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曦在陈府的平静生活,并未持续太久。凡尘俗世,终究离不开恩怨纠葛与利益纷争。
这一日,陈文轩从外面回来,脸色比往日更加阴沉,眉宇间的愁绪几乎化不开。他甚至没有像往常一样先去给母亲请安,而是将自己关进了书房。
府中的老管家,一位在陈家服务了数十年的忠仆,看着少爷的模样,忍不住摇头叹息,被恰巧路过的林曦看到。
“福伯,文轩哥哥他……是遇到什么难事了吗?”林曦轻声问道,她这段时间与府中上下相处融洽,大家都喜欢这个勤快又善良的“曦儿姑娘”。
福伯看了看林曦,欲言又止,最终还是在林曦那清澈目光的注视下,低声道:“是城西的赵家……他们,他们欺人太甚了!”
通过福伯带着愤懑的叙述,林曦大致明白了缘由。
城西赵家,是本地新崛起的豪商,与官府关系密切,行事霸道。陈家祖上曾留下一片位于城郊、位置颇佳的桑林,是陈家如今为数不多的重要产业之一,陈家丝绸生意大半依赖于此。赵家觊觎这片桑林已久,此前已多次明里暗里使绊子,压低陈家生丝价格,挖走陈家织工。
而这一次,赵家更是勾结官府,以“清理河道、加固堤坝”为名,出具了一份官文,声称要征用包括陈家桑林在内的大片土地,给出的补偿却低得可怜,几乎是强取豪夺!陈文轩今日便是去衙门理论,结果可想而知,被敷衍了回来。若桑林被征,陈家这最后的生计来源便断了,恐怕真要彻底败落,连这祖宅都未必保得住。
“那赵家少爷赵蟠,就是个泼皮无赖!仗着家里有钱有势,横行乡里!他早就放话出来,除非……除非少爷肯将小姐……”福伯说到这里,猛地住口,意识到失言,连忙道,“唉,老奴多嘴了,曦儿姑娘莫要外传。”
林曦眸光微闪,已然明白。那赵蟠恐怕还打了陈府那位早已出嫁、但据说夫家同样不太如意、偶尔会回娘家小住的“小姐”,也就是陈文轩姐姐的主意。
她点了点头,安慰了福伯几句,便转身离开。神念微动,已如水波般无声无息地覆盖了整个城池,瞬间便锁定了那座装修奢华、仆从如云的赵府,也“看”到了那个正在府中与一群狐朋狗友饮酒作乐、满脸横肉、眼神轻浮的赵蟠。
以她的能力,只需一个念头,便能让这赵家父子暴毙,让那狗官丢官罢职,甚至让这座城池换个天地。但这并非炼心之道,也违背了师祖“莫扰因果”的告诫。强行以力破局,固然爽快,却会彻底搅乱此地的因果线,对她、对陈家,都未必是好事。
她需要一种更“自然”的方式,一种符合此界规则,却能化解危机的方法。
接下来的几天,陈府上下愁云惨淡。陈文轩四处奔走,求告无门,人肉眼可见地消瘦下去。陈老夫人得知消息后,病情也似乎有反复的迹象,时常望着窗外叹息。
林曦依旧如常地做着杂事,陪着老夫人说话,但暗中,她开始行动了。
她并未直接对赵家或官府出手,而是将目光投向了那片即将被“征用”的桑林。
在一个月色朦胧的夜晚,她悄然来到桑林。这片桑林确实长得极好,枝叶繁茂,是陈家几代人的心血。她漫步于林间,指尖轻轻拂过粗糙的树皮,感受着这些凡木微弱的生命气息。
她调动起体内一丝微不可查的、被压制到极致的混沌青莲本源生机,这生机对于修士而言或许不算什么,但对于这些凡俗植物,却不亚于仙露甘霖。
她并未让桑树疯狂生长,那样太过显眼。她只是将这股蕴含着“坚韧”、“繁茂”、“驱邪”道韵的生机,如同最温柔的春雨,均匀地洒向整片桑林,滋养其根本,提升其本质。
随后,她来到桑林边缘,那条所谓的需要“清理加固”的河道旁。河道确实有些淤塞,但远未到需要征用大片良田桑林的地步。她观察着水脉流向,地气分布,心中渐渐有了计较。
她以指代笔,在河边几处不起眼的泥地上,勾勒下几个玄奥却自然的痕迹。这些痕迹并非阵法,而是蕴含着她对“稳固”、“疏导”法则的一丝理解,能潜移默化地引导地气,稳固河岸,疏通水脉。做完这一切,痕迹便迅速融入泥土,消失不见,仿佛从未存在过。
数日之后,奇异的事情开始发生。
首先是陈家的桑林。负责照看桑林的农户惊讶地发现,林中的桑树似乎变得更加精神,叶片肥厚油绿,连往年偶尔会出现的病虫害都消失无踪。更令人称奇的是,用这片桑林产的桑叶喂养的春蚕,结出的蚕茧又大又白,抽出的生丝品质竟提升了一个档次,变得格外坚韧且光泽亮丽!陈家织坊用这批生丝织出的绸缎,质地远超以往,几乎能与最上等的贡品相媲美!
