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0章 加油,我看好你!-《都重生了,谁还当演员》

  “制片人作为电影工业重要的一环,但国内不认,监制都比制片人重要。”张薇说出了自己浅薄的见解。

  “东大电影沿袭了好莱坞和香江,制片人和监制的岗位都有保留,这两个岗位的业务高度重合,因为优秀的、懂电影的制片人比较少,监制渐渐取代制片人,成为片场实质制片人,又因为国内喜欢用大导演当监制,监制的权力有时候比导演,制片人还大。”李明洋说着,看了一眼张薇,发现对方听的很认真,而且好像没有什么特别的过激反应。

  “你的意思是片场谁做主,谁就是最受益的人。”

  “可以这么理解。”

  “也就是说,如果我做你的电影制片人,无论电影票房有多高,都跟我没关系,因为所有人都只认你。”

  “嗯,所以你要靠自己,靠我是没用的,甚至明星都不能用,因为明星是脸面,是有票房号召力的,再垃圾的票房号召力也是号召力。”

  张薇点点头。

  “花束娱乐的低成本模式很适合你,你能够绝对拍板,而且没有明星、导演、监制来抢你的功劳。”

  张薇眼神微动,向下一撇,一只手钻进自己的衣领,掀开了一角。

  啪!

  张薇一巴掌按住李明洋作怪的手,“我要你的那些明星合约。”

  “明星自带吸功器,无论你如何阻止,他们都会抢你的功劳。”

  “我刚起步,需要信心。”张薇一低头,顺势从李明洋怀里挣脱。

  “不行,我有大用。”李明洋拒绝道。

  “比我还重要?”张薇双手环胸,将灰色的外套撑出两道饱满的弧线,一看就非常大,非常的弹。

  李明洋眼馋归眼馋,但这个时候可不能妥协。

  又不给亲,又不给摸,又不给捅,还会被看笑话。

  “你可以自己去签,连赵文桌这个难啃的骨头,都被你搞定了,其他人肯定不在话下。”

  “那并不是我的功劳,主要是你前期不断施压,其次是巨大的金钱代价,我需要便宜好用的明星。”

  “不要打棒子的主意。”

  “为什么?”

  棒子明星又敬业,又便宜,知名度也不低,没那么多幺蛾子。

  物美价廉!

  国内……不能提。

  中韩合流的蜜月期,国内影视公司喜欢用棒子明星,那简直用疯了,就是因为物美价廉。

  即便棒子明星的片酬是国内的八倍,十倍,依旧比国内的明星便宜。

  便宜的多!

  然而中韩合流的蜜月期没多久,无数公司倒在限韩令上,看不到曙光。

  说实话……体验过棒子明星的敬业和廉价。

  李明洋看国内那暴涨的片酬和,白眼狼演员。

  好蛋疼。

  这玩意只有体验过的才会知道。

  会上瘾的。

  而且又有中韩合流的大背景,张薇尝到甜头,那肯定拦不住,能亏上天!

  “你既然想拿文旅权,那就要培养国内的明星,明星也是有地域性的,加油,我看好你。”

  张薇蹙眉想了想,肯定点了点头,精气神又回来了。

  ……

  当暴风雨来临的时候。

  谁也不知道暴风雨持续多久,又会引起怎样的连锁反应。

  9月15日。

  汪皮裤在微博发表万字微博,宣布自己离婚的消息。

  同天,亚洲歌坛天后王妃同样发表微博宣布自己与李亚彭结束婚姻的消息。

  一条短短16个字的微博“这一世,夫妻缘尽至此。我还好,你也保重。”

  将汪峰硬生生挤下微博热门排行榜榜首。

  全民吃瓜,引起巨大的轰动!

