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下了车,走到那堆劣质水泥前,用脚捻了捻,然后摸着下巴,看着刘麻子:“这不太好了嘛。”
“刘总,火气这么大干嘛,我请他们来,是帮你维持工地秩序,监督工程安全的,这可是为你着想啊。”
刘麻子气笑了,“我干了十年工程,用不着你一个毛头小子来教我!马上让你的人滚蛋,不然这活我不干了!五十万预付款你也别想要了!”
他以为能拿预付款拿捏住陈凡。
哪知陈凡听完,不仅没生气,反而笑得更开心了:“不干了?好啊,你现在就可以带着你的人走。”
“不过走之前,先把这五十万预付款,还有按照合同约定,三倍的违约金,一共两百万,给我结一下。”
刘麻子愣住了:“你……你他妈疯了吧?是你违约在先!”
“我违约?”陈凡脸上的笑容瞬间消失。
他接着用冰冷的语气说道,“我请人监督质量,怎么就违约了?倒是你,用劣质水泥,意图偷工减料,危害公共安全,这算不算违约?”
“你……你血口喷人!谁看到我用劣质水泥了?”刘麻子死不承认。
“我看到了。”陈凡指了指自己的眼睛,“还有他们,也都看到了。”他指了指周围越聚越多的葡萄沟村村民。
老百姓的眼睛是雪亮的,谁好谁坏,他们分得清。
“陈老板是为了我们好,你们这些黑心肠的,想拿烂东西糊弄我们!”
“对!不能让他们走!得让他们赔钱!”
群情激奋,刘麻子脸色变得煞白,他没想到陈凡会来这么一手。
“就算……就算水泥有点问题,那也到不了赔两百万的地步!”他还在做最后的挣扎。
“是吗?”
陈凡从吉普车里拿出一个文件夹,摔在他面前,“那你看看这个。”
刘麻子打开文件夹,只看了一眼,腿肚子就开始转筋。
里面全是照片和材料,有他前年修的平安桥护栏,一捏就碎的照片,有他去年铺的幸福路,不到半年就裂开的特写。
甚至还有他给某些单位领导,送礼的详细清单和收据复印件!
“你……你从哪搞到的这些东西?”刘麻子的声音都在发抖。
“刘总,你忘了?我是个打鱼的,认识的朋友也多。北海就这么大,你想打听我,我也能打听你。”陈凡平静地说。
“这些东西,如果我交给市纪委的张局,你猜猜,你下半辈子是在工地上过,还是在牢里过?”
刘麻子“噗通”一声,瘫坐在了地上。
他终于明白,自己从一开始就错了,错得离谱,他招惹的根本不是一个钱多人傻的暴发户,而是一头算无遗策、手段通天的过江猛龙!
“陈……陈总,我错了,我真的错了!”
刘麻子连滚带爬地抱住陈凡的腿,“您大人有大量,把我当个屁给放了吧!那五十万,我马上退给您,不!我再加五十万,孝敬您!”
“现在知道错了?晚了。”陈凡一脚踢开他,“钱,我一分都不会少要。路,我自己修!”
他转身,对着那五十个退伍兵,对着全村的百姓,朗声说道:“从今天起,成立东海建设工程队!我亲自担任队长!”
“所有参与修路的乡亲,工钱加倍!所有退伍兵兄弟,转为正式工,享受东海第一鲜所有福利待遇!”
“这条路,我们不靠天,不靠地,就靠我们自己的双手,把它铺成一条通往好日子的康庄大道!”
“好!”
欢呼声,响彻云霄。
刘麻子连人带设备,灰溜溜地滚出了葡萄沟村。
他不仅退还了五十万预付款,还额外赔了一大笔钱才算了事。
从此,北海建筑圈子里少了一个姓刘的包工头,多了一个关于陈凡“宁惹阎王,莫惹陈王”的传说。
“东海建设工程队”的成立,像一针强心剂,注入了整个工地。
陈凡说到做到,他真的当起了“队长”。
每天天不亮就到工地,跟着工人们一起测绘、搬砖、和水泥。他不懂技术,但他懂人心。
他自掏腰包,给工地建了食堂,一日三餐,顿顿有肉,管饱。夏天天热,就用大桶装着冰镇绿豆汤,送到工地上。
谁家有个头疼脑热,他立刻派车送去市里最好的医院。
人心都是肉长的,老板把他们当人看,他们就把活往天上干。
原本死气沉沉的工地,变成了一个热火朝天的战场。
退伍兵们负责质量监督和安全,村民们出工出力,进度一日千里。
那条通往村里的土路,以肉眼可见的速度,一寸寸地被坚实平整的水泥所覆盖。
看着这一切,白雪心里又是骄傲,又是心疼。
“陈凡哥,你用不着这么拼的,这些事交给铁柱哥他们就行了。”晚上,白雪一边给陈凡布满薄茧的手掌上药,一边小声说。
“不行。”
陈凡摇摇头,感受着手心里传来的清凉,“这第一条路,是我立旗杆,必须我自己来,我要让所有人看到,我陈凡不光会赚钱,更会干事,干实事。”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一个月后,路修通了。
崭新的水泥路,像一条白色的丝带,从旺角镇一直延伸到葡萄沟村的码头
路两旁,陈凡还让人栽上了新买的树苗。
通车那天,全村人自发地放起了鞭炮,家家户户拿出好酒好菜,在路边摆起了流水席。
陈大江喝得满脸通红,拉着陈凡的手,翻来覆去就一句话:“好儿子,给祖宗长脸了!”
