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安瘟疫的阴霾终于彻底消散,阳光重新洒满这座历经劫难的城市。街道上渐渐恢复了往日的热闹,市民们走出家门,脸上露出劫后余生的笑容。朱昊然站在临时指挥部前,与神情复杂的王主任握手告别 —— 王主任眼中既有对朱昊然的敬佩,也有对这场灾难的后怕。周围的民众纷纷围拢过来,有的捧着自家种的水果,有的拿着手写的感谢信,对朱昊然感恩戴德,口中不断说着 “谢谢朱神医”“您是我们的救命恩人”。朱昊然笑着一一回应,随后带着十名疲惫却满脸自豪的军医战友,登上了返航的超音速运输机。
飞机缓缓升空,透过舷窗,义安城的轮廓逐渐变小。军医们靠在座椅上,有的闭目养神,有的小声交流着这次救援的经历,每个人的脸上都写满了成就感 —— 他们用自己的双手,从死神手中夺回了无数生命。
回到黑鹰基地,朱昊然第一时间来到司令部,向司令员张靖浩做了详尽汇报,从疫情的源头、约翰的阴谋,到特效药的研发过程,每一个细节都没有遗漏。汇报完毕,他话锋一转,语气诚恳地说道:“司令员,这次义安任务,我的十位战友跟着我出生入死,没日没夜地救治病人,劳苦功高。我个人的奖金分文不取,但恳请您务必为他们向上级申请嘉奖!奖金数额不用太多,每人十万就好,也算是聊表心意,弥补他们这些天的辛苦。”
张靖浩看着朱昊然认真的眼神,心中满是欣慰 —— 这个年轻人不仅能力出众,还如此体恤下属。他郑重地点了点头,语气坚定地说:“你放心,这事我一定放在心上,会尽全力为他们争取!”
告别张靖浩后,朱昊然骑上 “小青龙”,朝着塞京大学飞去。此时,新学期已经开始了几天,校园里书声琅琅,学生们背着书包穿梭在教学楼与图书馆之间,平静得仿佛与义安的惨烈是两个世界。朱昊然降落在学校的停机坪,换上便装,融入了这久违的校园氛围中。
与此同时,一篇署名王建国、由资深记者执笔的长篇通讯《神针驱疫魔,丹心照汗青 —— 记奋战在义安抗疫一线的特勤支队英雄朱昊然大校》,在《塞京日报》《国家卫生报》等权威媒体重磅刊发。通讯中,记者用翔实的数据记录了朱昊然团队救治的病患数量,用感人的细节描绘了他在 ICU 中争分夺秒抢救病人的场景,浓墨重彩地展现了他带领科研团队攻坚克难、研制出特效药的壮举。而对于那位曾经光芒万丈的 “好省长” 潘炳忠,通讯中却只字未提,仿佛他从未在这场抗疫战斗中存在过。
通讯一经刊发,立刻在全国范围内引发轰动!朱昊然的名字再次席卷网络,这一次,网友们不再仅仅称他为 “小神医”,而是将他誉为力挽狂澜、拯救整座城市的 “民族英雄”。# 朱昊然 民族英雄# #向朱昊然致敬 #等话题迅速登上热搜榜首,阅读量突破数亿。特勤支队趁热打铁,迅速报请国安委为朱昊然记特等功,批复很快便下达;然而,为那十名军医申请的每人十万奖金,却如同石沉大海,迟迟没有消息。
在劫后余生的义安市,一个神话般的传说悄然兴起,并如野火般在市民中蔓延 —— 人们都说,小神医朱昊然是圣帝菩萨下凡,专门来拯救黎民百姓于水火之中!这个传说最初的源头,来自几个曾亲身经历过朱昊然 “神迹” 救治的小学生,其中就包括这场瘟疫的第一个病例刘婕。孩子们绘声绘色地向家人和同学描述,在他们痊愈回家后,曾梦到一位穿着古装、手持羽扇的智者 “叮嘱” 他们:“是圣帝菩萨下凡搭救了你们,不过这事儿要注意保密哦,这位神仙喜欢低调,不太喜欢张扬。”
