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四合院:傻柱,有种你再说一遍》

  中年人语气诚恳。

  毕竟这年头初中辍学的,基本考不上大学。

  “我工资每月两百多万,吃喝不愁。

  就想学知识造飞机大炮,让国家不再受制于人。”

  这番话让中年人眼神微动。

  小小年纪有这般觉悟实属难得。

  更别说两百多万的月薪——连他都挣不到这么多。

  能放弃这样的高薪考大学,这份热忱让他想起年轻的自己。

  “好!我给你开介绍信,去三中招生办找主任递上去就行。”

  “太感谢了!”

  中年人取出信纸写好内容,盖上公章签字,将介绍信交给何雨柱。

  好了小同志,这封介绍信你务必收好。

  既然你选择了这条道路,就要坚定地走下去。

  为国家建设贡献力量,正是需要你们这样有理想的年轻人!临别时,他特意叮嘱何雨柱。

  何雨柱再三致谢,郑重地将介绍信收进怀中,这才走出办公室。

  待何雨柱离开后,中年男子若有所思,随即唤来门外等候的秘书。

  小刘,去鸿宾楼查一查,看是否有个叫何雨柱的年轻师傅......

  秘书立即应声:明白,江主任。”说完便迅速离去执行任务。

  江主任翻阅着手中文件,脑海中仍在回想方才与何雨柱的对话。

  他并不担心对方身份造假——这正是他爽快开具介绍信的原因。

  只需派人核实就能验证真伪,撒谎毫无意义。

  真正令他感兴趣的,是这个鸿宾楼年轻厨师展现出的非凡厨艺与超乎年龄的思想觉悟。

  ......

  转眼半月过去,时值二月末。

  自那日在办事处获得高考报名资格后,何雨柱心头大石落地。

  凭借江主任开具的介绍信,他顺利在附近高中完成报名手续,只待六月赴考。

  关于报考志愿,何雨柱经过深思熟虑,最终锁定清华园。

  虽然哈工大等边疆院校在重工业领域更具优势,但考虑到年幼的妹妹需要照顾,他决定留在四九城。

  凭借系统加持,技术差距对他而言不过是时间问题。

  备考期间,何雨柱分秒必争,在钻研功课的同时坚持修炼厨艺与国术。

  时至五月初,何雨柱骑车前往图书馆归还书籍,脸上难掩喜色。

  这段时间的刻苦用功,使他的多项技能突破五级门槛:

  【姓名:何雨柱】

  【厨艺5级(/)】

  【钓技3级(3412/5000)】

  【桩功5级(/)】

  【提纵术5级(/)】

  【太极元功拳3级(3876/5000)】

  【十二形桩2级】

  六月七日清晨,天刚蒙蒙亮。

  何雨柱早早起床为妹妹雨水准备了早餐。

  兄妹二人吃完后,他仔细叮嘱雨水要好好看家,不要给陌生人开门。

  今天是全国高等学校招生考试的日子,雨水就读的小学被征用为考场。

  巧合的是,何雨柱的考场正好是上次报名的第三中学。

  踩着自行车来到三中门口时刚过七点。

  何雨柱认真检查了随身携带的准考证和身份证明材料后,便随着人流走进校园。

  这个年代的高考考场虽然设备简陋,但肃穆庄严的气氛丝毫不减——这可是恢复高考后的第一届考试,为国家选拔人才的重要时刻。

  考场里的考生们衣着整洁,不少人穿着崭新的衣服,面庞都透着健康的红润。

  能来参加这届高考的,大多家境尚可。

  要知道在这个信息闭塞的年代,光是得知高考恢复的消息就殊为不易,更别说坚持学习到现在了。

  八点整,第一科国文考试准时开始。

  拥有五级国文水平的何雨柱下笔如有神助,试卷上的题目对他而言毫无难度。

  但他没有丝毫松懈,毕竟报考的是清华大学,容不得半点差池。

  作文部分他更是倾注心力,字斟句酌地完成了一篇思想积极向上的文章。

  交卷铃声响起时,教室里此起彼伏的讨论声渐渐响起。

  许多考生迫不及待地对照答案,或欣喜若狂,或懊恼不已。

  何雨柱安静地整理着文具,为下一场考试养精蓄锐。

  三天的考试转瞬即逝。

  当最后一门历史科目结束时,何雨柱胸有成竹地走出考场。

  这些天的每一道题目他都认真作答,考上清华应该十拿九稳。

  骑车载着放学的雨水,兄妹俩特意去了趟王府井庆祝。

  饭后,伴着夕阳的余晖,二人有说有笑地往家走去。

  回到院里,正逢周五,何雨水还能休息两天,何雨柱便没催她做功课。

  想到上周何大清提过,高考结束要带雨水回院子团聚。

  如今何大清在钢铁厂转正了,月薪三十万加五万补贴,担任后厨掌勺。

  虽说待遇不如从前,但毕竟是返聘,厂里能给机会已算厚道。

  到底厨子这行靠的是手艺,何大清当初也没犯原则错误,才能继续掌勺。

  虽然工资少了,可后厨同事都是熟人,干活时也没人对他指手画脚。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次日清晨,何雨柱先去了鸿宾楼。

  高考结束了,得向批假的杨掌柜说一声。

  柱子来啦?杨掌柜眼睛一亮,考得如何?

