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琏二定计探虎穴-《红楼莽夫:开局退婚,暴打亲爹》

  薛蟠那“高价收购”的风声放出去,果然在保定府的药材行当里掀起了不小的波澜。连着两日,倒真有几家小药行的掌柜,或是些跑单帮的货郎,揣着些样品,偷偷摸摸地寻到悦来客栈,想探探薛家这位“冤大头”的底。薛蟠按照贾琏的吩咐,倒也装模作样地接待了几拨人,挑三拣四,讨价还价,做足了姿态,却一单未成,只把水搅得更浑。

  贾琏冷眼旁观,知道这只是开胃小菜,冯唐那边绝不会轻易被这点动静迷惑。他稳坐钓鱼台,一面让韩偃继续通过漕帮的刘三打探码头水匪的详细情况,一面耐心等待着更大的鱼儿咬钩,或是己方更确切的消息。

  这日午后,贾琏正在房中查看石磊等人绘制的黑松林至白河岔口一带的简易地图,一名亲兵快步进来,双手呈上一封书信:“大人,京里府上二奶奶派人加急送来的家书。”

  贾琏接过信,只见信封上是王熙凤那熟悉的、略显飞扬的字迹,心头不由一暖。自他离京,虽不过数日,却似已过了许久。他挥退亲兵,拆开信,细细读来。

  信的前半部分,自然是王熙凤惯常的、带着几分娇嗔的牵挂与叮嘱,问他饮食起居,是否劳顿,字里行间透着浓浓的关切,看得贾琏嘴角不自觉泛起笑意。然而,信到中段,笔调却渐渐沉凝下来。

  “……府中诸事暂且安妥,东府那边,蓉哥儿媳妇身子渐好,已能起身进些薄粥,尤嫂子前日过来,很是感激,说了许多肺腑之言。只是……” 王熙凤的笔迹在这里顿了顿,墨迹稍显凝滞,“只是近日,西府里似乎有些不安宁。太太(王夫人)前儿偶然问起,说听闻你在外除了公务,似乎还插手了薛家表弟在保定的生意纠纷?我自是按你我商议好的说辞回了,只说你是恰巧遇上,略尽亲戚情分,规劝了文起几句,并无插手。太太听后未再多言,但我观其神色,似有疑虑。更蹊跷的是,昨日我去给老太太请安,恰逢宝玉屋里的袭人也在,闲话间,她竟也似无意地提了一句,说宝二爷听闻琏二爷在保定帮薛家大爷撑腰,很是佩服云云……琏二,此事我并未对任何人细说,便是平儿也未多言,这风声是如何传到宝玉耳中,乃至可能传到太太耳中的?我心中着实不安,唯恐府中有人多嘴,或……或另有耳目。你在外一切小心,务必谨慎,家中自有我看顾,勿念。”

  信的最后,王熙凤又恢复了那副泼辣口吻,叮嘱他早日办完事回京,莫要在外头“乐不思蜀”,但字句深处那抹难以掩饰的忧虑,却如同细针,轻轻刺痛了贾琏的心。

  贾琏缓缓折起信纸,眼神变得锐利起来。

  消息走漏了!

  而且是从荣国府内部走漏的!

  他在保定的一举一动,竟然这么快就传回了京城,甚至连他“帮薛蟠撑腰”这样的细节都被知晓!这绝非薛蟠那边大嘴巴能解释的,薛蟠再蠢,也不敢把他贾琏亲自坐镇的事情到处嚷嚷。那么,消息的来源只可能有两个:一是保定府这边,冯唐或忠顺王府的耳目探查到了他的行踪,故意将消息散播回京,意在搅扰,甚至构陷;二则是……荣国府内,确有他人的眼线,而且地位不低,能接触到王熙凤都未必能及时察觉的隐秘!

  无论是哪一种,都意味着他此刻的处境,比预想的还要复杂和危险。忠顺王府的手,不仅伸到了保定,更可能早已渗透进了贾府内部!

  “好一个忠顺王,真是无孔不入!”贾琏心中冷笑,一股怒火夹杂着凛冽的杀意升腾而起。他原本只想查明药材被劫真相,给予冯唐和其背后势力一次反击,现在看来,这场斗争远不止商业倾轧那么简单,已经蔓延到了他的家族内部,触及了他的底线!

  他必须更快,更狠地解决保定之事,然后尽快回京,清理门户!

  正在这时,韩偃回来了,他脸上带着一丝兴奋之色,低声道:“大人,有重大发现!”

  贾琏压下心中的怒火与忧虑,沉声道:“讲!”