可越是被禁止的 “秘密”,越容易引起人们的好奇。这则神话如同插上了翅膀,迅速传遍了义安的大街小巷,上至白发苍苍的老人,下至牙牙学语的孩童,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感恩的浪潮在市民心中汹涌澎湃!无数被朱昊然从死神手中夺回生命的市民自发组织起来,有人捐款,有人捐物,有人主动参与建设,想要为 “圣帝菩萨” 建一座庙宇。
短短一个月后,一座宏伟壮观、金碧辉煌的庙宇在义安市中心拔地而起,庙门上悬挂着一块烫金匾额,上书 “圣帝庙” 三个大字。庙宇中央,供奉着一尊宝相庄严、栩栩如生的年轻金身塑像 —— 塑像的模样,正是朱昊然。庙门每天早早打开,香火鼎盛得惊人,前来叩拜祈福的民众络绎不绝,燃烧的香烛产生的烟雾缭绕升空,几乎遮蔽了庙宇上空的天空。没有人知道,这些来自万千平民百姓至诚至纯的信念香火,对修仙者的道基稳固与寿元延长,竟有着难以言喻的神奇滋养作用……
这一切,远在塞京的朱昊然尚被蒙在鼓里。他此刻正忙着在异度空间中,为团队里的塞京大学学生伙伴们每人凝聚一个惟妙惟肖的 “虚拟镜像”—— 这些镜像与本体一模一样,不仅能模仿本体的言行举止,还能自主完成课堂学习和考试。有了虚拟镜像代替本体在塞京大学正常上课,学生们的本体便能在本学期全部留在异度空间,接受画中人教授的超高强度教学。朱昊然为他们制定了严苛的学习计划,目标是在短短两个月内,学完半学年的课程并拿到学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不仅如此,陈波和陈烨磊还被朱昊然委以重任,任命为恒元集团的副总裁,协助夏子轩执掌这个庞大的商业帝国。两人在完成课业之余,如饥似渴地跟随夏子轩学习企业管理、商业谈判、资本运作等知识,每天都过得充实而忙碌。
周末,朱昊然准时来到特勤支队司令部,本想询问战友们奖金的进展,却听到了一个让他眉头紧锁的消息:他的十位同生共死的战友,嘉奖令已经下来了,每人被记一次个人一等功,这对军人来说是极高的荣誉;但之前申请的每人十万奖金,却被上级以 “经费紧张” 为由驳回了!
一股难以言喻的憋闷涌上朱昊然的心头 —— 战友们在义安出生入死,冒着被病毒感染的风险救治病人,如今却连应得的奖金都拿不到,这让他实在无法接受。朱昊然二话不说,转身回到自己的办公室,打开电脑,直接从自己的私人账户中划出一百万,分成十份,每份十万,分别装进十个厚厚的牛皮信封里。
他拿着信封,来到军医宿舍,找到那十名战友,将信封一一塞到他们手中,脸上带着真诚的笑容:“兄弟们,辛苦了!这是上头刚拨下来的奖金,每人十万!钱虽然不多,但也是国家对大家的认可,是个心意!”
战友们先是一愣,随即感动不已,纷纷向朱昊然道谢。然而,军中的消息向来灵通,没过多久,他们便从其他渠道探知了真相 —— 这沉甸甸的十万块,根本不是上级拨付的军饷,而是朱副参谋长自掏腰包给他们的!
