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武侠:姐姐们,轻点,轻点啊!》

  青衣女子迟疑片刻,向其他几位女子交代一句,便转身快步进入灵鹫宫。

  没过多久,一位看似六七岁的女童自宫内快步走出,青衣女子恭敬地跟在身后。

  那女童正是天山童姥巫行云。

  “原来是你这 !”

  “还敢闯我灵鹫宫,找死!”

  一见李秋水,巫行云顿时怒不可遏。

  “呵呵!”

  “巫行云,别装模作样了。如今你正处散功期,功力全失,拿什么跟我斗?就靠你手下这些丫头?”

  李秋水冷笑一声,当场点破巫行云的状况。

  王语嫣轻轻拉了拉李秋水的手,向巫行云躬身行礼:

  “王语嫣拜见师伯祖。”

  “王语嫣?”

  “这逍遥派掌门指环,怎会在你手里?”

  见到王语嫣容貌酷似李秋水年轻时,巫行云满心困惑。

  “是外公无崖子传给我的。”

  王语嫣如实回答。

  “无崖子师弟……他还好吗?如今人在何处?”

  听到无崖子的名字,巫行云脸上露出激动。

  “外公一切安好,现在已前往曼陀山庄见我母亲。”

  王语嫣轻声答道。

  “巫行云!”

  “我外孙女如今是逍遥派新任掌门,见了掌门还不行礼?”

  李秋水语带得意地说道。

  与巫行云相争一生,此刻她自觉终于占了一次上风。无论无崖子心中最爱是谁,王语嫣终究是她与无崖子的外孙女。

  巫行云怒火中烧,但仍向王语嫣躬身行礼:

  “巫行云拜见掌门!”

  “师伯祖不必多礼,您是我的长辈,无须如此。”

  王语嫣连忙扶起巫行云。

  “礼不可废!”

  “你既为逍遥派掌门,我自当行礼。”

  巫行云神情肃然:

  “不知掌门前来,所为何事?”

  “并无要事。”

  “只是代外公来看望师伯祖。”

  “此外,语嫣也想化解师伯祖与外婆之间的旧怨。”

  王语嫣缓缓说道。

  “哼!”

  王语嫣话音落下,巫行云与李秋水相视一眼,几乎同时发出一声冷哼。

  显然,她们之间的仇怨,并非王语嫣三言两语便能化解。

  王语嫣脸上不由泛起一丝苦笑。

  她心知二人积怨数十年,确实难以轻易消解,因此早已有了长期周旋的准备。

  所幸,她心中已有一番计较。

  巫行云与李秋水之所以相恨多年,除了无崖子之外,更因彼此身体所受的伤害——巫行云因李秋水而身形永驻童稚,李秋水则被巫行云毁去容貌。

  若能解决这两桩伤痛,化解恩怨便有望可成。

  王语嫣自忖无力处理这两处伤势,但她相信夜榇必有办法。

  因此此来,正是要带巫行云一同前往雪月城。

  …….

  大理国皇城。

  “武三通,滚出来受死!”

  一声清喝响彻宫苑,闻者无不心惊。

  武三通乃大理御林军总管,竟有人敢直闯皇宫寻仇,且听其声蕴内力,绝非寻常之辈。

  “何人胆敢在皇宫放肆?”

  守门御林军见五名女子气势汹汹,当即厉声喝问。

  这五人正是自古墓派而来的林朝英、小龙女一行。

  她们此来,是为陆无双报那灭门之仇。

  而残杀陆家满门的凶手,正是御林军总管武三通。

  若论个人实力,武三通未必能敌李莫愁,可他背后有大理国撑腰,更有一灯大师这等逍遥天境的师父庇护。

  故而李莫愁始终难以为陆无双复仇。

  对守军质问,林朝英全然不理。

  她料定方才一声传音,必会惊动宫中主事之人。

  若无人出面,她便唯有杀入宫中,亲手取武三通性命。

  不多时,果然有一行人自内宫匆匆而出。

  为首者衣冠华贵,正是大理国主段正明。

  “不知前辈是何方高人,与武总管有何恩怨?不如入内详谈。”

  段正明全无帝王架子,言辞谦和,拱手相迎。

  见他态度恳切,林朝英略作迟疑,终是随他步入皇宫。

  她本已做好对方包庇武三通、或是言语冲突便即动手的准备,未料段正明如此客气,一时倒不便立时发难。

  段正明这般礼遇,自然也是因看出了林朝英修为不凡。

  通过方才那声蕴含内力的清啸,段正明已然清楚自己一行人绝非林朝英的对手。

  无论结局如何,眼下他唯有先稳住林朝英,同时遣人速去天龙寺请一灯大师与枯荣大师前来相助。

  步入大殿落座后,段正明开口询问:“敢问前辈,武总管究竟在何处开罪了前辈?还望明示。”

  林朝英 未语,一旁的陆无双倏然起身,满眼恨意地说道:“武三通杀我陆家满门,此仇不共戴天,我誓要报仇!”

