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放手-《快穿:硬核授课,教的太子都篡位》

  没想到,先生和众大臣竟然在今天给了他这么大的一个惊喜。

  上启苍天,下告后土,祭了天地和祖庙,他现在可谓是名正言顺。

  就算是太上皇,也难以动摇他的位置。

  不对,他本来就动摇不了朕的位置。

  赵构脸上不自觉挂上了微笑,好似浑身都泡在温泉里,暖洋洋的。

  回到谢府,一大早起来的谢珩打了个哈欠。

  他要补觉,太累了。

  一想到之后每年要参加一次这么无聊的活动,他就觉得累。

  吃着鱼羹的小七看到宿主一进门就到床上躺着,庆幸自己没有去凑热闹。

  翌日一早,谢珩的房门就被敲响了。

  谢珩额头狠狠一跳,声音里满是烦躁和冷意,“谁?”

  门外的赵构眼神微微一怔,和身后的张恒之对视一眼。

  完了,先生生气了。

  最近先生太迁就他了,搞得他得意忘形了。

  果然,下一秒,他就喜提练武场二十圈。

  张恒之无语的看着笑嘻嘻的跑圈的官家。

  明知道谢相的脾气,官家怎么还是敢拔老虎的毛。

  跑圈的赵构回忆起自己之前的日子,心里也很是感叹,果然,谁都可能变,就先生没变。

  他现在严重怀疑,先生除夕夜那么容忍他就是怕他被打后脸上带伤不好看。

  谢珩神清气爽的吃着早膳,一旁的小七一口一个小笼包。

  “宿主,我们什么时候走啊。”

  谢珩一愣,“怎么了?”

  小七摇摇头,“我只是觉得宿主好累。”

  谢珩放下筷子,“等灭了金就离开。”

  小七秉怀疑态度,宿主对赵构也太好了。

  宿主其他的弟子登基后宿主就离开了。

  小七怀疑的看向宿主,“宿主,你为什么对赵构那么好?”

  谢珩无奈扶额,“我对哪一个弟子不好了。

  每一个我都倾囊相授,因材施教。”

  小七撇撇嘴,“那我们怎么还不走?”

  谢珩沉默下来,说实在的,他心里还是有些担心的,扶苏是朝野公认的准太子,据儿就更不用说了,

  承乾做了十八年的太子,对于朝堂上的那些弯弯绕绕,他们心知肚明。

  可现在的赵构,志得意满,意气风发。

  一切顺利的不可思议。

  若是他走之后,赵构遇到挫折,那岂不会一蹶不振。

  小七叹了口气,“宿主,是赵构做皇帝,又不是你做皇帝,你不会永远在他身边,文臣武将那么多,你得让赵小九去历练。”

  谢珩恍然大悟,他在的话,赵构总是不自觉的依赖他,有岳飞这样的大将,他还用担心北伐吗?

  高登在明,陈东在暗,还有赵鼎等人,他也不怕赵构胡作非为。

  谢珩深呼一口气,“小七,元宵过后,我们就去南方吧。”

  小七兴奋的点头,这次一定要吃到岭南树上刚摘下来的荔枝。

  这几年,它都觉得宿主苍老了不少。

  赵小九,你可要厉害一点,别打扰宿主。

  赵构跑完圈沐浴过后,快步走了进来。

  没想到一个惊天消息正等着自己。

  当他听到先生说元宵过后就会离开的话时,天都塌了。

  赵构不可置信的握着手里的红封。

  这两年来,先生一直都是他最倚靠的存在,在他眼里先生无所不能。

  先生若是走了,他该如何?

  谢珩拍了拍赵构的肩膀,“我离开那段时间,你不是做的很好?

  记住,多去看看百姓,你把他们放心里,他们会回报给你更多的。”

  赵构低着头,闷声道,“先生一定要走吗?”

  谢珩微微点头,“你如今是大宋的官家,记得,要听劝,也要有自己的考量。

  为师相信你。”

  赵构知道自己改变不了先生的想法,“那先生要去哪?”

  谢珩嘴角微微上扬,“去岭南。

  荔枝要是成熟了,我让小七给你送来。”

  赵构看了一眼眼神得意的小七,轻哼一声,“不用。”

  小七翻了个白眼,赵小九,幼稚。

  赵构临走时,被谢珩叫住。

  赵构惊喜的转身,“先生,难道您不走了吗?”

  “想什么呢?”

  说着,谢珩把书架边准备好的书和课业交给他。

  “记住,课业要做,温故知新。”

  赵构石化了,还有课业?

  我都是官家了。

  看到赵构愣住,谢珩眉头皱起,把书和课业交到了张恒之手里。

  “恒之,记得要督促官家。”

  张恒之眼底含笑,恭敬称是。

  赵构看着关闭的谢府大门,只觉得晴天霹雳,先生对他如师如父,一时间,他真的有些难以接受先生要离去的消息。

  浑浑噩噩的回到皇宫,赵构谁也不见,就坐在书桌前,看着谢珩精心挑选的书。

  先生,朕不会让你失望的。

  赵构转身,看着身后的舆图,眼神从金国慢慢移动,到西夏,甘州回鹘,吐蕃,大理。

  这些地方将来都是大宋的,还有先生重点说的倭国和海外。

  朕要一一横扫过去。

  这样朕才会成为先生最厉害的弟子。

  将来见面的那一天,才能让他们心甘情愿的称呼朕为老大。

  赵构眼里闪着熊熊烈火和野心,先生,相信我,这一天,不会太远。

  谢珩也不拖泥带水,在元宵前把所有的事情安排好了,就带着小七,一人一骑出了汴京。

  城墙上,士兵们眼神炽热的看着赵构。

  赵构看着城墙下先生的背影,神情已没有之前的失落,“恒之,你说,是不是先生察觉到朕太过依赖他,所以先生才离开了。”

  张恒之沉默片刻,恭敬低头,“官家,可能谢相觉得没什么能教给您的了,谢相看到您的成长,觉得放心了,所以去过闲云野鹤的生活了。”

  赵构转身,看向汴京城内的百姓,只觉得肩上责任愈发重了。

  朕会做好这个皇帝,朕定不会负百姓,负朝臣。

  朕,乃是大宋官家,赵构。

  汴京城内人声鼎沸,人潮汹涌,百姓们都在庆祝元宵,天色渐渐暗了下来,赵构就这么看了一下午,没有感到丝毫疲倦。

  当张恒之要开口劝劝时,赵构沙哑的声音响起,

  “回吧,恒之,明日,朕要大干一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