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四合院:傻柱,有种你再说一遍》

  在何雨柱谦和的性格影响下,后厨从未传出任何闲言碎语,众人提起柱子师傅都是真心佩服。

  如今工作强度增加,何雨柱每日获得的熟练度已突破2000点,照此速度,不到一年就能将厨艺提升至5级。

  杨老板对柱子的评价越来越高。

  这年轻人不仅厨艺天赋出众,肯吃苦的劲头更非常人可比。

  随着柱子名气渐长,杨老板清楚看到他在后厨的工作量。

  即便如此,柱子的出品始终保持着高质量,且从不抱怨。

  正因如此,杨老板今日特意前来。

  柱子,虽然你尚未考取证照,但你的实力有目共睹。

  现在店里不少客人都是冲着你的手艺来的。

  工资暂时不能调整,但我将你的补贴从五万提高到十五万。”

  涨薪的消息让何雨柱眼睛一亮。

  原主灶师傅的薪资是三十八万,加上补贴共四十三万。

  如今补贴增加十万,总收入达五十三万,已接近大厨待遇。

  谢谢杨老板。”

  杨老板摆手道:不用谢,反倒是我担心你心里不痛快。”

  ......

  杨国涛对何雨柱毫无架子。

  考虑到柱子的厨艺水平及其与李师傅的关系,即便给予更高待遇他也心甘情愿。

  毕竟若因此影响与李师傅的关系就得不偿失了。

  何雨柱并未因老板的优待而得意,依旧保持着应有的礼数。

  好了柱子,今天先这样。

  记得带好饭菜,你这年纪正是长身体的时候。”交谈片刻后,杨国涛拍拍柱子肩膀。

  望着眼前身高已达一米七四的年轻人,他不禁暗自感慨:比起初来时瘦削的模样,如今柱子的体格明显健壮许多。

  收拾妥当后,何雨柱打包好饭菜,向师傅打过招呼便直奔杨师傅家。

  ......

  南锣巷90号四合院。

  晚间八时许。

  贾东旭跨过院门走进来。

  阎埠贵在前院瞥见他,扬起眉毛问:“东旭,怎么一个人?你师父呢?”

  往常贾东旭总是和易中海一道回来,今天却落了单。

  “三大爷,师父有事。”

  贾东旭脚步不停,“您忙,我先回屋。”

  说完便径直走向中院。

  “这小子...”

  阎埠贵望着他匆匆离去的背影嘀咕。

  往常贾东旭遇见几位管事大爷总要寒暄几句,今天倒像躲着什么似的。

  屋里,贾张氏正纳着鞋底。

  “妈,师父还没回来?”

  贾东旭一进门就问。

  “他不是跟你在一块儿么?”

  贾张氏停下手里的活计。

  听母亲这么说,贾东旭松了口气。

  他低声将白天厂里的事说了一遍。

  “什么?易中海要给你解决工作?”

  贾张氏猛地放下鞋底,眼中闪着精光。

  “嗯,师父今天请假出去跑这事了。”

  贾东旭搓着手,“妈,咱们得准备些谢礼...”

  贾张氏眼珠一转:“急什么?先看他办没办成。”

  昨夜她就让儿子去求易中海,没想到这么快就有眉目。

  “可这样不太好吧...”

  “听我的!”

  贾张氏打断儿子,“待会你别多嘴,我来应付。”

  夜色渐深,何雨柱从杨佩元家回来,在院门口撞见易中海。

  “一大爷?这么晚才回?”

  易中海抬头:“柱子啊。

  出去办了趟事。

  你在鸿宾楼还顺心?”

  “凑合,饿不着。”

  少年老成的何雨柱答道。

  两人并肩走进院子,各怀心事。

  何雨柱刚走进中院,易中海在门口随口提醒道:可别忘了娄厂长月底的宴会,好好准备。

  要是表现好,说不定能留在钢铁厂当厨师,待遇不比鸿宾楼差。”

  易中海这话带着拉拢的意思。

  毕竟是他引荐何雨柱见厂长的,若是宴会上表现得好,自己脸上也有光。

  至于让何雨柱留在钢铁厂,更多是他个人的打算。

  但何雨柱摇摇头:宴会我会准时去的。

  不过在鸿宾楼干得挺好,师父和老板都待我不错,暂时没打算换工作。”他清楚易中海的意图,回答得很干脆。

  被拒绝的易中海愣了愣,倒也没太在意。

  这本就是随口一提,成不成都不吃亏。

  他现在改变了策略,相信凭自己的能耐,慢慢来总能收服这个年轻人。

  正想着,易中海敲响了贾家的门。

  师父!贾东旭赶紧开门,满脸喜色地把人迎进屋。

  东旭师傅来啦!贾张氏闻声赶来,破天荒地倒了杯凉开水招待。

  ......

  见贾张氏突然热情起来,易中海微微点头。

  往常他来贾家,可从不见这位亲家母这般殷勤。

  不过想到今天帮的忙,也就明白了。

  贾东旭眼巴巴地望着师父,显然在等消息。

  东旭师傅快坐下歇歇。”贾张氏拉着易中海入座。

  易中海喝了口水,看着母子二人说道:听说秦家想让淮茹在城里找工作?我今天去打听过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贾张氏心里门清,却故作犹豫:这......