  此言一出,段正明与段正淳等人心头皆是一沉。

  他们原想着若仇怨不深,尚可居中调解、赔礼化解,但一听是灭门之仇,便知今日之事已难善了。

  然而段正明心中不解:据他所知,武三通虽性情刚硬,却非大奸大恶之徒,怎会做出如此残忍之事?

  “这……姑娘所说,是否有所误会?武总管应当不会行此恶事吧?”段正明迟疑地问道。

  “误会?我亲眼所见,岂会是误会?当年若非爹娘将我藏起,我早已死于他手!”陆无双怒声驳斥。

  闻此,段正明明白此事已无转圜余地,遂向外吩咐:“去请武总管过来。”

  片刻后,一名侍卫匆匆来报:“陛下,武总管方才匆匆离宫,往天龙寺方向去了。”

  听到回报,段正明与段正淳等人脸上皆现怒容。

  武三通这一逃,无异于承认了自己犯下灭门恶行。他赶去天龙寺,显然是想求得师父一灯大师庇护。

  不过,他逃向天龙寺,反倒让段正明心中略松。以段正明的为人,自难容忍如此恶行,但武三通毕竟是一灯大师的弟子,而一灯大师又是段正明敬重的族叔。若由他亲自处置,难免顾及一灯大师的感受。

  如今武三通自投天龙寺,正好由一灯大师亲自决断。

  “请前辈稍候,我已派人前往天龙寺,想必很快便能将武三通带回。”段正明向林朝英解释,唯恐她因武三通逃脱而迁怒于他们。

  因段正明早已派人前往天龙寺,林朝英一行并未久等,便见一位身披袈裟的老僧,带着一名武将打扮的中年男子步入大殿。

  “皇叔好!”

  看到老和尚进门,段正明与段正淳立即起身,恭敬行礼。

  这老僧正是五绝之一的一灯大师。

  跟在他身后、面色惊惶的中年男子,便是武三通。

  一见武三通出现,陆无双眼中顿时涌起滔天恨意。

  若非李莫愁拉着,她早已冲上前去拼命。

  “见过陛下!”

  “不知陛下召老衲前来,所为何事?”

  一灯大师尚不知情,面带疑惑地问道。

  “皇叔,事情原委是这般……”

  段正明稍作迟疑,便将经过完整道来。

  不久,听完叙述,多年修佛、心静如水的一灯大师,脸上也现出震怒之色。

  “师尊,徒儿知错了!求您饶我一命!”武三通跪地哀求。

  “孽徒!”

  “老衲有眼无珠,竟未看出你是这般残暴之人!”

  “做出如此丧尽天良之事,还有何脸面求情?”

  “今日老衲便亲自清理门户!”

  一灯大师怒声说罢,一掌击在武三通腹上,废去其武功。

  随后他将面如死灰的武三通丢到陆无双面前,合十行礼道:

  “阿弥陀佛!”

  “老衲管教无方,铸此大错,在此向施主赔罪。”

  “这孽徒交由施主,任凭发落!”

  “师……呃……”

  武三通还想说话,陆无双已疾步上前,一剑刺穿他的咽喉。

  仍不解恨,她又挥剑连砍数下,才丢下长剑,扑入李莫愁怀中痛哭。

  见此处置,林朝英微微点头。

  一灯未加袒护,令她心中怒意稍减。

  陆无双的大仇,终于得报。

  此时,一灯望向林朝英,略作端详后,惊道:

  “阁下莫非是林女侠?”

  “正是。”

  “没想到段智兴还能认我我。”林朝英淡然回应。

  多年前,二人曾有一面之缘。

  “林女侠风姿依旧,更胜往昔!”一灯叹道。

  他知世上有驻颜之法,但见林朝英十数年容颜未老,反显年轻,仍感惊讶。

  “惭愧!”

  “孽徒造此罪业,老衲难辞其咎。这本《一阳指》赠予施主,略作补偿。”

  一灯取出一本秘籍,满脸愧色递向陆无双。

  此言一出,在场众人皆惊。

  段正明与段正淳面露惊愕,段家《一阳指》虽不及《六脉神剑》珍贵,却也是祖传绝学,未料一灯大师竟将其赠与他人。

  连林朝英亦略感意外,她深知当年一灯凭此指法跻身五绝之列,今日能如此慷慨,足见化解恩怨的诚意。

  一灯大师心中自有考量:一来此事本是他们之过,武三通虽已伏诛,愧疚犹在,若不释怀,恐碍日后修行;二来林朝英修为已臻神游玄境,远胜自己当年所见,大理不愿与如此高手结仇,故需以重礼赔罪。

  《一阳指》虽珍贵,却非不可外传。昔日王重阳曾以《九阴真经》相换,因此一灯认为此物最为合适。

  陆无双不知该不该收,望向林朝英。林朝英轻声应允:“既是赔礼,收下无妨。”陆无双这才接过。

  林朝英收下此物,并非贪图其威力——比起夜榇所授《太极玄清道》,它实不足道。只是见段正明与一灯态度诚恳,有意安抚其心,且大理段氏尚有老祖段思平,实力深不可测。夜榇曾劝林朝英暂勿动身,但她执意自行了断,并备足手段,纵是段思平亲临,她也无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