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四合院:傻柱,有种你再说一遍》

  这个年代文盲率确实很高,不像后世幼儿园就能双语读写,小学生写作文也不成问题。

  何雨水不仅完全掌握拼音,还能写出不少字,自然备受葛老师关注。

  老师,家里就我和雨水相依为命,平时她在师傅师娘家住,多亏师娘教导有方。”何雨柱坦然回答,丝毫不因家境感到难堪。

  葛老师闻言心头一软。

  没想到这对兄妹身世如此,不由得心生怜惜。

  柱子别多想,雨水天资聪颖,将来好好读书一定能找个好工作。”葛老师鼓励道。

  虽然家境困难,但哥哥支持妹妹读书就值得肯定。

  作为知识分子,她深知教育的重要性。

  葛老师,在学校还请您多费心。”何雨柱诚恳地说。

  来校匆忙未备礼物,但他想着改日送些面粉肉类表达心意。

  那我们告辞了。

  雨水,和老师说再见。”何雨柱提醒妹妹,小姑娘乖巧地道别。

  ......

  回到两百多平的四合院,宽敞的院落现在只住着兄妹二人。

  何雨水虽没作业,但养成了学习习惯,自觉回屋看书去了。

  何雨柱便在院中练习国术,没了邻居打扰,连提纵术也能尽情施展。

  【提纵术 2】

  【提纵术 2】

  【鹤形桩 1】

  【龙形桩 1】

  ......

  转眼到了十一月末发薪日。

  何雨柱在鸿宾楼领到工资:基本工资四十五万,补贴二十万,合计六十五万。

  不过这仅是固定收入,真正的大头还在提成部分。

  如今何雨柱已是鸿宾楼的当家大厨。

  这位年轻的大厨凭借独树一帜的烹饪手艺,早已成为酒楼的活招牌。

  虽然名声尚未及三大主厨那般显赫,但在同行中已是人气最旺。

  每日慕名而来的食客络绎不绝,从早忙到晚的灶台就是最好的证明。

  若非已至暗劲巅峰的武道修为,寻常人像他这般操劳,即便是铁打的身子也撑不住。

  柱子,上个月提成一百四十五万!

  杨国涛利落地点清钞票递过来,脸上写满心甘情愿。

  这笔钱背后,是年轻人上月为鸿宾楼创收两千万的惊人业绩——那三位主厨纵有名望,实际贡献却也难及。

  更难得的是这后生干起活来比耕牛还勤勉,众人也只能叹服:这般手艺配上周身拼劲,合该他挣这份钱!

  捏着厚厚的钞票,何雨柱不禁感慨。

  穿越至今不足一年,带着妹妹艰难求生的孤雏,竟能闯出月入二百万的天地。

  最难得是每分钱都赚得踏踏实实,夜里睡得安稳。

  正出神时,忽见李保国招手示意。

  ……

  301 风云变幻 军管会解散在即

  后院青砖地上,师徒二人站定。”最近可听到什么风声?李保国开门见山,记得你和军管会两位队长相熟?

  何雨柱闻言一怔。

  这些日子不是泡在灶台前,便是接送雨水、习武读书,对外界消息确实疏忽。

  掐指一算岁末将至,心下了然——按历史轨迹,51年军管会确该撤销,届时南锣鼓巷那两间房也该着手办理房契。

  只是师傅如何知晓?

  老友闲聊时提起的。”见徒弟茫然,李保国解释道。

  昔年国宴考核积攒的人脉,加上这等公开在即的政务,有心人提前知悉倒不稀奇。”往后怎么办?何雨柱佯作担忧。

  老师傅摆摆手:对咱老百姓反倒是好事,说明世道越来越太平了。”

  初期的军管制度主要是为了防范敌特分子破坏活动,如今宣布解散,表明这些敌对势力已被基本肃清。

  即便放松管制,城市也能维持正常运转。

  当然,解散不等于完全放弃警惕,在随后相当长时间里,上级对残余敌特的防范从未松懈。

  不过管理方式可以适当调整,毕竟恢复民生生产才是当务之急。

  即将推行的院子大爷管理模式,就是新的监管措施之一。

  李保国特意向何雨柱提起这事,是考虑到对方家里只剩兄妹二人。

  南锣巷那两处房产在军管结束后需要明确归属。

  何雨柱心里早有计较,等街道办正式成立再办理不迟。

  房子是从厂长手里买的,产权清晰。

  必要时还能让父亲何大清回来作证——虽说跟着寡妇跑了,到底人还在世。

  柱子,你师娘想雨水了。

  下周让丫头过去住几天吧,正好帮着照看,你也轻松些。”李保国提议道。

  他们夫妇没有子女,收了何雨柱这个徒弟后,把雨水当亲闺女疼。

  自打小丫头上学,肖秋珍在家总是念叨。

  李保国上班时还好,回家后也觉冷清,这才有了这个主意。

  当然,也是想让勤奋的徒弟稍作休息。

  上月整个鸿宾楼就数何雨柱出菜量最多,这份勤勉在徒弟里实属罕见。

  成,我下周送她过去,就是给您二位添麻烦了。”

  见外了不是?你师娘惦记得很呢。”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何雨柱忽然压低声音:师傅,您和师娘考虑过去医院检查吗?

