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四合院:傻柱,有种你再说一遍》

  小同志,打听这个做什么?

  家里老人身子不大好,想寻些调理的方子。”

  何雨柱按准备好的说辞应对。

  摊主却摇了摇头:没熟人引荐,找到了也白搭。”

  这话让何雨柱心下了然:是长辈让我来寻的。”

  听罢,摊主不再多言。

  307巷口,那儿有你要的东西。”

  说着用沾着油渍的手指向巷子深处。

  何雨柱顺势望去,只见那栋灰石房子与周围并无二致。

  多谢指点。”

  何雨柱点头致意,转身朝那屋子走去。

  踏入猫巷子后,他便收敛了提纵术。

  虽然此地看似寻常,但他行事向来谨慎。

  此时早点摊上,一个戴眼镜的男子目光微闪,瞥了眼何雨柱离去的方向,随即低头将碗里的老豆腐一饮而尽:老板,再加两份炸荷包...

  ...

  307巷口的灰石屋前,何雨柱驻足端详。

  这栋建筑虽与周边风格统一,但占地明显宽敞许多,几乎抵得上两旁两户人家。

  正当他凝神观察时,眼中突然闪过一丝亮光。

  何雨柱站在屋外,鼻间飘来一阵阵香气。

  浓郁的汤香混合着几丝若有若无的清香,虽辨不出具体是什么,却足以让他确认——自己没找错地方。

  他正犹豫着是否要敲门,面前的木门却“吱呀”

  一声开了。

  开门的是个二十出头的年轻人,看起来比何雨柱老成几分。

  对方的目光在他身上扫过,带着几分警惕。

  何雨柱也不慌,按照聋老太教的话说道:“您好,我是南锣巷的,想打听药膳的事。”

  年轻人没吭声,默默关上门。

  片刻后,门又开了,对方侧身让出一条路:“进来吧。”

  何雨柱跟进去,这才看清屋内的布局。

  房子比预想的宽敞,前厅往后竟还连着一个院子。

  他暗自思忖,这院子多半是早年建的,否则如今可没机会这么折腾。

  前厅光线昏暗,只靠几盏油灯照明。

  何雨柱瞥了眼那跳动的火苗,心想这家底够厚实,大白天都舍得点灯。

  厅内立着几排木架,堆满草药和食材。

  年轻人领着他穿过 ,眼前豁然开朗——院子里摆着炉灶,三五个人正生火熬煮,香气正是从这里飘出去的。

  “要什么?”

  一名中年男人从后院走出来。

  院里的人立刻停下手里的活儿,恭敬行礼。

  年轻人上前道:“师父,人带到了。”

  何雨柱直接说明来意:“前辈,我想学药膳。”

  中年人神色平淡,朝年轻人使了个眼色。

  后者熟门熟路地进屋翻找,中年人则报价道:“药理真解加药膳配方,两百万,不包教。”

  “两百万?”

  何雨柱眸光微动,心里暗暗吃惊。

  这下他算明白了——这里的药膳,早成了一门生意。

  开口就要两百万,普通人根本负担不起。

  不过能找上门来的,多半都有些特殊门路。

  就像何雨柱本人,靠着聋老太太牵线搭桥,这位老太太的身份可不简单。

  这个价格虽然不菲,但对何雨柱来说不是问题。

  即便师傅没支援他五百万,他也会想办法筹钱给师傅治病。

  但他故意装出犹豫的样子:前辈,这价格也太高了?万一配方是假的呢?

  虽然练武后何雨柱体态有所变化,但毕竟年纪尚轻。

  要是对两百万无动于衷,反而惹人生疑。

  中年男子不以为然地摇头:能找到这儿来,你应该心里有数。

  我这可是天赐的宝贝,以前寻常人根本接触不到。

  钱不够的话,可以用粮食抵账!

  说到粮食时,何雨柱敏锐地捕捉到对方眼中闪过的急切。

  这多亏他明劲大成的修为。

  用粮食交易的话,还能再给你优惠两成!

  何雨柱心中疑惑,表面却不动声色:说笑了,我家又不开粮店,哪来那么多粮食?现钱都是变卖祖产凑的,您看能不能便宜一成?

  在这种场合,他必须谨言慎行。

  男子略显失望,很快恢复平静:现金的话,最多让利半成。”

  半成就半成,能省则省。

  这时去取货的青年捧着两本蓝色封皮的册子回来了。

  东西在这儿,付完钱就能拿走。”男子示意道。

  能先验货吗?

  男子皱眉打量何雨柱,朝青年使了个眼色。

  他们并不担心这个年轻人耍花样——敢做这种生意,自然有倚仗。

  何雨柱认真翻看《药理真解》,虽未细读,但脑海中接连响起的提示音印证了真伪。

  另一本《药膳配方》也同样货真价实。

  成交,下午我带钱来。”何雨柱归还书册。

  ......

