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4章 知节你的牙缝里有菜叶-《大唐:我成了什么都能卖神秘商人》

  李世民将望远镜调转了个方向,再次凑到眼前,漫不经心地朝殿下望去——

  “嗬!”

  这一次,皇帝的反应比刚才还要剧烈,他几乎是猛地将望远镜从眼前扯开,脸上写满了难以置信的惊骇,甚至下意识地用手揉了揉眼睛。

  “陛下?”

  “陛下您怎么了?”

  御阶下的群臣被皇帝这突如其来的举动吓了一跳,纷纷关切地询问。

  李世民没有立刻回答,他深吸一口气,强压下心中的惊涛骇浪,再次缓缓举起望远镜。

  这一次,他看得更加仔细。

  片刻之后,他放下望远镜,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指着殿下的臣子们,用一种近乎梦呓般的语气说道:

  “奇哉!怪哉!方才众卿变得渺小遥远,此番……此番却变得巨大无比,仿佛……仿佛就近在朕的眼前!连……连诸位爱卿脸上的皱纹、胡须,都看得一清二楚!”

  “什么?!”

  “竟有此事?”

  “近在眼前?这……”

  满朝文武顿时一片哗然,议论声此起彼伏。

  这宝物竟能随心所欲地改变物象的远近大小?

  简直闻所未闻!

  李世民心中好奇更盛,忍不住举着望远镜,开始逐一“审视”起殿下的臣工。

  当镜头扫过程咬金时,只见这位卢国公腆着肚子,咧着大嘴,正一脸得意洋洋地朝着御座方向傻笑,显然对能成为皇帝首先“看清”的对象感到无比光荣。

  “陛下!陛下!”程咬金甚至还努力挺直了腰板,扯着嗓门喊道,“您看清楚俺老程这张老脸了没?是不是特别威武雄壮?”

  李世民透过镜头,看着程咬金那张在视野中放大了数倍、连毛孔都依稀可见的大脸,以及那咧开的大嘴里格外醒目的……

  他下意识地、带着几分研究般的认真回答道:

  “看清楚了,甚是清晰……知节啊,你左边门牙的牙缝里,似是还嵌着一小片翠绿的菜叶。”

  话一出口,李世民才猛然意识到不妥。

  这……这哪里是庄重的朝堂之上该说的话?

  这分明是私下里与心腹近臣戏谑时的口吻!

  他贵为天子,怎能当众指出臣子如此不雅观的细节?

  他怎么忘记了,这是在朝堂上,不是在堂下与几个亲信尝试仙界的宝物。

  整个太极殿,瞬间陷入了一片死寂。

  所有人的目光,都齐刷刷地聚焦在了程咬金那张瞬间僵住的大脸上。

  程咬金脸上的得意笑容彻底凝固,他下意识地紧紧闭上了嘴巴,一张黑脸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涨成了紫红色,恨不得当场找个地缝钻进去。

  就在这万分窘迫的时刻,一个沉稳的声音响起,打破了僵局。

  只见李靖从容出列,对着御座躬身一礼道:

  “陛下,臣斗胆一问。方才陛下言道,以此物观之,远处之物竟如近在咫尺。敢问陛下,此‘近’,究竟近到何种地步?”

  “若于十里之外,可观敌军营寨旌旗摆动;于百步之外,可辨敌军将领面目神情……那此物于军旅之事,其价值,可谓无可估量。”

  “若我军斥候能配此物,料敌于先,洞察秋毫,则我大唐铁骑,几可称无敌于天下。”

  李靖这番话,如同醍醐灌顶,瞬间将所有人的思绪从“牙缝里的菜叶”这等琐事上,拉回到了军国大事的层面。

  李世民是何等人物,他马上得天下,历经百战,对军事的敏锐度远超常人。

  刚才只是被这新奇玩意的表象所惑,经李靖这一点拨,他立刻豁然开朗。

  脑海中瞬间浮现出沙场之上,凭借此物远眺敌情、运筹帷幄的画面。

  这哪里是玩具?这分明是足以改变战争模式的国之重器。

  他猛地从龙椅上站起,脸上因尴尬而产生的红晕早已被兴奋的潮红所取代,目光灼灼地看向秦琼:“叔宝,此物……此物究竟能看多远?”

  秦琼见陛下已然明白其中关窍,心中大定,立刻上前详细解释:

  “陛下,此物名曰‘望远镜’,其能力以‘倍数’衡量。”

  “陛下手中所持,为十倍镜,意为可将千步之外景物,拉近至百步之距观之。”

  “臣此次在仙境,还购得二十倍之镜,观测更远。”

  “更有一种名为‘观鸟镜’之物,倍数极高,专为极远观测所制,须牢固架设于高台之上使用。”

  “十倍?二十倍?还有更高倍数的?”李世民越听越是振奋,在御阶上来回踱步,激动之情溢于言表,“好!好!好一个望远镜。此乃天赐神物,助我大唐。”

  他再也按捺不住心中的急切,猛地停下脚步,对满朝文武朗声道:“今日朝会,暂且到此。诸卿若有本奏,可递呈中书省。”

  说罢,他甚至等不及百官行礼,便迫不及待地手持那副望远镜,大步流星地走下御阶,在一众内侍和几位重臣簇拥下,匆匆离开了太极殿。

  他要去亲自验证,这望远镜在实战环境中,究竟能发挥何等惊天动地的威力。

  李世民带着几位心腹重臣,径直登上了长安城高大雄伟的明德门城楼。

  此处视野开阔,城外人烟稠密,官道上车马行人络绎不绝,正是测试望远镜威力的绝佳场所。

  秦琼早已命随从将几个装着望远镜的箱子抬了上来。

  他亲自打开,将里面的望远镜一一取出,分发给众人。

  “陛下,这是二十倍的望远镜,观测距离更远,效果更佳,只是稍重,需持稳些。”

  秦琼将一款明显更大的黑色望远镜恭敬地递给李世民。

  李世民接过,入手沉甸甸的,触感冰凉坚实。

  他学着秦琼指导的样子,将望远镜举到眼前,调整着焦距,朝着城外极远处望去。

  那里,官道蜿蜒伸向天际,一些行人和车马看起来只是模糊移动的小点。

  下一瞬间,李世民的身体猛地一震,仿佛被钉在了原地。

  透过镜片,远处的景象被无比清晰地拉近、放大。

  他甚至能看清一辆牛车上赶车老农脸上被风霜刻画的皱纹,能辨认出远处行人衣衫的颜色和式样,连官道旁杨柳树上摇曳的枝条都历历在目。

  这分明是将数里之外的鲜活景象,硬生生搬到了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