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玦假装没听到林如海的失言,安慰道:“左右咱们不搭理他们就是了,贾家好歹也是大家族,不会不顾脸面非要求娶,再说黛玉年纪还小,等再过个三年五年,咱们等得起,贾家不一定坐得住。”
“玦儿说的是,我们黛玉就得在家多陪我和她娘几年才是。”
林如海满脸赞同的地点头,别说什么现在女孩定亲都早的话,他林如海的女儿,还用得着在乎这个?
贾母竟然还让两个孩子单独相处,抱的是什么心思林如海都不敢细想,这是一点没把黛玉放在心上啊!
林如海被贾家的小算盘气得头疼,背着手来回踱步,心想不能就这么坐以待毙,他得摆出态度来,让所有知道他不在乎贾宝玉娶谁,反正别打黛玉的主意就行。
他本来还想着起码维护一下林家和贾家的体面,毕竟是姻亲,闹得太僵敏儿夹在中间也难做。
但现在不成了,他得下手狠一点,让那些人不敢再动这些小心思才行。
林如海这个老父亲为了小女儿焦虑得不行,林玦也没法劝什么,只能默默为贾家点上一炷香。
林如海这种混迹官场多年的老狐狸心肝可是黑透了,真动了真格出手整人,那就是非要一击毙命不可。
林玦彻底放下心回去睡觉。
除夕过去便是春节,各家各户照例开始互相送礼联络感情,林家自然也不例外。
除去有亲戚关系的,林如海还有不少同窗如今也在京城为官,知道林如海这回多半会留京升职,非常热情的派人送来了厚礼,夹着他们夫人邀请贾敏赴宴的请帖,示好的意思很明显。
贾敏处理这种事驾轻就熟,带着黛玉一边教她这些为人处世之道,一边安排回礼。
这些节礼中,少不了贾家的一份。
以往林家远在江南,每年的节礼多少都会早几日或者晚几日,那时候贾敏还时常会感慨离家千里的忧愁,但如今真的同住京城,在春节当天就收到贾家的节礼,贾敏却发现自己早已没了那时的心境。
想想来京城的这大半年,贾家对他们的态度和贾敏想的完全不一样,贾敏心中苦涩,摇摇头重新看起礼单。
这一看,心又凉了半截。
倒不是礼薄了,事实上这份节礼就是送普通亲戚的平均水平。
但问题就在这里。
贾敏作为贾母的嫡亲女儿,怎么就沦落成和普通亲戚一样了?
再者说,往年林家送节礼,贾敏想着自己远嫁没能尽到作为女儿的孝道,总会厚上三分,贾府回礼可从来没跟着加厚过,贾敏也没放在心上。
哪怕是去年和王夫人多有龌龊,她也照样早早备好了一份厚厚的节礼,如海还特意又加了一些,两家虽说不可能像以前那么亲密,但贾敏心里总归是惦记着贾母的。
可反过来贾家就这个态度,实在是让人心寒。
贾敏拿着礼单出神,黛玉偷偷瞄了一眼,稍微一想就知道娘亲为什么表情这么难过。
她暗自撇撇嘴,心想爹就不应该还往节礼里塞东西,还净塞贵的,虽说对他们家不算什么,但实在是膈应得慌。
她这些心里话要是被林如海知道了,肯定要大喊冤枉。
他确实是加厚了节礼,可添的东西,却绝对不是贾母想要的。
此时,贾家。
贾母一大早就把一家老小聚在荣庆堂,名义上是春节想念儿女孙子孙女,实际上就是想要显摆一下自己的人脉,特意让赖大家的挨个念送礼的礼单。
贾家加上薛家两家人坐满了整个屋子,也都乐得捧着贾母,当然,更重要的是看看能不能趁机捞到点好处。
毕竟这些节礼名义上来说是要入公账的,不趁现在捞点,以后哪儿还有机会。
贾母带着织锦做成的抹额,每听下面的人惊呼一声脸上的笑意就更浓一分,尤其是说到贤德妃特意赏赐下来的节礼,更是恨不得把头抬到天上去,让所有人都知道当今贵妃是她孙女。
念完元春送的节礼,紧接着就是林家。
贾母一开始心里头还有些担心,怕林如海和贾家生了隔阂这节礼也跟着变薄,不成想今年竟然比往年还丰厚,喜得老太太眼睛都要看不见了,一连声说着贾敏孝顺之类的话。
王夫人就不爱听这些,故意挂着一张脸没半点笑模样,看的别人心里也跟着发堵。
贾母都快习惯她这喜怒形于色的德行了,也懒得再提点,听见赖大家的说林如海还特意给宝玉送了东西,顿时精神一振,期待道:“我就说宝玉这样的人品没有人会不
“玦儿说的是,我们黛玉就得在家多陪我和她娘几年才是。”
林如海满脸赞同的地点头,别说什么现在女孩定亲都早的话,他林如海的女儿,还用得着在乎这个?
