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雨柱笑着问。
何雨水仰起头,得意地说:“哥哥,老师今天又表扬我了!你教我的那些我都会,课堂上我全答对了。”
在家时,何雨柱常辅导妹妹功课。
以他扎实的学识,小学课程自然不在话下,每次讲解都清晰透彻。
这样的学习条件在普通家庭并不多见,多数孩子即便好学,也很难请到专人辅导。
而何雨柱不仅督促妹妹学习,还为她创造良好的环境,家里的活儿也从不让妹妹插手。
加上何雨水本身聪明伶俐,她在班级里表现突出,深得老师喜爱。
“雨水……”
葛老师走近时轻唤了一声。
何雨水回头一看,甜甜地喊道:“老师!”
“葛老师。”
何雨柱点头致意。
葛老师指了指他的校服,语气带着试探:“柱子,这衣服是……”
上次交谈时,她记得何雨柱是鸿宾楼的厨师,如今却穿着清华校服,实在让人意外。
最近高考结束,各大学陆续开学,难道他考上了清华?可厨师和清华高材生之间的反差令她难以联系到一起。
何雨柱笑了笑,解释道:“今天刚去清华大学报到,校服还没来得及换。
忘了和您说,我已经不在鸿宾楼工作了,高考后报了清华,接下来几年要专心读书。”
“你真考上清华了?”
葛老师一时惊讶,随即意识到语气不妥,连忙改口,“不是……我是说,鸿宾楼的工作挺稳定的,怎么突然决定去读大学?”
在她看来,能在鸿宾楼当上掌勺师傅,收入已算丰厚。
而读大学需要四年时间,能否顺利毕业还是未知数,这个选择着实令人费解。
这个时代的大学与后来大不相同。
那时候通过高考进入大学的学生,只要不犯大错都能顺利毕业。
但现在的大学生都是全国最优秀的苗子,考上清华大学更是难上加难,不仅入学门槛高,毕业要求更严格。
许多学生要花四五年,甚至七八年才能完成学业,这也造就了当时大学毕业生极高的含金量。
柱子诚恳地解释道:我想通过读书为国家出力。
如果在鸿宾楼当一辈子厨师,我的贡献有限。
但上了大学就能用知识报效国家,无论贡献大小,总能尽一份力。”
听着这番肺腑之言,葛老师不禁肃然起敬。
没想到这个年轻厨师竟有如此觉悟,让她对柱子刮目相看。
柱子,你去上大学的话,雨水的生活...想起柱子的家庭情况,葛老师关切地问道。
何雨柱笑着说:您放心,我在鸿宾楼攒了些钱,日子没问题。
现在父亲也回来了,就算我忙不过来,他也能帮忙照顾雨水。”
葛老师这才放心:有需要尽管找我,毕竟我也是雨水的老师。”她对这位清华学子满怀敬佩。
那我们不打扰您了,那边还有家长等着呢。”
葛老师再见!雨水乖巧地道别。
回家的路上,坐在自行车后座的小雨水搂着哥哥的腰,好奇地问:哥,葛老师说起清华时的语气好特别,是不是特别厉害的学校?
何雨柱笑着回答:小机灵鬼还懂这个?没错,清华是国内顶尖学府。
你也要好好学习,将来考进清华。”
嗯!我一定努力!雨水用力点头,突然话锋一转,那今天能吃炸鸡腿吗?就当给我加油嘛~小姑娘撒娇地说道。
何雨柱忍俊不禁:小馋猫,想吃什么哥都做。
不过上次答应我的事别忘了,考试要考出好成绩。”
放心吧!我们班没几个人比我厉害呢!雨水自信满满地欢呼。
柱子和父亲都知道,雨水在小学一年级的成绩确实名列前茅。
......