  题目不难,检查过答案,应该没问题。”

  清华有把握?见少年胸有成竹,杨掌柜将信将疑。

  何雨柱认真点头:机械系分数线不高,成绩达标就能上。

  等放榜再来报喜。”

  真要考上,咱们鸿宾楼可出了文化人!杨掌柜嘴上祝贺,心里却嘀咕:难道清华这么好考?

  半月后,何雨柱在院中练武时,邮差叩响了门:何雨柱同学,你的录取通知书到了。”接过信封时,邮差满面笑容:年纪轻轻就考上大学,真了不起。”

  拆开信件,清华大学录取通知书九个大字跃入眼帘。

  何雨柱同学,你已被录取为1951级机械系新生......尽管早有准备,此刻他仍激动得攥紧了通知书。

  寒窗苦读的日子,终于开出最美的花。

  在兔国百姓心中,清华大学的分量自然举足轻重。

  即便是在何雨柱穿越前那个年代,这所学府也是家喻户晓的顶尖名校。

  如今他即将成为其中一员,内心不免澎湃。

  不过何雨柱很快平复心绪。

  考上清华固然值得庆贺,但绝不能因此得意忘形。

  录取通知书不过是块敲门砖,未来的成就依然要靠入学后的奋斗。

  即便拥有系统加持,他也只是比别人多了些许先机而已。

  将通知书收进空间,何雨柱蹬着自行车前往清华园一探究竟。

  约莫二十分钟后,这座兔国顶尖学府便映入眼帘。

  此时的清华尚未经历后世大规模扩建,保留着最初的样貌,却依然彰显着这个时代特有的气派。

  上午时分的校门口人影稀疏。

  偶有路人经过,望向清华校门时眼中总会闪过艳羡——对普通人来说,能上大学已属不易,更遑论这等顶级学府。

  尚未报到的何雨柱自然无法入内。

  校门口的警卫亭里,装备精良的安保人员持枪肃立。

  对此他并不意外,毕竟这个年代的大学生都是国家栋梁,清华学子更是凤毛麟角。

  事实上,这批学子日后确实为国家建设作出了卓越贡献。

  路程倒是不远,日后上学也不耽误接雨水。”何雨柱思忖着,在周边闲逛起来。

  咦,柱子?身后突然传来呼唤。

  转身望去,正是当初在办事处为他开具介绍信的江主任,身旁跟着秘书模样的男子。

  主任好。”何雨柱由衷感激这位贵人。

  若非那封介绍信,他恐怕连报考资格都难以获取——当时的高考报名条件颇为严苛。

  确认是何雨柱后,江主任眼中闪过惊讶:高考结束了,你这是......此前他特意派人调查过,这个鸿宾楼当红主厨的名号确实名副其实,食客们交口称赞。

  如此年轻便有这般造诣,着实不凡。

  今早刚收到录取通知,我考上清华机械系了。”何雨柱平静答道。

  江主任眸光骤亮。

  饭店厨师考上清华?这般奇闻说出去怕是无人置信。”好小子!他不禁感叹。

  当初办事处里,这个年轻人展现的气度就令他动容,即便落榜也必非池中之物。

  主任,多亏您推荐我参加高考,这份恩情我一直记着呢。

  改日请您一定来鸿宾楼坐坐,报我的名字,保证给您安排得周周到到。”何雨柱虽然考上了清华,却依然保持着一贯的低调谦逊。

  江主任眼中掠过一丝考量,随即意味深长地笑了:那我可当真了。

  等开学后你安顿好,咱们就去鸿宾楼尝尝你的手艺。

  不过让你这个清华机械系的高材生为我下厨,不会大材小用吧?语气里带着几分调侃。

  何雨柱连忙摆手:您这话说的,能上清华是 国家给的机遇。

  我就想着学好本事为国效力,这顿饭是我应该请的,您可千万别推辞。”

  听罢这番话,江主任眼中的赞赏更甚,心想这小子不仅能力出众,品性更是难得。

  那我先不打扰你了,在学校好好准备。

  希望你学有所成,实现理想。”江主任说完便告辞了。

  江主任慢走。”何雨柱目送他离开。

  他对江主任的感激纯粹是因为那封关键的介绍信,无关其他。

  至于对方身份背景如何,他并不在意。

  既然考上了清华,只要刻苦学习,将来必定能凭真本事闯出一片天地。

  走出校园后,一直跟在后面的秘书终于忍不住感叹:江主任,您眼光真准,那个小同志还真考上清华了。”

  当初接到调查何雨柱的任务时,他还纳闷:一个饭店厨子参加高考?这不是胡闹吗?谁知人家真就考上了!果然姜还是老的辣。

  江主任爽朗一笑:别给我戴高帽。

  我看中的是这小同志身上的那股劲头。

  要是年轻人都像何雨柱这样踏实肯干,何愁国家不富强?

  六月底,何雨柱在鸿宾楼领了最后一个月工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