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尘封的举报信-《逼我背锅?我执掌纪检你慌啥?》

  从秦刚办公室出来,林风步履生风,径直返回“利剑”专案组的秘密据点。

  他召集了张成、李正和小周,开了一个紧急闭门会议。

  会议室的百叶窗被拉下,只留下一片沉闷的白光。

  林风将秦刚的命令复述了一遍,最后吐出了那个名字。

  “同志们,我们接下来的目标是赵东来。”

  听到这三个字,刚刚点起一支烟的老纪检张成,手里的动作都顿了一下。

  会议室里的空气仿佛瞬间凝固。

  张成皱起了眉头,忍不住开口:“林组长,这个赵东来,可不是善茬。”

  “他在公安系统干了快三十年,人脉广得很。”

  “而且他自己就是搞刑侦出身的,我们想查他,恐怕还没动手,他就先闻到味儿了。”

  张成说出了所有人的担忧。

  李正也跟着说道:“是啊,林组长。我们查杨明远可以从审批项目入手,查陈宏可以从公司资金入手,可是这个赵东来……”

  他有些为难地摊了摊手,“他不像商人有清晰的资金流水,也不像行政官员有可以查阅的审批文件。”

  “他的权力更多体现在对具体案件的干预上,这种证据太难抓了。”

  “除非能找到当事人愿意站出来指证他。可谁敢去指证一个手握大权的公安局常务副局长呢?”

  一时间,整个会议室都陷入了无从下手的沉寂。

  林风没有说话。

  他静静听着大家的讨论,手指习惯性地在桌上轻轻敲击。

  他在思考。

  众人说得都对。

  赵东来这块骨头,又硬又滑。

  用常规手段去调查,比如派人跟踪或秘密调查他的资产,无异于在老警察面前耍花招,只会被他立刻发现。

  到时候不仅一无所获,反而会彻底暴露。

  必须另辟蹊径。

  必须找到一个他意想不到的突破口。

  一个他自认为早已处理干净,可以高枕无忧的陈年旧案。

  可这样的案子,又该去哪里找?

  林风的脑中飞速运转。

  一个被很多人忽略,却可能埋藏着无数秘密的地方,渐渐浮现。

  纪委,信访档案室。

  那里堆积着十几年来全市各地上报的海量群众举报信。

  这些信件绝大多数都因证据不足或查无实据,而被“暂存”起来,日积月累,早已堆积如山。

  很少有人会再去翻动。

  林风却产生了一种强烈的直觉。

  既然赵东来在海东区经营多年,作威作福,那么针对他的举报信一定不会少。

  这些信当年或许都被他用各种手段压了下去,但信件本身,却作为档案被永久地保存了下来。

  那里,很可能就藏着他们现在最需要的那把钥匙。

  想到这里,林风敲击桌面的手指猛地停住,他抬起眼。

  “我知道该去哪儿找了。”

  他的声音不大,却透着一股不容置疑的肯定。

  张成和李正都抬起了头。

  “林组长,你想到办法了?”

  林风嘴角勾起一丝冷峻的弧度。

  “走,跟我来。”

  “我们去一个地方,挖点旧东西出来。”

  ……

  纪委大楼,地下一层。

  信访档案室。

  沉重的铁门被推开,一股陈旧纸张和灰尘混合的特殊气味扑面而来。

  巨大的铁制档案架一排排顶到天花板,上面密密麻麻摆满了已经泛黄的牛皮纸档案盒。

  小周看着眼前浩如烟海的档案,忍不住打了个喷嚏。

  “我的天……这得有多少?”他揉了揉鼻子,问道,“林组,我们找什么?”

  林风的目光在档案架上快速扫过,最后停在一排写着“海东区”字样的架子前。

  “就找这个。”

  林风指着那排架子。

  “把最近五年,所有关于海东区的举报信全都给我搬下来!”

  “尤其是涉及到公安系统和征地拆迁领域的,一封都不能漏!”

  “啊?!”小周有些傻眼,“林组长,这么多,得找到什么时候去?”

  “别废话!”林风瞪了他一眼,“我们现在就是在沙子里淘金,捞不到也得捞!动手!”

  说完,他自己率先搬来梯子,爬上高处,开始从最顶层的架子上往下搬运档案盒。

  张成和李正对视一眼,也二话不说,加入了进来。

  整个下午,四人谁也没再说话。

  档案室里只有搬运档案盒的沉重回音,以及翻阅纸张时那种脆弱的“哗啦”声。

  灰尘在孤独的灯光下飞舞,汗水很快浸湿了他们的衬衫后背。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

  太阳西斜,天色渐暗。

  他们面前的桌上已经堆起了小山一样高的档案盒,但仍一无所获。

  看到的,大多是些邻里纠纷或查无实据的恶意举报,没有任何与赵东来有关的有价值线索。

  小周的腰都快直不起来了。

  他揉了揉酸涩的眼睛,有些泄气地说道:“林组长,要不还是算了吧,这根本是白费功夫。”

  “说不定当年根本就没人敢举报他。”

  张成也有些动摇了:“是啊,林风,要不我们还是想想别的办法。”

  林风没有理会他们。

  他依旧埋着头,在一份份尘封的信件里专注地搜寻着,脸上沾满了灰尘,眼神却依旧明亮。

  他又拿起一个已经快要散架的档案盒。

  这个盒子来自三年前。

  他打开盒子,里面的信件纸张更加泛黄脆弱。

  他小心翼翼地一封封往外拿。

  突然,他的手停住了。

  他的目光被一封夹杂在众多信件中毫不起眼的匿名信,牢牢吸住。

  信封没有署名,邮戳的日期是三年前的秋天。

  信纸是最廉价的横格纸,上面的字歪歪扭扭。

  但信的内容,却触目惊心。

  信中举报了时任海东区公安分局局长的赵东来,在处理一起发生在城中村的“拆迁致死案”时徇私枉法。

  信里说,当时一家姓李的住户因补偿款问题和拆迁队发生冲突,男主人被对方活活打成重伤,送医后抢救无效死亡。

  家属报警,但负责处理此案的正是赵东来。

  他亲自下令,将这起性质恶劣的故意伤害致死案,强行定性为当事人在冲突中自己不慎摔倒、引发旧疾的“意外事故”。

  最终,所有打人者都未受任何法律制裁,仅由拆迁队老板赔了一笔钱草草了事。

  林风拿着信的手指,关节微微收紧。

  他知道,自己找到了。

  找到了那把一直在寻找的钥匙。

  而当他看到信件末尾,提到的那个嚣张的拆迁队背后的老板名字时,他的瞳孔骤然一缩。

  陈宏。

  竟然又是陈宏!

  赵东来,陈宏。

  这封信像一根细线,将这两个看似毫无关联的大人物,紧紧串联在了一起。

  把他们之间不为人知的肮脏交易,血淋淋地揭示了出来。

  “找到了。”

  林风猛地从椅子上站起,声音因激动而有些沙哑。

  他高高举起手中那封已经发黄的信件,对着早已累得东倒西歪的张成他们,大声说道:

  “我们找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