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一路势不可挡的登莱军,多铎也知道,再不撤退,他们正白镶白两旗的主力今天都要全部葬送在这里了。
他当即命令,汉军和蒙古八旗军挡住登莱军,自己和多尔衮率领正白旗和镶白旗,全速后撤。
张小明在太子河对岸,已经看到了建奴的动静,当即命令全军在炮火的掩护下过河,将节节败退的二鬼子挡在辽阳城下。
主力已经撤退,现在前有追兵,后有堵截,这些二鬼子只得纷纷放下武器,跪地投降。
张小明知道,现在追击多尔衮肯定是追不上了,他这点兵马也不可能一下子就渡过浑河,攻占沈阳,还是等待侯爷的下一步军令。
他当即派一千大军押送这一万俘虏,去鞍山挖矿,那里有很多铁矿和煤矿,这么好的免费劳动力,全杀了可就太不划算了。
张小明率大军进入辽阳城,根据侯爷的指令,城内的所有人,全部当汉奸论处。
这些人经过多年的奴化教育,早就忘记了自己的身份,甘心充当建奴的走狗。
他们现在的身份是建奴的包衣奴才,他们的孩子就是汉八旗的士兵,手上沾满了大明百姓的鲜血。
紧接着,一万将士兵分多路,到城外的乡村,将所有住房条件稍微好一些的全部斩杀。
这些人都是建奴统治汉人的帮凶,不然他们不可能过上比普通人好的生活。
周山带着六千骑兵,横扫科尔沁草原,所过之处,全部剿灭,一个不留。
宁远和锦州的登莱军早就接到通知,随后跟进,数万辽东屯田的百姓也都跟着大军一起,将所有马牛羊全部赶回辽东。
周山的骑兵速度太快,科尔沁各部落根本来不及做任何反应,就算提前得到消息,也根本不是周山军队的对手。
在强大的枪炮面前,弓箭和长矛根本不堪一击。
六千骑兵顺着西辽河自西向东,然后又自北向南,一路平推。
等到多尔衮终于接到消息的时候,周山率领六千骑兵已经抵达沈阳北边的铁岭,距离沈阳仅仅只有一百里。
多尔衮终于意识到,现在他们已经面临灭顶之灾。
之前他们在辽南节节败退,连续丢失耀州、海州、鞍山和辽阳四大重镇,损失惨重。
但他们依托浑河这条天然屏障,还有沈阳这座坚固的城池,再加上蒙古源源不断地支持,他们还有跟登莱军决战的实力。
但是现在,登莱军就像从天而降一样,已经占领铁岭,那就说明,不但西边的广宁和义州失守,科尔沁草原已经完了。
现在沈阳即将被彻底包围,整个城内人心惶惶。
多尔衮在摄政王府召开军事会议,讨论接下来的行动方案,礼亲王代善、郑亲王济尔哈朗、豫亲王多铎、肃亲王豪格等一众文臣武将参加。
几年前,英亲王阿济格率十万大军绕道蒙古,劫掠大明京畿腹地,被周山消灭四万大军,之后,又迅速攻占辽东半岛。
从那个时候起,建奴的南边已经被彻底封锁,日子过得非常艰难。
八旗军队也没有了之前的锐气和战斗力,因为他们好几年基本没有怎么打过仗了。
向南打登莱军,他们被登莱军打怕了,不敢打。
向西打大明朝廷的关宁军,他们担心登莱军袭击他们的后路。
过鸭绿江打高丽,他们怕被登莱军截断退路。
东边的诸多部落早已被他们打趴,北边的科尔沁部是姻亲,自己人。
再往西北的蒙古草原,自从几年前他们被登莱军打败之后,那边的蒙古人已经不听他们的了,他们也不敢再长途奔袭他们。
这几年他们基本上就窝在沈阳,最大的军事行动就是打一打叶赫或其他部落的残余。
面临现在这种大军压境的情况,众人也不知道该怎么办。
有人主张坚守沈阳,有人主张放弃沈阳,回到老城赫图阿拉,有人主张继续向东北迁徙,远离恐怖的登莱军。
多尔衮听了众人的意见,摇了摇头,大声说:
“撤退?往哪儿撤退?先帝的陵寝在这里,我们的家人在这里。”
“诸位,这才几年时间,我威武的八旗将士就如此胆小怕事吗?”