贾母竟然还让两个孩子单独相处,抱的是什么心思林如海都不敢细想,这是一点没把黛玉放在心上啊!
林如海被贾家的小算盘气得头疼,背着手来回踱步,心想不能就这么坐以待毙,他得摆出态度来,让所有知道他不在乎贾宝玉娶谁,反正别打黛玉的主意就行。
他本来还想着起码维护一下林家和贾家的体面,毕竟是姻亲,闹得太僵敏儿夹在中间也难做。
但现在不成了,他得下手狠一点,让那些人不敢再动这些小心思才行。
林如海这个老父亲为了小女儿焦虑得不行,林玦也没法劝什么,只能默默为贾家点上一炷香。
林如海这种混迹官场多年的老狐狸心肝可是黑透了,真动了真格出手整人,那就是非要一击毙命不可。
林玦彻底放下心回去睡觉。
除夕过去便是春节,各家各户照例开始互相送礼联络感情,林家自然也不例外。
除去有亲戚关系的,林如海还有不少同窗如今也在京城为官,知道林如海这回多半会留京升职,非常热情的派人送来了厚礼,夹着他们夫人邀请贾敏赴宴的请帖,示好的意思很明显。
贾敏处理这种事驾轻就熟,带着黛玉一边教她这些为人处世之道,一边安排回礼。
这些节礼中,少不了贾家的一份。
以往林家远在江南,每年的节礼多少都会早几日或者晚几日,那时候贾敏还时常会感慨离家千里的忧愁,但如今真的同住京城,在春节当天就收到贾家的节礼,贾敏却发现自己早已没了那时的心境。
想想来京城的这大半年,贾家对他们的态度和贾敏想的完全不一样,贾敏心中苦涩,摇摇头重新看起礼单。
这一看,心又凉了半截。
倒不是礼薄了,事实上这份节礼就是送普通亲戚的平均水平。
但问题就在这里。
贾敏作为贾母的嫡亲女儿,怎么就沦落成和普通亲戚一样了?
再者说,往年林家送节礼,贾敏想着自己远嫁没能尽到作为女儿的孝道,总会厚上三分,贾府回礼可从来没跟着加厚过,贾敏也没放在心上。
哪怕是去年和王夫人多有龌龊,她也照样早早备好了一份厚厚的节礼,如海还特意又加了一些,两家虽说不可能像以前那么亲密,但贾敏心里总归是惦记着贾母的。
可反过来贾家就这个态度,实在是让人心寒。
贾敏拿着礼单出神,黛玉偷偷瞄了一眼,稍微一想就知道娘亲为什么表情这么难过。
她暗自撇撇嘴,心想爹就不应该还往节礼里塞东西,还净塞贵的,虽说对他们家不算什么,但实在是膈应得慌。
她这些心里话要是被林如海知道了,肯定要大喊冤枉。
他确实是加厚了节礼,可添的东西,却绝对不是贾母想要的。
此时,贾家。
贾母一大早就把一家老小聚在荣庆堂,名义上是春节想念儿女孙子孙女,实际上就是想要显摆一下自己的人脉,特意让赖大家的挨个念送礼的礼单。
贾家加上薛家两家人坐满了整个屋子,也都乐得捧着贾母,当然,更重要的是看看能不能趁机捞到点好处。
毕竟这些节礼名义上来说是要入公账的,不趁现在捞点,以后哪儿还有机会。
贾母带着织锦做成的抹额,每听下面的人惊呼一声脸上的笑意就更浓一分,尤其是说到贤德妃特意赏赐下来的节礼,更是恨不得把头抬到天上去,让所有人都知道当今贵妃是她孙女。
念完元春送的节礼,紧接着就是林家。
贾母一开始心里头还有些担心,怕林如海和贾家生了隔阂这节礼也跟着变薄,不成想今年竟然比往年还丰厚,喜得老太太眼睛都要看不见了,一连声说着贾敏孝顺之类的话。
王夫人就不爱听这些,故意挂着一张脸没半点笑模样,看的别人心里也跟着发堵。
贾母都快习惯她这喜怒形于色的德行了,也懒得再提点,听见赖大家的说林如海还特意给宝玉送了东西,顿时精神一振,期待道:“我就说宝玉这样的人品没有人会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