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四合院:傻柱,有种你再说一遍》

  ......

  一盘川香牛柳很快出锅。

  暂时没有新订单,其他厨师都到后院休息闲聊。

  虽然都是老手,但高强度工作确实劳累,需要适时放松。

  但对已成为暗劲武者的何雨柱来说,这样的工作量完全在承受范围内。

  后厨的工作虽然繁重,但对何雨柱来说完全不成问题。

  即使眼下没有菜肴需要准备,他依然闲不住,主动做着学徒们才会承担的杂活。

  旁人早已习惯了他这副模样——起初不少人以为他是为了在老板面前表现才故作勤奋,但随着他的厨艺日益精湛、名声渐长后,这个年轻人依旧保持着最初的习惯,反倒让众人打心底里佩服起来。

  换作旁人,达到何师傅这样的成就后,多半不肯再放下身段做这些基础工作。

  无论说他们懒惰或是自傲,能像何雨柱这样十年如一日坚持的,终究是凤毛麟角。

  不过何师傅自己并不知晓众人的评价。

  若听见这般赞誉,他大概会不好意思地解释:其实只是想快点提升熟练度而已。

  【厨艺 4】×4

  感受着脑海中不断闪过的提示,何雨柱目光微动,调出个人面板查看:

  【姓名:何雨柱】

  【技能列表】

  (含十二形桩基础 )

  【系统空间:37立方米】

  厨艺即将突破五级的进度让他心生期待。

  这不仅是他穿越后掌握的首项技能,更关系着职业晋升与师父的期许。

  上次国宴选拔虽未成功,但理解师父殷切期望的他,决心将这门手艺真正发扬光大。

  钢铁厂厂长办公室内,娄半城放下文件看向来访者:易工有事?

  这位被称为娄半城的厂长虽然产业庞大,但因积极支持国家建设颇受尊敬。

  面对技术骨干易中海,他从不摆领导架子。

  上次和您提过的何大清......易中海提示道。

  何大厨啊。”娄半城恍然大悟。

  作为与名厨李保国同门的高手,何大清在钢厂食堂的地位自然非同一般。

  如果不是何大清厨艺精湛、名声在外,娄厂长也不会在意一个普通厨子的不辞而别。

  是的,何大清突然离开,具体情况我们也不清楚。

  我和他住在同一个院子,考虑到这个月要发工资了,就让他儿子何雨柱来代领。”易中海解释道。

  娄半城对此没有异议。

  这个年代没人敢克扣工人工资,工人的地位不容侵犯。

  以娄半城的为人,更不会动这种念头。

  他更关心的是何大清的厨艺难以为继。

  何师傅这一走,厂里食堂的口碑确实受了影响。”娄半城感叹道。

  新来的厨师虽好,但与何大清相比还是逊色不少。

  工人们纷纷反映这个问题。

  更让娄半城头疼的是接待工作:现在招待领导和客户都很为难。

  以前有何师傅在,这些都不是问题。”无奈之下,他考虑只能去外面的饭店应付。

  易中海眼睛一亮:娄厂长,是要招待重要客人吗?

  下个月有一批客人来访,实在不行就去饭店吧。”娄半城略显无奈。

  在厂里接待本可以展现实力,但缺了好厨师反而可能适得其反。

  娄厂长,我倒有个建议。”易中海抓住机会说道。

  娄半城来了兴趣:易工有什么好主意?

  其实何大清的儿子何雨柱现在已经在鸿宾楼掌勺了。”易中海详细介绍道。

  什么?那么年轻就在鸿宾楼上灶台了?娄半城十分惊讶。

  千真万确,我亲眼所见。

  院里邻居们也都知道柱子每天从鸿宾楼下班回来。”

  娄半城若有所思:你说明天要带他来领工资?

  易中海会意地点头:是的,我明天带柱子一起来。”

  好好好。”娄半城连声应道。

  娄半城轻轻点头说道:领完工钱后,你带那个年轻人来见我。”

  没想到何师傅的儿子厨艺也如此出色。

  鸿宾楼在四九城颇有名气,他经常光顾。

  能在那里掌勺,手艺自然不凡。

  若是让他来准备宴席,下个月的招待事宜就解决了。

  好的,到时我带柱子过来。”易中海应道。

  听说你徒弟参加了上回的转正考核?娄半城突然问起。

  易中海神色如常:是啊,可惜他那天旧病复发,错过了机会。”

  娄半城表示理解:技术人才确实难得。

  下个月再安排一次小范围考核吧。”

  这正合易中海心意。

  既能帮徒弟争取机会,又借机推荐了柱子,可谓一举两得。

  离开办公室时,易中海面露喜色。

  既能帮贾东旭解决转正问题,又把柱子引荐给厂长。

  若柱子能来钢铁厂工作,日后便在他的掌控之中。

  即便不成,易中海也能白白捞到个转正名额。

  其实易中海早就动了歪脑筋,暗地里给何雨柱的师傅使过绊子。

  这个表面正人君子的老狐狸,骨子里和贾张氏没两样。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只不过贾张氏藏不住话,什么事都嚷嚷得满城风雨;易中海却要先立牌坊,就算干了缺德事还要装作为你好。

