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专利交易与创业筹备-《课余手搓战机,你管这叫高中生?》

  第二天下午,康临按照约定的时间,来到了飞洲工业集团的总部大楼。

  昨天在电话里和他沟通过的董事长秘书,薛伟建,早已在大厅等候。

  “康临同志,您好,这边请。”

  他领着康临,乘坐专属电梯,直达顶层的董事长办公室。

  宽敞明亮的办公室里,早已坐着几个人。

  主位沙发上,是一位不怒自威的中年男人。

  康临认得他,正是飞洲工业集团的董事长,赵强辉。

  而在赵强辉的身边,还坐着一位康临更为熟悉的面孔。

  c国飞航工业集团的总经理,姜潮原。

  除了他们两位大佬,旁边的沙发上还坐着两名西装革履的男人,看起来像是律师。

  这阵仗……

  不像是简单的商谈合作啊。

  倒像是要进行一场什么重要的商业谈判。

  康临心里嘀咕了一句,但面上依旧保持着平静。

  “康临同志来了,快请坐。”

  姜潮原率先站了起来,热情地招呼道。

  赵强辉也微笑着点了点头。

  康临落座后,薛伟建为他倒上一杯茶,便悄然退出了办公室。

  一时间,气氛显得有些正式。

  姜潮原清了清嗓子,率先打破了沉默。

  “康临同志,今天主要是想和你谈一下关于‘御驾’无人机发动机升级优化方案的事情。”

  他没有绕圈子,直接开门见山。

  “按理说,107研究所作为我们飞洲集团下属的重点研发单位。

  其所有的常规研发技术成果,知识产权都归属于集团。”

  康临点了点头,这是行业内的规矩,他懂。

  姜潮原话锋一转。

  “但是,你的情况比较特殊。”

  “首先,你并非107研究所的正式员工,只是阶段性参与项目的外部专家。”

  “其次,也是最重要的一点。

  你提出的那套发动机升级优化方案,技术非常成熟,逻辑完整。

  并且属于颠覆性的首次创新,完全超出了常规研发的范畴。”

  “我们组织了集团内部最顶尖的技术专家进行评估,一致认为,这套方案的价值,不可估量。”

  听到这里,康临大概明白了他们的意思。

  姜潮原继续说道。

  “所以,经过我们飞航工业集团和飞洲集团高层的共同商议。

  我们决定,不能简单地将这项技术成果视为研究所的职务发明。”

  “我们充分尊重科研人员的独立成果,也希望能开一个好头。”

  “为了避免未来因为技术归属问题,让你和集团之间产生不必要的隔阂。

  也为了彻底将这项核心技术牢牢掌握在我们自己手里。

  防止被国外某些势力通过非正常渠道觊觎和获取……”

  姜潮原的目光变得十分郑重。

  “我们决定,以购买专利的方式,正式从你个人手中,获得这项技术方案的完整使用权。”

  一番话说得有理有据,合情合理。

  康临听完,心中也不由得生出一丝钦佩。

  不愧是国家级的龙头企业,这格局,确实不一样。

  他们不仅看到了技术的价值,更看到了技术背后的人的价值,以及长远的合作关系。

  这种做法,既是对他个人成果的尊重,也是一种最稳妥的保护。

  康临没有理由拒绝。

  “我明白了。”

  他点了点头,表示认可。

  “我同意进行专利交易。”

  看到康临如此干脆,姜潮原和赵强辉的脸上都露出了赞许的笑容。

  和聪明人打交道,就是省心。

  姜潮原伸出手指,比了一个数字。

  “经过我们专业的资产评估机构,以及技术专家团队的综合评定,我们愿意出价……”

  他顿了顿,一字一句地说道。

  “七十五亿元。”

  “以此价格,买断你的发动机升级优化方案专利。”

  七十五亿!

  当这个数字从姜潮原口中说出时,康临整个人瞬间就愣住了。

  他的大脑有那么一刻是空白的。

  多少?

  七十……五亿?

  这个数字,怎么听着这么耳熟?

  等等!

  这不就是系统里那个“土豪徽章”一周能给他带来的收益吗?

  这是什么离谱的巧合?

  难道自己的系统,还能影响到现实世界的商业评估?

  康临的思绪瞬间飘远,整个人都陷入了一种诡异的震惊之中。

  他这突如其来的沉默,落在姜潮原和赵强辉眼里,却成了另外一种意思。

  难道……是嫌少了?

  姜潮原心里咯噔一下。

  也是,这种级别的技术,对于整个国家的航空工业来说,其战略价值远非金钱可以衡量。

  七十五亿,听起来是个天文数字,但对于它能带来的长远利益而言,或许真的不算多。

  “咳咳……”

  姜潮原准备开口,打算再解释一下这个定价的依据,或者暗示价格还有商量的余地。

  “康临同志,如果你对这个价格有异议的话,我们还可以……”

  “不不不!”

