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整齐的田地成片地被糟蹋得不成样子,玉米地像是被什么重型机械碾压过,东倒西歪的秸秆间散落着被啃食殆尽的玉米芯。土豆地被翻得一片狼藉,尚未成熟的土豆被啃得只剩皮壳,几个女人正在地里低头捡拾所剩无几完好的土豆子。
这……这比我们想象的还要严重。朱修正低声说。
屯口,刘铁栓小组正在老乡们的注视下等着他们,个个灰头土脸。
见到林墨,刘铁栓的脸涨得通红,嘴唇哆嗦着想说些什么,最终只化作一声叹息:小林,这群畜生……太难对付了……
——作为组长,他也不好当着几个年轻人的面说他们配合不够、怂包拉稀。
林墨拍拍他的肩膀,目光从远处那片被破坏的田地收回来:接下来交给我们。
这时,李卫国也赶到了蘑菇屯。他直接找到生产队长老杨,这位五十多岁的老汉正蹲在屯口的石磨旁,一口接一口地抽着旱烟,眉头锁成了疙瘩。
老杨,这次我把最好的人都带来了。李卫国递上一支香烟,语气诚恳。
老杨没有接烟,只是用烟袋锅指了指远处的田地:李专干,你看看,还能经得起折腾吗?
队里一年的细粮,都用来招待你的人了。他的声音沙哑,眼神里满是疲惫。
林墨走上前,语气坚定:杨叔,给我们两天时间。如果解决不了野猪祸害,我们自愿受处分。
老杨抬起头,仔细打量着这个年轻人,最后叹了口气:仓库已经给你们收拾出来了,需要什么,跟会计说。
安顿下来后,林墨并没有急于行动。他让另两个队员先休息,自己则带着熊哥在屯子周围转了一圈。夕阳的余晖中,两人沿着田埂缓步行走,仔细查看着每一处痕迹。
看这些脚印。林墨蹲下身,指着泥地上的痕迹,前深后浅,步幅很大,说明它们在奔跑。而且你看,这个脚印特别深,应该是一头体重超过两百斤的公猪。
熊建斌拨开一片被压倒的灌木:它们每次都从这片榛树林里出来,吃饱喝足又原路返回。胆子真大!
回到仓库,队员朱修正和樊赶美已经准备好了晚饭——几个窝头和一碟咸菜。四人围坐在煤油灯下,开始了战前会议。
林墨用树枝在地上画出简易的地形图:从今天的勘察来看,这是一个至少有二十多头野猪的族群。它们的老巢应该就在这片榛树林后面的山沟里。
刘进步他们失败在哪里?林墨的目光扫过每个队员,第一,贸然出击,没有摸清野猪的活动规律;第二,各自为战,缺乏配合;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低估了野猪的警惕性。
朱修正若有所思:也就是说,我们要更加谨慎?
没错。林墨用树枝在地图上画了两个箭头,明天清晨,我和修正负责诱敌。我们会在坳地边缘制造动静,把野猪群引到这片开阔地。这里视野好,没有遮蔽物,射界开阔,野猪的速度优势就不那么明显了。
熊哥,你带着赶美提前绕到它们的后面埋伏。等猪群全部进入包围圈,你们就截断退路。记住,一定要等到我的哨声才能行动。
熊哥摩拳擦掌:总算能会会它们了!
有个问题,樊赶美举手,如果野猪不从原路撤退怎么办?
林墨赞许地点点头:问得好。所以熊哥你们要在后退的路上设置一些障碍,比如把这些捕兽夹布置在它们可能逃跑的路上。记住,我们的目标是重创野猪群、尽最大能力全歼,就算偶有漏网,也要让它们再也不敢来犯。
这一夜,仓库里的煤油灯一直亮到深夜。林墨反复推演着每一个细节,熊哥则在仔细检查每一个捕兽夹的灵敏度。朱修正和樊赶美则在默默擦拭枪支,检查弹药。
当月光渐渐西斜,林墨终于吹熄了油灯。四个身影在黑暗中静静躺着,等待着黎明的到来。
窗外,偶尔传来几声犬吠,更远处的山林里,似乎还能隐约听到野猪的哼叫声。这一夜,对蘑菇屯的每个人来说,都显得格外漫长。
黎明前的蘑菇屯笼罩在一片寂静中,连往常此起彼伏的鸡鸣犬吠都减弱了许多。
林墨第一个醒来,他轻轻推醒其他三人。在煤油灯昏黄的光线下,四人默默检查装备。熊哥往弹仓里压子弹的动作格外用力,金属碰撞声在寂静的仓库里显得分外清晰。
记住计划。林墨最后叮嘱道,保持冷静,等我的哨声。
四人分头出发时,东方的天际才刚刚泛起鱼肚白。林墨和朱修正沿着田埂悄无声息地前进,脚下的露水打湿了裤脚。熊哥和樊赶美则背着沉重的装备,绕向榛树林后方。
林墨选择了一处视野良好的土坡作为埋伏点,从这里可以清晰地看到整片坳地。他示意朱修正隐蔽在右侧的灌木丛后,自己则趴在一棵倒下的桦树后面。晨雾在山林间缓缓流动,为这场即将到来的狩猎增添了几分紧张。
时间一分一秒地流逝。
按照正常情况,野猪群应该出现了。然而榛树林那边依然静悄悄的,只有早起的鸟儿在枝头跳跃。
情况不太对。林墨低声对不远处的朱修正说,太安静了。
就在这时,从屯子的方向突然传来一阵骚动。几声凄厉的猪叫划破晨雾,紧接着是老乡们的惊呼声。
不好!林墨脸色骤变,它们去了屯子!
