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余波与暗礁-《大明博弈》

  第一百零四章 余波与暗礁

  稽核处的“休整”并非关门大吉,而是将主要精力从对外突击转向了内部梳理与巩固。

  周算盘带着人将此次涉案的所有账目、证供分门别类,归档入库,简直要把衙署的库房撑破。

  吴愣子则负责整顿内部纪律,借着这次风暴的余威,将一些平日里手脚不甚干净或有懈怠迹象的吏员或清退或申饬,衙署风气为之一肃。

  毛骧那边的动作更是雷厉风行。随着朱元璋默许的口谕下达,锦衣卫的诏狱人满为患。

  粮行公会的理事、户部工部的涉案官员、那几个嚣张的勋贵管家,该杀的杀,该流放的流放,抄家所得充盈着皇帝的内帑和部分空虚的国库。

  应天府的菜市口接连几日都弥漫着血腥气,直杀得朝野上下噤若寒蝉,谈及稽核处与锦衣卫,无不色变。

  这一日,沈涵正在翻阅周算盘整理的《基准成本核定细则(试行)》,赵四领着一名风尘仆仆的驿卒进来。

  “大人,江北加急文书。”

  沈涵接过,拆开火漆,快速浏览一遍,眉头渐渐蹙起。文书是淮安府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义商”密报,提及漕帮顺安帮残余势力与当地一些不得志的胥吏、卫所低阶军官勾结,利用漕运线路,开始夹带私盐,甚至可能涉及少量的铁器走私。

  “真是野火烧不尽……”沈涵将文书递给凑过来的周算盘。

  周算盘看着文书,拨弄算盘的手指停了下来:“私盐、铁器……这可是暴利,也是砍头的买卖。看来三叶草的主干虽断,这些细枝末节没了上头约束,反而更加肆无忌惮了。”

  吴愣子凑过来看了一眼,哼道:“娘的,刚砍完一批,又来一批!大人,让毛指挥使再去杀一波!”

  沈涵摇了摇头:“杀不完的。利益所在,人心趋之。没了王屠户,还有张屠户、李屠户。关键不在于杀了多少屠户,而在于……能不能管住那些想吃不掏钱肉的嘴,以及,让卖肉的规矩起来。”

  他手指敲了敲那份细则:“我们的基准和流程,就是规矩。只要这套规矩能真正立起来,覆盖到这些角落,让人钻空子的成本变高,风险变大,这些魑魅魍魉自然就少了。”

  周算盘若有所思:“大人的意思是,接下来我们不仅要核定官方采买的基准,还要尝试规范这些民间行会、漕运线路的运作成本和利润空间?”

  “正有此意。”沈涵点头,“不过,此事牵涉更广,阻力更大,需从长计议,找准切入点。这封密报,先存档。告诉毛骧一声,让他的人留意下江北的动静,暂时不必大动干戈。”

  赵四领命而去。

  这时,门外传来一阵轻微的骚动,似乎有人想进来又被拦住。吴愣子皱眉出去查看,不一会儿,领着一个小太监进来,那小太监手里捧着一个锦盒,神色紧张。

  “沈……沈大人,奴婢奉刘伯温刘大人之命,给……给您送点东西。”小太监声音发颤,显然对如今凶名在外的稽核处颇为畏惧。

  沈涵示意他放下。锦盒打开,里面并非什么奇珍异宝,而是一块质地细腻的徽墨,旁边还有一张小笺,上面是刘伯温那熟悉的笔迹:“墨者,守黑而知白,沈磨可鉴。”

  周算盘伸头看了一眼,嘀咕道:“刘老大人这又是打的什么哑谜?送块墨,让大人您多写字?”

  吴愣子挠头:“磨墨?磨谁?”

  沈涵拿起那块徽墨,触手温润,墨香清冽。他若有所思,对那小太监道:“代我谢过刘大人。”

  小太监如蒙大赦,赶紧行礼退了出去。

  周算盘看着沈涵将墨块收好,忍不住问道:“大人,刘伯温这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沈涵还未回答,衙署大门被砰地推开,毛骧大步流星地走了进来,带进一股肃杀之气,他扯着嗓子喊道:“沈老弟,别琢磨你那墨块了!出事了!刚得到消息,咱们押送一批涉案账目去刑部的路上,被一伙蒙面人给劫了!”

  “什么?!”吴愣子猛地站起,铁尺已然在手。

  周算盘的算盘啪嗒一声掉在桌上。

  沈涵眼神骤然锐利:“哪批账目?人员伤亡如何?”

  毛骧脸色难看:“就是你标注要重点保管,涉及勋贵和宫里那几条暗线的副本!护送的弟兄死了两个,伤了好几个!他娘的,光天化日,天子脚下,敢动老子的东西!”

  沈涵深吸一口气,缓缓将那块徽墨放入袖中。

  “看来,有人不想让我们‘守黑而知白’。”他声音冰冷,“毛兄,劳烦你,就算把应天府再翻过来,也要把这伙人,和他们背后的人,给我揪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