钱副队长拿着信封,眼眶泛红,声音有些哽咽地对朱昊然说:“朱头儿…… 这钱我们不能要,是您自己的钱,我们怎么能拿……”
朱昊然拍了拍他的肩膀,打断了他的话,语气坚定地说:“拿着!这本来就是你们应得的!跟着我朱昊然干,我绝不会让大家吃亏!” 这份无声的担当与仗义,如同炽热的烙印,深深烙进了十位年轻军医的心底。他们不知道的是,命运的车轮从这一刻起已经悄然转动,这十个人,日后都将成为追随朱昊然踏上仙途的生死道友,与他并肩作战。此乃后话,暂且不表。
与此同时,潘家驹的私人会客厅内,水晶吊灯的光芒将焦虑的影子投射在鎏金墙纸上。这位曾经叱咤风云、在军政两界都拥有极高话语权的老将军,此刻却像一头被困住的野兽,在价值不菲的波斯地毯上来回踱步,手中紧紧攥着卫星电话,不断拨打着一个个熟悉的号码。电话那头,传来的都是政要们敷衍的回复:“老首长放心,孔总统已经亲自过问此事了,您再等等。”“老将军,这事不好办啊,朱昊然现在是当红的英雄,我们也不好强行命令他……”
二十四小时后,一架武装直升机降落在塞京大学的停机坪上,一名身穿军装的警卫员捧着一个精致的木盒,快步走到朱昊然面前,敬了个军礼:“朱大校,这是总统府送来的亲笔信,请您签收。”
朱昊然打开木盒,取出里面的烫金信笺,展开一看,孔繁荣那力透纸背的字迹跃入眼帘:“昊然同志:潘炳忠省长乃国之栋梁,在义安抗疫中不顾个人安危,亲赴一线,最终不幸感染病毒,落得如此境地,实在令人扼腕。恳请你施展回春妙手,救救潘省长。治疗费用方面,你但凭开口,国家定会全力支持,也会永远铭记你的这份恩情。”
几乎在同一时刻,塞京大学校长正用白色手帕擦着额头上的汗水,站在学生会秘书长办公室的门前。这位在学界德高望重的泰斗,竟对着朱昊然这位年轻学生深深鞠了一躬,语气带着几分恳求:“朱同学,算我求你了,你就救救潘省长吧。要是潘省长不能康复,潘家驹老将军肯定会迁怒于学校,明年教育部给我们的三百亿科研拨款,恐怕就泡汤了……”
朱昊然没有立刻答复,而是转身进入了异度空间的青铜议事厅。议事厅内,烛火摇曳,将白泽、荧荧、李梦夏等七人的身影投射在刻满神秘符文的墙壁上。白泽轻摇羽扇,眸中仿佛有星河在流转,他对着虚空一点,一道光幕瞬间浮现,上面显示的正是潘炳忠的生平政绩:抗洪救灾时,他曾三天三夜坚守在大堤上,亲自扛沙袋堵缺口;扶贫审计时,他铁面无私,亲手将贪污扶贫款的表弟送进了监狱。但光幕的另一部分,却记录着触目惊心的事实:他主导的多个千亿工程因规划不当半途而废,造成巨大的资源浪费;强拆老城区时,无数百姓流离失所,眼中满是绝望的泪水。
“主公请看,潘炳忠此人,其魂如烈马,有勇有谋却缺乏约束,若能为其套上‘辔头’,未必不是塞丝国之福。既然总统大人亲自下场恳求您这位小神医,我们总不好拒绝吧?” 白泽指尖再次点出,十二道金色的箴言悬浮在光幕旁,“这些是《民本十策》《可持续发展纲目》中的核心思想,若能将这些治国真言植入他的潜意识,他或许会成为一个很好的掌舵者……”
“主公不可!”荧荧陡然拍案而起,语气激昂地说道,“他父亲潘家驹精心策划了义安瘟疫,致使上万无辜百姓丧命,如此罪恶之人的血脉,怎可信任?我们怎能助他?”
“荧荧,”朱昊然微笑着说道,“话不能这般讲,陈烨磊的父亲害死了我家小妹的父母,可陈烨磊不也照样成了我们的好伙伴吗?潘炳忠本质上是个好人,我们理应给他个机会!”
潘家别墅中,潘香茹把十六份企业转让书整齐地摆在桌面上,上面所写的皆是香茹集团旗下核心企业的名称。当国安委副主席李清源传达朱昊然“以香茹集团全部产业抵偿治疗费用”的要求时,潘家驹怒不可遏,一拳将旁边的古董屏风砸得粉碎,屏风碎片四处飞溅。他捂着胸口,嘴角溢出一缕血丝,眼神阴鸷地说道:“告知那小畜生,成交!但我潘家也绝非好惹的,这笔账,我迟早会跟他清算!”