  而在不为人知的地方,内娱的孙悟空,韩娱新财阀,亚洲金棕榈大导演,内地双十亿大导演,韩影巅峰之上。

  文艺和商业电影都取得巨大成就的李明洋,在四合院签署了一堆文件,提前下山。

  李明洋解决了张薇的问题,威逼利诱,让张薇投入到花束集团的滚滚洪流之中。

  然而令他没想到的是,王常田竟然要马放南山,心理出现了问题,要休息一阵。

  将光线交给了李明洋,带着全家去旅行了……

  这场意外,令李明洋措手不及,同时也令国内一众电影公司,普天同庆。

  内娱三大上市电影公司,华艺、伯纳、光线,都是上桌的。

  光线更是内地市值第一的,龙头影视公司,市值高达四百亿!

  创始人王常田失去了心气,光线的股价连跌,即便李明洋站出来主持大局,都挽回不了颓势。

  市场对李明洋执掌光线并不看好。

  因为光线是家族企业,内部能不能处理好都是问题,更别说对外了。

  了解李明洋的人都知道他的思路和做法很不内娱,执掌光线,能不能处理好,各大出品方、院线、媒体的关系,所有人都打了问号。

  一旦处理不好,光线的发行网就要崩了!

  李明洋没让大家失望……他果然处理不好,将王常田给他的大权切碎了,分给了皇亲国戚。

  置身事外。

  光线当天直接跌停……

  市值跌到320亿之后,稳了下来。

  原因是王常田、杰克马、小马哥、李彦红一起在大理云上草原骑马的一组照片出现在微博。

  光线的三位大股东亲自给光线站台,稳住了股价。

  2013年是BAT概念刚刚成形之时,互联网的风头开始盖过房地产。

  百度市值2900亿元,超过阿里的估值2500亿元。

  而企鹅成为国内互联网公司之中,市值第一个突破1000亿美元大关的巨无霸!

  里程碑式的意义!

  百度、企鹅和阿里齐聚站台,猛地一批,直接把光线的股价稳住了!

  也就是这时候,李明洋发现三大电影公司,作为上桌的电影公司,想搞垮任何一个都难如登天。

  每个公司都是有任务的。

  伯纳……李明洋很久没见到于东了,这家伙在搞回国,要吃金融电影这块肥肉。

  李明洋感觉他搞成了,估计也塌了。

  华艺……作为京圈门面,利用明星IP,带领无数老板杀入影视圈。

  接下来又要迎合中韩合流,给韩流带路。

  光线……在文旅方面的投入和贡献非常大,并且在动画产业的投入上一骑绝尘。

  基本上不闹出什么幺蛾子,都会有资本的扶持。

  光线就是这样。

  李明洋感觉华艺不好搞,只能让内娱三位大爹BAT来收拾华艺。

  搜狐倒下,华艺雪崩,乐视暴雷,快播倒下其实是一回事。

  挡了BAT的路。

  BAT作为内娱最大的资本,三国争霸是三家的内斗。

  当他们发现这个对自己有害,就会联合起来爆掉!

  然后继续内斗。

  发现内斗没意义,没人愿意退场,都太能抗了。

  于是就开始制定新的游戏规则,符合大家利益的规则。

  第一次影视寒冬,其实就是明星资本太膨胀了,太飘了。

  口罩之后,爱优腾又出台了新玩法。

  然而悲剧了。

  不可抗力的影视寒冬,让内娱成了烂摊子。

  内娱过去学香江那套,后来又学好莱坞那套。

  其实都是换汤不换药,搞到最后都发展成了自己的特色。

  天气之子大爆,他打开了影视工业化的大门。

  他曾经想过,制定一套新规则来发展东大影视产业。

  最后因为必须离开,无疾而终跑路去了棒子。

  然后在棒子,他发现在内地被夸成神的棒子精英幕后,还不如自己的人呢。

  他再一次对内娱佩服的五体投地。

  为了推卸责任,直接把别人吹成神……这跟本子光速滑跪有什么区别?

  用专业的话术蒙蔽业余,把八国联军吹成神,塑造敌军光明伟大。

  这都是什么心态?

