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一夜的死寂与沉思,当赢稷再次出现在最高会议厅时,他仿佛又苍老了一个世纪,浑浊的眼眸深处,却燃烧着一种近乎凝固的、破釜沉舟的决绝。争吵不休的重臣们在他的目光扫视下,不由自主地安静下来,空气凝重得如同实质。
他没有立刻宣布决定,而是用嘶哑而缓慢的语调,再次回顾了三条道路,剖析其利弊,语气平静得可怕,仿佛在陈述他人的命运。每一句话,都像一把冰冷的刻刀,在每个人心头划下清晰的、血淋淋的痕迹。
最终,他停顿了良久,目光缓缓扫过全场,每一个字都仿佛用尽了全身力气,沉重地砸在寂静的空气之中:
“帝国的命运,不能系于虚无缥缈的盟友,亦不能全然寄托于一场无法预知的苏醒。被动防御,终有尽时。苟延残喘,非帝秦风骨。”
“然,‘破界’一途,所需甚巨,险如踏渊。倾尽所有于一击,若不成,则万劫不复,再无转圜。”
他再次停顿,深吸一口气,那口气仿佛抽干了周围所有的氧气。
“故。”
“以‘复苏’为根,‘破界’为刃,‘共鸣’为奇。”
决议一出,满场皆惊,随即哗然!这并非选择一路,而是……三线并进?!
“不可!”内政大臣几乎晕厥,“资源根本无法支撑!这……这是要彻底榨干帝国最后一丝元气啊!”
“宰相,三心二意,乃兵家大忌!力量分散,恐一事无成!”老将疾呼。
赢稷猛地抬手,一股久违的威严骤然爆发,虽然疲惫,却带着不容置疑的铁血:
“非是三心二意,乃是孤注一掷,并行不悖!”
他的声音陡然拔高,带着一种近乎疯狂的决意:
“‘复苏’之路,乃帝国根基,龙脉存则骊山存,陛下醒则民心定。此路,需稳,倾力保障龙脉活性化所需最低限资源,一切以稳定为前提,不可冒进,不可干扰陛下自身蜕变过程。此为盾,为根!”
“‘破界’之研,乃绝地反击之唯一利刃!集中天工院最精锐力量,由章邯统领,授予最高权限,剥离所有次要项目,不惜一切代价进行理论攻坚与小型化验证!但,绝对禁止进行全功率或高能级测试,除非朕亲允。一切研究,必须严格遵循龙脉波动周期,利用其屏蔽特性,隐匿进行。此乃藏于鞘中之剑,未到绝杀之时,绝不轻露锋芒!”
“‘共鸣’之探,交由天机阁玄微子。以最低功耗、最长间隔、最隐蔽编码,定向发射信息流。内容非求救,而为……质询与宣告。质询星痕之秘,宣告帝秦不屈之意。此非主力,仅为一线渺茫之奇兵,或能触发的意外之变。”
这是一个极度疯狂、却又在疯狂中透着一丝极致理性的计划。它承认了资源的绝对匮乏,却选择不将鸡蛋放入一个篮子,而是在所有可能的方向上,压上最后的、微不足道的筹码。它以“复苏”维持存在,以“破界”积蓄杀招,以“共鸣”播种渺茫希望。它要求将本就微薄的力量再次精确分割,要求每一个环节都必须在极限压力下达到近乎完美的效率,要求绝对的纪律与牺牲。
这不再是求生,而是在绝境中,将文明的最后残躯,主动锻造成一柄用于逆势伐天的、粗糙、疯狂、却凝聚了所有意志与希望的绝命凶器!
冲突并未消失,反而以另一种形式加剧。如何精确分配那点可怜的资源?如何确保三线之间的绝对协调而非相互拖累?如何防止“破界”研究失控?“共鸣”信息该如何编制才能避免被视为挑衅或软弱?
但赢稷的意志已如钢铁铸就。争论被强行压下,庞大的、垂死的战争机器,开始依据这孤注一掷的战略,发出不堪重负的、却异常决绝的轰鸣,进行着最后一次、也是最危险的转型。
章邯领命,眼中燃烧着殉道者般的光芒,带领他残存的团队,隐入“深渊之间”更深处,与时间、与资源、与那至高法则进行着最危险的博弈。
龙脉核心被列为最高禁区,资源供给优先级提升,一切以稳定和促进其活性化为首要目标,赢稷日夜守候,感知着扶苏那微弱却持续变化的气息。
玄微子开始构建最复杂、最隐蔽的信息编码,试图将帝秦的意志与疑问,转化为宇宙尺度的微弱低语,投向深空。
赢稷在签署最终命令后,屏退众人,独自走到星图前。他伸出手,手指颤抖着,缓缓拂过那片已被灰白色彻底覆盖的、曾经的帝国疆域,最终,重重地点在了那个遥远的、冰冷的“上界坐标”之上。眼中,不再是绝望与沉重,而是一种近乎燃烧的、与年龄不符的疯狂战意。
章邯在进入彻底封闭的研究状态前,将一枚记录了所有核心数据与“破界矛”理论原型的加密晶片,交给了最信任的副手赵铭,低沉嘱咐:“若我等尽殁……此火种,不可熄。”
赢稷这近乎疯狂的三线决断,究竟是将文明引向了协同并进的生门,还是加速了内部耗散与崩溃的死路?
“破界矛”这把理论上足以弑神的凶器,能否在绝对的资源匮乏与时间压力下,从虚无的构想,变为现实的存在?
而整个帝秦文明,这台被强行驱动的、濒临解体的战争巨兽,是否真的能在最终的灰潮席卷而来之前,完成这最后一次、也是最为凶险的蜕变,吹响那逆伐至高的、悲壮无比的第一声号角?
