲时间。
他乐得清静,一头扎进了自己的超跑研发计划里。
画图纸,做仿真,联系加工中心……
一切都在有条不紊地推进。
然而,一个很现实的问题,很快就摆在了他的面前。
钱。
研究所虽然支持他,但不可能无偿提供所有资源。
按照规定,他使用加工中心的设备。
购买各种昂贵的特种合金、碳纤维材料,都需要自行付费。
尽管研究所只按成本价收取了象征性的费用。
但对于一个顶尖超跑项目来说,这依然是一笔天文数字。
康临看着自己银行卡里那点可怜的余额,陷入了沉思。
看来,光有技术还不行。
他摸出手机,找到了通讯录里那个熟悉的号码。
是时候……向老爹求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