暂时不用关心外界,李伊自然关心起心魔李伊的状态。
虽然相处时间短暂,但心魔李伊很多时候展现出来的特质,确实很像李伊自己,不对应该说就是自己才对。
李伊曾经是独生子女,或者说基本上她这个年龄段独生子女真的多,一方面条件好了,另一方面也是条件不好,生活压力大,生不起。
李伊是个很爱幻想的类型,追星也不是没追过,只不过很难绷住的一点是,追过的明星都塌方了。
而且由于自身内敛的性格,很少和人提起过追星的经历,其实也不算经历,因为李伊在追星这个角度分币没花过,更别提什么线下演唱会门票了。
一方面条件摆在这,一张门票贵的可以吃好几顿饭,太亏了。
另一方面,李伊不觉得消费就是追星的体现,理智消费,根据自身客观条件来就行,非得逞能的话,李伊只能尊重个人命运了。
李伊最大的追星贡献就是追剧和听听歌,没了,甚至不是去付费听歌,而是找免费的下载听歌看剧。
属于是节俭中的节俭,无意中略过了很多坑。
毕竟那时候追星潮可是很剧烈,还不能说一句坏话。
遇到这种,李伊都是避而远之的,生怕惹火上身。
李伊是个很怕麻烦的性格,宁愿不做不错,也不出去显摆自己,去找认同或者小团体,一句话,没必要的事。
李伊忘了从哪看到的一句话,小众的好处就在于小众这一个优点,一旦放大来看,各种瑕疵会非常明显。
回想起来,李伊都觉得自己幸运,因为盲从心理每个人都有,别觉得自己一定清醒或者人间清醒,那只是一时的,不是一直的。
现代信息量巨大,热搜都不是按天计算,而是按秒按分计算,你就应该明白,信息量到底多大。
而且个人推荐推送,数据化算法下的信息茧房比以前要严重的多,一个个‘舒适圈’被人为的造出、分割,人们的心早就被人牵着走了。
不良媒体又多,断章取义、虚假新闻的情况屡见不鲜。
有句话说得好,黑流量也是流量,这就说明大家在适应社会的变化,别觉得这是坏事,被人推着走和被人赶着走区别不大,但主动权依旧在自己手中。
就像骗子骗钱,也是需要找到对应的‘客户’,讲究一个‘对症下药’,骗小孩、骗大人、骗老人,用的方法都不一样。
骗术不在于精妙,而在于筛选‘客户’,看懂这一点,就能明白,很多人只是侥幸没被骗,或阴差阳错或机缘巧合躲避了过去,这是好事,不被骗就比被骗了强。
但也没必要嘲讽被骗的人,除非真的就是抱有侥幸心理,蠢而不自知,事后诸葛亮都做不到的人,那只能尊重个人命运了,管的多了人家说不定觉得你当了财路呢!
阴阳怪气其实并不惹人生气,很多时候是装傻子充楞的阴阳怪气才气人,毕竟和不讲道理的人讲道理,跟对牛弹琴有什么区别?
话说远了,李伊也不是没有中二病的年纪,但是很短,因为中二不起来,有羞耻心,而且很高。
不过中二还是有的,譬如真正心情激动的时候,像是番剧到了最关键最精彩的剧情,或者小说真正到了某个情节的巅峰,中二病就会复发。
不过在夜深人静的时候李伊也会感觉到孤独,这种孤独就像心里话有很多,但是没人诉说,只能和自己的影子对话,又或者对着镜子的自己自言自语。
或许每个人都希望有那么一个人能够真正的理解自己包容自己吧,但包容不是纵容,宽容不代表认同。
孤独的滋味难明,或许是夜深人静之时的思考,思考未来的样子如何,是好是坏,但最终又会落到实地,明天要上学或者上班,明天早上吃什么等等。
孤独不是刺痛,而是钝刀子割肉的痛苦,不快不慢刚刚好,就像逝去的青春永远不能回归。
孤独会常伴一个人一生,某一刻真正理解这个世界其实一个人就只是一个人那么简单。
没有人能真正与自己心意相通,甚至连父母都未必完全了解自己的孩子。
到这时我们就应该明白,孤独其实就是长大,你长大了就这么简单。
不是很复杂的理由,不是很复杂的心情,不是很复杂的题目,而是简单的两个字‘长大’。
但每个人对孤独的解释和理解不同,李伊并不会强加给别人自己的思想,只是会默默消化掉,没事胡思乱想有什么不好?
人这一生,除了每天吃维持生命体征的热量食物以外,都是支线任务!
没错,生存是第一位的,其他的都要靠边站。
但这不是说要劝人颓废,而是不要把每件事都看得那么重,会很累的,身体会累,心更会累,身心!身心!