豫亲王豪格反唇相讥。
“睿亲王威武,带着几万大军援救辽阳,结果呢?自己跑回来了,把其他军队留在那儿了,真是我等八旗将士学习的榜样啊。”
多尔衮听到豪格阴阳怪气,怒道:
“豪格,几年前,也不知道是谁全军覆没,自己还当了俘虏,竟然还有脸活着回来。”
“这次本王虽然也打了败仗,但至少不像你一样窝囊,我正白旗和镶白旗那也是拼死抵抗了的。”
眼看两人又吵了起来,礼亲王代善赶紧出来和稀泥。
“都别说这些没用的,现在大敌当前,你们还有闲心在这里吵来吵去,赶快想想办法,到底该怎么办?”
礼亲王代善是努尔哈赤的次子,四大贝勒之首,虽然因为跟努尔哈赤的大妃有不清不楚的关系,被废了储君之位。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但他在努尔哈赤死后,坚决力挺老四皇太极继位,得到皇太极的优待,地位尊崇。
皇太极突然暴毙,没有指定接班人,导致实力最强的睿亲王多尔衮和皇太极长子豪格争夺大位。
又是代善劝说双方,各退一步,最终立了小皇帝福临。
所以,代善算是建奴的定海神针,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
现在代善发话,两人只得闭嘴。
多尔衮说:
“登莱军现在已经剿灭了科尔沁,南北夹击沈阳,很明显,他们的目标就是灭了我们。”
“我们不管退到哪里,他们都会穷追不舍,除了坚决迎战之外,我们没有别的路可走。”
“现在的情况其实跟当初父汗起兵时一样,明军四面围攻,妄图将我们消灭在赫图阿拉。”
“父汗当年的策略是,凭尔几路来,我只一路去,集中优势兵力,各个击破。”
“五日内击溃三路明军,阵斩将领310余人,歼灭士卒四五万人,缴获火器2万件,取得萨尔浒大捷,奠定了我大清的根基。”
“现在登莱军南北两路大军,对我们威胁最大的,是周山率领的六千骑兵。”
“他们现在在铁岭,就像无根浮萍,没有依托。”
“我们可以集中优势兵力,将他们击溃,解除北方的威胁,再南下消灭辽阳的登莱军,则可再现当年父汗的辉煌。”
他当即命令,汉军和蒙古八旗军挡住登莱军,自己和多尔衮率领正白旗和镶白旗,全速后撤。
张小明在太子河对岸,已经看到了建奴的动静,当即命令全军在炮火的掩护下过河,将节节败退的二鬼子挡在辽阳城下。
主力已经撤退,现在前有追兵,后有堵截,这些二鬼子只得纷纷放下武器,跪地投降。
张小明知道,现在追击多尔衮肯定是追不上了,他这点兵马也不可能一下子就渡过浑河,攻占沈阳,还是等待侯爷的下一步军令。
他当即派一千大军押送这一万俘虏,去鞍山挖矿,那里有很多铁矿和煤矿,这么好的免费劳动力,全杀了可就太不划算了。
张小明率大军进入辽阳城,根据侯爷的指令,城内的所有人,全部当汉奸论处。
这些人经过多年的奴化教育,早就忘记了自己的身份,甘心充当建奴的走狗。
他们现在的身份是建奴的包衣奴才,他们的孩子就是汉八旗的士兵,手上沾满了大明百姓的鲜血。
紧接着,一万将士兵分多路,到城外的乡村,将所有住房条件稍微好一些的全部斩杀。
这些人都是建奴统治汉人的帮凶,不然他们不可能过上比普通人好的生活。
周山带着六千骑兵,横扫科尔沁草原,所过之处,全部剿灭,一个不留。
宁远和锦州的登莱军早就接到通知,随后跟进,数万辽东屯田的百姓也都跟着大军一起,将所有马牛羊全部赶回辽东。
周山的骑兵速度太快,科尔沁各部落根本来不及做任何反应,就算提前得到消息,也根本不是周山军队的对手。
在强大的枪炮面前,弓箭和长矛根本不堪一击。
六千骑兵顺着西辽河自西向东,然后又自北向南,一路平推。
等到多尔衮终于接到消息的时候,周山率领六千骑兵已经抵达沈阳北边的铁岭,距离沈阳仅仅只有一百里。
多尔衮终于意识到,现在他们已经面临灭顶之灾。
之前他们在辽南节节败退,连续丢失耀州、海州、鞍山和辽阳四大重镇,损失惨重。