两个月后,何雨柱已经开始了在清华大学的学习生活。
这一天放学后,何雨柱骑着自行车接上雨水,他们要回四合院一趟。
出发前,何雨柱特意换下了校服,他不想让院子里的人知道自己在上大学,那里有不少爱生事的主儿,知道后指不定闹出什么幺蛾子。
远远望见院子时,前院的三大爷就迎了出来。
看到兄妹俩,他笑着招呼道:柱子回来啦!老远就听见你车铃响了,咱院就你们家有两辆自行车。
老何已经到家了,我猜准是你小子回来了。”
何雨柱笑着点头:还是三大爷您眼尖。”说着从兜里掏出一把水果糖递过去,给解放他们带的小零嘴。”
阎埠贵乐呵呵地接过糖:今儿这几个小崽子又有口福了。
对了柱子,街道办好像有新政策,你回家可以问问你爸。”何雨柱应了一声,带着妹妹往里走。
中院水池边,秦怀茹正在洗衣服。
贾家的衣服似乎永远洗不完,每次来都能看见她在那儿忙活。
生了棒梗后,她的身材恢复得很快,只是脸色有些憔悴。
看见兄妹俩,她笑着点头:柱子带妹妹回来看何叔啊?
秦怀茹这时还没变成后来那样,丈夫还在世,对何雨柱态度挺友好。
何雨柱简单回应后就带着雨水离开了,他可不想招惹贾张氏那个难缠的老太太。
还没等敲门,陈娟就打开了门。”在屋里就听见你们来了,快进来!今儿你爸准备了硬菜。”她热情地把两人迎进屋,一副主人做派。
灶台前,何大清正在炖肘子:你俩先坐会儿,这肘子马上就好。”这个后妈陈娟人不错,至少不像院里那些人精似的惹人烦。
“爸,这肘子来路没问题吧?”
何雨柱忍不住问道。
他主要担心何大清挪用公家物资,虽说这在厨师圈子里是心照不宣的潜规则,但他不愿家里惹上这种麻烦。
要真想吃荤腥,直接从空间里取更方便。
拿公家的东西就算暂时没事,以后被人揪住小辫子可就麻烦了。
何大清笑着说:“柱子别担心。
这是给厂领导做招待宴时特意留的,自己掏钱买的,没占公家便宜。”
虽然何大清的厨艺比不上儿子,但在轧钢厂也算数一数二。
每逢接待重要客人或开小灶,厂长、副厂长总会指名让他掌勺。
这肘子本是招待宴剩下的,按理说是公家财物,但何大清想买的话可以低价拿到。
领导们对此心知肚明却装作没看见——总不能光让上面捞好处,也得给下面的人留点油水,不然谁还愿意卖力干活?
趁着何大清做饭的工夫,何雨柱跟陈娟聊起正事。
“陈姨,刚进门时听前院三大爷说,最近出了新政策?”
陈娟连忙点头:“正想跟你说这事儿呢,是关于户口迁移的新规定。”
“户口?”
何雨柱心头一动。
“是啊,农村户口想转成城市户口现在得花十五万。
我跟你爸商量着,感觉没啥必要乱花钱......”
听到这里,何雨柱立刻明白了。
这是户籍政策收紧的前兆!作为穿越者,他深知这波机会错过就再难弥补。
往后城乡户口差距会越来越大,光粮本这一项就值回票价。
等 年月到来,农村人连树皮都啃不上时,再想改户口就晚了。
“陈姨,这钱必须花!”
他斩钉截铁地说,“趁现在能改赶紧办。”
陈娟还是心疼:“可十五万够买多少东西啊,咱们又不缺房子住......”
(何雨柱无法向陈娟解释未来政策的变化,毕竟他是穿越者,贸然展现预知能力容易惹祸上身。
他只能另找借口说服家人。
咱们家经济宽裕,以后也要在城里定居。
转为城市户口办事更方便。”何雨柱夹了块焖肘子说道。
饭桌上香气四溢,何大清放下筷子好奇道:柱子,你是说咱们全家都转城市户口?
