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四合院:傻柱,有种你再说一遍》

  江文辉不禁感慨,柱子能成为系里唯一报考八级工程师的学生,确实不无道理。

  倘若何雨柱知道他的想法,恐怕会摇头失笑。

  专注于基础技能训练,完全是因为系统加持进步神速。

  不是不会复杂操作,而是基础练习的性价比更高。

  当然,江文辉的想法也有道理,机械这门手艺重在实操,基本功必须扎实。

  如果他能坚持今日所得,必定受益无穷。

  周末,何雨柱带着妹妹雨水回到四合院探望父亲何大清和继母陈娟。

  轧钢厂改制浪潮中,后厨因其技术性得以稳定。

  何大清的职位虽职称调整、薪资略减,但加上粮票补贴,生活依旧滋润。

  师傅李保国作为二食堂厨师长地位稳固——这位鸿宾楼出来的国宴候选大师傅,在后厨这个凭实力说话的地方拥有绝对权威。

  厂领导多次以优厚待遇邀请他专司小灶,都被婉拒。

  在这特殊年月,留守食堂才是明智之选。

  刚进院门,中院的争执声便传入耳中。

  何雨柱眉头一皱,辨出陈姨的声音,不由加快脚步。

  前院不见三大爷踪影,中院已围满邻居。

  只见三大爷面带难 在一旁,贾张氏正堵着门叫嚷:陈委员可别血口喷人!我家棒梗才三岁,能偷你家东西?当个街道办委员就威风了?

  陈娟气得声音发颤:贾姐,我是来解决问题的,请你注意言辞!

  农村来的还摆谱......贾张氏余光瞥见何雨柱兄妹进院,一米八的健壮身形让她的咒骂戛然而止——这个真敢动手的年轻人,她可领教过。

  何雨柱冷眼瞥了下贾张氏,这老太婆今天还算收敛,要是敢当着他面辱骂陈姨,非得给她一记耳光不可。

  陈娟把事情原委告诉何雨柱后,他抬眼望向贾家门口。

  原来是晾在外头的腊肉被棒梗顺走了——绑肉的绳子明晃晃丢在贾家门前,那小子衣襟上还蹭着黑亮的油渍,作案证据就这么明摆着。

  陈娟本是好声好气来询问,谁知贾张氏倒先扯着嗓门闹腾起来,硬是把三大爷阎埠贵从家里拽来评理。

  轧钢厂还没到下工点,院里就属这位教书先生闲在家。

  柱子你看...阎埠贵凑过来低语,要不等你爹回来再说道?他皱纹里都藏着为难,谁不知道贾张氏是块滚刀肉。

  围观群众七嘴八舌议论开:

  三岁娃娃懂啥偷不偷的

  陈干事不像乱冤枉人的主儿

  何雨柱摆手谢过阎埠贵,径直对贾张氏发问:绳子确确实实在您家门口,这话不假吧?

  贾张氏三角眼一吊,指不定是谁栽赃呢!街道办委员就能欺负老百姓了?话里带刺往陈娟身份上引,几个墙头草果然跟着嘀咕起来。

  陈娟抿紧了嘴唇。

  要搁平日她懒得计较,可这次人赃俱在......

  陈娟一向处事稳重,此时更是斩钉截铁地说道:我亲眼看见棒梗进了屋子,这事儿错不了。

  贾大姐要是觉得冤枉,让孩子把刚穿的衣服拿出来看看就知道了。”

  腊肉是烟熏的,表面沾着黑灰。

  棒梗个子小,偷肉时衣服难免蹭上污渍。

  可这会儿站在贾张氏身边的棒梗已经换了身干净衣裳。

  众人觉得查看衣服就能水落石出,贾张氏却像被踩了尾巴似的炸了毛:少在这儿血口喷人!为难三岁孩子算什么本事?等我儿子和他师傅回来再跟你们算账!她拽着棒梗就要回屋,却被突然出现的何雨柱拦住了去路。

  贾张氏下意识退后半步,刚要开骂,却被何雨柱冷冽的眼神震住。

  她强撑着嚷道:柱子你什么意思?这事没完!

  现在由不得你说完不完。”何雨柱语气平静,把棒梗换下来的衣服交出来。”

  什么衣服?听不懂!贾张氏眼神闪烁。

  不交我们就自己找。”何雨柱冷笑,到时候难看的是你。”

  贾张氏脸色铁青:你敢私闯民宅?我报警!

  报啊。”何雨柱嗤笑,正好让警察看看从你家搜出脏衣服会怎么处理。”

  贾张氏顿时慌了神。

  那件沾着腊油的衣服就在屋里,要是被发现......都怪她贪嘴,下午就该把那块偷来的腊肉吃完,再把衣服洗了。

  本来想让儿媳妇回来收拾,谁知招来了何雨柱这个煞星!