但他们依托浑河这条天然屏障,还有沈阳这座坚固的城池,再加上蒙古源源不断地支持,他们还有跟登莱军决战的实力。
但是现在,登莱军就像从天而降一样,已经占领铁岭,那就说明,不但西边的广宁和义州失守,科尔沁草原已经完了。
现在沈阳即将被彻底包围,整个城内人心惶惶。
多尔衮在摄政王府召开军事会议,讨论接下来的行动方案,礼亲王代善、郑亲王济尔哈朗、豫亲王多铎、肃亲王豪格等一众文臣武将参加。
几年前,英亲王阿济格率十万大军绕道蒙古,劫掠大明京畿腹地,被周山消灭四万大军,之后,又迅速攻占辽东半岛。
从那个时候起,建奴的南边已经被彻底封锁,日子过得非常艰难。
八旗军队也没有了之前的锐气和战斗力,因为他们好几年基本没有怎么打过仗了。
向南打登莱军,他们被登莱军打怕了,不敢打。
向西打大明朝廷的关宁军,他们担心登莱军袭击他们的后路。
过鸭绿江打高丽,他们怕被登莱军截断退路。
东边的诸多部落早已被他们打趴,北边的科尔沁部是姻亲,自己人。
再往西北的蒙古草原,自从几年前他们被登莱军打败之后,那边的蒙古人已经不听他们的了,他们也不敢再长途奔袭他们。
这几年他们基本上就窝在沈阳,最大的军事行动就是打一打叶赫或其他部落的残余。
面临现在这种大军压境的情况,众人也不知道该怎么办。
有人主张坚守沈阳,有人主张放弃沈阳,回到老城赫图阿拉,有人主张继续向东北迁徙,远离恐怖的登莱军。
多尔衮听了众人的意见,摇了摇头,大声说:
“撤退?往哪儿撤退?先帝的陵寝在这里,我们的家人在这里。”
“诸位,这才几年时间,我威武的八旗将士就如此胆小怕事吗?”
豫亲王豪格反唇相讥。
“睿亲王威武,带着几万大军援救辽阳,结果呢?自己跑回来了,把其他军队留在那儿了,真是我等八旗将士学习的榜样啊。”
多尔衮听到豪格阴阳怪气,怒道:
“豪格,几年前,也不知道是谁全军覆没,自己还当了俘虏,竟然还有脸活着回来。”
“这次本王虽然也打了败仗,但至少不像你一样窝囊,我正白旗和镶白旗那也是拼死抵抗了的。”
眼看两人又吵了起来,礼亲王代善赶紧出来和稀泥。
“都别说这些没用的,现在大敌当前,你们还有闲心在这里吵来吵去,赶快想想办法,到底该怎么办?”
礼亲王代善是努尔哈赤的次子,四大贝勒之首,虽然因为跟努尔哈赤的大妃有不清不楚的关系,被废了储君之位。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但他在努尔哈赤死后,坚决力挺老四皇太极继位,得到皇太极的优待,地位尊崇。
皇太极突然暴毙,没有指定接班人,导致实力最强的睿亲王多尔衮和皇太极长子豪格争夺大位。
又是代善劝说双方,各退一步,最终立了小皇帝福临。
所以,代善算是建奴的定海神针,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
现在代善发话,两人只得闭嘴。
多尔衮说:
“登莱军现在已经剿灭了科尔沁,南北夹击沈阳,很明显,他们的目标就是灭了我们。”
“我们不管退到哪里,他们都会穷追不舍,除了坚决迎战之外,我们没有别的路可走。”
“现在的情况其实跟当初父汗起兵时一样,明军四面围攻,妄图将我们消灭在赫图阿拉。”
“父汗当年的策略是,凭尔几路来,我只一路去,集中优势兵力,各个击破。”
“五日内击溃三路明军,阵斩将领310余人,歼灭士卒四五万人,缴获火器2万件,取得萨尔浒大捷,奠定了我大清的根基。”
“现在登莱军南北两路大军,对我们威胁最大的,是周山率领的六千骑兵。”
“他们现在在铁岭,就像无根浮萍,没有依托。”
“我们可以集中优势兵力,将他们击溃,解除北方的威胁,再南下消灭辽阳的登莱军,则可再现当年父汗的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