路修好了,陈凡的下一个大动作也随之而来,他决定,举办一场史无前例的“东海开渔宴”。
地点,就选在他买下的那块,未来“东海湾新城”的荒地上。
他要借着这场宴席,一举三得。
第一,庆祝通路,凝聚人心。
第二,正式向外界推介“安居苑”和“东海湾新城”项目,吸引潜在的投资者和合作伙伴。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将“东海第一鲜”这个品牌,从一个单纯的海鲜供应商,彻底拔高到代表着品质、实力和顶级生活方式的象征。
宴会的主菜,就是那条天价金钱鳘的鱼头。
为了烹制这道菜,陈凡特意通过孙经理,从省城请来了当时南桂省最负盛名的粤菜大厨。
请柬雪片般地飞了出去。
王市长等市里一众领导,北海市商界有头有脸的人物,省城的媒体记者,甚至连之前有过一面之缘的香港商人霍振华,陈凡都派人送去了请柬。
宴会当天,那片昔日的荒地,被装点得焕然一新。
巨大的红色拱门,迎风招展的彩旗,临时搭建起来的,铺着洁白桌布的数百张餐桌,在夕阳下构成了一幅壮观的画面。
来宾们开着各式各样的轿车,沿着新修的水泥路驶入会场时,无不被眼前的景象所震撼。
“刘总,火气这么大干嘛,我请他们来,是帮你维持工地秩序,监督工程安全的,这可是为你着想啊。”
刘麻子气笑了,“我干了十年工程,用不着你一个毛头小子来教我!马上让你的人滚蛋,不然这活我不干了!五十万预付款你也别想要了!”
他以为能拿预付款拿捏住陈凡。
哪知陈凡听完,不仅没生气,反而笑得更开心了:“不干了?好啊,你现在就可以带着你的人走。”
“不过走之前,先把这五十万预付款,还有按照合同约定,三倍的违约金,一共两百万,给我结一下。”
刘麻子愣住了:“你……你他妈疯了吧?是你违约在先!”
“我违约?”陈凡脸上的笑容瞬间消失。
他接着用冰冷的语气说道,“我请人监督质量,怎么就违约了?倒是你,用劣质水泥,意图偷工减料,危害公共安全,这算不算违约?”
“你……你血口喷人!谁看到我用劣质水泥了?”刘麻子死不承认。
“我看到了。”陈凡指了指自己的眼睛,“还有他们,也都看到了。”他指了指周围越聚越多的葡萄沟村村民。
老百姓的眼睛是雪亮的,谁好谁坏,他们分得清。
“陈老板是为了我们好,你们这些黑心肠的,想拿烂东西糊弄我们!”
“对!不能让他们走!得让他们赔钱!”
群情激奋,刘麻子脸色变得煞白,他没想到陈凡会来这么一手。
“就算……就算水泥有点问题,那也到不了赔两百万的地步!”他还在做最后的挣扎。
“是吗?”
陈凡从吉普车里拿出一个文件夹,摔在他面前,“那你看看这个。”
刘麻子打开文件夹,只看了一眼,腿肚子就开始转筋。
里面全是照片和材料,有他前年修的平安桥护栏,一捏就碎的照片,有他去年铺的幸福路,不到半年就裂开的特写。
甚至还有他给某些单位领导,送礼的详细清单和收据复印件!
“你……你从哪搞到的这些东西?”刘麻子的声音都在发抖。
“刘总,你忘了?我是个打鱼的,认识的朋友也多。北海就这么大,你想打听我,我也能打听你。”陈凡平静地说。
“这些东西,如果我交给市纪委的张局,你猜猜,你下半辈子是在工地上过,还是在牢里过?”
