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半月过去。
清华大学对何雨柱跳级参加6级工程师考核一事高度重视,特别是得知哈工大教授将专程前来观摩后。
作为当事人的何雨柱这些日子埋首书海,终日泡在实验室巩固机械专业知识。
这天完成实验后,何雨柱回到南锣鼓巷四合院。
按照半个月回家一次的惯例,他这次回来听闻了不少新鲜事——职业分级制度已影响到大院居民。
易中海经评定成为6级钳工,月薪7各行各业都在讨论职业等级评定的新政策,何雨柱从外面回来时,正好遇见在前院乘凉的三大爷一家。
阎埠贵看见推着自行车进院的何雨柱,眼睛一亮,热情地迎上去打招呼。
这么多年过去,整个南锣巷能买得起自行车的,也就何雨柱一家。
他当小学教员的那点工资,不吃不喝攒三个月也买不起一辆车,更别说以他抠门的性格,根本舍不得花这笔钱,况且他手上也没有自行车票。
这年头工业落后,物资紧缺,比起一百多块钱的售价,自行车票更加稀缺,可谓一票难求。
“柱子,回来看你爸啊?”
阎埠贵嘴上寒暄着,目光却不动声色地打量着他。
果然,这小子又换了一身新衣裳。
何雨柱虽然不常回院子,但每次回来总会带些好东西,阎埠贵早就留意到,他身上的衣服再也没有打过补丁。
这看似不起眼的细节,在当下却是稀罕事。
就算有钱,谁家能像何雨柱这么舒坦?带补丁的衣服才是常态。
“三大爷,您歇着呢?”
何雨柱客气地回应,顺手从兜里抓出一把水果糖递过去。
他和三大爷家的关系还算不错,每次回来都会带些小礼物。
阎埠贵虽然爱占小便宜,但为人还算正派,在这四合院里算得上少数值得交往的人。
“哎哟,柱子,你看你……”
阎埠贵咧嘴笑着,迅速接过糖果,眼里闪着满足的光,“来就来,还带什么东西?有空来三大爷家吃饭啊!”
嘴上虽这么说,他心里清楚何雨柱不会真来蹭饭。
更何况,柱子现在整天在外头忙,很少在家吃饭。
何雨柱点点头:“行,三大爷,那我先回屋了。”
说完便推着车往里走。
望着他的背影,阎埠贵若有所思。
随手就能送出一把水果糖,可见何雨柱收入不菲。
但院子里最近有些流言,说何雨柱在鸿宾楼干了四五年,却鲜少提起工作的事。
同院的年轻人,像许大茂、贾东旭,早早就在轧钢厂定了职业等级,每月领工资,是光荣的工人阶级,走到哪儿都有面子。
有人猜测,何雨柱在厨艺上没什么长进,不好意思提。
毕竟当厨师凭的是真本事,耍小聪明只能混一时,时间长了还得靠真功夫。
可阎埠贵听了这些闲话,心里只是冷笑。
别人或许不了解,但他心里清楚得很。
跟柱子家交情这么深,虽然不清楚柱子在外面的具体情况,但绝不像大伙儿传的那样落魄。
真要混得不好,他家能买得起自行车?要是真没出息,柱子每次回来会给家里带这么多水果糖?
