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说厨艺孙雪娥入迷,涨智商李瓶儿真香。-《找谁说理?一米八帅哥穿成武大郎》

  【呸,宿主,我都不好意思点破你,你那是保护吗?你那是吃啊入!】

  喂喂喂,系统我提醒你啊,你要是想偷看就别逼逼好吧!

  惹急了我我就当和尚,右手新娘让你看一辈子!

  【……】

  成功拿捏系统!(嘴炮这一块儿)

  吕茅敏锐地意识到,这是一个绝佳的突破口!

  孙雪娥在西门庆后宅地位不高,常被忽视,但她掌管厨房,对美食有着天然的兴趣和一定的鉴赏力。如果能通过美食与她建立联系,或许能成为嵌入西门府的一个意想不到的楔子。

  而且,很难引起西门庆的注意!。

  “孙姨娘过奖了!不过是些粗陋手艺,能入得姨娘的口,是小人的荣幸!”

  吕茅笑着将她引到工坊内相对干净整洁的休息区,避开正在忙碌的女工。

  “姨娘若是感兴趣,小人倒是可以说道说道。这铜锣烧啊,关键在于发面的功夫和火候的掌握……”

  吕茅挑些能说的制作窍门,深入浅出地讲了几句。

  孙雪娥听得极其认真,不时点头,眼中闪烁着求知的光芒,偶尔还提出一两个颇为专业的问题,显露出她在厨艺上的确颇有心得。

  两人聊着聊着,气氛越发融洽。

  吕茅看她谈得投入,想起系统空间里那本《家常菜烹饪大全》,心中一动,故作随意地感慨道:

  “其实这世间美味,又何止点心?有时最简单的家常菜,若能做得恰到好处,反倒最是抚慰人心。就比如一道简单的‘糖醋里脊’,火候到了,酸甜汁调得恰到好处,外酥里嫩,那滋味……”

  他轻轻巧巧地抛出了一个宋朝绝对没有的菜名和大致概念。

  果然,孙雪娥立刻被吸引了。

  “糖醋……里脊?那是何物?里脊肉倒是常用,只是这糖醋合烹……”

  吕茅心中暗笑,面上却一副“遇到知音”的表情。

  “孙姨娘果然是行家!一听就抓住了关键!这糖醋合烹,讲究的是比例和顺序,糖多了腻,醋多了呛,需得……”

  他恰到好处地停顿,吊足了胃口,却又不再深说,只是笑道:“哎呀,你看我,一说起做菜就收不住。这都是小人胡思乱想,胡乱琢磨的,让姨娘见笑了。”

  孙雪娥却听得心驰神往,她整日与灶台为伍,最痴迷的就是这些新奇的菜色。

  武大郎这轻描淡写的几句话,仿佛为她打开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门,让她心里痒痒的,恨不得立刻就知道那“糖醋里脊”到底该如何做。

  她看向武大郎的眼神,不禁多了几分钦佩和好奇。

  “武大官人真是深藏不露,竟对庖厨之事有如此精深见解。雪娥佩服。”

  吕茅摆摆手,谦逊道:“雕虫小技,不足挂齿。倒是孙姨娘掌管偌大一个西门府的饮食,才是真本事。”

  他话锋一转,投其所好。

  “若是姨娘不嫌弃,日后小人若再琢磨出什么新点心或是小菜式,或许……可以请姨娘来品尝指点一二?”

  孙雪娥闻言,眼中顿时爆发出惊喜的光芒!

  她在这清河县,除了摆弄锅灶,几乎没什么别的乐趣,更难得遇到能聊得来、还能给她新启发的人。

  武大郎的提议,正中她下怀!

  “那……那怎么好意思叨扰官人……”

  她嘴上谦辞,眼神却充满了期待。

  “不叨扰,不叨扰!能与姨娘交流厨艺,是小人求之不得的幸事!”

  吕茅笑道:“就当是感谢姨娘今日赏光莅临小店了。”

  又闲聊了几句,孙雪娥这才心满意足,又带着一丝对新知识的念念不忘,起身告辞。

  临走前,武大郎还特意包了一盒刚出炉、最精致的铜锣烧,硬塞给她带回去。

  吕茅看着孙雪娥离开的背影,她头顶那个模糊的数字已经变成了“ 30”。

  嘿!又可以领奖励了,还是邻家姐姐的好感度刷得快啊!

  “系统!系统!”

  吕茅一刻也等不了,必须奖励自己一下。

  【恭喜宿主完成“美人心”初级任务,孙雪娥好感度提升至30,请选择奖励。】

  “属性,属性!给我加到智慧上去,最近发现有点脑子不够用了!”

  【加点完成,当前智慧值:030。宿主总算发现自己的猪脑拖后腿了,但凡宿主稍微有点脑子,也不至于到现在为止拿不下一个美女。】

  吕茅立刻感觉脑子清明了不少。

  最先明白过来的是目前他最大的目标绝对不是孙雪娥,也不是吴月娘。而是——

  李瓶儿!

  按照原着里的节奏,马上就该到了西门庆接近李瓶儿的剧情了。

  李瓶儿可是香得很呐,且不说颜值仅次于潘金莲,她可是有三千多两私房钱啊,还有花太监从宫里带出来的各种物件儿,原着里这些东西都归了西门庆,当初看得吕茅一阵眼热。

  那花子虚是命不久矣,吕茅可没有救死扶伤的习惯,他唯一能做的,就是帮花子虚照顾好他的老婆了!

  想到这里,吕茅走到后面叫住了正在忙碌的老匠头。

  “老师傅,且停一停!”

  老匠头回头:“武大官人还有何吩咐?”

  吕茅指着后院另一侧一块空地,比划着。

  “还得再麻烦您一事。我想在那靠墙的位置,再单独盖一间小一点的屋子。”

  “哦?官人还要作何用处?”

  “就当作……一处私厨吧。”

  吕茅早已想好说辞。

  “您也看到了,我这工坊主要是做点心,烟火气重。有时我想自己琢磨些新方子,或者招待些贵客,需要个清净些、精致些的小厨房。要求也不高,同样砌个能精准控温的小灶,通风要好,里面弄得干净亮堂些即可。材料用工,都按最好的来。”

  他这话半真半假。

  琢磨新方子是真的,但“招待贵客”和“私厨”,潜意识里却是为将来或许能邀请孙雪娥来“探讨厨艺”做准备。

  有一个独立、安静、设备齐全的空间,无疑是极大的诱惑。

  老匠头虽然觉得这武大官人要求忒多,但看在银子的份上,自然无有不从,拍着胸脯应承下来,一并去操办了。

  做完这些,吕茅仔细包了好几样最新出炉、品相完美的铜锣烧和其他几样新试制的糕点,又换上一身体面些的衣裳,拎着点心盒子,急匆匆地朝着花子虚家去了。

  李瓶儿,真是美得让人看一眼就惦记得紧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