  李保国先是一愣,随即会意。

  多年无子的事,夫妻俩早已释怀。”有你们兄妹就够了。”他摆摆手。

  我的意思是,万一查出病因...或许我能试试。”何雨柱语气诚恳。

  这个年代普遍将不孕归咎于女方,但他知道男方因素同样常见。

  李保国猛地抬头:你是说...?

  李保国忽然记起,柱子曾向他提起自己在学习药理,而且据说效果不错。

  杨宗师的病似乎就是柱子医治的。

  以他对这个徒弟的了解,若非有把握,柱子绝不会轻易夸口。

  师父,我不敢打包票。

  但以我目前的水平,只要找出症结,或许能慢慢调理过来。”

  听到这番话,年近四十的李保国眼中不禁闪过一丝激动。

  这年头传宗接代的观念依然深重,为此他们夫妻与丈人家闹得很僵。

  若有选择的余地,谁愿与亲人关系闹至如此地步?

  柱子说有望治好,李保国顿时燃起希望。

  但他很快想起一事:柱子,你师娘去检查,我也得去吗?

  ......

  李保国一时难以转变观念。

  何雨柱耐心解释,说明生育问题可能出在任何一方,必须查明缘由才能对症下药。

  虽然违背常理,但李保国并非大男子主义之人,最终接受了柱子的建议。

  下班后,何雨柱先去西单附小接雨水回家。

  兄妹俩热了从鸿宾楼带回的菜肴共进晚餐。

  饭后雨水回屋温习功课,何雨柱锁好门便赶往军管会。

  不论如何,他与王卫国、张春明交情深厚,军管会若解散,他势必要来问个明白。

  抵达军管会,卫兵通报后,王卫国亲自迎出。

  远远望见何雨柱,王卫国眼前一亮,上前拍着他胸膛笑道:好小子!几个月不见,壮实多了!

  这半年来何雨柱勤练国术,饮食丰足,身形已非从前可比。

  如今不仅比王卫国高出半头,挺拔的身姿更透着一股阳刚之气。

  寒暄过后,二人进入办公室。

  王卫国直接问道:柱子,今天来有事?

  何雨柱微笑答道:王老哥,我是听师父说起...

  听完叙述,王卫国挑眉道:消息挺灵通嘛。”他并不打算隐瞒——这并非机密,何况他与柱子交情匪浅。”上次行动后,敌特势力已基本肃清。

  军管会即将改制,可能要解散了。”

  那您和张大哥今后去向是?何雨柱关切地问道。

  我和老张的事儿?等上头安排吧,你放心,咱们给组织干了这么多年,组织不会亏待咱的。

  说不定转业还能分到四九城里头,到时候老王你们来鸿宾楼吃饭,你小子可别装不认识啊。”王卫国说着爽朗地笑了起来。

  何雨柱赶忙接话:王哥您这话说的,您几位随时来,我肯定安排得妥妥当当。”

  几次接触下来,王卫国觉得柱子这人品性不错。

  他话锋一转:对了柱子,等这边撤销后地方上要建新单位。

  听说你家有两处房产?最好让你父亲出面帮着办手续,能省不少麻烦。”

  王卫国虽是个粗人,心思却细。

  他想着等军管会撤了,房屋归属肯定是个问题,有何大清出面会顺利很多。

  找我爹?何雨柱愣了一下。

  穿越过来还没见过这个名义上的父亲。

  说实话,有系统在身,他觉得没有何大清也无所谓。

  但王哥的建议确实值得考虑。

  见柱子若有所思,王卫国没再多说,他知道柱子是个明白人。

  最近文件多,我这大老粗也得去忙了。

  柱子,回头见。”

  好嘞王哥,下次一定和张哥一起来吃饭。”

  回家的路上,何雨柱琢磨着王卫国的建议。

  他原打算等街道办成立就去办过户,却忽略了现在的手续问题。

  王哥不会无缘无故说这话,难道真要去找那个名义上的爹?

  最后还是决定先问问雨水的意见。

  虽然妹妹年纪小,但何雨柱一直很尊重她的想法。

  到家时已近晚上九点。

  开锁进院,看见卧室亮着油灯。

  这是何雨柱特意交代的,宁愿多点灯也要保护好眼睛。

  哥你回来啦!雨水听到动静,蹦跳着迎上来。

  学这么晚?歇会儿。”何雨柱拉着妹妹坐下。

  换了从前,雨水哪坐得住读书。

  但在哥哥和师娘耐心教导下,她比原着里懂事多了。

  小小的她明白哥哥当厨子养家不容易,她想好好读书,将来让哥哥轻松些。

  何雨柱轻抚妹妹的头发:在学校还习惯吗?

  雨水认真地说:老师和同学都很好,就是放学时......别人都有爸爸妈妈来接......说着声音渐渐低了下去。

  何雨柱听了心里也不是滋味。

  虽然现在日子好了,但没有父母在身边,小丫头心里总缺了点什么。

  何雨柱见此情形,便不再迟疑:明天我们去保定走一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