两人立即起身往回赶。就在他们离开埋伏点不久,榛树林里突然传来了熟悉的哼唧声。林墨猛地停住脚步,只见十几头野猪正不紧不慢地从林子里钻出来,为首的正是那头巨大的公猪。
它们分头行动了?朱修正惊讶地说。
林墨眉头紧锁:看来是这样。大部队在这里,小分队去了屯子。
此时,熊哥那边也发现了异常。他和樊赶美埋伏在预定位置,却听到屯子里传来的动静。熊哥焦躁地抓了抓头发:怎么回事?
熊哥,怎么办?樊赶美紧张地问。
按计划行事!熊哥咬牙道,相信林墨能处理。
坳地这边,野猪群已经开始了它们的进食。但令人意外的是,它们并没有像往常那样散开,而是聚成一团,几头成年野猪在外围保持着警惕。
林墨当机立断:修正,你回屯子看看情况,必要时支援老乡。这里交给我。
朱修正犹豫了一下,本能地要抗拒,但还是点头离去。
现在,林墨独自面对整个野猪群。他深吸一口气,重新隐蔽起来。按照原计划,现在还不是出击的时候,但他必须等野猪群引入包围圈。
他折断一根树枝,扔向不远处的草丛。声响引起了外围野猪的注意,其中一头抬起头,警惕地望向声音传来的方向。但这头野猪并没有贸然过来查看,而是发出了一声低吼。顿时,整个野猪群开始向林子方向移动。
这么警觉。林墨心中暗忖。这群野猪的表现确实比普通野兽要谨慎得多,显然是经常与人类周旋的结果。
这……这比我们想象的还要严重。朱修正低声说。
屯口,刘铁栓小组正在老乡们的注视下等着他们,个个灰头土脸。
见到林墨,刘铁栓的脸涨得通红,嘴唇哆嗦着想说些什么,最终只化作一声叹息:小林,这群畜生……太难对付了……
——作为组长,他也不好当着几个年轻人的面说他们配合不够、怂包拉稀。
林墨拍拍他的肩膀,目光从远处那片被破坏的田地收回来:接下来交给我们。
这时,李卫国也赶到了蘑菇屯。他直接找到生产队长老杨,这位五十多岁的老汉正蹲在屯口的石磨旁,一口接一口地抽着旱烟,眉头锁成了疙瘩。
老杨,这次我把最好的人都带来了。李卫国递上一支香烟,语气诚恳。
老杨没有接烟,只是用烟袋锅指了指远处的田地:李专干,你看看,还能经得起折腾吗?
队里一年的细粮,都用来招待你的人了。他的声音沙哑,眼神里满是疲惫。
林墨走上前,语气坚定:杨叔,给我们两天时间。如果解决不了野猪祸害,我们自愿受处分。
老杨抬起头,仔细打量着这个年轻人,最后叹了口气:仓库已经给你们收拾出来了,需要什么,跟会计说。
安顿下来后,林墨并没有急于行动。他让另两个队员先休息,自己则带着熊哥在屯子周围转了一圈。夕阳的余晖中,两人沿着田埂缓步行走,仔细查看着每一处痕迹。
看这些脚印。林墨蹲下身,指着泥地上的痕迹,前深后浅,步幅很大,说明它们在奔跑。而且你看,这个脚印特别深,应该是一头体重超过两百斤的公猪。
熊建斌拨开一片被压倒的灌木:它们每次都从这片榛树林里出来,吃饱喝足又原路返回。胆子真大!
回到仓库,队员朱修正和樊赶美已经准备好了晚饭——几个窝头和一碟咸菜。四人围坐在煤油灯下,开始了战前会议。
林墨用树枝在地上画出简易的地形图:从今天的勘察来看,这是一个至少有二十多头野猪的族群。它们的老巢应该就在这片榛树林后面的山沟里。
刘进步他们失败在哪里?林墨的目光扫过每个队员,第一,贸然出击,没有摸清野猪的活动规律;第二,各自为战,缺乏配合;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低估了野猪的警惕性。
朱修正若有所思:也就是说,我们要更加谨慎?