答案,已不再存在于计划与争论中,而将书写于即将到来的、血火交织的终局战场之上。逆伐之序曲,已然在绝望的深渊中,悄然奏响。
他没有立刻宣布决定,而是用嘶哑而缓慢的语调,再次回顾了三条道路,剖析其利弊,语气平静得可怕,仿佛在陈述他人的命运。每一句话,都像一把冰冷的刻刀,在每个人心头划下清晰的、血淋淋的痕迹。
最终,他停顿了良久,目光缓缓扫过全场,每一个字都仿佛用尽了全身力气,沉重地砸在寂静的空气之中:
“帝国的命运,不能系于虚无缥缈的盟友,亦不能全然寄托于一场无法预知的苏醒。被动防御,终有尽时。苟延残喘,非帝秦风骨。”
“然,‘破界’一途,所需甚巨,险如踏渊。倾尽所有于一击,若不成,则万劫不复,再无转圜。”
他再次停顿,深吸一口气,那口气仿佛抽干了周围所有的氧气。
“故。”
“以‘复苏’为根,‘破界’为刃,‘共鸣’为奇。”
决议一出,满场皆惊,随即哗然!这并非选择一路,而是……三线并进?!
“不可!”内政大臣几乎晕厥,“资源根本无法支撑!这……这是要彻底榨干帝国最后一丝元气啊!”
“宰相,三心二意,乃兵家大忌!力量分散,恐一事无成!”老将疾呼。
赢稷猛地抬手,一股久违的威严骤然爆发,虽然疲惫,却带着不容置疑的铁血:
“非是三心二意,乃是孤注一掷,并行不悖!”
他的声音陡然拔高,带着一种近乎疯狂的决意:
“‘复苏’之路,乃帝国根基,龙脉存则骊山存,陛下醒则民心定。此路,需稳,倾力保障龙脉活性化所需最低限资源,一切以稳定为前提,不可冒进,不可干扰陛下自身蜕变过程。此为盾,为根!”
“‘破界’之研,乃绝地反击之唯一利刃!集中天工院最精锐力量,由章邯统领,授予最高权限,剥离所有次要项目,不惜一切代价进行理论攻坚与小型化验证!但,绝对禁止进行全功率或高能级测试,除非朕亲允。一切研究,必须严格遵循龙脉波动周期,利用其屏蔽特性,隐匿进行。此乃藏于鞘中之剑,未到绝杀之时,绝不轻露锋芒!”
“‘共鸣’之探,交由天机阁玄微子。以最低功耗、最长间隔、最隐蔽编码,定向发射信息流。内容非求救,而为……质询与宣告。质询星痕之秘,宣告帝秦不屈之意。此非主力,仅为一线渺茫之奇兵,或能触发的意外之变。”
这是一个极度疯狂、却又在疯狂中透着一丝极致理性的计划。它承认了资源的绝对匮乏,却选择不将鸡蛋放入一个篮子,而是在所有可能的方向上,压上最后的、微不足道的筹码。它以“复苏”维持存在,以“破界”积蓄杀招,以“共鸣”播种渺茫希望。它要求将本就微薄的力量再次精确分割,要求每一个环节都必须在极限压力下达到近乎完美的效率,要求绝对的纪律与牺牲。
这不再是求生,而是在绝境中,将文明的最后残躯,主动锻造成一柄用于逆势伐天的、粗糙、疯狂、却凝聚了所有意志与希望的绝命凶器!
冲突并未消失,反而以另一种形式加剧。如何精确分配那点可怜的资源?如何确保三线之间的绝对协调而非相互拖累?如何防止“破界”研究失控?“共鸣”信息该如何编制才能避免被视为挑衅或软弱?
但赢稷的意志已如钢铁铸就。争论被强行压下,庞大的、垂死的战争机器,开始依据这孤注一掷的战略,发出不堪重负的、却异常决绝的轰鸣,进行着最后一次、也是最危险的转型。
章邯领命,眼中燃烧着殉道者般的光芒,带领他残存的团队,隐入“深渊之间”更深处,与时间、与资源、与那至高法则进行着最危险的博弈。
龙脉核心被列为最高禁区,资源供给优先级提升,一切以稳定和促进其活性化为首要目标,赢稷日夜守候,感知着扶苏那微弱却持续变化的气息。
玄微子开始构建最复杂、最隐蔽的信息编码,试图将帝秦的意志与疑问,转化为宇宙尺度的微弱低语,投向深空。
赢稷在签署最终命令后,屏退众人,独自走到星图前。他伸出手,手指颤抖着,缓缓拂过那片已被灰白色彻底覆盖的、曾经的帝国疆域,最终,重重地点在了那个遥远的、冰冷的“上界坐标”之上。眼中,不再是绝望与沉重,而是一种近乎燃烧的、与年龄不符的疯狂战意。
章邯在进入彻底封闭的研究状态前,将一枚记录了所有核心数据与“破界矛”理论原型的加密晶片,交给了最信任的副手赵铭,低沉嘱咐:“若我等尽殁……此火种,不可熄。”
赢稷这近乎疯狂的三线决断,究竟是将文明引向了协同并进的生门,还是加速了内部耗散与崩溃的死路?
“破界矛”这把理论上足以弑神的凶器,能否在绝对的资源匮乏与时间压力下,从虚无的构想,变为现实的存在?
而整个帝秦文明,这台被强行驱动的、濒临解体的战争巨兽,是否真的能在最终的灰潮席卷而来之前,完成这最后一次、也是最为凶险的蜕变,吹响那逆伐至高的、悲壮无比的第一声号角?
答案,已不再存在于计划与争论中,而将书写于即将到来的、血火交织的终局战场之上。逆伐之序曲,已然在绝望的深渊中,悄然奏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