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夜回家。
宋慧莲因着身上那难以启齿的“束缚”,只觉得浑身不自在,仿佛有无数小虫在爬,又麻又痒,行动间更是摩擦得难受。
她哪里敢让来旺近身,只得推说身上不爽利,月事突然来了,腹痛得很,早早便背对着来旺蜷缩在炕里边睡了。
来旺因白日里得了开酒楼做主管的准信,心中正自火热,虽有些扫兴,但想着日后好日子长着呢,便也未强求,独自憧憬了半晌,也沉沉睡去。
次日一早,西门庆便让玉箫来唤来旺去前厅。
来旺匆匆赶去,只见厅中桌上赫然摆着三个沉甸甸的大青布包裹,敞开着口,里面是雪花花的官银,锭锭分明,耀人眼目。
西门庆坐在上首,端着茶盏,慢悠悠地喝着。
见来旺进来,便说道:“来旺,这每包是二百两,共计六百两银子。你拿去,就在南门附近寻个地段好、门面宽敞的,盘下来开间大酒店。往后,你就做这酒店的主管,一应采买、伙计、经营都由你掌管。每月只消交些利钱上来便好,其余赚头,都算你的。”
来旺一听,眼睛都直了!
六百两雪花银!自己做主管!这简直是天上掉下来的大馅饼!
他扑通一声跪倒在地,“砰砰砰”连磕了几个响头。
“多谢爹抬举!爹的大恩大德,小的没齿难忘!小的必定尽心竭力,把酒店经营得红红火火,绝不辜负爹的信任!”
“起来吧,好好干。”
西门庆挥挥手,语气平淡,眼底却掠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冷光。
来旺爬起来,小心翼翼地将三个银包重新扎好,一手提两个,腋下再夹一个,沉甸甸的压得他身子都歪了,心里却比吃了蜜还甜。
他一路咧着嘴,几乎是脚不点地地奔回自己房中。
“娘子!娘子!快看!”
他一进门,便迫不及待地将银包“咚”地放在桌上,震得桌面一晃。
“他真的给了!六百两!开酒楼!我做主管!”
宋慧莲正在梳头,闻声回头,看到那三大包银子,也是又惊又喜,连忙上前查看。
摸着那冰凉硬实的银锭,她一直悬着的心似乎也落下了几分。
看来,西门庆这次或许是真的要给他们一条活路了。
她忙将这六百两银子仔细收进箱笼里,上了锁,钥匙紧紧攥在手里。
“这下好了,有了这营生,咱们往后也算有个根基了。”
宋慧莲脸上露出了久违的、发自内心的笑容。
来旺意气风发。
搓着手道:“我今日便去南门附近转转,看看有没有合适的铺面!再物色几个老实本分的伙计!这酒楼,咱们得尽快开起来!”
“那你得多上心,地段选热闹的,伙计一定要找踏实肯干的,最好把酒戒了……”
宋慧莲絮絮叨叨。
来旺却是心都飞到南门去了,他胡乱吃了些早饭,便兴冲冲地出门去了。
走在街上,只觉得天也蓝了,风也暖了,往日看惯的街景此刻都变得格外顺眼。
他逢人便带三分笑,仿佛已经成了那南门街上最大酒楼的东家一般。
他哪里知道,那箱笼里看似实实在在的六百两银子,不过是西门庆和潘金莲精心准备的香饵。
那通往“主管”之位的康庄大道,实则是一条引他走向身败名裂、乃至断头台的绝路。
宋慧莲独自在家中,抚摸着那装着银子的箱笼,心中既有期盼,却也残留着一丝挥之不去的不安。
西门庆,真的会如此轻易地放过他们,还送上这般厚礼吗?
这突如其来的“恩典”,实在让她有些心惊肉跳。
来旺揣着对未来的无限憧憬,兴冲冲地来到了南门一带。
他盘算着,凭借西门庆的财力和自己的“本事”,在这里开起酒楼,定能日进斗金,到时候,看谁还敢小瞧他!
然而,现实却给了他当头一棒。
南门街市比他记忆中要繁华整齐得多,街道干净,铺面井然,往来行人脸上也多了几分从容。
最扎眼的,莫过于那几家挂着“武记”招牌的店铺。
南门外,武记糕饼行门口排着长队,香气四溢。
南门内武家菜馆更是门庭若市,还未到饭点,里面已坐了不少客人,跑堂的伙计手脚麻利,吆喝声透着股热乎劲儿。
来旺心里先是一沉,但随即给自己打气:
武大郎一个“死”过一回的矮子,能有多大能耐?自己背后可是清河县首富西门大官人!
他打起精神,开始寻找合适的铺面。
空铺子倒是有几家,可当他上前打听,表明想租下来开酒楼饭馆时,那些房主或牙保的表情就变得微妙起来。
“客官,您……是西门府上的人?”