  “刘三那边传回确切消息,”韩偃语速很快,“那伙水匪,平日约有二十人驻扎在废弃码头,领头的是个脸上带刀疤的汉子,人称‘疤脸刘’。他们每隔三五日,会有一艘小船从南边过来,运送些补给,同时也将劫掠的货物转运走。最重要的是,刘三探听到,他们最近可能又要动手了!”

  “哦?目标是谁?可是薛家放出的高价收购诱饵起了作用?”贾琏立刻追问。

  韩偃却摇了摇头:“似乎不是薛家。刘三听码头一个喝醉的水匪含糊提起,说是一批从山西来的‘硬货’,数量不小,价值极高,走的是西边那条老商道,预计明后日就会经过黑松林西面的落雁坡。”

  不是薛家?山西来的硬货?贾琏眉头微蹙,迅速在脑中过滤着信息。冯唐和那伙水匪,显然胃口不小,并未被薛蟠的幌子完全吸引,反而另有目标。这说明他们的行动是有计划、有情报支持的,绝不仅仅是随机劫掠。

  “知道货主是谁吗?”贾琏问道。

  韩偃再次摇头:“刘三级别不够,打听不到那么细。他只说,那水匪提到这批货时,语气颇为重视,像是上面特意交代的大买卖。”

  贾琏站起身,走到地图前,目光落在黑松林西侧的落雁坡。那里地势更为险峻,山路崎岖,确实是伏击的好地点。

  “大人,我们是否……”韩偃眼中闪过跃跃欲试的光芒,做了个拦截的手势。

  贾琏沉吟不语。这是一个机会,一个当场擒获水匪,拿到真凭实据,甚至顺藤摸瓜直捣码头的机会!但同样风险极大。对方有二十余人,皆是亡命之徒,己方算上自己只有七人,虽个个精锐,但在对方预设的伏击地点动手,胜负难料。而且,一旦动手,就等于彻底暴露,与冯唐乃至其背后的势力直接撕破脸,再无转圜余地。

  是继续隐忍,收集更多证据?还是雷霆一击,快刀斩乱麻?

  贾琏的手指在地图上那个代表废弃码头的小点上重重一点,眼中闪过一丝决断。

  “通知石磊他们,立刻做好准备。”贾琏的声音冷静而坚定,“我们不去落雁坡凑热闹。”

  韩偃一愣:“不去落雁坡?那……”

  贾琏嘴角勾起一抹冷冽的弧度,如同发现了猎物弱点的猎豹:“他们主力出动去落雁坡劫货,码头必然空虚。这正是我们直捣黄龙的最佳时机!”

  韩偃眼睛顿时亮了:“大人英明!调虎离山,端了他们的老巢!”

  “不错。”贾琏目光锐利,“你让刘三想办法确认,那‘疤脸刘’是否会亲自带队去落雁坡。若是他亲自去,码头留守的人必然更少,防备也更松懈。我们今夜子时动手!”

  “是!”韩偃激动地应下,但随即又想到一点,“大人,若是我们在码头动手,落雁坡那边劫货的水匪得知老巢被端,会不会……对那批山西来的货主下死手?或者携货逃窜?”

  贾琏沉吟道:“这是个问题。我们既要端掉码头,拿到证据,也不能让那批无辜的货主遭殃,更不能让那些水匪头目轻易逃脱。”他思忖片刻,道:“这样,你立刻派人,想办法给即将经过落雁坡的商队示警,让他们要么绕道,要么加强护卫,延迟通过。不需要说得太明白,只需暗示前方有危险即可。同时,让石磊带两个人,提前埋伏在落雁坡外围,远远盯着。若水匪动手,他们不必介入,只需暗中跟踪,看清他们的落脚点和撤退路线,尤其是那‘疤脸刘’的去向。等我们端了码头,再与他们汇合,收拾残局!”

  “一明一暗,双管齐下!大人此计周全!”韩偃由衷赞道,立刻转身去安排。

  房间里再次剩下贾琏一人。他负手立于窗前,望着窗外渐渐西沉的落日,余晖将天空染成一片瑰丽的橘红色,却映不透他眼底的深沉。

  王熙凤家书带来的隐忧,如同阴云笼罩心头,但此刻,更迫在眉睫的是保定府的这场硬仗。端掉水匪码头,不仅能报被劫之仇,拿到冯唐勾结匪类的铁证,更能沉重打击忠顺王府在此地的势力,为自己赢得喘息之机,也能更快地回京应对内部的暗流。

  只是,行动在即,变数仍多。那批山西来的“硬货”究竟是什么?冯唐是否还有后手?码头的防备究竟如何?这一切,都将在今夜子时见分晓。

  贾琏深吸一口气,将杂念摒除,眼神重新变得坚定而锐利。无论前方是龙潭还是虎穴,他都要去闯上一闯!为了自己,也为了在京城翘首以盼的凤丫头,和那个需要他支撑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