阎埠贵懒得跟院子里那些人掰扯这些,说了对他也没好处。
相反,他怕别人知道柱子家的实情后去巴结,反倒影响了自己和柱子的交情。
回家后,何雨柱跟何大清、陈娟坐在桌边闲聊。
柱子,你上次说要囤肉,到底为啥啊?何大清问道。
原来何雨柱在清华上学时一直没停下储备物资的打算。
每月除了日常开销,他把学校补贴都换成了各种粮食,肉蛋米面都有存,只是没之前在鸿宾楼挣得多,囤货量没那么大罢了。
他让家里也囤粮,还叮嘱把买的粮食送到他那边的四合院。
何雨柱编了个理由,说有同学认识专门存粮的地方,能长期保鲜。
为此,何大清两口子每个月一半工资都被用来囤粮。
这些粮食其实都被何雨柱收进了空间。
虽然支持儿子的决定,但两口子对持续囤粮还是有些疑惑。
这年头虽说物资紧俏,可他们家已经吃喝不愁了,实在没必要每月存这么多。
爸,陈姨,我也是防患未然。
具体不方便说,但听到些风声。
咱家存的粮食肯定用得上,而且我同学家专业做这个,放两三年都不会坏。
不过这事千万别往外说。”何雨柱没法直说五八年后的困难,好在他清华学生的身份让父母越发信任。
这些年何雨柱的表现他们都看在眼里,如今他在父母心中已是能担大事的人,何大清甚至开始把家业慢慢交到他手上。
听儿子这么说,老两口也不多问。
柱子既然有主意,照做就是。
至于保密,他们按何雨柱交代的,每次都是小批量零散收购,根本没引起注意。
晚饭后,何雨柱掏出张自行车票递给父亲。
看到票证,何大清和陈娟眼睛都直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柱子,这...这是哪来的?何大清声音都发颤。
虽然他工资不低,但自行车票可是连厂长都得排队等的好东西,哪轮得到他个厨子。
爸,陈姨,这周末你们去买辆自行车吧。
这张自行车票是我学校奖励的,上次在轧钢厂的项目完成得好。”何雨柱将票递给何大清和陈娟,语调轻快。
这张票来之不易。
清华大学校方审核了何雨柱在轧钢厂设计的图纸后,与厂领导协商决定给予嘉奖。
作为八级工程师,他虽能轻松获得此类奖励,但这份心意尤为珍贵。
柱子真有出息!何大清摩挲着车票,眼中满是欣慰。
陈娟也笑着点头,为这个懂事的孩子感到骄傲。
等我考完试,再想办法弄一张票。”何雨柱话音未落,正在吃饭的何雨水就嚷嚷起来:哥哥,我也想要自行车!
将近小学毕业的何雨水已长到1米5多,在同龄人中格外挺拔。
她眨着大眼睛撒娇的模样,让何雨柱忍俊不禁:等你考上高中就买,现在骑车太危险。”
一言为定!何雨水信心满满地应下。
她的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这承诺并不难实现。
时间飞逝,一周过去,六工考如期而至。
整个机械系仅有何雨柱一人具备报考资格。
考试现场只对清华和哈工大教授开放,其他同学虽知此事,却无缘观摩。
何雨柱骑着自行车来到教学楼,神色如常地停好车。
张为民与梅军立即迎上来,领着他走向考场。
步入教室,只见孙教授与哈工大刘教授端坐 ,周围环坐着各院系老师。
落座后,何雨柱向评审席从容致意。
试卷发放后,他提笔挥毫,机械知识在脑海中奔涌而出,不到半小时便举手示意交卷。
柱子,做完了?孙教授似曾相识地问道。
是的。”何雨柱点头回应。
这回答让全场愕然。
六工考的试题竟被他在半小时间内完成?试卷在教授们手中传阅,随着批阅进行,教室渐渐陷入寂静。
当最后呈现满分成绩时,所有目光都聚焦在这个年轻人身上。
此刻无论清华还是哈工大的教授们都难掩震惊。
这些亲手出题的老教授们清楚,即便是他们亲自作答也未必能得满分。
更令哈工大代表团惊诧的是,这个叫柱子的年轻人不仅速战速决,更是完美通关。
刘宏伟站在孙教授身旁,面部肌肉微微抽动:老孙......