“姑父,” 一直站在一旁沉默的蔡远航突然开口,眼中闪过一丝狠厉,咬牙切齿地说道,“侄儿有一计,既能让表哥康复,又能解姑父心头之恨,还能除掉朱昊然那个小畜生!”
飞机缓缓升空,透过舷窗,义安城的轮廓逐渐变小。军医们靠在座椅上,有的闭目养神,有的小声交流着这次救援的经历,每个人的脸上都写满了成就感 —— 他们用自己的双手,从死神手中夺回了无数生命。
回到黑鹰基地,朱昊然第一时间来到司令部,向司令员张靖浩做了详尽汇报,从疫情的源头、约翰的阴谋,到特效药的研发过程,每一个细节都没有遗漏。汇报完毕,他话锋一转,语气诚恳地说道:“司令员,这次义安任务,我的十位战友跟着我出生入死,没日没夜地救治病人,劳苦功高。我个人的奖金分文不取,但恳请您务必为他们向上级申请嘉奖!奖金数额不用太多,每人十万就好,也算是聊表心意,弥补他们这些天的辛苦。”
张靖浩看着朱昊然认真的眼神,心中满是欣慰 —— 这个年轻人不仅能力出众,还如此体恤下属。他郑重地点了点头,语气坚定地说:“你放心,这事我一定放在心上,会尽全力为他们争取!”
告别张靖浩后,朱昊然骑上 “小青龙”,朝着塞京大学飞去。此时,新学期已经开始了几天,校园里书声琅琅,学生们背着书包穿梭在教学楼与图书馆之间,平静得仿佛与义安的惨烈是两个世界。朱昊然降落在学校的停机坪,换上便装,融入了这久违的校园氛围中。
与此同时,一篇署名王建国、由资深记者执笔的长篇通讯《神针驱疫魔,丹心照汗青 —— 记奋战在义安抗疫一线的特勤支队英雄朱昊然大校》,在《塞京日报》《国家卫生报》等权威媒体重磅刊发。通讯中,记者用翔实的数据记录了朱昊然团队救治的病患数量,用感人的细节描绘了他在 ICU 中争分夺秒抢救病人的场景,浓墨重彩地展现了他带领科研团队攻坚克难、研制出特效药的壮举。而对于那位曾经光芒万丈的 “好省长” 潘炳忠,通讯中却只字未提,仿佛他从未在这场抗疫战斗中存在过。
通讯一经刊发,立刻在全国范围内引发轰动!朱昊然的名字再次席卷网络,这一次,网友们不再仅仅称他为 “小神医”,而是将他誉为力挽狂澜、拯救整座城市的 “民族英雄”。# 朱昊然 民族英雄# #向朱昊然致敬 #等话题迅速登上热搜榜首,阅读量突破数亿。特勤支队趁热打铁,迅速报请国安委为朱昊然记特等功,批复很快便下达;然而,为那十名军医申请的每人十万奖金,却如同石沉大海,迟迟没有消息。
在劫后余生的义安市,一个神话般的传说悄然兴起,并如野火般在市民中蔓延 —— 人们都说,小神医朱昊然是圣帝菩萨下凡,专门来拯救黎民百姓于水火之中!这个传说最初的源头,来自几个曾亲身经历过朱昊然 “神迹” 救治的小学生,其中就包括这场瘟疫的第一个病例刘婕。孩子们绘声绘色地向家人和同学描述,在他们痊愈回家后,曾梦到一位穿着古装、手持羽扇的智者 “叮嘱” 他们:“是圣帝菩萨下凡搭救了你们,不过这事儿要注意保密哦,这位神仙喜欢低调,不太喜欢张扬。”