消息不胫而走,原本因陈家势弱而有些犹豫的老客户们纷纷回头,甚至引来了更远处的大客商,陈家积压的绸缎被抢购一空,价格还比以往高了不少。陈文轩又惊又喜,虽然桑林危机尚未解除,但这突如其来的转机,无疑给困境中的陈家注入了一剂强心针。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与此同时,官府派来勘察河道的吏员也发现了异常。原本预计需要大规模征用土地才能解决的河道淤塞问题,不知为何,河岸变得异常稳固,水流也似乎顺畅了许多,只需进行小范围的疏浚即可。那份夸大其词的征地方案,顿时显得站不住脚。
赵家得到消息,又惊又怒。赵蟠更是气急败坏,他垂涎陈家家产和陈家小姐已久,眼看就要得手,岂容出现变故?他一方面派人暗中散播谣言,诋毁陈家丝绸质量,另一方面,则准备使出更下作的手段。
这一晚,月黑风高。
赵蟠纠集了一群地痞流氓,带着火油和棍棒,意图潜入桑林纵火,制造混乱,再嫁祸给陈家,以此逼迫官府强行征用。
然而,当他们鬼鬼祟祟靠近桑林时,怪事发生了。
林中最外围的几株老桑树,无风自动,枝条如同活过来一般,悄无声息地缠绕延伸,将这些地痞绊得人仰马翻。他们带来的火把,莫名其妙地纷纷熄灭。黑暗中,仿佛有无数双眼睛在盯着他们,空气中弥漫着一股令人心悸的气息。
更有人仿佛产生了幻觉,看到桑林中有点点青绿色的萤火飘荡,如同鬼火。地痞们本就心虚,此刻更是吓得魂飞魄散,以为是冲撞了守护桑林的灵物(实则是林曦残留的微弱生机道韵与植物产生的共鸣),连滚带爬地逃了回去,连火油棍棒都丢了一地。
赵蟠得知后,又惊又怕,却更加不甘。他认定是陈家搞鬼,决定亲自带更多人手,第二天晚上再去。
林曦在陈府中,对这一切了如指掌。她知道,仅仅依靠桑林的“神异”和地痞的胆怯,并不能彻底解决问题。赵家势大,若不从根本上给予教训,迟早还会生出事端。
她将目光,投向了赵家最大的依仗——财富。
她再次动用神念,仔细“翻阅”了赵家的账本往来,以及他们与官府勾结、偷税漏税、欺行霸市的种种证据。这些证据藏得隐秘,但在林曦的神念下无所遁形。
她没有将这些证据直接公之于众,那样太过刻意。她只是选择了一个“巧合”。
第二天,一位奉命暗访此地吏治、刚正不阿的巡察御史,恰好“路过”赵家名下的一处赌场,又“恰好”遇到了赵蟠在里面耀武扬威,欺压良善。御史大人微服私访,本就想找本地豪强的把柄,见状自然留意。随后,几封字迹娟秀、内容详实、证据确凿的匿名信,“恰到好处”地出现在了御史下榻的驿馆房间。
接下来的事情,便顺理成章了。
巡察御史雷厉风行,迅速查实了赵家多项罪名,勾结官府、强占民田、偷税漏税证据确凿。赵家父子锒铛入狱,家产抄没。那位与赵家勾结的官员也被罢官问罪。
树倒猢狲散,曾经不可一世的赵家,顷刻间土崩瓦解。
而陈家的桑林,因为河道勘察结论的改变,以及赵家倒台,征用之事自然不了了之。加之陈家丝绸名声大噪,生意重新红火起来,衰败的家族竟有了中兴之象。
陈文轩和陈老夫人只觉得恍如梦中,这一切的转折都太过戏剧化,充满了各种难以解释的“巧合”与“运气”。他们无论如何也想不到,这一切的背后,是那个平日里安静乖巧、只是笑容特别能温暖人心的“曦儿姑娘”,在不经意间,如同定海神针般,平息了这场几乎将陈家卷入深渊的暗流。
林曦看着陈府上下重现笑容,看着陈文轩重新挺直了腰杆,看着陈老夫人身体日渐硬朗。她心中宁静而喜悦。
她依旧每日做着琐碎的杂事,仿佛一切与她无关。但她的道心,在这场不动声色、却拨动风云的历练中,愈发沉淀。她明白了,力量的真谛,不在于彰显,而在于守护;不在于破坏,而在于创造。
青莲微光,亦可定风波。
她觉得,自己在陈府的这段尘缘,或许快要圆满了。
(第585章 完)
这一日,陈文轩从外面回来,脸色比往日更加阴沉,眉宇间的愁绪几乎化不开。他甚至没有像往常一样先去给母亲请安,而是将自己关进了书房。
府中的老管家,一位在陈家服务了数十年的忠仆,看着少爷的模样,忍不住摇头叹息,被恰巧路过的林曦看到。
“福伯,文轩哥哥他……是遇到什么难事了吗?”林曦轻声问道,她这段时间与府中上下相处融洽,大家都喜欢这个勤快又善良的“曦儿姑娘”。
福伯看了看林曦,欲言又止,最终还是在林曦那清澈目光的注视下,低声道:“是城西的赵家……他们,他们欺人太甚了!”