孙教授之前就欣赏何雨柱在办公室讲解论文的表现,但目睹他答完六级工程师试卷的全过程,仍不免心头震撼。
身为八级工程师考核的监考官,孙教授对何雨柱的答题速度并不陌生,可在看到满分的答卷时还是难掩惊讶。
他注意到哈工大代表团的反应,特别是刘宏伟教授变幻的神色,不由得悄悄挺直了腰板:老刘,看见了吗?说着上前拍了拍年轻人的肩膀:好样的,柱子。”
这份满分答卷让所有质疑何雨柱机械水平的声音戛然而止。
单凭这份扎实的理 底,哈工大同龄学子中无人能及。
实操考核即将开始。
笔试的惊艳表现已经吊足了众人胃口,现在大家更期待看到这个年轻人在实践中的表现。
孙教授胸有成竹——他亲眼见证过何雨柱在实验室的卓越表现。
机械行业分工精细,涵盖车、铆、焊、电、钳、锻等多领域。
常人能精专一门已属不易,即便孙教授这样的资深专家也以电工见长,刘宏伟则擅长铆工。
高级工程师们通常专注于图纸设计与验证,鲜少亲自操作。
但何雨柱打破了常规。
实验室里,他在六大工种上都展现出令人叹服的造诣。
这种全方位的精湛技艺让孙教授也感到震惊,最后只能归结为与生俱来的机械天赋。
当然,这种全面技能带来的优势显而易见——它能提供更广阔的视野和更丰富的创新灵感。
考场转移至装备齐全的实验室。
六级工程师实操考核要求现场设计并制作机械部件,这是认证过程中最具挑战性的环节。
此刻连哈工大的教授们都屏息凝神,等待着这个年轻人的表演。
孙教授与刘宏伟交换眼神后,向何雨柱点头示意。
面对琳琅满目的工具和空白图纸,何雨柱的目光渐渐变得专注起来。
三个小时的实操考核时间颇为紧张,要想完成复杂图纸设计显然不够,但过于简单的作品又难以匹配六级工程师的资质。
作为能 领导项目的专业等级,六级工程师的能力标准确实不低。
何雨柱凭借扎实的机械理论基础迅速进入状态,执笔构思图纸的模样让在场教授们看得津津有味。
若是他能在实操环节同样出色,这位清华不满二十岁的学生必将震动整个机械工程界。
刘教授观察何雨柱作业时,不时偷瞄孙教授的反应。”老刘你别打歪主意,孙教授直接点破,柱子可是我一手培养的苗子。”两位业界泰斗心知肚明,眼前这个年轻人若好好栽培,未来成就可能超越他们,成为影响国运的顶尖工程师。
两小时后,实验室里火花渐熄。
清华大学对何雨柱跳级参加6级工程师考核一事高度重视,特别是得知哈工大教授将专程前来观摩后。
作为当事人的何雨柱这些日子埋首书海,终日泡在实验室巩固机械专业知识。
这天完成实验后,何雨柱回到南锣鼓巷四合院。
按照半个月回家一次的惯例,他这次回来听闻了不少新鲜事——职业分级制度已影响到大院居民。
易中海经评定成为6级钳工,月薪7各行各业都在讨论职业等级评定的新政策,何雨柱从外面回来时,正好遇见在前院乘凉的三大爷一家。
阎埠贵看见推着自行车进院的何雨柱,眼睛一亮,热情地迎上去打招呼。
这么多年过去,整个南锣巷能买得起自行车的,也就何雨柱一家。
他当小学教员的那点工资,不吃不喝攒三个月也买不起一辆车,更别说以他抠门的性格,根本舍不得花这笔钱,况且他手上也没有自行车票。
这年头工业落后,物资紧缺,比起一百多块钱的售价,自行车票更加稀缺,可谓一票难求。
“柱子,回来看你爸啊?”
阎埠贵嘴上寒暄着,目光却不动声色地打量着他。
果然,这小子又换了一身新衣裳。
何雨柱虽然不常回院子,但每次回来总会带些好东西,阎埠贵早就留意到,他身上的衣服再也没有打过补丁。
这看似不起眼的细节,在当下却是稀罕事。
就算有钱,谁家能像何雨柱这么舒坦?带补丁的衣服才是常态。
“三大爷,您歇着呢?”
何雨柱客气地回应,顺手从兜里抓出一把水果糖递过去。
他和三大爷家的关系还算不错,每次回来都会带些小礼物。
阎埠贵虽然爱占小便宜,但为人还算正派,在这四合院里算得上少数值得交往的人。
“哎哟,柱子,你看你……”
阎埠贵咧嘴笑着,迅速接过糖果,眼里闪着满足的光,“来就来,还带什么东西?有空来三大爷家吃饭啊!”