  搁古代,早就被冠上扰乱军心,拉出去斩了。

  短剧曾经走上了精品化的道路,最终却无疾而终。

  走上了一条由平台工业流水线垄断的路。

  短剧本质上不属于内娱,是一群门外汉搞出来的。

  就跟毛骗一样。

  太优秀了,那以前那些垃圾是怎么来的……这不是打自己的脸嘛。

  李明洋站着拿到金棕榈回国,本来想干一些大事,比如加速影视工业化,加速动画工业化,用自己的影响力携资本,给圈子制定规则……

  上山下山,他看清了一些事情,那就是自己很牛逼,但改变不了圈子。

  在他离开的这段时间……内娱出现太多太多的资本了。

  这些资本因金融电影和影视概念股而来,很多资本即便在后来也存在,普通人连他们的影子都看不到。

  李明洋甚至见到许多熟悉的名字。

  网友批判内娱好多资本家的丑孩子,是人是鬼都想进娱乐圈。

  这其实也是系统性的。

  内娱太爽了,太好混了,资本太多了,路太多了……

  韩娱能从结构上把一个明星整的死去活来。

  内娱是做不到的。

  好莱坞从金钱上,让一个明星跪着当狗。

  内娱也是做不到的。

  明星IP成了资本讲故事最大的筹码,依赖性太大,并且没有替代!