通过福伯带着愤懑的叙述,林曦大致明白了缘由。
城西赵家,是本地新崛起的豪商,与官府关系密切,行事霸道。陈家祖上曾留下一片位于城郊、位置颇佳的桑林,是陈家如今为数不多的重要产业之一,陈家丝绸生意大半依赖于此。赵家觊觎这片桑林已久,此前已多次明里暗里使绊子,压低陈家生丝价格,挖走陈家织工。
而这一次,赵家更是勾结官府,以“清理河道、加固堤坝”为名,出具了一份官文,声称要征用包括陈家桑林在内的大片土地,给出的补偿却低得可怜,几乎是强取豪夺!陈文轩今日便是去衙门理论,结果可想而知,被敷衍了回来。若桑林被征,陈家这最后的生计来源便断了,恐怕真要彻底败落,连这祖宅都未必保得住。
“那赵家少爷赵蟠,就是个泼皮无赖!仗着家里有钱有势,横行乡里!他早就放话出来,除非……除非少爷肯将小姐……”福伯说到这里,猛地住口,意识到失言,连忙道,“唉,老奴多嘴了,曦儿姑娘莫要外传。”
林曦眸光微闪,已然明白。那赵蟠恐怕还打了陈府那位早已出嫁、但据说夫家同样不太如意、偶尔会回娘家小住的“小姐”,也就是陈文轩姐姐的主意。
她点了点头,安慰了福伯几句,便转身离开。神念微动,已如水波般无声无息地覆盖了整个城池,瞬间便锁定了那座装修奢华、仆从如云的赵府,也“看”到了那个正在府中与一群狐朋狗友饮酒作乐、满脸横肉、眼神轻浮的赵蟠。
以她的能力,只需一个念头,便能让这赵家父子暴毙,让那狗官丢官罢职,甚至让这座城池换个天地。但这并非炼心之道,也违背了师祖“莫扰因果”的告诫。强行以力破局,固然爽快,却会彻底搅乱此地的因果线,对她、对陈家,都未必是好事。
她需要一种更“自然”的方式,一种符合此界规则,却能化解危机的方法。
接下来的几天,陈府上下愁云惨淡。陈文轩四处奔走,求告无门,人肉眼可见地消瘦下去。陈老夫人得知消息后,病情也似乎有反复的迹象,时常望着窗外叹息。
林曦依旧如常地做着杂事,陪着老夫人说话,但暗中,她开始行动了。
她并未直接对赵家或官府出手,而是将目光投向了那片即将被“征用”的桑林。
在一个月色朦胧的夜晚,她悄然来到桑林。这片桑林确实长得极好,枝叶繁茂,是陈家几代人的心血。她漫步于林间,指尖轻轻拂过粗糙的树皮,感受着这些凡木微弱的生命气息。
她调动起体内一丝微不可查的、被压制到极致的混沌青莲本源生机,这生机对于修士而言或许不算什么,但对于这些凡俗植物,却不亚于仙露甘霖。
她并未让桑树疯狂生长,那样太过显眼。她只是将这股蕴含着“坚韧”、“繁茂”、“驱邪”道韵的生机,如同最温柔的春雨,均匀地洒向整片桑林,滋养其根本,提升其本质。
随后,她来到桑林边缘,那条所谓的需要“清理加固”的河道旁。河道确实有些淤塞,但远未到需要征用大片良田桑林的地步。她观察着水脉流向,地气分布,心中渐渐有了计较。
她以指代笔,在河边几处不起眼的泥地上,勾勒下几个玄奥却自然的痕迹。这些痕迹并非阵法,而是蕴含着她对“稳固”、“疏导”法则的一丝理解,能潜移默化地引导地气,稳固河岸,疏通水脉。做完这一切,痕迹便迅速融入泥土,消失不见,仿佛从未存在过。
数日之后,奇异的事情开始发生。
首先是陈家的桑林。负责照看桑林的农户惊讶地发现,林中的桑树似乎变得更加精神,叶片肥厚油绿,连往年偶尔会出现的病虫害都消失无踪。更令人称奇的是,用这片桑林产的桑叶喂养的春蚕,结出的蚕茧又大又白,抽出的生丝品质竟提升了一个档次,变得格外坚韧且光泽亮丽!陈家织坊用这批生丝织出的绸缎,质地远超以往,几乎能与最上等的贡品相媲美!