一个老成的牙保捻着胡须,上下打量着他。
来旺挺直腰板:“不错!奉我家西门大官人之命,在此开设酒楼。”
那牙保闻言,脸上堆起为难的笑容。
“哎哟,这个……实在对不住,这铺子,小人做不了主了,东家刚发话,说是要留作自用了。”
说罢,也不等来旺再问,拱拱手便溜了。
接连问了几家,都是类似的情形。
不是突然不租了,就是租金高得离谱,分明是拒人于千里之外。
来旺再蠢也琢磨过味儿来了,这不是巧合!
他拉住一个面相还算和善的老店主,塞了点碎银子,低声问道:“老丈,您给句实话,这南门的铺面,是不是都不愿租给开饭馆的?”
老店主掂了掂银子,四下看看,压低声音道:“这位爷,我看你是个实在人,就跟你透个底。如今这南门,说是武大官人的地盘也不为过。你看那武家菜馆,味道独特,价格公道,童叟无欺,咱们这左邻右舍、过往行商,都认他家。你这时候来开酒楼,不是明摆着跟武大官人打擂台吗?谁敢把铺子租给你,那不是得罪武大官人吗?”
“武大郎……他如今有这般势力?”
来旺不敢置信。
“嘿,爷您可别小瞧人!”
老店主来了精神,“武大官人仁义啊!他店里的伙计,工钱给得高,逢年过节有赏钱,家里有人生病他还给请大夫抓药。这南门附近的匠人、力巴,十家里有八家都有人在武记讨生活。大家念着他的好呢!谁愿意为了点租金,得罪这么个活菩萨,还惹得街坊邻里白眼?”
来旺听得心头冰凉。
但他不死心,又想去物色伙计。
他在街角拦住几个看起来机灵些的年轻后生,刚一提及西门府要开酒楼招人,工钱好商量,那几个后生便像躲瘟疫似的连连摆手。
“不去不去,我们在武记干得好好的,东家待人厚道,傻了才跳槽!”
“就是,西门庆家的人……哼,咱们高攀不起。”
“快走快走,别耽误我们上工!”
来旺碰了一鼻子灰,呆呆地站在熙熙攘攘的南门街头,只觉得浑身发冷。
他终于明白,这里早已不是他记忆中可以随意横行的南门了。
武大郎的名字,如同一个无形的罩子,将这里牢牢护住。
他用实实在在的利益和仁厚的名声,在这里筑起了一道铜墙铁壁!
宋慧莲因着身上那难以启齿的“束缚”,只觉得浑身不自在,仿佛有无数小虫在爬,又麻又痒,行动间更是摩擦得难受。
她哪里敢让来旺近身,只得推说身上不爽利,月事突然来了,腹痛得很,早早便背对着来旺蜷缩在炕里边睡了。
来旺因白日里得了开酒楼做主管的准信,心中正自火热,虽有些扫兴,但想着日后好日子长着呢,便也未强求,独自憧憬了半晌,也沉沉睡去。
次日一早,西门庆便让玉箫来唤来旺去前厅。
来旺匆匆赶去,只见厅中桌上赫然摆着三个沉甸甸的大青布包裹,敞开着口,里面是雪花花的官银,锭锭分明,耀人眼目。
西门庆坐在上首,端着茶盏,慢悠悠地喝着。
见来旺进来,便说道:“来旺,这每包是二百两,共计六百两银子。你拿去,就在南门附近寻个地段好、门面宽敞的,盘下来开间大酒店。往后,你就做这酒店的主管,一应采买、伙计、经营都由你掌管。每月只消交些利钱上来便好,其余赚头,都算你的。”
来旺一听,眼睛都直了!
六百两雪花银!自己做主管!这简直是天上掉下来的大馅饼!
他扑通一声跪倒在地,“砰砰砰”连磕了几个响头。
“多谢爹抬举!爹的大恩大德,小的没齿难忘!小的必定尽心竭力,把酒店经营得红红火火,绝不辜负爹的信任!”
“起来吧,好好干。”
西门庆挥挥手,语气平淡,眼底却掠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冷光。
来旺爬起来,小心翼翼地将三个银包重新扎好,一手提两个,腋下再夹一个,沉甸甸的压得他身子都歪了,心里却比吃了蜜还甜。
他一路咧着嘴,几乎是脚不点地地奔回自己房中。
“娘子!娘子!快看!”
他一进门,便迫不及待地将银包“咚”地放在桌上,震得桌面一晃。
“他真的给了!六百两!开酒楼!我做主管!”