  剧中情节里,何大清离家后,傻柱原本跟着师傅学艺前途光明,就是被这老东西暗中作梗,搞得师徒反目,最后傻柱才来了轧钢厂。

  这会儿易中海又起了同样心思——毕竟傻柱的厨艺天赋日渐显露,作为养老备选确实合适。

  不过眼下贾东旭还活着,他倒也不着急,权当多留条后路。

  成固然好,不成也无妨,横竖来日方长。

  钢铁厂车间里,易中海看见贾东旭拿着零件发呆,眉头立刻拧成疙瘩:东旭!车间里走神不要命了?规章制度都是用鲜血写成的,更别说贾东旭这种即将转正的工人。

  万一出事,这些年心血岂不全打水漂?他厉声呵斥时,贾东旭猛地惊醒,后怕得冷汗直冒。

  可秦淮茹的身影总在眼前晃——上次相亲被秦家拒绝后,媒人虽保证再撮合,但这颗心早飞到了九霄云外。

  见徒弟魂不守舍,易中海突然话锋一转:下个月加场转正考核,这几天给我打起精神练手艺!贾东旭闻言眼睛骤亮,立马挺直腰板:师傅放心!绝对不给您丢脸!

  贾东旭刚在院里听师傅提起转正的事,今天到厂里就得知这个消息。

  这绝不是他运气好,分明是师傅暗地里帮了忙。

  转正考核不是天天都有的简单事。

  平时和车间老师傅们闲聊时他就知道,通常要隔几个月,甚至大半年才安排一次。

  上个月刚办过考核,按理说下个月根本不会再有。

  看到贾东旭的表情,易中海满意地点点头:师徒之间不必客气,你把技术练好就是最好的报答。”这番话拿捏得恰到好处,正对贾东旭脾性。

  果然,贾东旭听完更加感动。

  师傅为自己奔走操劳,这份恩情日后必须重重报答!他浑身充满干劲地投入工作,想到下个月就能转正,成为正式工人,和秦淮茹交往也更有底气了。

  易中海注视着徒弟的背影,暗自点头。

  一切尽在掌握。

  ......

  晚上八点,何雨柱提着鸿宾楼的乌鸡汤来到杨佩元门前。

  房门无声开启。

  浓郁的香气让他无法隐藏行踪。

  柱子来了。”杨佩元目光落在那碗汤上。

  这孩子从学药理到抓药送饭,从不邀功,正是这股实在劲让他放心传授毕生所学,连敌特据点地图都不曾保留。

  师傅,这是特意给您炖的。”何雨柱将汤碗放下。

  这些食材是他自费购买的,还根据药理知识添加了药材。

  虽比不上正规药膳,但效果不输之前的补药。

  如今突破暗劲后,何雨柱敏锐地察觉到师傅日渐衰弱的气血,心中升起紧迫感。

  这些补品终究只是权宜之计。

  看来得尽快安排时间去乡下寻找野味了。

  杨佩元闻了闻柱子端来的乌鸡汤,顿时眼神一亮。

  作为国术宗师,他对各种药补再熟悉不过。

  仅仅一嗅,就察觉出汤里添加了药材。

  虽然分辨不出具体配方,但这份心意让他心头微暖。

  太极元功拳、十二形桩和提纵术都已传授给何雨柱。

  这三样堪称太元武馆的镇馆之宝。

  就连他那三位亲传 ,也没人能够全部掌握。

  最多只学到一两门,还都是残缺版本。

  这般差别待遇,难免让某些人心生芥蒂。

  但他们不知道的是,这并非杨佩元有意藏私。

  武学之道讲究天赋,贪多务得在国术界尤其忌讳。

  多少宗师终其一生,也只能将一门功夫练至化境。

  普通人若想样样精通,最终只会一无所得。

  起初杨佩元也没打算教柱子这么多。

  谁曾想这个徒弟天赋如此惊人。

  太极元功拳一日入门,十二形桩毫无阻滞,简直匪夷所思。

  目睹这般天资,杨佩元才决定倾囊相授。

  事实证明他没有看走眼。

  短短月余,柱子就从门外汉成长为明劲武者,连提纵术都臻至大成。

  此等进境若传出去,必将在国术界掀起轩然 。

  以他的资质,再学三门绝技也绰绰有余。

  何雨柱侍奉师父用完餐食,细心收拾碗筷。

  柱子,为师能教的都已传授。

  往后勤加练习便是,若有疑问随时来问。”

  杨佩元开门见山地说道。

  他丝毫不担心交底后徒弟会有异心。

  果然,何雨柱当即表态:师傅保重身体要紧。

  我正准备几道药膳,等采齐食材就来为您调理。”

  能将国术真传相授,何雨柱已然感激不尽。

  修习国术带来的好处实实在在——实力提升令他有自保之力,体魄增强使诸事顺遂。

  得授三门绝技,他心满意足,岂会有非分之想。

  这番肺腑之言,饶是历经沧桑的杨佩元也不禁动容。

  宗师本该波澜不惊,但遭逢 背叛,又岂能全然无动于衷。

  杨佩元这辈子最明智的决定,就是收了何雨柱这个徒弟。

  饭后,何雨柱向师父详细讲述了此次查探敌特资源点的经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