消息不胫而走,原本因陈家势弱而有些犹豫的老客户们纷纷回头,甚至引来了更远处的大客商,陈家积压的绸缎被抢购一空,价格还比以往高了不少。陈文轩又惊又喜,虽然桑林危机尚未解除,但这突如其来的转机,无疑给困境中的陈家注入了一剂强心针。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与此同时,官府派来勘察河道的吏员也发现了异常。原本预计需要大规模征用土地才能解决的河道淤塞问题,不知为何,河岸变得异常稳固,水流也似乎顺畅了许多,只需进行小范围的疏浚即可。那份夸大其词的征地方案,顿时显得站不住脚。
赵家得到消息,又惊又怒。赵蟠更是气急败坏,他垂涎陈家家产和陈家小姐已久,眼看就要得手,岂容出现变故?他一方面派人暗中散播谣言,诋毁陈家丝绸质量,另一方面,则准备使出更下作的手段。
这一晚,月黑风高。
赵蟠纠集了一群地痞流氓,带着火油和棍棒,意图潜入桑林纵火,制造混乱,再嫁祸给陈家,以此逼迫官府强行征用。
然而,当他们鬼鬼祟祟靠近桑林时,怪事发生了。
林中最外围的几株老桑树,无风自动,枝条如同活过来一般,悄无声息地缠绕延伸,将这些地痞绊得人仰马翻。他们带来的火把,莫名其妙地纷纷熄灭。黑暗中,仿佛有无数双眼睛在盯着他们,空气中弥漫着一股令人心悸的气息。
更有人仿佛产生了幻觉,看到桑林中有点点青绿色的萤火飘荡,如同鬼火。地痞们本就心虚,此刻更是吓得魂飞魄散,以为是冲撞了守护桑林的灵物(实则是林曦残留的微弱生机道韵与植物产生的共鸣),连滚带爬地逃了回去,连火油棍棒都丢了一地。
赵蟠得知后,又惊又怕,却更加不甘。他认定是陈家搞鬼,决定亲自带更多人手,第二天晚上再去。
林曦在陈府中,对这一切了如指掌。她知道,仅仅依靠桑林的“神异”和地痞的胆怯,并不能彻底解决问题。赵家势大,若不从根本上给予教训,迟早还会生出事端。
她将目光,投向了赵家最大的依仗——财富。
她再次动用神念,仔细“翻阅”了赵家的账本往来,以及他们与官府勾结、偷税漏税、欺行霸市的种种证据。这些证据藏得隐秘,但在林曦的神念下无所遁形。
她没有将这些证据直接公之于众,那样太过刻意。她只是选择了一个“巧合”。
第二天,一位奉命暗访此地吏治、刚正不阿的巡察御史,恰好“路过”赵家名下的一处赌场,又“恰好”遇到了赵蟠在里面耀武扬威,欺压良善。御史大人微服私访,本就想找本地豪强的把柄,见状自然留意。随后,几封字迹娟秀、内容详实、证据确凿的匿名信,“恰到好处”地出现在了御史下榻的驿馆房间。
接下来的事情,便顺理成章了。
巡察御史雷厉风行,迅速查实了赵家多项罪名,勾结官府、强占民田、偷税漏税证据确凿。赵家父子锒铛入狱,家产抄没。那位与赵家勾结的官员也被罢官问罪。
树倒猢狲散,曾经不可一世的赵家,顷刻间土崩瓦解。
而陈家的桑林,因为河道勘察结论的改变,以及赵家倒台,征用之事自然不了了之。加之陈家丝绸名声大噪,生意重新红火起来,衰败的家族竟有了中兴之象。
陈文轩和陈老夫人只觉得恍如梦中,这一切的转折都太过戏剧化,充满了各种难以解释的“巧合”与“运气”。他们无论如何也想不到,这一切的背后,是那个平日里安静乖巧、只是笑容特别能温暖人心的“曦儿姑娘”,在不经意间,如同定海神针般,平息了这场几乎将陈家卷入深渊的暗流。
林曦看着陈府上下重现笑容,看着陈文轩重新挺直了腰杆,看着陈老夫人身体日渐硬朗。她心中宁静而喜悦。
她依旧每日做着琐碎的杂事,仿佛一切与她无关。但她的道心,在这场不动声色、却拨动风云的历练中,愈发沉淀。她明白了,力量的真谛,不在于彰显,而在于守护;不在于破坏,而在于创造。
青莲微光,亦可定风波。
她觉得,自己在陈府的这段尘缘,或许快要圆满了。
(第585章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