没错。林墨用树枝在地图上画了两个箭头,明天清晨,我和修正负责诱敌。我们会在坳地边缘制造动静,把野猪群引到这片开阔地。这里视野好,没有遮蔽物,射界开阔,野猪的速度优势就不那么明显了。
熊哥,你带着赶美提前绕到它们的后面埋伏。等猪群全部进入包围圈,你们就截断退路。记住,一定要等到我的哨声才能行动。
熊哥摩拳擦掌:总算能会会它们了!
有个问题,樊赶美举手,如果野猪不从原路撤退怎么办?
林墨赞许地点点头:问得好。所以熊哥你们要在后退的路上设置一些障碍,比如把这些捕兽夹布置在它们可能逃跑的路上。记住,我们的目标是重创野猪群、尽最大能力全歼,就算偶有漏网,也要让它们再也不敢来犯。
这一夜,仓库里的煤油灯一直亮到深夜。林墨反复推演着每一个细节,熊哥则在仔细检查每一个捕兽夹的灵敏度。朱修正和樊赶美则在默默擦拭枪支,检查弹药。
当月光渐渐西斜,林墨终于吹熄了油灯。四个身影在黑暗中静静躺着,等待着黎明的到来。
窗外,偶尔传来几声犬吠,更远处的山林里,似乎还能隐约听到野猪的哼叫声。这一夜,对蘑菇屯的每个人来说,都显得格外漫长。
黎明前的蘑菇屯笼罩在一片寂静中,连往常此起彼伏的鸡鸣犬吠都减弱了许多。
林墨第一个醒来,他轻轻推醒其他三人。在煤油灯昏黄的光线下,四人默默检查装备。熊哥往弹仓里压子弹的动作格外用力,金属碰撞声在寂静的仓库里显得分外清晰。
记住计划。林墨最后叮嘱道,保持冷静,等我的哨声。
四人分头出发时,东方的天际才刚刚泛起鱼肚白。林墨和朱修正沿着田埂悄无声息地前进,脚下的露水打湿了裤脚。熊哥和樊赶美则背着沉重的装备,绕向榛树林后方。
林墨选择了一处视野良好的土坡作为埋伏点,从这里可以清晰地看到整片坳地。他示意朱修正隐蔽在右侧的灌木丛后,自己则趴在一棵倒下的桦树后面。晨雾在山林间缓缓流动,为这场即将到来的狩猎增添了几分紧张。
时间一分一秒地流逝。
按照正常情况,野猪群应该出现了。然而榛树林那边依然静悄悄的,只有早起的鸟儿在枝头跳跃。
情况不太对。林墨低声对不远处的朱修正说,太安静了。
就在这时,从屯子的方向突然传来一阵骚动。几声凄厉的猪叫划破晨雾,紧接着是老乡们的惊呼声。
不好!林墨脸色骤变,它们去了屯子!
两人立即起身往回赶。就在他们离开埋伏点不久,榛树林里突然传来了熟悉的哼唧声。林墨猛地停住脚步,只见十几头野猪正不紧不慢地从林子里钻出来,为首的正是那头巨大的公猪。
它们分头行动了?朱修正惊讶地说。
林墨眉头紧锁:看来是这样。大部队在这里,小分队去了屯子。
此时,熊哥那边也发现了异常。他和樊赶美埋伏在预定位置,却听到屯子里传来的动静。熊哥焦躁地抓了抓头发:怎么回事?
熊哥,怎么办?樊赶美紧张地问。
按计划行事!熊哥咬牙道,相信林墨能处理。
坳地这边,野猪群已经开始了它们的进食。但令人意外的是,它们并没有像往常那样散开,而是聚成一团,几头成年野猪在外围保持着警惕。
林墨当机立断:修正,你回屯子看看情况,必要时支援老乡。这里交给我。
朱修正犹豫了一下,本能地要抗拒,但还是点头离去。
现在,林墨独自面对整个野猪群。他深吸一口气,重新隐蔽起来。按照原计划,现在还不是出击的时候,但他必须等野猪群引入包围圈。
他折断一根树枝,扔向不远处的草丛。声响引起了外围野猪的注意,其中一头抬起头,警惕地望向声音传来的方向。但这头野猪并没有贸然过来查看,而是发出了一声低吼。顿时,整个野猪群开始向林子方向移动。
这么警觉。林墨心中暗忖。这群野猪的表现确实比普通野兽要谨慎得多,显然是经常与人类周旋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