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出使吴国2-《快穿:硬核授课,教的太子都篡位》

  说到这,诸葛瞻鼻子微酸,拿起衣袖拭了拭泪。

  看得众人也有种兔死狐伤之感。

  其实,曹魏的野心他们也看得明白,外敌窥伺,国内那些宗室贵族还忙着争权夺利。

  一些人心里颓然叹气。

  孙休更是愤恨的捶了一下桌面,

  “可恶的司马昭。”

  如今宗室内部人心不稳,盯着他位子的人不在少数,若是借此联合伐魏的契机,调动各地军队,便可趁机整合兵权,弹压心怀不轨的宗室士族。

  又可借此凝聚民心,三来,若是蜀汉和曹魏两败俱伤,他亦是可趁机蚕食周边,扩大实力。

  转眼间,孙休已然有了决断。

  不过,还是要压压他们的气势。

  孙休话题一转,“来人,歌舞何在,诸葛仆射鲜少来吴国,让诸葛仆射欣赏一番我吴国的歌舞。”

  诸葛瞻心中冷哼一声,我就在这看你装模作样。

  宴饮结束,诸葛瞻佯装醉酒,哭喊不止,大骂曹魏。

  姜堰眼角直抽抽,装的可真像啊!

  东吴大臣也有上头的,跟着大骂。

  孙休无奈扶额,让人把他们送下去。

  醉酒的几人被带下去后,孙休看着剩下的张布和濮阳兴,

  “两位爱卿,此事你们有何看法?”

  二人对视一眼,张布率先开口,

  “陛下,臣以为此事可行。”

  “臣附议。”

  孙休干脆的将酒杯里的酒一饮而尽,大呵道,

  “好!”

  三日后,姜堰看着烹茶的诸葛瞻,急得走来走去,

  “仆射,您说,他们不会在拖着我们吧!”

  看着毫无耐性的姜堰,诸葛瞻拿着羽扇扇了扇风,

  “小伙子,不要着急。

  还有,你在姜伯约面前,也是如此没礼数吗?”

  提到姜维,姜堰一下安静下来,面色冷凝,

  “是属下失礼,请诸葛仆射治罪。”

  诸葛瞻看了姜堰一眼,

  “你犯错了,临渊怎么罚你的?”

  姜堰面色一白,低声道,

  “围着营帐跑十圈,边跑边喊我是傻瓜。”

  “噗~”

  诸葛瞻刚入口的茶喷了出来,

  “你说什么?”

  姜堰又低声说了一遍。

  诸葛瞻这才想起了自己的儿子,

  “你跟我说说,诸葛尚他怎么样?没受过这样的惩罚吧!”

  姜堰挠挠头,坐了下来,

  “那倒是没有。”

  诸葛尚顿时放下心来。

  那就行。

  接下来,一个说,一个听。

  诸葛瞻时不时拊掌大笑,连连喝彩。

  门外的侍卫对视一眼,十分不解,都被陛下晾了三天了,这两人怎么反而越住越开心了。

  消息传到孙休这里,孙休失笑一声,

  “不愧是诸葛孔明之子。

  来人。”

  翌日,诸葛瞻衣着一新,代表汉和吴国签订了盟约。

  歃血为盟,一式两份。

  诸葛瞻此时热情高涨,意气风发,想起了传闻中父亲舌战群儒的英姿,不由得更加游刃有余,应对自如。

  果如林渊所言,这一切都顺利到了极点。

  孙休与诸葛瞻相谈甚欢,还想留诸葛瞻几日。

  诸葛瞻一脸感动的看着孙休,

  “陛下之好意,思远自是明了,可如今,国内忙碌异常,吾主又登基不久,思远实是放心不下。”

  看得孙休连连直呼,大贤,对着朝臣赞赏不止。

  一出建业,众人便快马加鞭离开。

  二月初,谢珩坐镇后方,姜维在汉中。

  看着面前五千轻骑,姜维满意点头。

  尤其是这批骏马,这马蹄,马鞍,还有马蹄铁。

  这样不管什么路,战马都不会有损失了。

  洛阳,刚混成曹髦心腹的糜言看到传来的消息,激动的抱着小七,

  “小七大人,我们快要回去了。”

  体型胖了一圈的小七挣扎着飞起,看着这个胆大包天的人,翻了个白眼。

  这么激动干嘛?这不是宿主的基操。

  是日,邓艾脸上带着疲惫回了府邸。

  书房内,幕僚看着邓艾难看的脸色,忧心道,

  “将军,您不是去大将军府上议事吗?”

  邓艾长叹一声,

  “大将军坚持伐蜀,吾屡次劝谏此时不是好时机,恐被大将军猜忌。”

  说完,失望的闭上了眼睛。

  幕僚眼神一闪,

  “将军,大将军猜疑之心,众所周知,您不该此时开口的。”

  邓艾微微摇头,“那蜀地可是那么好打的。

  就说那姜维就不简单,更别说蜀地内部还有一个谢临渊。

  去岁,刘阿斗禅位,新君上位,怕是不简单。

  可大将军。”

  邓艾摸了摸腰间的佩剑,眼神落寞。

  幕僚出列,郑重一礼,

  “将军可愿听属下一言。”

  邓艾摆手,“你我同出身微末,且你为吾出谋划策已久,吾自是信你。”

  幕僚感动的再次一礼,“将军以诚待我,我自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我知,司马氏对将军恩重如山,有提携之恩,但那是已故的司马公,他不拘于出身地位。

  可如今的大将军,怕是……”

  剩下的话,幕僚没说,邓艾也十分清楚。

  其实,他心里很明白,他始终没进入司马氏的势力核心。

  随即,幕僚悲叹一声,

  “若成都真被攻陷,其他人还好,但若是您,恕属下直言,您性格刚直,直来直往,不知道多少小人记恨于您。

  那时,您取得泼天大功,那群人又怎会任由您封侯拜相呢?

  若此时,有小人在大将军面前进言,恐,恐于性命有碍。”

  幕僚说完后,又是深深一礼。

  这番肺腑之言,邓艾自是听到了心里。

  “先生请起,依您之见,吾现在该如何?”

  幕僚自得一笑,“将军不需要做什么,只需听大将军吩咐即可。

  切记切记,什么多余的事都莫要做。”

  邓艾眼神怀疑,“就如此?”

  幕僚确定点头,“就如此!”

  翌日,司马昭说什么,邓艾都不再反驳,反而满脸赞同。

  司马昭诧异,但看到邓艾没有反对之色,满意点头。

  出了司马府,邓艾上马后,恍然大悟,原来如此。

  大将军要的是听话的下属。

  邓艾开始思考起他的性格和以往的行事风格,他确实在不自觉的时候得罪很多人。

  最近邓艾除了去司马氏府邸商讨伐蜀事宜,就是跟幕僚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