  她早盘算好了,要娶秦淮茹过门,非得易中海帮忙不可。

  没想到还没开口,对方就主动张罗,倒是省了她的事。

  贾东旭已经按捺不住激动。

  自从知道师父去给未婚妻找工作,他一整天都心不在焉等着结果呢。

  易中海没有拐弯抹角,直截了当地说道:工作的事情基本敲定了。

  我托了几个朋友的关系,亲自去城东门的救助站打过招呼。

  要是愿意的话,秦淮茹可以去那边试试,那边正缺个手脚勤快的人手。”

  不过这事可能需要打点些费用。”

  在自家屋里,易中海说话也就没那么多顾忌。

  建国初期,四九城设立了不少救助站,专门收容那些无家可归的流民。

  那会儿民生艰难,很多过不下去的人都往城里涌,指望着能谋条活路。

  救助站就是用来安置这些人的。

  当然也不是一直养着他们,名义上是帮着解决问题,要么安排些零活,要么分配到其他地方,偶尔还能推荐几个工作岗位。

  易中海说的工作,就是在救助站当差。

  主要做些杂务,有时候还要维持秩序。

  这活儿可不轻松,毕竟救助站里三教九流什么人都有,没两下子还真干不了。

  贾张氏和贾东旭一听这话,眼睛顿时亮了。

  没想到师傅真把工作给谈成了!

  虽说比不上工厂的正式工体面,可到底是正经的城里差事。

  这机会要是放出去,乡下人挤破头都抢不着!秦家要知道了,肯定二话不说就答应。

  贾张氏高兴归高兴,眼珠子却滴溜溜转了起来。

  她听得清楚,工作是不假,可后面还跟着打点费用呢。

  城里的差事哪有白给的?该花的钱还是得花。

  虽说这会儿还不像后来考公务员那么热,但这种吃公家饭的活儿也算不错了。

  他师傅啊,贾张氏开口道,您也知道我们家的情况。

  刚买了缝纫机,家底都掏空了。

  东旭在厂里跟着您干活,挣多少您都清楚。

  要是这工作要太多钱,我们实在......

  说着话,眼睛直往易中海脸上瞟。

  易中海心里冷哼一声。

  贾张氏那点心思他能不明白?摆明了连这笔钱都不想出。

  不过他也不意外,相处这么多年,早摸透这老婆子的脾性了。

  其实他压根没指望贾家掏钱,要真计较这个,也不会费劲巴力地帮忙找工作了。

  这种城里的职位光有钱可不够,关键还得靠人情关系。

  说白了,这都是为了贾东旭。

  但该说的话必须说到。

  旁边的贾东旭听到这话,臊得脸上挂不住。

  得知师傅愿意帮忙在城里找工作,贾东旭心中充满感激。

  家里虽然不富裕,但他工作这么久,总该存了些钱吧?怎么还能让师傅操心这些?

  妈……

  贾东旭刚想开口,却被贾张氏狠狠掐了一把。

  贾张氏一把将他拽到身后,压低声音训斥:别乱说话!她瞪了儿子一眼,心里恼火——这孩子真是不懂事,好不容易让易中海松口,要是被他搅黄了可怎么办?

  家里确实有点积蓄,但那可是她的养老钱,哪舍得拿出来?易中海工资那么高,帮徒弟解决问题天经地义!

  ......

  被母亲这一瞪,贾东旭把话咽了回去,脸涨得通红。

  他从小习惯了母亲的强势,即使觉得这样不对,也不敢反驳,只能愧疚地望向师傅。

  易中海将一切看在眼里。

  贾张氏那点小动作哪里瞒得过人?虽说他本就没指望对方出钱,但看到这情形还是忍不住皱眉。

  好在贾东旭的反应让他欣慰——这孩子心地纯善,正是自己看重他的原因。

  贾家婶子别担心,东旭是我徒弟,我既然答应帮忙就会负责到底。”易中海直接略过贾张氏,对着贾东旭说。

  果然,年轻人立刻投来感激的目光。

  贾张氏顿时眉开眼笑:到底是八级工,办事就是大气!她拍着手,嗓门都高了八度。

  贾东旭郑重地说:师傅,我一定好好学,绝不辜负您!这次相亲要不是师傅相助,怕是真要黄了,这份恩情他记在了心里。

  要不是真看上了秦淮茹,以他的性格绝不会请师傅帮这么大的忙。

  贾张氏的话易中海左耳进右耳出,倒是贾东旭的表态让他满意地点了点头。

  有了东旭这句话,这番忙活就没白费。

  为了托关系弄到救助站的工作,前前后后花了近五十万。

  好在他是高级工人,家底厚实。

  换作普通人家,根本掏不出这笔钱买个岗位。

  “行,我先回去了。”

  事情办妥,易中海没多留,跑了一天也累了。

  贾张氏赶忙催促:“东旭,快去送送你师傅!”

  帮了自家大忙,她这会儿看易中海格外顺眼。

  贾东旭跟着送到易家门口,易中海转身叮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