对,这事花不了多少钱,费用我来出。”何雨柱不便多说,干脆把责任揽下。
何大清笑着摆手:说什么傻话,爸这儿有钱。
你和雨水的户口本来就在城里,就我和你陈姨需要转,三十万块钱的事。
虽然不明白为啥要转,但既然你建议,咱们照办。”
自从何雨柱考上清华,他的眼光见识都让何大清信服。
这个决定就这么定了下来。
何雨柱暗自松了口气。
在这个父母权威至上的年代,能像何大清这样开明的父亲实在难得。
陈娟也点头赞同:那我去街道办办手续。”作为街道委员,她办理这事更方便。
晚饭后,何大清关心道:你现在上大学,接雨水放学方便吗?要不让你陈姨帮忙?
我在街道办时间挺灵活的。”陈娟附和道。
何雨柱看向妹妹,其实大学生活刚开始课业不重,加上他有系统辅助并不吃力。
最终还是要看雨水的意思。
小丫头立刻黏在哥哥身边:我要哥哥来接我!
何雨水对何雨柱要更亲近些,自从何大清不告而别后,小姑娘心里总有些不安。
后来何雨柱把她照顾得无微不至,这份兄妹情自然更深了。
见女儿这般,何大清和陈娟也不多言:那柱子你多费心了。”
饭后,何雨柱推着自行车带雨水出门,恰被中院的易中海瞧见。”柱子这就走?不多住两天?易中海上前搭话。
何雨柱摇头:一大爷,厂里还有事。”说罢便推车离去。
易中海目送他们走远,转身敲响何家大门。
陈娟开门见是一大爷,有些诧异。”街道刚下发的户籍政策,我来了解情况。”交谈中易中海话锋一转,对了,五保户申请需要什么材料?
陈娟一愣,不知他为何突然问起这个。”是给后院聋老太太打听的。”易中海解释道,她家为 做过贡献,该有政策照顾。”何大清插话:这事陈娟不清楚,您还是去街道办问吧。”
易中海心里暗恼,面上却笑道:那我改天去街道办,也劳烦弟妹帮着打听。”陈娟会意,婉拒道:眼下户籍工作还没理顺,其他事缓缓再说。”
见夫妻俩一唱一和,易中海只得悻悻告辞。
他没回屋,转头去了贾家。
贾张氏拉开门,见是他便扯着嗓子道:哟,家里可没剩饭了。”易中海皱眉:找你们商量正事。”
何雨水仰起头,得意地说:“哥哥,老师今天又表扬我了!你教我的那些我都会,课堂上我全答对了。”
在家时,何雨柱常辅导妹妹功课。
以他扎实的学识,小学课程自然不在话下,每次讲解都清晰透彻。
这样的学习条件在普通家庭并不多见,多数孩子即便好学,也很难请到专人辅导。
而何雨柱不仅督促妹妹学习,还为她创造良好的环境,家里的活儿也从不让妹妹插手。
加上何雨水本身聪明伶俐,她在班级里表现突出,深得老师喜爱。
“雨水……”
葛老师走近时轻唤了一声。
何雨水回头一看,甜甜地喊道:“老师!”
“葛老师。”
何雨柱点头致意。
葛老师指了指他的校服,语气带着试探:“柱子,这衣服是……”
上次交谈时,她记得何雨柱是鸿宾楼的厨师,如今却穿着清华校服,实在让人意外。
最近高考结束,各大学陆续开学,难道他考上了清华?可厨师和清华高材生之间的反差令她难以联系到一起。
何雨柱笑了笑,解释道:“今天刚去清华大学报到,校服还没来得及换。
忘了和您说,我已经不在鸿宾楼工作了,高考后报了清华,接下来几年要专心读书。”
“你真考上清华了?”
葛老师一时惊讶,随即意识到语气不妥,连忙改口,“不是……我是说,鸿宾楼的工作挺稳定的,怎么突然决定去读大学?”