心就是你的思维,你的意识,身就是身体,身体的疲惫会反馈给精神,精神的疲惫一样会反馈到身体上。
身心是互相影响的,为什么精神头越足的人看起来越活力,因为心态好身体也好,一个人的心不够强大,可以慢慢来,身不够强大也可以慢慢来。
但是心为主体,心不够强大,身体再强大,人也会变得软弱。
李伊其实就处于这种状态,庞大的力量甚至没有对标之后,李伊都不知道自身的层次在何种地步,不过这一点不赖李伊,实在是力量的跨度确实大,这一点没的说。
太素身带来的提升堪称全方位,不过李伊始终觉得,人不会被力量所掌控,只会被自身的欲望所掌控。
欲望才是所有人真正的敌人,而欲望也是每个人自己,所以人最大的敌人永远都是自身。
李伊双眼无神的打量着,黑暗的精神空间,一时间想了很多,她真的特别
虽然相处时间短暂,但心魔李伊很多时候展现出来的特质,确实很像李伊自己,不对应该说就是自己才对。
李伊曾经是独生子女,或者说基本上她这个年龄段独生子女真的多,一方面条件好了,另一方面也是条件不好,生活压力大,生不起。
李伊是个很爱幻想的类型,追星也不是没追过,只不过很难绷住的一点是,追过的明星都塌方了。
而且由于自身内敛的性格,很少和人提起过追星的经历,其实也不算经历,因为李伊在追星这个角度分币没花过,更别提什么线下演唱会门票了。
一方面条件摆在这,一张门票贵的可以吃好几顿饭,太亏了。
另一方面,李伊不觉得消费就是追星的体现,理智消费,根据自身客观条件来就行,非得逞能的话,李伊只能尊重个人命运了。
李伊最大的追星贡献就是追剧和听听歌,没了,甚至不是去付费听歌,而是找免费的下载听歌看剧。
属于是节俭中的节俭,无意中略过了很多坑。
毕竟那时候追星潮可是很剧烈,还不能说一句坏话。
遇到这种,李伊都是避而远之的,生怕惹火上身。
李伊是个很怕麻烦的性格,宁愿不做不错,也不出去显摆自己,去找认同或者小团体,一句话,没必要的事。
李伊忘了从哪看到的一句话,小众的好处就在于小众这一个优点,一旦放大来看,各种瑕疵会非常明显。
回想起来,李伊都觉得自己幸运,因为盲从心理每个人都有,别觉得自己一定清醒或者人间清醒,那只是一时的,不是一直的。
现代信息量巨大,热搜都不是按天计算,而是按秒按分计算,你就应该明白,信息量到底多大。
而且个人推荐推送,数据化算法下的信息茧房比以前要严重的多,一个个‘舒适圈’被人为的造出、分割,人们的心早就被人牵着走了。
不良媒体又多,断章取义、虚假新闻的情况屡见不鲜。
有句话说得好,黑流量也是流量,这就说明大家在适应社会的变化,别觉得这是坏事,被人推着走和被人赶着走区别不大,但主动权依旧在自己手中。
就像骗子骗钱,也是需要找到对应的‘客户’,讲究一个‘对症下药’,骗小孩、骗大人、骗老人,用的方法都不一样。
骗术不在于精妙,而在于筛选‘客户’,看懂这一点,就能明白,很多人只是侥幸没被骗,或阴差阳错或机缘巧合躲避了过去,这是好事,不被骗就比被骗了强。
但也没必要嘲讽被骗的人,除非真的就是抱有侥幸心理,蠢而不自知,事后诸葛亮都做不到的人,那只能尊重个人命运了,管的多了人家说不定觉得你当了财路呢!
阴阳怪气其实并不惹人生气,很多时候是装傻子充楞的阴阳怪气才气人,毕竟和不讲道理的人讲道理,跟对牛弹琴有什么区别?
话说远了,李伊也不是没有中二病的年纪,但是很短,因为中二不起来,有羞耻心,而且很高。
不过中二还是有的,譬如真正心情激动的时候,像是番剧到了最关键最精彩的剧情,或者小说真正到了某个情节的巅峰,中二病就会复发。
不过在夜深人静的时候李伊也会感觉到孤独,这种孤独就像心里话有很多,但是没人诉说,只能和自己的影子对话,又或者对着镜子的自己自言自语。
或许每个人都希望有那么一个人能够真正的理解自己包容自己吧,但包容不是纵容,宽容不代表认同。
孤独的滋味难明,或许是夜深人静之时的思考,思考未来的样子如何,是好是坏,但最终又会落到实地,明天要上学或者上班,明天早上吃什么等等。
孤独不是刺痛,而是钝刀子割肉的痛苦,不快不慢刚刚好,就像逝去的青春永远不能回归。
孤独会常伴一个人一生,某一刻真正理解这个世界其实一个人就只是一个人那么简单。
没有人能真正与自己心意相通,甚至连父母都未必完全了解自己的孩子。
到这时我们就应该明白,孤独其实就是长大,你长大了就这么简单。
不是很复杂的理由,不是很复杂的心情,不是很复杂的题目,而是简单的两个字‘长大’。
但每个人对孤独的解释和理解不同,李伊并不会强加给别人自己的思想,只是会默默消化掉,没事胡思乱想有什么不好?
人这一生,除了每天吃维持生命体征的热量食物以外,都是支线任务!
没错,生存是第一位的,其他的都要靠边站。
但这不是说要劝人颓废,而是不要把每件事都看得那么重,会很累的,身体会累,心更会累,身心!身心!
心就是你的思维,你的意识,身就是身体,身体的疲惫会反馈给精神,精神的疲惫一样会反馈到身体上。
身心是互相影响的,为什么精神头越足的人看起来越活力,因为心态好身体也好,一个人的心不够强大,可以慢慢来,身不够强大也可以慢慢来。
但是心为主体,心不够强大,身体再强大,人也会变得软弱。
李伊其实就处于这种状态,庞大的力量甚至没有对标之后,李伊都不知道自身的层次在何种地步,不过这一点不赖李伊,实在是力量的跨度确实大,这一点没的说。
太素身带来的提升堪称全方位,不过李伊始终觉得,人不会被力量所掌控,只会被自身的欲望所掌控。
欲望才是所有人真正的敌人,而欲望也是每个人自己,所以人最大的敌人永远都是自身。
李伊双眼无神的打量着,黑暗的精神空间,一时间想了很多,她真的特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