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 心火锻识破虚妄-《浮屠问道录》

  道伤尽复,修为精进,姜阳并未急于出关。他深知,前往黑风域前途未卜,必须将状态调整至巅峰,并尽可能提升实力。而眼下,最重要的便是将之前的领悟彻底巩固,并尝试炼制那构想中的本命法宝。

  他首先将心神沉入丹田,仔细体悟“五行寂灭剑气”的奥妙。心念微动,肺腑金气升腾,凝于指尖,化作一道锐利无匹的白金色剑气;转而肾水之气流转,剑气又变得幽深冰寒,如九幽寒泉;肝木之气赋予其勃勃生机与韧性;心火之气令其爆裂炽热;脾土之气则使其厚重沉凝,稳固如山。

  五道基础剑气随心转换,圆融无碍。继而,他尝试将五气并行,按照《五行衍天诀》中记载的更高深法门,引动五脏之气在经脉中交汇、融合。

  “嗡——”

  丹田内五色道基光芒大放,五道属性各异的灵力并非简单叠加,而是在一种玄妙的道韵引导下,相生相克,循环往复,最终于他掌心凝聚成一团混沌色的光球。光球内部,五行之力生生不息,衍化万千,而在光球最核心,一点极致的幽暗闪烁,散发出令周遭灵气都为之湮灭的寂灭气息。

  这正是“五行寂灭剑气”的雏形!虽未彻底成型,但其蕴含的磅礴力量与那股仿佛能归融万物的意境,让姜阳自己都感到心惊。

  “五行衍天,混沌初开,寂灭潜藏……此乃我之浮屠道基的外显之锋。”姜阳明悟,这剑气的强弱,直接取决于他五行道基的雄厚程度以及对五行生灭、寂灭归真的理解深度。

  熟悉了新的力量运用后,他将目光投向那堆炼器材料。

  炼制本命法宝,非同小可,尤其是立意高远的“问道浮屠”。他并未冒然动手,而是先以神识细细感应每一种材料的五行属性、能量波动,在心中不断推演炼制的步骤,以及如何将自身的五行道韵与寂灭意境融入其中。

  推演之中,他遇到瓶颈。几种主材料的五行平衡难以把握,尤其是作为核心承载物的“虚空晶石”,其属性偏于空无,如何完美协调五行成了难题。思绪纷杂,一时难以理顺。

  姜阳并未焦躁,他记起《浮屠问道录》中关于“心火锻神”的记载。此非炼器法门,而是一种淬炼神识、明心见性的辅助秘术。

  他屏息凝神,引动心火之气,并非用于攻伐或炼器,而是缓缓上行,灼烧识海!

  刹那间,识海之中仿佛有烈焰燃起,种种杂念、推演中的滞涩之处,如同薪柴般被心火灼烧、提炼。痛苦之余,一种前所未有的清明感浮现。之前推演中模糊不清的关窍,在心火的照耀下变得清晰无比。

  “原来如此!虚空晶石非属五行,正可作‘浮屠’之基,承载五行流转!以其为空无之基,方能衍化万物之实!五行非要在材料上绝对平衡,而是在炼入过程中,以我之道基为引,在其内部构建循环!”

  豁然开朗!姜阳眼中闪过一丝疲惫,但更多的是兴奋。心火锻神之术对神识消耗极大,但效果显着。

  他不再迟疑,调息片刻后,便开始动手。

  首先取出的便是那枚鸽卵大小、内部仿佛蕴含一片星空的“虚空晶石”。他张口喷出一股本命元气,包裹住晶石,同时双手掐诀,引动地火室中的精纯火灵之力,开始初步淬炼。

  随后,他依次投入“乙木精华”、“庚金之髓”、“离火之精”、“癸水之魄”、“戊土之心”这五种极为珍贵的五行本源材料。每投入一种,他便运转相应属性的法诀,将自身对该行大道感悟的道纹,以神识为笔,灵力为墨,一点点镌刻、熔炼进去。

  这个过程极其繁琐且耗费心神。他必须时刻维持五行灵力的精准输出与平衡,引导它们在虚空晶石内部按照《五行衍天诀》的玄奥轨迹构建循环。

  洞府之内,五色光华交替闪烁,地火呼啸,灵气奔涌。姜阳全身心投入其中,额头渗出细密汗珠,脸色时而潮红,时而苍白,但他的眼神始终专注而坚定。

  时间一天天过去。

  那虚空晶石在五行本源材料的融入和姜阳道纹的铭刻下,形态逐渐发生改变。原本不规则的模样,渐渐向着一种下尖上宽,有着微妙弧度的塔形转变。塔身呈现出混沌的底色,隐约可见五色光华在内里流转不息,形成一道道玄奥的纹路,而塔的最顶端,一点幽光深藏,仿佛能吞噬一切光线。

  一股晦涩而磅礴的气息,从这未完成的塔形法宝上弥漫开来。

  姜阳知道,最关键的一步到了——点入寂灭真意,并完成最后的凝练。

  他深吸一口气,指尖逼出一滴蕴含着精纯魂力与寂灭剑意的本命精血,缓缓点向那塔形法宝的顶端幽光之处。

  “融!”

  就在精血与塔身接触的刹那,异变陡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