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章 皇子遣使归京,婉拒恋乡居-《战神的掌心娇:特种兵医妃种田记》

  宁静的日子过了不到十日,京城的使者便风尘仆仆地赶到了青竹村这小院外。来的并非宫中寻常内侍,而是萧玦麾下的一名心腹暗卫,如今也在明面上领了官职,名为赵锋。他神色恭敬,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急切。

  “王爷,郡主。”赵锋行礼后,双手奉上一封火漆密信,“京城八百里加急。”

  萧玦接过,拆开迅速浏览,眉头几不可察地蹙起。凌薇坐在一旁,并未探头去看,但从他细微的神色变化中,也能猜到京城恐怕又有了棘手的变故。

  “是皇上?”凌薇轻声问。如今的皇帝是萧玦扶持上位的新君,年轻虽轻,但颇有锐气,对萧玦也甚是倚重。

  萧玦将信递给她,语气平淡:“北境有些异动,朝中关于边防部署与军费调拨,几位老臣争执不下。陛下希望我尽快回京坐镇。”新帝登基未久,根基尚浅,一些盘根错节的旧势力仍需萧玦这尊“战神”震慑。加之凌薇之前推广的新式农具、水利法等虽初见成效,但在全国范围内的推行也遇到了不少阻力,需要强有力的推进。

  凌薇看完信,内容与萧玦所说大致相同,信末新帝的语气颇为恳切,甚至带着点晚辈对长辈的依赖。她将信折好,放回桌上,没有立即说话。

  赵锋见状,补充道:“王爷,陛下之意,是请您与郡主一同返京。朝中诸多事务,尤其是工部、户部关于农具推广、税制改良的细则,还需郡主从旁指点。”凌薇的“靖安郡主”封号,不仅因她救驾(太后)和防疫有功,更因她带来的实实在在的民生改善,她在这些事务上的话语权,连朝中重臣也不敢小觑。

  院内一时寂静,只闻风吹竹叶的沙沙声。萧玦看向凌薇,目光带着询问。他自是知晓京中局势需要他,但他更尊重凌薇的意愿。他知道,她是真的喜爱青竹村这份宁静,享受这与世无争的田园生活。

  凌薇沉吟片刻,抬眸看向赵锋,语气温和却坚定:“赵大人,一路辛苦。还请回禀陛下,王爷不日便会启程返京,处理北境与朝务。”

  赵锋面色一喜。

  然而凌薇话锋一转:“至于我,恐怕要辜负陛下的美意了。青竹村乃我根基所在,许久未归,村中诸多事务,如药材种植、新的纺织技艺推广等,正进行到关键处,我需得留下些时日,亲自督促。再者,”她微微一笑,看向萧玦,眼中是无需掩饰的眷恋与支持,“王爷处理国事,劳心劳力,我在京城也帮不上太多忙,不如留在这清静之地,替他打理好这‘后方’,也让他无后顾之忧。”

  她这话说得滴水不漏,既表达了对新帝的尊重,也给出了合情合理的留乡理由——为了青竹村的进一步发展,更是为了支持萧玦。她并非逃避责任,而是选择在另一个战场,用她擅长的方式,继续为这个国家,为他,贡献力量。

  萧玦深深地看着她,明白了她的心意。她不是不愿与他同行,而是更清楚哪里才是她当下最能发挥作用的地方。京城是政治中心,固然重要,但青竹村乃至更广阔的乡村,才是民生的根基。她留在这里,能将那些利国利民的技术更扎实地推行下去,惠及更多百姓。这远比她回到京城,困于繁文缛节和人际周旋中更有意义。

  “便依郡主所言。”萧玦开口,一锤定音,“回复陛下,本王三日后启程。郡主暂留青竹,其所行之事,皆关乎国计民生,一应所需,着地方官员全力配合,不得有误。”

  “是!卑职明白!”赵锋虽有些意外,但不敢多言,恭敬领命。他深知这位靖安郡主在王爷心中的分量,更知道她那些“奇思妙想”和实干能力对朝廷的重要性。她选择留在青竹村,恐怕比回到京城,能做出更大的业绩。

  使者退下后,院内又恢复了宁静。萧玦握住凌薇的手:“委屈你了。”

  凌薇摇头,靠在他肩头:“说什么委屈。京城那个地方,规矩多,是非也多。我在这里,天高皇帝远,反而自在,能做更多想做的事。你安心回去,把那些麻烦事都解决了。等这边事情告一段落,或者你想我了,我再去京城看你。”她顿了顿,狡黠一笑,“说不定,等我再去时,又能给你带去些‘惊喜’呢。”

  萧玦揽紧她,心中暖流涌动。他知道,他的妻,从来都不是需要被圈养在金丝笼中的雀鸟,而是能与他并肩翱翔的鹰。他回京面对朝堂风云,她留守经营民生根基,这何尝不是另一种形式的并肩作战?

  婉拒皇命,恋居乡野,非是逃避,而是为了更深远地耕耘。他们的理想,从未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