刘麻子“噗通”一声,瘫坐在了地上。
他终于明白,自己从一开始就错了,错得离谱,他招惹的根本不是一个钱多人傻的暴发户,而是一头算无遗策、手段通天的过江猛龙!
“陈……陈总,我错了,我真的错了!”
刘麻子连滚带爬地抱住陈凡的腿,“您大人有大量,把我当个屁给放了吧!那五十万,我马上退给您,不!我再加五十万,孝敬您!”
“现在知道错了?晚了。”陈凡一脚踢开他,“钱,我一分都不会少要。路,我自己修!”
他转身,对着那五十个退伍兵,对着全村的百姓,朗声说道:“从今天起,成立东海建设工程队!我亲自担任队长!”
“所有参与修路的乡亲,工钱加倍!所有退伍兵兄弟,转为正式工,享受东海第一鲜所有福利待遇!”
“这条路,我们不靠天,不靠地,就靠我们自己的双手,把它铺成一条通往好日子的康庄大道!”
“好!”
欢呼声,响彻云霄。
刘麻子连人带设备,灰溜溜地滚出了葡萄沟村。
他不仅退还了五十万预付款,还额外赔了一大笔钱才算了事。
从此,北海建筑圈子里少了一个姓刘的包工头,多了一个关于陈凡“宁惹阎王,莫惹陈王”的传说。
“东海建设工程队”的成立,像一针强心剂,注入了整个工地。
陈凡说到做到,他真的当起了“队长”。
每天天不亮就到工地,跟着工人们一起测绘、搬砖、和水泥。他不懂技术,但他懂人心。
他自掏腰包,给工地建了食堂,一日三餐,顿顿有肉,管饱。夏天天热,就用大桶装着冰镇绿豆汤,送到工地上。
谁家有个头疼脑热,他立刻派车送去市里最好的医院。
人心都是肉长的,老板把他们当人看,他们就把活往天上干。
原本死气沉沉的工地,变成了一个热火朝天的战场。
退伍兵们负责质量监督和安全,村民们出工出力,进度一日千里。
那条通往村里的土路,以肉眼可见的速度,一寸寸地被坚实平整的水泥所覆盖。
看着这一切,白雪心里又是骄傲,又是心疼。
“陈凡哥,你用不着这么拼的,这些事交给铁柱哥他们就行了。”晚上,白雪一边给陈凡布满薄茧的手掌上药,一边小声说。
“不行。”
陈凡摇摇头,感受着手心里传来的清凉,“这第一条路,是我立旗杆,必须我自己来,我要让所有人看到,我陈凡不光会赚钱,更会干事,干实事。”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一个月后,路修通了。
崭新的水泥路,像一条白色的丝带,从旺角镇一直延伸到葡萄沟村的码头
路两旁,陈凡还让人栽上了新买的树苗。
通车那天,全村人自发地放起了鞭炮,家家户户拿出好酒好菜,在路边摆起了流水席。
陈大江喝得满脸通红,拉着陈凡的手,翻来覆去就一句话:“好儿子,给祖宗长脸了!”
路修好了,陈凡的下一个大动作也随之而来,他决定,举办一场史无前例的“东海开渔宴”。
地点,就选在他买下的那块,未来“东海湾新城”的荒地上。
他要借着这场宴席,一举三得。
第一,庆祝通路,凝聚人心。
第二,正式向外界推介“安居苑”和“东海湾新城”项目,吸引潜在的投资者和合作伙伴。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将“东海第一鲜”这个品牌,从一个单纯的海鲜供应商,彻底拔高到代表着品质、实力和顶级生活方式的象征。
宴会的主菜,就是那条天价金钱鳘的鱼头。
为了烹制这道菜,陈凡特意通过孙经理,从省城请来了当时南桂省最负盛名的粤菜大厨。
请柬雪片般地飞了出去。
王市长等市里一众领导,北海市商界有头有脸的人物,省城的媒体记者,甚至连之前有过一面之缘的香港商人霍振华,陈凡都派人送去了请柬。
宴会当天,那片昔日的荒地,被装点得焕然一新。
巨大的红色拱门,迎风招展的彩旗,临时搭建起来的,铺着洁白桌布的数百张餐桌,在夕阳下构成了一幅壮观的画面。
来宾们开着各式各样的轿车,沿着新修的水泥路驶入会场时,无不被眼前的景象所震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