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情报上报,戚帅谋策-《抗倭战神》

  张定远站在中军大帐外,岗哨的火把在他脸上晃了一下。守卫认出他,立刻掀开帐帘。帐内烛光亮着,戚继光正伏案翻看文书,听见脚步声抬起头。

  “末将张定远,有紧急军情禀报。”

  他声音沙哑,但没停顿,直接从胸前掏出油布包,双手递上。

  戚继光起身接过,解开绳结,里面是半张残图、一块铜牌和一角烧焦的纸。他将三样东西平铺在案上,又命人加了两盏灯。烛光下,残图上的墨迹清晰了些,白沙湾的位置被标出,旁边画了个圈。

  “这图是从俘虏身上搜到的?”

  “是。”张定远站得笔直,“审问时他说,倭寇头目山本带队,三日前上岸,目标是有粮仓的村子。他们走白沙湾旧道,集结点就在这儿。”他指着图上标记。

  戚继光点头,拿起铜牌翻看背面。牌子无字,但纹路特殊,边缘刻着波浪纹。他见过类似的,是倭寇头目间通行的信物。

  “你说他还提到‘林浦’?”

  “在烧纸上残留的字。”张定远从怀中取出另一张纸,是他临摹的残字,“两个字,‘林浦’,下面半个‘火’字,像是要火攻。”

  戚继光盯着那张临摹纸看了几息,又比对残图。林浦村确实在白沙湾以北二十里,设有官仓,秋粮刚入库。若倭寇真要劫粮,目标只能是这里。

  “时间呢?”

  “俘虏说,月初动手。今天是初一,他们可能今晚或明早就动。”

  帐内一时安静。戚继光走到墙边的地图前,手指沿着海岸线滑到白沙湾,再划向林浦村。这条路线隐蔽,林密坡陡,官军巡防常有疏漏。倭寇选这条路,说明早有踩点。

  “你带回来的情报,零碎但能串起来。”戚继光转身,“我需要确认一点——你为何相信这不是假情报?”

  “细节对得上。”张定远答,“他说走旧道,是因为主路有石障,马车过不去。白沙湾靠岸处有礁石群,船只能侧靠。这些不是随便能编出来的。而且他不知道我军布防,回答时没有迟疑。”

  戚继光沉默片刻,走到案前提起笔,在纸上写下几个字:白沙湾、林浦、月初、火攻。然后吹干墨迹,折起纸条放入袖中。

  “传令兵!”他喊。

  帐外立刻进来一名士卒。

  “去各哨位传令:按常例巡防,不得调动主力,不得点燃烽火。若有异动,即刻来报。”

  “是!”士卒领命而去。

  张定远站着没动。他知道戚继光在稳住局面。若大军调动,倭寇探子必会察觉,提前撤退。现在装作不知,才能放他们进套。

  戚继光踱步到地图前,手指敲着林浦村北面的山口。那里地势狭窄,两侧是陡坡,适合伏击。

  “他们劫粮不会久留。”他说,“拿了就走,怕我们围剿。撤退路线只有两条——原路返回白沙湾,或从东岭绕小径入海。”

  他回头看向张定远:“你熟悉东岭那条小径?”

  “走过三次。”

  “好。”戚继光眼神定了下来,“我调两队人埋伏在北山口,等他们进村劫粮时截杀。你带亲兵小队,从东岭绕过去,守住撤退小径。”

  张定远立刻抱拳:“末将领命。”

  “你的任务很重。”戚继光走近一步,“他们若发现北面有伏兵,必定从东岭逃。你要堵死这条路,一个都不能放走。”

  “明白。”

  “我会让火器营在北山口设两门虎蹲炮,等他们进谷再炸。你那边不许开枪,除非他们突破伏击。”

  张定远点头。他知道这是为了不让敌人警觉。若东岭先响火铳,倭寇可能掉头回村,屠百姓泄愤。

  “你肩伤如何?”戚继光忽然问。

  “不妨事。”

  “别硬撑。”戚继光盯着他,“这一战不能出错。你若倒下,东岭就空了。”

  “我能行。”张定远声音没变,“亲兵小队五人,都是夜巡熟手。我们天亮前出发,日出前到位。”

  戚继光看着他,许久没说话。帐内只有烛芯爆裂的轻响。

  “你从巡逻带回消息,一路没歇。”他说,“去换身干衣,喝碗热汤。一个时辰后出发。”

  “我不累。”

  “这不是商量。”戚继光语气沉下,“我要你清醒上阵,不是拖着身子送死。”

  张定远闭了下眼,再睁开时点头:“是。”

  戚继光挥手,示意他可以走了。但张定远没动。

  “还有事?”

  “那个运输俘虏……”张定远顿了下,“我给了他一块干饼。他说的是实话,我想让他活着到营地。”

  戚继光看了他一眼,没责备,也没赞许。只说:“你做得对。”

  张定远终于转身,手刚碰到帐帘,又被叫住。

  “张定远。”

  他回头。

  “此战若成,倭寇短期内不敢再犯南路。”戚继光站在灯下,影子拉得很长,“你是第一个拿到情报的人,也是第一个冲进战场的人。破敌先锋,非你莫属。”

  张定远胸口起伏了一下。他没说话,只是抬手行了个军礼,动作标准,手臂平直。

  帐帘落下,脚步声远去。

  戚继光回到案前,提笔写下一道军令:

  “令亲兵小队张定远部,即刻整装,寅时三刻出发,由东岭迂回,封锁林浦村东南退路。遇敌阻截,格杀勿论。”

  他盖上印,交给候在一旁的传令兵。

  然后他走到地图前,用红笔在东岭小径上画了个叉。

  烛光跳了一下。

  他拿起那块铜牌,放在掌心。金属冰凉,边缘有些磨损。这是山本的东西,现在成了我们的线索。

  他吹灭一盏灯,帐内暗了一半。

  还有一盏留着。

  他坐下,翻开军册,开始核对各队位置。

  笔尖划过纸面,沙沙作响。

  外面天还没亮。

  风从帐缝钻进来,吹动灯焰。

  他没抬头,继续写。

  手指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