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章 郑芝龙想割据海上-《土匪冒充县令,在明末征战天下》

  第二天,日上三竿,周山意犹未尽,无奈卧房门外传来丫鬟的喊声:

  “王爷,李大牛禀报,郑森公子来了。”

  周山这才想起来,误事儿了,赶紧起床。

  匆匆洗漱完毕,吃罢早餐,来到王府大门口,亲自迎接郑森。

  郑森今早抵达武昌码头,吴大山亲自去码头,将他迎进城内,送他到忠义王府。

  郑森翻身下马,老远就看到“忠义王府”几个金光闪闪的大字,笑着拱手道:

  “郑森拜见王爷。”

  周山走上前来,拉着他的手,笑道:

  “郑老弟远道而来,欢迎欢迎!”

  郑森感叹道:

  “几年没见,没想到周兄已经从小小的即墨县令,成为如今战功赫赫的忠义王,可喜可贺!”

  周山诚恳地说:

  “我还是时常想起当年我们一起纵论天下的豪情,和突袭旅顺消灭尚可喜的战场。”

  两人有说有笑地进入王府,分宾主落座,又闲聊一阵,这才进入正题。

  “周兄如今占据中原,消灭建奴,横扫九州岛,一统天下,指日可待。”

  “恐怕用不了多长时间,小弟再见周兄,就要行三跪九叩之礼了。”

  周山摆摆手,笑道:

  “郑老弟切莫胡说,周某乃大明的忠义王,忠于陛下,忠于大明。”

  郑森现在已经二十一岁了,自然不再是几年前意气风发的少年,虽然依旧放浪不羁,但多了几分沉稳。

  他自然知道,如今天下大乱,朝廷偏安江南,忠不忠义,不在内心,而在实力和天下大势。

  以如今周山的实力和现在的情况,一统天下,登基称帝也只是迟早的事儿。

  “家父为恭贺王爷晋爵,特地派小弟前来,为王爷送上贺礼,这是礼单,请王爷过目。”

  说着呈上礼单,周山匆匆翻了翻,足足写了满满五页,除了金银珠宝还是南洋各地的特产,可谓极其丰厚。

  “郑将军送如此厚礼,实在情谊深厚,多谢多谢!”

  郑森摆摆手。

  “些许身外之物,不足道哉。”

  “周兄现在兵强马壮,一举横扫九州岛,不瞒周兄,我郑家船队在倭国也有生意,如今大受影响。”

  此时的倭国采取闭关锁国的政策,只开放长崎一个港口,与大明、高丽和荷兰做生意。

  周山之前横扫九州岛,只是为了抢夺银子,并没有攻打长崎港。

  但长崎港就在九州岛的西北边,九州岛的九大藩国都被灭了,这些商船一时之间,既卖不出去货,也买不到东西,自然损失不小。

  周山歉意地拱手道:

  “倭寇为祸大明,乃大明心腹大患,九州岛就是倭寇的基地,我这才出兵讨伐,万万没有想到,影响了郑家的生意,抱歉抱歉!”

  “郑老弟回去之时,我送上白银万两,请郑老弟代我向郑将军致歉。”

  白银万两虽然不少,但对于周山和郑芝龙来说,实在不值一提,郑芝龙在意的也不是这点银子。

  “这点损失倒也没什么,我郑家还承受得起。”

  “只是,家父听说周兄现在有战船数百,恐怕今日是倭国,明日周兄就该南下,进入南洋了。”

  “周兄也知道,我郑家战船数千,兵马数十万,主要势力范围就在南洋。”

  “家父既不想跟周兄为敌,也不想再受九州岛这样的损失,所以派小弟前来,跟周兄商量商量。”

  这才是郑森今日来的目的。

  意思是告诉周山,倭国的生意,损失了也就损失了,我郑家可以退出倭国的生意,但南洋是郑家的南洋,不容染指。

  听着郑森带有威胁的话,周山心中不悦,但他知道,双方迟早都会走上这一步。

  周山之前在胶东半岛,郑家之所以愿意跟他合伙做北方的生意,主要是北方离郑家的势力范围有点远,合作更能带来更大的利益。

  如果周山一直待在胶东半岛,这种合作可以长期持续。

  但现在周山已经占领长江以北绝大部分地区,一统天下指日可待,水师也有了横扫九州岛的能力,这就不可避免地将跟郑家发生正面冲突。

  以郑家现在强大的实力,如果双方决战,周山恐怕也不一定能打得过。

  周山皱了皱眉头,问道:

  “不知郑将军有什么想法?”

  郑森说道:

  “家父的意思是,郑家支持周兄一统中原,至于海上,郑家可代为经营。”

  “福建、广东、广西三省和大湾岛以南所有海上贸易,由郑家负责。”

  周山轻轻冷笑一声。

  他现在终于明白,郑芝龙这个蠢猪当年为什么会投降建奴了。

  当年他有战船三千艘,兵马二十多万,完全可以跟建奴正面决战,若跟南明紧密合作,把建奴打出中原,也是轻而易举。

  只是,他还是一个典型的商人思维,只想独霸南洋。

  所以,他被忽悠亲自去到建奴的地盘上,大概也是想跟建奴谈判。

  只是没有想到,建奴不讲武德,直接将他扣押了,导致他进退两难,只得率大部分郑家军投降。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郑森虽然是郑家军少主,但当时年少,不能服众,只能收编少量兵力。

  再加上南明内部文官内斗,武将分属各个不同派系,不能团结一心,就如一盘散沙,导致南明失去了最后的机会。

  “郑老弟,请转告郑将军,不管是现在的大明,还是你所说的一统中原,大明的疆土必须完整,这一点没得商量。”

  “所以,你说的福建、广东、广西三省,莫说我现在没有权力答应,就算陛下,也不会答应。”

  郑森看周山的态度坚决,只好退而求其次。

  “周兄所言甚是,家父求福建、广东广西三省,也只是为了更好地做生意而已,没有其它任何想法。”

  “既然如此,只需要在泉州、琼州、广东等地开放几个港口驻军即可。”

  周山冷哼一声,但此时他陆上的问题还没有解决,暂时不想跟郑芝龙撕破脸皮。

  “郑老弟,陛下任命我为江北督师,江南的事儿我没有这个权力,这个你们需要跟朝廷协商。”

  郑森这次受郑芝龙嘱托,就是为了跟周山谈战后的利益分配问题,自然不会被周山的搪塞敷衍过去,笑道:

  “周兄,这里没有外人,我们就打开天窗说亮话吧。”

  “以你现在的实力和威望,一统天下只是迟早的事儿。”

  “不过,我郑家军三千战船,二十多万将士,也都是百战之师。”

  “若我们跟朝廷商量,这事儿恐怕会对周兄不利啊。”

  “我跟周兄情深义重,实在不想看到家父跟你战场相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