嘴上虽这么说,他心里清楚何雨柱不会真来蹭饭。
更何况,柱子现在整天在外头忙,很少在家吃饭。
何雨柱点点头:“行,三大爷,那我先回屋了。”
说完便推着车往里走。
望着他的背影,阎埠贵若有所思。
随手就能送出一把水果糖,可见何雨柱收入不菲。
但院子里最近有些流言,说何雨柱在鸿宾楼干了四五年,却鲜少提起工作的事。
同院的年轻人,像许大茂、贾东旭,早早就在轧钢厂定了职业等级,每月领工资,是光荣的工人阶级,走到哪儿都有面子。
有人猜测,何雨柱在厨艺上没什么长进,不好意思提。
毕竟当厨师凭的是真本事,耍小聪明只能混一时,时间长了还得靠真功夫。
可阎埠贵听了这些闲话,心里只是冷笑。
别人或许不了解,但他心里清楚得很。
跟柱子家交情这么深,虽然不清楚柱子在外面的具体情况,但绝不像大伙儿传的那样落魄。
真要混得不好,他家能买得起自行车?要是真没出息,柱子每次回来会给家里带这么多水果糖?
阎埠贵懒得跟院子里那些人掰扯这些,说了对他也没好处。
相反,他怕别人知道柱子家的实情后去巴结,反倒影响了自己和柱子的交情。
回家后,何雨柱跟何大清、陈娟坐在桌边闲聊。
柱子,你上次说要囤肉,到底为啥啊?何大清问道。
原来何雨柱在清华上学时一直没停下储备物资的打算。
每月除了日常开销,他把学校补贴都换成了各种粮食,肉蛋米面都有存,只是没之前在鸿宾楼挣得多,囤货量没那么大罢了。
他让家里也囤粮,还叮嘱把买的粮食送到他那边的四合院。
何雨柱编了个理由,说有同学认识专门存粮的地方,能长期保鲜。
为此,何大清两口子每个月一半工资都被用来囤粮。
这些粮食其实都被何雨柱收进了空间。
虽然支持儿子的决定,但两口子对持续囤粮还是有些疑惑。
这年头虽说物资紧俏,可他们家已经吃喝不愁了,实在没必要每月存这么多。
爸,陈姨,我也是防患未然。
具体不方便说,但听到些风声。
咱家存的粮食肯定用得上,而且我同学家专业做这个,放两三年都不会坏。
不过这事千万别往外说。”何雨柱没法直说五八年后的困难,好在他清华学生的身份让父母越发信任。
这些年何雨柱的表现他们都看在眼里,如今他在父母心中已是能担大事的人,何大清甚至开始把家业慢慢交到他手上。
听儿子这么说,老两口也不多问。
柱子既然有主意,照做就是。
至于保密,他们按何雨柱交代的,每次都是小批量零散收购,根本没引起注意。
晚饭后,何雨柱掏出张自行车票递给父亲。
看到票证,何大清和陈娟眼睛都直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柱子,这...这是哪来的?何大清声音都发颤。
虽然他工资不低,但自行车票可是连厂长都得排队等的好东西,哪轮得到他个厨子。
爸,陈姨,这周末你们去买辆自行车吧。
这张自行车票是我学校奖励的,上次在轧钢厂的项目完成得好。”何雨柱将票递给何大清和陈娟,语调轻快。
这张票来之不易。
清华大学校方审核了何雨柱在轧钢厂设计的图纸后,与厂领导协商决定给予嘉奖。
作为八级工程师,他虽能轻松获得此类奖励,但这份心意尤为珍贵。
柱子真有出息!何大清摩挲着车票,眼中满是欣慰。
陈娟也笑着点头,为这个懂事的孩子感到骄傲。
等我考完试,再想办法弄一张票。”何雨柱话音未落,正在吃饭的何雨水就嚷嚷起来:哥哥,我也想要自行车!