  企鹅视频高层会议,吐槽最多的就是明星,大家都是祛魅状态。

  开会的时候搁那疯狂吐槽,谁谁在家搞赌场,谁谁在酒店搞Y趴。

  谁谁助理是生活助理,管下半身的。

  谁谁不好伺候。

  谁谁到点下班,一点不敬业。

  这时候,李明洋特别喜欢说某某财务,给自己偶像谋福利,有求必应。

  某某高层,跟演员的经纪人是多年好友,一起搞粉圈经济。

  某某中层,打着剧组招聘,在别墅搞Y趴。

  某某高层,和经纪公司铿锵一气,新人睡了个遍。

  都踏马一窝黑。

  后来就出现了轮岗制度,各种KPI考核,内部举报,内部反腐……

  有用,但不多。

  每个高层都有自己的内娱派系,山头太多了。

  企鹅视频的问题都解决不了,解决内娱的问题,那不是纯纯胡扯。

  内娱后来渐渐演化成了平台、公司、明星三方拉扯。

  其中明星是拉扯的核心。

  这就导致了,即便是影视寒冬,内娱208的日子过的也是非常非常好,好莱坞明星都是弟弟。

  且不说大明星了。

  就说三、四线的。

  平台A级剧。

  男二左右的一般都有房车了,有房车意味着可以有自己的休息空间,拍摄需要等待的时候,艺人上车吹空调,无论冬天夏天,挨冷挨晒的都不是艺人,反

  正岗位越低的越晒越冻。

  有点名气的艺人,一般都会签保证工作时长的,一天之内不能超过多少个小时。

  观众耳熟能详的艺人都是保证多少多少工作时间,把拒绝加班写在合同里。

  一般不会让明星熬大夜。

  当然也有熬大夜的,比如郭小四的剧组,这家伙拍剧特墨迹,特能磨,李明洋有时候都搞不明白他在磨什么……

  前期都不做准备工作。

  写的,按理说脑子都是有画面感的,他没有。

  他反而很传统,现场一点点磨。

  一种是快杀青了要加班加点,只能加钱卖人情,请艺人配合进度。

  一种是剧组统筹很垃圾,磨合不好安排不好,明星只能跟着熬,不过第二天也给艺人休息时间,可以晚一点出工。

  横店拍戏都是古装和民国的居多,古装化妆时间比较长,一般两小时左右,艺人化妆时间也算在上班时间里。

  剧组里比较有名的艺人,一般都有八人以上的保姆团队,艺人走哪,这群人就跟到哪。

  一个拿演员椅,一个拿剧本,一个拿手机的,一个化妆,一个服装,一个保镖,还有一些杂七杂八的,上班不允许带手机。

  男女主出来拍摄前一两个小时,替身就会先去试光线,试镜头,等试好了导演觉得ok了艺人才下房车。

  注意是艺人才下房车,也就是说高达40度高温和零下好几度的时候,都是工作人员在外风吹日晒,艺人是在房车里吹空调呢。

  很多镜头能用替身的就用替身,由于同样的场景要拍远景中景近景,所以每次换摄像机距离和角度的时候,艺人就可以休息了。

  因为摄像机很多,光线啥的又要重新看,挪动摄像机摆位置的时候,艺人又去休息去了。

  这也是为什么助理一般会拿个演员椅跟着的原因,因为随时需要大小坐。

  一般一些近景,拍得快的话十几分钟,拍完立马重新摆摄像机,摆机位 看角度 看光线 调度反光板 替身试镜头,又要几十分钟,这个期间艺人又继续休息。

  所以208在现场真的好闲啊,还可以开黑,打几局王者。

  所以休息的时候,人手一个手机或者几个手机。

  等剧组安排,等剧组调度,最热最冷的时候,也能回房车。

  还有艺人吃饭是回房车自己吃,一般不和普通演员一起吃。

  剧组盒饭也分群演的,工作人员的,导演的。

  反正艺人都是司机或者助理去别的地方拿,有些艺人点外卖,酒店的外卖。

  有些艺人是父母过去做饭吃,这种女艺人比较多。

  然后各种乱七八糟的账,全算在剧组头上。

  包括随行人员的衣食住行、五星级酒店、超级餐补、车马费……

  而这种能正常待在剧组的,已经可以说是敬业了。

  内娱对敬业的标准之低,简直没眼看。

  基本上能按照合同的上班时间,踏踏实实待在剧组,就算敬业了。

  至于在剧组拍不拍戏,看不看剧本……不重要……

  明星们下班了,有大把时间聚会、泡吧、赌博、选妃、会所、男模、陪金主,大把的娱乐时间。

  看剧本?

  都是月光剧本,踏踏实实看剧本的没几个。

  艺人们抱怨剧组开机太急,不像以前开机都提前准备几个月,几年。

  没时间看剧本,琢磨剧本,深入角色,体验生活。

  艺人在剧组闲的都能冒烟了。

  大把的时间准备,把精力都放在社交上面,能有毛的演技!

  演员其实是最吃天赋的行业!

  很多演员,其实也没多敬业,但就是老天爷赏饭吃。

  比如老戏骨。

  最怕的是那种有流量,没本事,没天赋,长得不咋地,还不努力,屁事多的演员。

  而这种流量演员,后来全都是的……

  然后粉丝狂吹……

  内娱、韩娱、印娱、日娱、好莱坞……有各种的缺点和优点,但有一点是共通的。

  那就是,都在致力于解决明星的高片酬问题。

  内娱是最失败的!

  这是一个欺上瞒下的结构性、系统性、社会性问题。

  名扬娱乐,九楼。

  李明洋站在书柜前,凝望着自己这辈子最高的两个荣誉。

  一个是新世界的最佳编剧奖,另一个是小姐的最佳影片金棕榈奖。

  移动互联网时代,没花钱营销,他的金棕榈奖已经淡出了普通人的视野。

  但是惊天的影响力依旧在。

  这玩意是双刃剑。

  其实欧美像他这种妖孽挺多的……只不过自己在亚洲太过另类的。

  欧美十几岁拍电影的大把人,二十多岁全球扫奖的一大把,三十岁功成名就的太多了!

  而国内导演三十岁才刚入门……

  老外可不接受内娱剧组的职场PUA,谁踏马管你是谁。

  老子自编自导自演,所有成就都是老子的。

  失败了大不了跳楼,大不了回家继承家业,一了百了。

  等尼玛!

  “好莱坞这套好像也不太好。”李明洋摇了摇头。

  “宁昊‘七十二变计划’搞出来的监制制度,对新导演的压制太大了,只不过是利益的一种绑定。”

  “韩娱的那套其实是建立在娱乐至死的理念上……”

  “奈飞那套其实是好莱坞的外包制。”

  李明洋思来想去想不到什么办法,既能让花束娱乐的新人快速崛起,又不会留下什么隐患。

  他在乎忠诚,就是因为太多疑了……

  他现在很难相信别人。

  李明洋站在书柜前,绞尽脑汁,直到张薇通知他开会了,他都没想到什么好的解决办法。

  今天是18号,第四次FBTV联席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