  她僵在原地,进退两难。

  街坊们原本在看热闹,见到这情形都回过味来。

  贾张氏这副模样,八成真是棒梗偷了何家的腊肉。

  邻里多年,谁不知道贾张氏的脾性?要是没干亏心事,她早扯着嗓门喊冤了。

  众人交头接耳,贾张氏的脸色愈发难看。

  这时院外传来喧哗声,轧钢厂工人下班回来。

  贾东旭和易中海走到中院,瞧见这场面眼神微动。

  贾东旭快步走到母亲身旁:妈,出什么事了?易中海则悄悄挪到阎埠贵身边:老阎,你怎么在这?这是......这老狐狸没急着插手,先找知情人打听。

  很快两人就弄清了原委,脸色都变了。

  就上班这点工夫,棒梗竟然偷了傻柱家的腊肉。

  贾东旭心里发沉——这年头偷窃本就严重,更何况是贵重的腊肉。

  易中海目光转向何雨柱,正听见他说:一大爷来得正好,棒梗偷我家腊肉,贾张氏不认账,麻烦您帮忙报派出所。”

  易中海眼角抽动,瞪了贾张氏一眼,堆着笑说:柱子,院里的事就在院里解决嘛。

  组织设大爷制度就是为这个。

  我先问问情况。”转头对贾张氏道:柱子说的属实吧?话虽这么问,心里已有判断。

  众目睽睽下,他也不敢偏袒徒弟家。

  贾张氏见易中海这般态度,知道指望不上,眼珠乱转:我又没拦着查。

  棒梗才三岁,拿着腊肉我还当是自家地窖的。

  既然柱子非说是他家的,那就算你们何家的。”

  何雨柱冷笑:算是我们家的?腊肉还能长腿跑你家去?三岁偷东西就不用管了?他打定主意要治住这,否则后患无穷。

  贾张氏脸皮一抖:说什么偷不偷的!邻里邻居的,就当是我们拿的还不行?

  贾张氏依旧胡搅蛮缠,或者说她根本就是在装糊涂,死活不肯认偷窃的事。

  她心里明镜似的——偷东西,还是这么大一块腊肉,绝不是小事。

  见势不妙,她又摆出可怜相对围观邻居诉苦:大伙儿评评理,咱们一个院住着,我家能真干这种事儿?我家棒梗才三岁,孩子懂什么?准是错把你家腊肉当自己家的拿回来了,这能叫偷吗?

  这番说辞让邻居们脸上都挂不住了。

  如此厚颜 的狡辩,听得人脸上发烫。

  拿不算偷?那什么才算?虽说没人亲眼看见棒梗拿柱子家的腊肉,可谁不知道腊肉都是收在家里的?总不会是街上捡的。

  既然进了别人家门带走,不是偷是什么?

  只是没人愿意点破——得罪贾张氏这种泼妇,准没好果子吃。

  贾东旭听着母亲的话,臊得脸皮发紧。

  偷了就偷了,怎能这般强词夺理?孩子长大还得了?他拽了拽贾张氏,把三岁的棒梗拉到身边。

  这小家伙个头刚到父亲小腿,不过这年代孩子早熟,跑跳玩耍很是麻利,这才让他有机会溜进何家。

  这时秦怀如下班回来,听说家里出事后连忙赶到丈夫身旁。

  她和贾东旭想的一样:比起偷东西这事,纠正孩子的观念更重要。

  此时的她还不是剧中那个寡妇,尚有是非观念。

  师傅,是棒梗不对,我们认。”贾东旭刚开口要赔偿,就被贾张氏一把扯住:败家子!赔什么钱!想到要赔好几万,她心疼得直哆嗦。

  孩子认个错就行了,柱子家又不差这点东西!

  柱子啊,孩子不懂事,我给你赔个不是,这事儿就算了吧?贾张氏轻飘飘地道着歉,言外之意是何雨柱不该计较。

  何雨柱冷笑一声:我说了不算,叫派出所来评理吧。”既然对方不要脸面,他也无需顾忌。

  原本还考虑妻子在街道办工作,此刻索性撕破脸。

  易中海见状赶忙打圆场:柱子,院里的事院里解决!说着狠狠瞪了贾张氏一眼。

  易中海被贾张氏气得够呛,事情已经很清楚了。

  贾张氏纵容棒梗偷何雨柱家的腊肉不说,陈娟本来只是来问情况,还没追究呢,她倒好,直接闹得全院皆知!现在何雨柱要报警,事情性质就变了,搞不好要出大事。

  贾东旭是他培养多年的徒弟,易中海再不愿意也得管。

  贾东旭和秦淮茹也反应过来,赶紧附和:“柱子,我妈不是那意思……”

  贾东旭难得硬气一回,拽了拽贾张氏。

  毕竟事关儿子棒梗的前途,万一闹大了,名声坏了可就完了。

  这年头,名声比什么都重要,有钱也买不来好名声——原剧里傻柱找不着媳妇就是例子。

  院里邻居们看明白了,现在就等何雨柱怎么处理。

  陈娟的目光也落在何雨柱身上。

  贾张氏的态度确实气人,但有何雨柱在,她不用急着出头。

  别看柱子年纪不大,在家里说话很有分量,何大清经常听他的意见。

  何雨柱看了易中海一眼,摇头:“一大爷,这事我做不了主。

  那么大块腊肉,不管是被棒梗吃了还是偷了,总得有个说法吧?不报警也行,找街道办处理,反正他们熟悉咱们院儿。”

  丢东西不是小事,那块腊肉对何家来说不算什么,但在谁家都是值钱东西。

  要是按易中海的方式解决,最后肯定不了了之。

  何雨柱可不想被棒梗盯上,这次非得彻底治治他。

  见何雨柱态度坚决,易中海脸色一僵。

  他没想到话说成这样,柱子还是油盐不进。

  去街道办?那不是一样完了?棒梗偷东西的事传出去,能有好果子吃?

  贾东旭和秦淮茹急了,赶紧凑到易中海身边:“师傅,您快想个办法吧!”

  贾张氏一向蛮横,虽然知道柱子难缠,但没当回事。

  今天见他这么较真,也有点慌了。”柱子,你……”

  正说着,何大清从外面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