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5章 齐王铜盒已送来-《综武:仙子们都是我签到机缘》

  “我晓得。”

  望着华阳太后远去的身影,焱妃轻轻摇头。

  这帝都之中,每位女子皆有职责在身——

  紫女执掌军权与暗探系统,统筹天下兵事与密报往来。

  赵姬掌管大秦财政事务,华阳太后则主导官员任用,雪柔负责咸阳王宫的防卫事宜,唯有姜泥那个小姑娘整日轻松自在,专心修炼。

  月神自从得知自己怀有身孕之后,便再未踏入王宫一步。

  焱妃清楚她内心的苦闷。

  多年来,自己总是在关键之处胜过月神一筹,这种差距如影随形,让对方始终无法抬头。

  一名宫女缓步上前,恭敬行礼:“启禀王后,前秦夫人离秋求见。”

  “让她进来。”

  “是,王后!”

  焱妃轻轻摇头,心中泛起一丝不解。

  她知晓赵姬留下嬴政旧日的两位夫人,芈华与离秋。

  箫河对此未置一词,她也未曾多加关注。

  可如今已近一年,离秋突然求见,所为何事?

  莫非是要返回齐国?

  “离秋参见王后。”

  离秋走入殿内,躬身施礼。

  王后?

  这个称呼在她口中显得格外沉重。

  曾几何时,她也有机会成为这大秦帝国的女主,命运却悄然转向。

  嬴政身死之后,她的地位变得极为微妙。

  靠着赵姬庇护,她才免于被逐或处死,但仍留在宫中,名分不清,身份尴尬。

  宫人依旧称她与芈华为“夫人”,可这“秦夫人”三字,究竟归属何主?

  嬴政早已不在。

  如今的秦王是箫河。

  她们算是他的妻室吗?

  更令她烦忧的是,近日收到齐王兄长的书信。

  信中竟提议将她许配给秦王箫河,齐国还将准备丰厚嫁妆送往咸阳。

  念及此处,离秋只觉命运弄人。

  焱妃望着她,语气平静:“离秋,你寻本宫有何要事?”

  离秋从袖中取出一封信笺,双手呈上:“王后,这是我王兄齐王托我转交大王的信函。因大王久不在宫中,我思虑再三,决定先交予王后。”

  焱妃接过信,缓缓展开。

  齐王亲笔?

  为何不遣使者正式递交?

  反倒由离秋代传?

  她继续读下去,眉头微动。

  “齐国愿以铜盒为嫁妆,另附海盐五十万石,黄金十万斤,锦帛五万匹……”

  这些条件令她心头一震。

  原来齐王之意,是以联姻促盟,借离秋之婚,换取与秦国的结好。

  而那齐国铜盒,更是牵动她的思绪。

  阴阳家一直在搜寻七国铜盒。

  韩、秦、楚、燕四国之盒已被箫河所得,并以此与东皇太一达成协议。

  尚余齐、赵、魏三国之盒下落不明。

  如今齐王主动献出铜盒,作为婚嫁之礼,其用心昭然若揭。

  是否应允?

  此事关乎权谋布局。

  离秋垂首立着,不敢抬眼直视焱妃。

  她明白信中所言意味着什么。

  齐王将离秋许配给秦王箫河,作为两国结盟的纽带。

  离秋曾是前秦王嬴政的妃子,早已失去清白之身。

  她心中忐忑,不知箫河是否能接纳这样的自己。

  若箫河因她的过往而拒之门外,她便会被遣返回齐国。

  一旦归去,她的命运注定黯淡无光——不是被赐予功臣为妾,便是被迫与年迈权贵联姻,沦为后宅中一名无足轻重的姬侍。

  焱妃沉思片刻,终于开口:“离秋,本宫准你与箫河成婚。明日我便会昭告天下,册你为秦王夫人。待箫河归来,自会正式颁下诏书。”

  在她看来,这门亲事利大于弊。

  通过联姻,不仅可得齐国所藏之铜盒,更能瓦解东方六国可能结成的合纵之势。

  大秦一统天下的道路,也将因此更加顺畅。

  “离秋,谢过王后。”

  离秋连忙行礼致谢。

  既然焱妃已点头应允,箫河必不会反对。

  她深知,箫河对焱妃极为倚重,朝政大事皆由其主持。

  此刻心下安然,这场婚姻于她而言已是最好的归宿。

  箫河贵为秦王,英武不凡,年纪轻轻便执掌万里江山。

  能嫁与这样一人,实属幸事。

  焱妃轻抬手,“不必多礼,今后你我便是姐妹。”

  “是,姐姐!”

  “记着,让齐王尽快把铜盒送来。”

  “回姐姐,铜盒早已抵达,我这就去取来献上。”

  “嗯。”

  焱妃微微颔首,眼中闪过一丝异色。

  齐王竟如此迅速地送来了铜盒,莫非他早料到今日局面?

  这其中,是否另有图谋?

  “黑寡妇。”

  话音未落,一道黑影悄然现身,跪伏于地:“王后。”

  “传令黑白玄翦,命罗网彻查齐王此举背后的缘由——他为何执意促成离秋与箫河的婚事?”

  “遵命,王后!”

  ……

  小镇晨曦初露。

  翌日清晨,白静携石观音启程,同行者还有胡夫人、宁中则、殷素素、沈三娘与柳芯茹。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一行女子踏上了返回大秦的路途。

  柳芯茹身负天人境修为,实力非凡。

  箫河身边虽已有夜帝夫人与花白凤,但仍希望她前往咸阳。

  日后若有要务,焱妃亦可差遣此人。

  此次远赴大唐,箫河不愿随行之人过多。

  胡夫人与宁中则姿容丰腴,风韵动人,却被留在大秦,交由白静带回。

  殷素素聪慧机敏,箫河有意让她历练军务,将来或可成就一代女将。

  战云密布,大唐边境烽火将起。

  惊鲵的身影,也悄然没入乱局之中。

  两个月前,莺歌已启程返回大秦帝国,而惊鲵则提前动身前往大唐洛阳,执行秘密刺杀与情报任务。

  “夫君,我们也该启程了。”

  邀月轻步走近箫河,低声说道。

  箫河从袖中取出两只玉盒,递上前去,“这两颗天地灵果你带上,大明帝国局势复杂,青龙会暗藏杀机,务必多加提防。”

  邀月微微摇头,“你留着吧,我在移花宫一切安好,不会出事。”

  箫河将她揽入怀中,语气坚定:“我还有几枚灵果,但你不在我身边,我难安心。这江湖纷乱不堪,灵果可救命,你和怜星各持一颗,我不容推辞。”

  邀月轻轻瞪了他一眼,终是收下玉盒,低语道:“罢了,依你便是。”

  昨夜情景仍萦绕心头。

  本以为箫河会宿在夜帝夫人处,自己与妹妹怜星同住一室,不料三更时分,他竟悄然潜入,还将未着寸缕的怜星看了个正着。

  今日怜星羞怯难当,始终避而不见,连送别都不敢露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