将近小学毕业的何雨水已长到1米5多,在同龄人中格外挺拔。
她眨着大眼睛撒娇的模样,让何雨柱忍俊不禁:等你考上高中就买,现在骑车太危险。”
一言为定!何雨水信心满满地应下。
她的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这承诺并不难实现。
时间飞逝,一周过去,六工考如期而至。
整个机械系仅有何雨柱一人具备报考资格。
考试现场只对清华和哈工大教授开放,其他同学虽知此事,却无缘观摩。
何雨柱骑着自行车来到教学楼,神色如常地停好车。
张为民与梅军立即迎上来,领着他走向考场。
步入教室,只见孙教授与哈工大刘教授端坐 ,周围环坐着各院系老师。
落座后,何雨柱向评审席从容致意。
试卷发放后,他提笔挥毫,机械知识在脑海中奔涌而出,不到半小时便举手示意交卷。
柱子,做完了?孙教授似曾相识地问道。
是的。”何雨柱点头回应。
这回答让全场愕然。
六工考的试题竟被他在半小时间内完成?试卷在教授们手中传阅,随着批阅进行,教室渐渐陷入寂静。
当最后呈现满分成绩时,所有目光都聚焦在这个年轻人身上。
此刻无论清华还是哈工大的教授们都难掩震惊。
这些亲手出题的老教授们清楚,即便是他们亲自作答也未必能得满分。
更令哈工大代表团惊诧的是,这个叫柱子的年轻人不仅速战速决,更是完美通关。
刘宏伟站在孙教授身旁,面部肌肉微微抽动:老孙......
孙教授之前就欣赏何雨柱在办公室讲解论文的表现,但目睹他答完六级工程师试卷的全过程,仍不免心头震撼。
身为八级工程师考核的监考官,孙教授对何雨柱的答题速度并不陌生,可在看到满分的答卷时还是难掩惊讶。
他注意到哈工大代表团的反应,特别是刘宏伟教授变幻的神色,不由得悄悄挺直了腰板:老刘,看见了吗?说着上前拍了拍年轻人的肩膀:好样的,柱子。”
这份满分答卷让所有质疑何雨柱机械水平的声音戛然而止。
单凭这份扎实的理 底,哈工大同龄学子中无人能及。
实操考核即将开始。
笔试的惊艳表现已经吊足了众人胃口,现在大家更期待看到这个年轻人在实践中的表现。
孙教授胸有成竹——他亲眼见证过何雨柱在实验室的卓越表现。
机械行业分工精细,涵盖车、铆、焊、电、钳、锻等多领域。
常人能精专一门已属不易,即便孙教授这样的资深专家也以电工见长,刘宏伟则擅长铆工。
高级工程师们通常专注于图纸设计与验证,鲜少亲自操作。
但何雨柱打破了常规。
实验室里,他在六大工种上都展现出令人叹服的造诣。
这种全方位的精湛技艺让孙教授也感到震惊,最后只能归结为与生俱来的机械天赋。
当然,这种全面技能带来的优势显而易见——它能提供更广阔的视野和更丰富的创新灵感。
考场转移至装备齐全的实验室。
六级工程师实操考核要求现场设计并制作机械部件,这是认证过程中最具挑战性的环节。
此刻连哈工大的教授们都屏息凝神,等待着这个年轻人的表演。
孙教授与刘宏伟交换眼神后,向何雨柱点头示意。
面对琳琅满目的工具和空白图纸,何雨柱的目光渐渐变得专注起来。
三个小时的实操考核时间颇为紧张,要想完成复杂图纸设计显然不够,但过于简单的作品又难以匹配六级工程师的资质。
作为能 领导项目的专业等级,六级工程师的能力标准确实不低。
何雨柱凭借扎实的机械理论基础迅速进入状态,执笔构思图纸的模样让在场教授们看得津津有味。
若是他能在实操环节同样出色,这位清华不满二十岁的学生必将震动整个机械工程界。
刘教授观察何雨柱作业时,不时偷瞄孙教授的反应。”老刘你别打歪主意,孙教授直接点破,柱子可是我一手培养的苗子。”两位业界泰斗心知肚明,眼前这个年轻人若好好栽培,未来成就可能超越他们,成为影响国运的顶尖工程师。
两小时后,实验室里火花渐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