可越是被禁止的 “秘密”,越容易引起人们的好奇。这则神话如同插上了翅膀,迅速传遍了义安的大街小巷,上至白发苍苍的老人,下至牙牙学语的孩童,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感恩的浪潮在市民心中汹涌澎湃!无数被朱昊然从死神手中夺回生命的市民自发组织起来,有人捐款,有人捐物,有人主动参与建设,想要为 “圣帝菩萨” 建一座庙宇。
短短一个月后,一座宏伟壮观、金碧辉煌的庙宇在义安市中心拔地而起,庙门上悬挂着一块烫金匾额,上书 “圣帝庙” 三个大字。庙宇中央,供奉着一尊宝相庄严、栩栩如生的年轻金身塑像 —— 塑像的模样,正是朱昊然。庙门每天早早打开,香火鼎盛得惊人,前来叩拜祈福的民众络绎不绝,燃烧的香烛产生的烟雾缭绕升空,几乎遮蔽了庙宇上空的天空。没有人知道,这些来自万千平民百姓至诚至纯的信念香火,对修仙者的道基稳固与寿元延长,竟有着难以言喻的神奇滋养作用……
这一切,远在塞京的朱昊然尚被蒙在鼓里。他此刻正忙着在异度空间中,为团队里的塞京大学学生伙伴们每人凝聚一个惟妙惟肖的 “虚拟镜像”—— 这些镜像与本体一模一样,不仅能模仿本体的言行举止,还能自主完成课堂学习和考试。有了虚拟镜像代替本体在塞京大学正常上课,学生们的本体便能在本学期全部留在异度空间,接受画中人教授的超高强度教学。朱昊然为他们制定了严苛的学习计划,目标是在短短两个月内,学完半学年的课程并拿到学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不仅如此,陈波和陈烨磊还被朱昊然委以重任,任命为恒元集团的副总裁,协助夏子轩执掌这个庞大的商业帝国。两人在完成课业之余,如饥似渴地跟随夏子轩学习企业管理、商业谈判、资本运作等知识,每天都过得充实而忙碌。
周末,朱昊然准时来到特勤支队司令部,本想询问战友们奖金的进展,却听到了一个让他眉头紧锁的消息:他的十位同生共死的战友,嘉奖令已经下来了,每人被记一次个人一等功,这对军人来说是极高的荣誉;但之前申请的每人十万奖金,却被上级以 “经费紧张” 为由驳回了!
一股难以言喻的憋闷涌上朱昊然的心头 —— 战友们在义安出生入死,冒着被病毒感染的风险救治病人,如今却连应得的奖金都拿不到,这让他实在无法接受。朱昊然二话不说,转身回到自己的办公室,打开电脑,直接从自己的私人账户中划出一百万,分成十份,每份十万,分别装进十个厚厚的牛皮信封里。
他拿着信封,来到军医宿舍,找到那十名战友,将信封一一塞到他们手中,脸上带着真诚的笑容:“兄弟们,辛苦了!这是上头刚拨下来的奖金,每人十万!钱虽然不多,但也是国家对大家的认可,是个心意!”
战友们先是一愣,随即感动不已,纷纷向朱昊然道谢。然而,军中的消息向来灵通,没过多久,他们便从其他渠道探知了真相 —— 这沉甸甸的十万块,根本不是上级拨付的军饷,而是朱副参谋长自掏腰包给他们的!