  康临猛地回过神来,连忙摆手。

  “我没异议!完全没有!”

  开什么玩笑。

  白捡的七十五个亿,还嫌少?

  虽然自己有系统,每周都能有这个数,但这笔钱可是实打实的专利收入,意义完全不同。

  再说了,对方的诚意已经给得足足的了。

  看到康临急切确认的样子,姜潮原和赵强辉对视一眼,都有些哭笑不得。

  原来不是嫌少,是直接被惊到了。

  也是,毕竟还只是个二十出头的年轻人。

  面对如此巨款,能保持镇定才叫奇怪。

  “好,既然你没有异议,那这件事就这么定了。”

  姜潮原笑着拍板。

  紧张的气氛,瞬间变得轻松起来。

  康临深吸一口气,平复了一下还在狂跳的心脏,然后主动开口。

  “姜总,赵董事长,其实我正好也有一件事,想请两位和集团帮忙。”

  “哦?你说。”

  姜潮原很感兴趣。

  “我个人对汽车制造很感兴趣,计划成立一家自己的汽车制造公司。”

  康临说出了自己的规划。

  “所以,我想请飞洲集团这边,帮忙对接一下工信部的相关部门。

  协助我办理企业注册和生产资质的审批手续。”

  “另外,我也希望集团能利用渠道优势,帮我采购一套完整的汽车生产设备。

  相关的费用,可以直接从这次的专利购买款里扣除。”

  自己去跑这些流程,不知道要跑到猴年马月。

  但对于飞洲集团这样的庞然大物来说,可能就是打几个电话的事情。

  至于生产设备,他们作为工业巨头,渠道和议价能力,肯定也比自己这个门外汉强得多。

  听到康临的请求,姜潮原和赵强辉都露出了意外的神情。

  他们本以为康临拿到这笔钱,会去享受生活,或者进行一些金融投资。

  没想到,他竟然是要一头扎进实体制造业。

  还是汽车制造这种重资产、高门槛的领域。

  姜潮原短暂地思考了几秒钟。

  这对于集团来说,确实不是什么难事。

  而且,还能借此机会,加深与康临的绑定。

  一个能随手拿出颠覆性发动机方案的天才,未来谁知道还能拿出什么惊世骇俗的东西?

  这样的年轻人,无论如何都要交好。

  “没问题。”

  姜潮原当即答应下来。

  “资质审批的事情,我让集团的专员去帮你对接办理,保证用最快的速度办好。”

  “至于生产线,我们也可以帮你联系全球最顶级的供应商。不过,一条现代化的汽车生产线,

  投入可不小,初步估计,可能需要十亿元左右的资金。

  具体金额,还需要专业的技术和财务人员进行核算后才能确定。”

  “可以,钱不是问题。”

  康临毫不犹豫地回答。

  七十五亿在手,拿出十亿来建厂,毫无压力。

  双方意向达成,接下来的事情就简单了。

  旁边一直没说话的律师站了起来,将两份早已拟定好的合同,分别递给了康临和姜潮原。

  “康临同志,这是专利购买合同,您先过目,如有任何疑问,都可以提出来。”

  康临接过合同,开始仔细地逐条查看。

  合同条款写得非常清晰,权责分明,没有任何文字陷阱。

  确认无误后,康临拿起笔,在合同的末尾,签上了自己的名字。

  随后,姜潮原也代表飞航工业集团签了字。

  两人站起身,用力地握了握手。

  这标志着,一笔高达七十五亿元的专利交易,正式达成。

  作为见证方,飞洲集团董事长赵强辉,也在合同上签下了自己的名字。

  就在这时,办公室里的一个大型视频会议屏幕亮了起来。

  屏幕上出现了两个熟悉的面孔。

  正是107研究所的邓院士和崔院士。

  “小康,合同都看过了吧?”

  邓院士在视频那头笑着问道。

  “看过了,邓院士,没问题。”康临答道。

  两位院士远程通过视频连线,也确认了合同的内容。

  随后,崔院士对着屏幕说道。

  “我们以107研究所技术委员会的名义,再次证实,‘御驾’无人机的发动机升级优化方案。

  其独立的、完整的知识产权,归属于康临同志个人所有。此次专利交易,合理合规。”

  这番话,无疑是为这次交易,提供了最权威的技术层面证明,彻底杜绝了任何潜在的纠纷。

  做完这一切,两位院士的表情也轻松下来。

  邓院士看着康临,欣慰地说道。

  “小康啊,听说你要自己开公司造车了?这是好事!

  我们这些老家伙别的忙帮不上,给你推荐几个靠谱的技术人才,还是没问题的。”

  “你那辆超跑,所里那帮小子们可都是赞不绝口,都等着看你的新作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