  何雨柱空间里虽存着几百万现金,但绝不能当场取出。

  更不能出门取了钱立即折返。

  听到那男子开口就要两百万,显然不是小生意。

  普通人家哪里经得起这种大手笔?谁又能保证附近有没有他们安插的眼线?何雨柱始终牢记着谨慎行事的原则。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谈妥下午交易后,何雨柱先行离开。

  走在路上,他仍在琢磨后院那人提到粮食时的异常反应。

  虽说眼下物资紧缺,但对这些做大买卖的人来说,吃穿用度应该不成问题——毕竟公私合营和票证制度还没实行,有钱人根本不愁吃喝。

  思来想去,何雨柱也没琢磨明白,索性把这事记在心上。

  他眼下最要紧的是钻研药膳救师父,其他闲事只要不惹到自己头上,他也懒得理会。

  回到四合院已近晌午。

  去菜市场采购时,他特意为晚上去聋老太太家吃饭准备了食材。

  此刻他空间里堆满了物资:精白面、大米、玉米面各五十斤,鲜鸡蛋、猪肉、白菜、萝卜各三十斤,还有十斤装的油盐酱醋等调料。

  原本空荡的储物空间顿时充实起来。

  这笔开销可不小,足足花了八十一万六千块。

  光是鸡蛋和猪肉就占去近五十万。

  这些物资要搁寻常百姓家,节俭些够吃一两年的。

  但何雨柱心里有数——自己练武消耗大,这些存货撑不了多久。

  好在师父给的五百万本就是用于这个。

  穿过前院时,何雨柱接上妹妹雨水回家。

  自打穿越过来,这还是他头回中午在家吃饭。

  系上围裙,他从空间取出两枚鸡蛋、一斤猪肉配上新鲜时蔬。

  菜刀在案板上响起欢快的节奏,四级厨艺让他处理食材格外利落。

  生火架锅时,雨水正按他吩咐在中院水池边淘米。

  许大茂恰巧从前院晃进来。

  如今他每到周末就去跟放映师傅学艺,这会儿正往家走。

  瞧见何雨水在院里忙活,他瞟了眼何家方向想嘲讽两句,想起父亲警告又悻悻闭嘴。

  刚走到后院,突然看见二大妈慌慌张张扶着刘光齐从屋里出来。

  “孩他爸,快点儿!光齐烧得这么厉害,不能在家硬撑了!”

  刘海忠匆忙赶来:“昨天不是还好好的吗?怎么突然这样了?”

  “现在说这些有啥用?赶紧去卫生所,光齐可不能有事!”

  刘光齐上次被何雨柱打伤后,一直在家养伤。

  刘海忠为了省钱,只给他涂了些消炎药,没送医院。

  没想到今早病情突然恶化,高烧不退,人都昏迷了。

  夫妇俩慌了神,背起刘光齐就往卫生所跑。

  这一幕恰好被回来的许大茂撞见。

  他怕被刘家发现那天自己只是帮腔没动手,赶紧躲回屋里。

  许伍德正倒酒,见儿子慌慌张张地冲进来:“慢点儿,别碰坏东西!”

  “爸,刘光齐送医院了!”

  许大茂喘着气说。

  许伍德没当回事:“少管闲事,今天学得怎么样……”

  ……

  厨房里飘出猪肉炖白菜的香气,小雨水馋得直咽口水。

  她跑到灶台边,拽着何雨柱的袖子:“哥哥,给我尝一口!”

  何雨柱笑着夹了块五花肉,吹了吹递到她嘴边:“小心烫。”

  雨水迫不及待地咬了一口,烫得直吸气,却舍不得吐出来,一边哈气一边吃得津津有味:“哥哥做的菜真好吃,雨水要一辈子吃!”

  何雨柱刚想接话,院子里突然传来喊声:“贾张氏!你儿子在钢铁厂考核时晕倒了!”

  ……

  中院里,一名女工急匆匆跑来,站在院中大喊。

  贾张氏听到动静,慌忙冲出来:“同志,我家东旭怎么了?”

  “您是贾大婶吧?东旭考核时晕倒了,易师傅已经送他去医院,让我来通知您!”

  贾张氏眼前一黑,腿一软差点摔倒:“晕倒了?!怎么会……”

  清晨贾东旭出门时明明精神抖擞。

  这几天在家调养得当,面色红润,比从前强多了。

  眼看着他就要通过转正考核,全家人都盼着好日子降临。

  谁曾想等来的竟是这种噩耗?

  贾张氏先是一愣,随即扯着嗓子嚎啕大哭。

  我的儿啊!东旭你怎么突然晕倒了!

  见她哭得伤心,前来报信的女工连忙安慰:

  贾婶别急,易师傅已经送医院了,应该没大碍。”

  但贾张氏的眼泪就像断了线的珠子。

  要不咱们先去医院?女工提议道。

  贾张氏突然止住哭声:姑娘,考核过了吗?

  考核中途晕倒,成绩作废了。”女工摇头。

  贾张氏闻言脸色煞白,又扯开嗓门哭起来。

  院里邻居纷纷端着饭碗出来围观。

  那不是钢厂的赵小红吗?有人认出了女工。

  见贾张氏哭成这样,众人交头接耳:该不会...

  今天正是转正考核的日子,贾张氏最近逢人就夸儿子要转正。

  看这情形,怕是出事了。

  女工再次劝说:贾婶,咱们去医院吧?

  可贾张氏心里另有盘算:既然易中海已经带着儿子去了医院,医药费自然该由他这个师傅垫付。

  现在去早了还得自己掏钱。

  何雨柱捧着饭碗,带着妹妹趴在窗台上看热闹。

  “贾婶哭得真伤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