宋慧莲正在梳头,闻声回头,看到那三大包银子,也是又惊又喜,连忙上前查看。
摸着那冰凉硬实的银锭,她一直悬着的心似乎也落下了几分。
看来,西门庆这次或许是真的要给他们一条活路了。
她忙将这六百两银子仔细收进箱笼里,上了锁,钥匙紧紧攥在手里。
“这下好了,有了这营生,咱们往后也算有个根基了。”
宋慧莲脸上露出了久违的、发自内心的笑容。
来旺意气风发。
搓着手道:“我今日便去南门附近转转,看看有没有合适的铺面!再物色几个老实本分的伙计!这酒楼,咱们得尽快开起来!”
“那你得多上心,地段选热闹的,伙计一定要找踏实肯干的,最好把酒戒了……”
宋慧莲絮絮叨叨。
来旺却是心都飞到南门去了,他胡乱吃了些早饭,便兴冲冲地出门去了。
走在街上,只觉得天也蓝了,风也暖了,往日看惯的街景此刻都变得格外顺眼。
他逢人便带三分笑,仿佛已经成了那南门街上最大酒楼的东家一般。
他哪里知道,那箱笼里看似实实在在的六百两银子,不过是西门庆和潘金莲精心准备的香饵。
那通往“主管”之位的康庄大道,实则是一条引他走向身败名裂、乃至断头台的绝路。
宋慧莲独自在家中,抚摸着那装着银子的箱笼,心中既有期盼,却也残留着一丝挥之不去的不安。
西门庆,真的会如此轻易地放过他们,还送上这般厚礼吗?
这突如其来的“恩典”,实在让她有些心惊肉跳。
来旺揣着对未来的无限憧憬,兴冲冲地来到了南门一带。
他盘算着,凭借西门庆的财力和自己的“本事”,在这里开起酒楼,定能日进斗金,到时候,看谁还敢小瞧他!
然而,现实却给了他当头一棒。
南门街市比他记忆中要繁华整齐得多,街道干净,铺面井然,往来行人脸上也多了几分从容。
最扎眼的,莫过于那几家挂着“武记”招牌的店铺。
南门外,武记糕饼行门口排着长队,香气四溢。
南门内武家菜馆更是门庭若市,还未到饭点,里面已坐了不少客人,跑堂的伙计手脚麻利,吆喝声透着股热乎劲儿。
来旺心里先是一沉,但随即给自己打气:
武大郎一个“死”过一回的矮子,能有多大能耐?自己背后可是清河县首富西门大官人!
他打起精神,开始寻找合适的铺面。
空铺子倒是有几家,可当他上前打听,表明想租下来开酒楼饭馆时,那些房主或牙保的表情就变得微妙起来。
“客官,您……是西门府上的人?”
一个老成的牙保捻着胡须,上下打量着他。
来旺挺直腰板:“不错!奉我家西门大官人之命,在此开设酒楼。”
那牙保闻言,脸上堆起为难的笑容。
“哎哟,这个……实在对不住,这铺子,小人做不了主了,东家刚发话,说是要留作自用了。”
说罢,也不等来旺再问,拱拱手便溜了。
接连问了几家,都是类似的情形。
不是突然不租了,就是租金高得离谱,分明是拒人于千里之外。
来旺再蠢也琢磨过味儿来了,这不是巧合!
他拉住一个面相还算和善的老店主,塞了点碎银子,低声问道:“老丈,您给句实话,这南门的铺面,是不是都不愿租给开饭馆的?”
老店主掂了掂银子,四下看看,压低声音道:“这位爷,我看你是个实在人,就跟你透个底。如今这南门,说是武大官人的地盘也不为过。你看那武家菜馆,味道独特,价格公道,童叟无欺,咱们这左邻右舍、过往行商,都认他家。你这时候来开酒楼,不是明摆着跟武大官人打擂台吗?谁敢把铺子租给你,那不是得罪武大官人吗?”
“武大郎……他如今有这般势力?”
来旺不敢置信。
“嘿,爷您可别小瞧人!”
老店主来了精神,“武大官人仁义啊!他店里的伙计,工钱给得高,逢年过节有赏钱,家里有人生病他还给请大夫抓药。这南门附近的匠人、力巴,十家里有八家都有人在武记讨生活。大家念着他的好呢!谁愿意为了点租金,得罪这么个活菩萨,还惹得街坊邻里白眼?”
来旺听得心头冰凉。
但他不死心,又想去物色伙计。
他在街角拦住几个看起来机灵些的年轻后生,刚一提及西门府要开酒楼招人,工钱好商量,那几个后生便像躲瘟疫似的连连摆手。
“不去不去,我们在武记干得好好的,东家待人厚道,傻了才跳槽!”
“就是,西门庆家的人……哼,咱们高攀不起。”
“快走快走,别耽误我们上工!”
来旺碰了一鼻子灰,呆呆地站在熙熙攘攘的南门街头,只觉得浑身发冷。
他终于明白,这里早已不是他记忆中可以随意横行的南门了。
武大郎的名字,如同一个无形的罩子,将这里牢牢护住。
他用实实在在的利益和仁厚的名声,在这里筑起了一道铜墙铁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