钱副队长拿着信封,眼眶泛红,声音有些哽咽地对朱昊然说:“朱头儿…… 这钱我们不能要,是您自己的钱,我们怎么能拿……”
朱昊然拍了拍他的肩膀,打断了他的话,语气坚定地说:“拿着!这本来就是你们应得的!跟着我朱昊然干,我绝不会让大家吃亏!” 这份无声的担当与仗义,如同炽热的烙印,深深烙进了十位年轻军医的心底。他们不知道的是,命运的车轮从这一刻起已经悄然转动,这十个人,日后都将成为追随朱昊然踏上仙途的生死道友,与他并肩作战。此乃后话,暂且不表。
与此同时,潘家驹的私人会客厅内,水晶吊灯的光芒将焦虑的影子投射在鎏金墙纸上。这位曾经叱咤风云、在军政两界都拥有极高话语权的老将军,此刻却像一头被困住的野兽,在价值不菲的波斯地毯上来回踱步,手中紧紧攥着卫星电话,不断拨打着一个个熟悉的号码。电话那头,传来的都是政要们敷衍的回复:“老首长放心,孔总统已经亲自过问此事了,您再等等。”“老将军,这事不好办啊,朱昊然现在是当红的英雄,我们也不好强行命令他……”
二十四小时后,一架武装直升机降落在塞京大学的停机坪上,一名身穿军装的警卫员捧着一个精致的木盒,快步走到朱昊然面前,敬了个军礼:“朱大校,这是总统府送来的亲笔信,请您签收。”
朱昊然打开木盒,取出里面的烫金信笺,展开一看,孔繁荣那力透纸背的字迹跃入眼帘:“昊然同志:潘炳忠省长乃国之栋梁,在义安抗疫中不顾个人安危,亲赴一线,最终不幸感染病毒,落得如此境地,实在令人扼腕。恳请你施展回春妙手,救救潘省长。治疗费用方面,你但凭开口,国家定会全力支持,也会永远铭记你的这份恩情。”
几乎在同一时刻,塞京大学校长正用白色手帕擦着额头上的汗水,站在学生会秘书长办公室的门前。这位在学界德高望重的泰斗,竟对着朱昊然这位年轻学生深深鞠了一躬,语气带着几分恳求:“朱同学,算我求你了,你就救救潘省长吧。要是潘省长不能康复,潘家驹老将军肯定会迁怒于学校,明年教育部给我们的三百亿科研拨款,恐怕就泡汤了……”
朱昊然没有立刻答复,而是转身进入了异度空间的青铜议事厅。议事厅内,烛火摇曳,将白泽、荧荧、李梦夏等七人的身影投射在刻满神秘符文的墙壁上。白泽轻摇羽扇,眸中仿佛有星河在流转,他对着虚空一点,一道光幕瞬间浮现,上面显示的正是潘炳忠的生平政绩:抗洪救灾时,他曾三天三夜坚守在大堤上,亲自扛沙袋堵缺口;扶贫审计时,他铁面无私,亲手将贪污扶贫款的表弟送进了监狱。但光幕的另一部分,却记录着触目惊心的事实:他主导的多个千亿工程因规划不当半途而废,造成巨大的资源浪费;强拆老城区时,无数百姓流离失所,眼中满是绝望的泪水。
“主公请看,潘炳忠此人,其魂如烈马,有勇有谋却缺乏约束,若能为其套上‘辔头’,未必不是塞丝国之福。既然总统大人亲自下场恳求您这位小神医,我们总不好拒绝吧?” 白泽指尖再次点出,十二道金色的箴言悬浮在光幕旁,“这些是《民本十策》《可持续发展纲目》中的核心思想,若能将这些治国真言植入他的潜意识,他或许会成为一个很好的掌舵者……”
“主公不可!”荧荧陡然拍案而起,语气激昂地说道,“他父亲潘家驹精心策划了义安瘟疫,致使上万无辜百姓丧命,如此罪恶之人的血脉,怎可信任?我们怎能助他?”
“荧荧,”朱昊然微笑着说道,“话不能这般讲,陈烨磊的父亲害死了我家小妹的父母,可陈烨磊不也照样成了我们的好伙伴吗?潘炳忠本质上是个好人,我们理应给他个机会!”
潘家别墅中,潘香茹把十六份企业转让书整齐地摆在桌面上,上面所写的皆是香茹集团旗下核心企业的名称。当国安委副主席李清源传达朱昊然“以香茹集团全部产业抵偿治疗费用”的要求时,潘家驹怒不可遏,一拳将旁边的古董屏风砸得粉碎,屏风碎片四处飞溅。他捂着胸口,嘴角溢出一缕血丝,眼神阴鸷地说道:“告知那小畜生,成交!但我潘家也绝非好惹的,这笔账,我迟早会跟他清算!”
“姑父,” 一直站在一旁沉默的蔡远航突然开口,眼中闪过一丝狠厉,咬牙切齿地说道,“侄儿有一计,既能让表哥康复,又能解姑父心头之恨,还能除掉朱昊然那个小畜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