在她看来,能在鸿宾楼当上掌勺师傅,收入已算丰厚。
而读大学需要四年时间,能否顺利毕业还是未知数,这个选择着实令人费解。
这个时代的大学与后来大不相同。
那时候通过高考进入大学的学生,只要不犯大错都能顺利毕业。
但现在的大学生都是全国最优秀的苗子,考上清华大学更是难上加难,不仅入学门槛高,毕业要求更严格。
许多学生要花四五年,甚至七八年才能完成学业,这也造就了当时大学毕业生极高的含金量。
柱子诚恳地解释道:我想通过读书为国家出力。
如果在鸿宾楼当一辈子厨师,我的贡献有限。
但上了大学就能用知识报效国家,无论贡献大小,总能尽一份力。”
听着这番肺腑之言,葛老师不禁肃然起敬。
没想到这个年轻厨师竟有如此觉悟,让她对柱子刮目相看。
柱子,你去上大学的话,雨水的生活...想起柱子的家庭情况,葛老师关切地问道。
何雨柱笑着说:您放心,我在鸿宾楼攒了些钱,日子没问题。
现在父亲也回来了,就算我忙不过来,他也能帮忙照顾雨水。”
葛老师这才放心:有需要尽管找我,毕竟我也是雨水的老师。”她对这位清华学子满怀敬佩。
那我们不打扰您了,那边还有家长等着呢。”
葛老师再见!雨水乖巧地道别。
回家的路上,坐在自行车后座的小雨水搂着哥哥的腰,好奇地问:哥,葛老师说起清华时的语气好特别,是不是特别厉害的学校?
何雨柱笑着回答:小机灵鬼还懂这个?没错,清华是国内顶尖学府。
你也要好好学习,将来考进清华。”
嗯!我一定努力!雨水用力点头,突然话锋一转,那今天能吃炸鸡腿吗?就当给我加油嘛~小姑娘撒娇地说道。
何雨柱忍俊不禁:小馋猫,想吃什么哥都做。
不过上次答应我的事别忘了,考试要考出好成绩。”
放心吧!我们班没几个人比我厉害呢!雨水自信满满地欢呼。
柱子和父亲都知道,雨水在小学一年级的成绩确实名列前茅。
......
两个月后,何雨柱已经开始了在清华大学的学习生活。
这一天放学后,何雨柱骑着自行车接上雨水,他们要回四合院一趟。
出发前,何雨柱特意换下了校服,他不想让院子里的人知道自己在上大学,那里有不少爱生事的主儿,知道后指不定闹出什么幺蛾子。
远远望见院子时,前院的三大爷就迎了出来。
看到兄妹俩,他笑着招呼道:柱子回来啦!老远就听见你车铃响了,咱院就你们家有两辆自行车。
老何已经到家了,我猜准是你小子回来了。”
何雨柱笑着点头:还是三大爷您眼尖。”说着从兜里掏出一把水果糖递过去,给解放他们带的小零嘴。”
阎埠贵乐呵呵地接过糖:今儿这几个小崽子又有口福了。
对了柱子,街道办好像有新政策,你回家可以问问你爸。”何雨柱应了一声,带着妹妹往里走。
中院水池边,秦怀茹正在洗衣服。
贾家的衣服似乎永远洗不完,每次来都能看见她在那儿忙活。
生了棒梗后,她的身材恢复得很快,只是脸色有些憔悴。
看见兄妹俩,她笑着点头:柱子带妹妹回来看何叔啊?
秦怀茹这时还没变成后来那样,丈夫还在世,对何雨柱态度挺友好。
何雨柱简单回应后就带着雨水离开了,他可不想招惹贾张氏那个难缠的老太太。
还没等敲门,陈娟就打开了门。”在屋里就听见你们来了,快进来!今儿你爸准备了硬菜。”她热情地把两人迎进屋,一副主人做派。
灶台前,何大清正在炖肘子:你俩先坐会儿,这肘子马上就好。”这个后妈陈娟人不错,至少不像院里那些人精似的惹人烦。
“爸,这肘子来路没问题吧?”
何雨柱忍不住问道。
他主要担心何大清挪用公家物资,虽说这在厨师圈子里是心照不宣的潜规则,但他不愿家里惹上这种麻烦。
要真想吃荤腥,直接从空间里取更方便。
拿公家的东西就算暂时没事,以后被人揪住小辫子可就麻烦了。
何大清笑着说:“柱子别担心。
这是给厂领导做招待宴时特意留的,自己掏钱买的,没占公家便宜。”
虽然何大清的厨艺比不上儿子,但在轧钢厂也算数一数二。
每逢接待重要客人或开小灶,厂长、副厂长总会指名让他掌勺。
这肘子本是招待宴剩下的,按理说是公家财物,但何大清想买的话可以低价拿到。
领导们对此心知肚明却装作没看见——总不能光让上面捞好处,也得给下面的人留点油水,不然谁还愿意卖力干活?
