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蝗灾来袭,战斗鸡上!-《土匪冒充县令,在明末征战天下》

  周怀安终于在即墨办完了所有事情,准备回胶州。

  这一次,他们先坐马车到达胶州湾,然后乘坐战船抵达胶州码头,最后再坐马车回到胶州城。

  年前的时候,他就派人顺便在胶州也建了一个简易码头,修建了从胶州码头到胶州城的官道。

  虽然这有点绕路,时间也长,但正好顺便看看。

  过不了多长时间,从南方运过来的红薯种和鸡鸭鹅就要在这里停靠登岸。

  而且,他在这片海滩上还有两个盐场,之前一直忙碌,也没有过来看看。

  小燕和小桃这段时间独守空房,精神萎靡,如今看到少爷和夫人回来,一下子又活了过来,整个后院又恢复了生机。

  一转眼又过去一个多月,从福建购买的红薯种回来了,而土豆种去年年底就从即墨运到了胶州。

  周怀安又采取同样的方法,在胶州和高密分别召集了所有里甲长,现场教授土豆和红薯的栽种方法和注意事项,让他们拉着这些种子回去开始播种。

  一时间,整个胶州百姓全都行动起来,一部分土地种土豆,一部分土地种红薯,干得热火朝天。

  与此同时,一百多个专门从即墨请来的技术人员也奔赴胶州各地,指导各地栽种技术。

  两千个胶州民兵也暂时停止训练,奔赴各地检查抗旱情况,达不到要求的,直接马鞭伺候。

  虽然有点狠,但没办法,土地多年干旱,干得透透的,而水源往往离田地都非常远,浇水抗旱实在是一个极其辛苦的事儿。

  他们的主要工作还是监督是否有人把土豆和红薯种子吃了,毕竟,胶州和高密还有很多人每天都吃不饱饭。

  一个多月的时间,所有土豆和红薯种全部栽种完毕。

  周怀安又带着两千民兵,分别到潍河和大沽河,沿着这两条河流,建了50个大型养殖场。

  其实也就是砍伐竹子和树木,在河边合适的地方,三面围起来,建成一个个巨大的散养场地。

  现在根本没有那么多粮食来喂养,就只能采取散养的方式,让它们在野外自己寻找食物。

  每个养殖场建几间房子,请专门的人负责照看,还养了几条狗,防止小偷和其它动物偷袭。

  很快,50万只鸡,5万只鸭和5万只鹅就被陆续送了过来,对此,所有的官吏百姓也都完全不理解。

  他们实在想不明白,胶州绝大多数百姓连饭都吃不饱,知州大人竟然花这么多银子,购买这么多鸡鸭鹅,实在是太浪费了。

  周怀安也不跟他们解释,解释不清,也没有必要。

  连续忙了几个月,现在土豆和红薯长势良好,所有工作都走入正轨,周怀安也闲下来了,躺在后院的躺椅上,享受着小桃和小兰的服侍。

  这时,胶州同知王德焦急的声音从外面传来。

  “大人,大人,出大事儿啦!”

  周怀安一惊,赶紧从躺椅上坐起来,对着外面喊道:

  “王大人,进来吧。”

  王德一路小跑,来到周怀安身前,一边将手中的邸报递过去,一边说:

  “大人,济南府发生特大蝗灾,正在快速向四周蔓延。”

  “用不了多长时间,铺天盖地的蝗虫就会到达胶州,我们所有的土豆和红薯就全完了啊。”

  说着说着,王德竟然着急得哭了。

  这段时间,为了种植土豆和红薯,他也付出了太多辛苦,也知道这对于胶州来说有多重要。

  眼看一切都要化为泡影,他能不着急吗?

  周怀安看了看时间,就是前天发生的事情,济南到胶州有六百多里,时间来得及。

  他看看王德,拍了拍他的肩膀,笑道:

  “王大人,别急,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小小的蝗虫,有什么好怕的?”

  王德吃惊地看着他,心里想说,真是大户人家的贵公子,不知道蝗灾的恐怖。

  “大人,蝗虫是很小,可是一旦聚集,数以百万计的蝗虫瞬间就会将地上所有东西啃得干干净净。”

  “我们的土豆和红薯现在才刚刚生长,一旦被蝗虫啃噬殆尽,我们就全完了呀。”

  周怀安看到他的样子,也不想再逗他了,认真地说:

  “王大人,你知道我买那么多鸡鸭鹅是干什么的吗?”

  王德一愣。

  “大人,你不就是想让胶州更多百姓能吃上蛋和肉吗?”

  周怀安摇摇头。

  “不,就是专门为了对付蝗灾的。”

  王德迷茫地看着他,完全不懂。

  “王大人,鸡鸭鹅是蝗虫的天敌,一只鸡一天能吃将近一百只蝗虫,五十万只鸡,一天就能吃掉蝗虫五千万只。”

  “你觉得这次蝗灾会有多少蝗虫来到我们胶州?够我这六十万只鸡鸭鹅吃几天?”

  王德一听,突然眼前一亮,他猛然一拍大腿。

  “对啊,一只鸡不算什么,但五十万只鸡,还有五万只鸭和五万只鹅,再多的蝗虫也给它吃个干干净净。”

  “大人,下官万万想不到,大人竟然未卜先知,未雨绸缪,早就把一切安排好了,下官佩服得五体投地。”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周怀安此时也有点激动,站起身来,来了一段京剧《挑滑车》:

  “看前面,黑洞洞,定是那贼巢穴,待俺赶上前去,杀他个干干净净。”

  王德和朱青禾等人不知道这是什么,也没听过,只觉得很有意思,也很符合此时的场景,全都哈哈大笑。

  周怀安唱完,开始严肃起来。

  “虽然我早有准备,但这次蝗灾来势凶猛,万万不可掉以轻心。”

  “来人,通知何大虎和赵大宝马上过来。”

  很快何大虎和赵大宝匆匆跑步过来,周怀安命令:

  “现在,巨大的蝗灾正从济南府席卷而来,很快就会到达胶州,我们要沿潍河和大沽河构筑两道防线。”

  “潍河防线最为紧要,大沽河防线主要是预备和机动,防止蝗灾从北边的平度南下。”

  “赵大宝,现在大沽河沿岸有十万只鸡,一万只鸭和一万只鹅,你们带五百民兵,与即墨民兵汇合,立即将它们沿大沽河分散防守。”

  “你们要派出大量的民兵,特别注意平度和即墨周边的蝗灾情况,随时根据情况,随时调兵遣将。”

  “何大虎,你带一千五百民兵跟着我,将其余鸡鸭鹅沿潍河分散布防。”

  “王德,立即发公文给所有里长,号召整个胶州所有男女老少抓蝗虫,在潍河和大沽河后面组成第二道防线。”

  “特别强调,鸡鸭鹅是这次剿灭蝗虫的主力,每个人都有保护的义务,谁敢偷抢鸡鸭鹅,就是整个胶州二十万百姓的敌人,打死勿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