趁着何大清做饭的工夫,何雨柱跟陈娟聊起正事。
“陈姨,刚进门时听前院三大爷说,最近出了新政策?”
陈娟连忙点头:“正想跟你说这事儿呢,是关于户口迁移的新规定。”
“户口?”
何雨柱心头一动。
“是啊,农村户口想转成城市户口现在得花十五万。
我跟你爸商量着,感觉没啥必要乱花钱......”
听到这里,何雨柱立刻明白了。
这是户籍政策收紧的前兆!作为穿越者,他深知这波机会错过就再难弥补。
往后城乡户口差距会越来越大,光粮本这一项就值回票价。
等 年月到来,农村人连树皮都啃不上时,再想改户口就晚了。
“陈姨,这钱必须花!”
他斩钉截铁地说,“趁现在能改赶紧办。”
陈娟还是心疼:“可十五万够买多少东西啊,咱们又不缺房子住......”
(何雨柱无法向陈娟解释未来政策的变化,毕竟他是穿越者,贸然展现预知能力容易惹祸上身。
他只能另找借口说服家人。
咱们家经济宽裕,以后也要在城里定居。
转为城市户口办事更方便。”何雨柱夹了块焖肘子说道。
饭桌上香气四溢,何大清放下筷子好奇道:柱子,你是说咱们全家都转城市户口?
对,这事花不了多少钱,费用我来出。”何雨柱不便多说,干脆把责任揽下。
何大清笑着摆手:说什么傻话,爸这儿有钱。
你和雨水的户口本来就在城里,就我和你陈姨需要转,三十万块钱的事。
虽然不明白为啥要转,但既然你建议,咱们照办。”
自从何雨柱考上清华,他的眼光见识都让何大清信服。
这个决定就这么定了下来。
何雨柱暗自松了口气。
在这个父母权威至上的年代,能像何大清这样开明的父亲实在难得。
陈娟也点头赞同:那我去街道办办手续。”作为街道委员,她办理这事更方便。
晚饭后,何大清关心道:你现在上大学,接雨水放学方便吗?要不让你陈姨帮忙?
我在街道办时间挺灵活的。”陈娟附和道。
何雨柱看向妹妹,其实大学生活刚开始课业不重,加上他有系统辅助并不吃力。
最终还是要看雨水的意思。
小丫头立刻黏在哥哥身边:我要哥哥来接我!
何雨水对何雨柱要更亲近些,自从何大清不告而别后,小姑娘心里总有些不安。
后来何雨柱把她照顾得无微不至,这份兄妹情自然更深了。
见女儿这般,何大清和陈娟也不多言:那柱子你多费心了。”
饭后,何雨柱推着自行车带雨水出门,恰被中院的易中海瞧见。”柱子这就走?不多住两天?易中海上前搭话。
何雨柱摇头:一大爷,厂里还有事。”说罢便推车离去。
易中海目送他们走远,转身敲响何家大门。
陈娟开门见是一大爷,有些诧异。”街道刚下发的户籍政策,我来了解情况。”交谈中易中海话锋一转,对了,五保户申请需要什么材料?
陈娟一愣,不知他为何突然问起这个。”是给后院聋老太太打听的。”易中海解释道,她家为 做过贡献,该有政策照顾。”何大清插话:这事陈娟不清楚,您还是去街道办问吧。”
易中海心里暗恼,面上却笑道:那我改天去街道办,也劳烦弟妹帮着打听。”陈娟会意,婉拒道:眼下户籍工作还没理顺,其他事缓缓再说。”
见夫妻俩一唱一和,易中海只得悻悻告辞。
他没回屋,转头去了贾家。
贾张氏拉开门,见是他便扯着嗓子道:哟,家里可没剩饭了。”易中海皱眉:找你们商量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