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意外惊喜-《我在北宋当妖道》

  “贫道,不知道道友在说什么?”

  林灵素还企图狡辩,吴晔道:“摩利攴天!”

  他话音落,林灵素的脸上再无一丝血色。

  他造神这件事,只是完成初稿。

  有吴晔珠玉在前,林灵素铆足了劲想要造一本不输玉枢宝经的经典出来。

  可是这谈何容易,所以他对谁都秘而不宣。

  除了亲近的人隐约知道他想【迎奉】一尊神祇,也不知道太多细节。

  但这种事如何能瞒过吴晔,因为他前世求医无门之后,真的求诸于宗教,以求获得心灵的慰藉。

  而在求神的过程中,关于续命,有一个很流行的法门,名为拜北斗。

  就如三国演义中诸葛武侯求续命,点的就是七星灯,拜的就是北斗七星。

  拜北斗求续命,本就是华夏先民族一种信仰,这种信仰的诞生,甚至比道教本身还长。

  吴晔对于道教神祇的理解,正如他自己所言,他认为神祇的背后,其实就是华夏人对先祖的信仰,逐渐神格化的过程。

  先祖的精气神,才是信仰的核心。

  而拜北斗不管它有没有用,它本身就是精神的一种延续。

  北宋末年,三教合流的趋势,连儒教都不能避免。这导致释道二门许多神仙的诞生,其实也在相互借鉴,相互影响。

  就如佛门之秽迹,道门之斗姆。

  而斗姆元君,就是林灵素利用佛门神祇摩利攴天和道教的某些神祇推出来的产物。

  在三教合流的背景下,林灵素身上最大的争议点在于,他虽然利用王权打压友教,但同样也对友教的神祇实行拿来主义。

  但拿归拿,斗姆元君的塑造,之所以会被后世争议。

  其中就是他抄得实在不够聪明。

  尤其是将西方神,置于北斗七星和北帝之上,实在让吴晔有些无语。

  他可以不在乎神仙,却不想神祇背后代表的精气神,被浸染……

  所以他在林灵素完成这件事之前,点他一下。

  “斗姆元君可以是紫光夫人,却不能是外域之神……”

  吴晔留下一句话,让林灵素登时瘫倒,差点跌倒在地上。

  随着他远去,这位高道眼中的震撼久久不能散去。

  过了许久,林灵素才擦去额头湿润的汗水,低头说了一句:

  “这位先生,真玄乎啊……”

  他心中和吴晔一争高下的心思,顿时少了许多。

  取而代之的,是一丝丝敬畏。

  林灵素见吴晔走远,赶紧跟上去。

  ……

  “两位爱卿!”

  宋徽宗见到吴晔二人的时候,正手捧着一卷书卷。

  他额头微微冒汗,呼吸略显急促,脸上的红晕并未随着休息完全褪去。

  吴晔一看,这位好像蹴鞠归来。

  当昏君果然爽,上朝也不是每天都去。

  吴晔相当无语,因为他给宋徽宗施加的影响,又去了好多。

  果然人中之龙,毕竟是少数,眼前这位君王像极了前世的他,或者大部分的普通人。

  也许有心努力,也许赌咒发誓。

  但最终还是会回归平庸。

  不过吴晔对此早有预料,他对这位的要求也不高。

  只要他不在最关键的几件事上犯浑,这北宋大概率是亡不了的……

  “官家好兴致!”

  吴晔看到高俅远远走来,点头算是打了招呼。

  “先生,等你好久了!”

  宋徽宗将手中的书放下,吴晔才发现是他昨天写的《玉枢宝经》。

  “只要几日不见先生,先生就能给朕一个惊喜!”

  他将书本推到吴晔面前,说:

  “这注音的方法,你跟朕说说!”

  吴晔默默点头,将如何记忆三十九个注音符号,和如何通过符号标注读音的方法说出来。

  皇帝越听越神奇,他从小读书,先生也教过他反切法。

  可这个注音方法比起反切法而言,已经简单了十倍不止。

  “朕小时候要是学会先生这个方法,读书一定省力很多。

  这叫做注音之法对吧?”

  “吴晔默默点头!”

  “无论是注音之法,还是先生说的标点符号,朕了解一番,确实喜欢。

  先生为我道门,贡献良多啊!”

  “回官家,一切都是为了弘扬大道罢了。

  官家信任贫道,贫道自然要好好报答您这份信任。

  只要陛下不觉得贫道多事就好!”

  “不会不会!”

  简体字、标点符号、注音法!

  吴晔一口气拿出三个东西,都是冲着简化信息传播去的。

  如果吴晔是一个普通的士子,他提出的这套方法大概率不会被皇帝重视,而且因为简体字不符合美感的原因,宋徽宗多数不会采纳。

  可是打着弘道的幌子,吴晔认真做事,宋徽宗也看在眼里。

  他看着那本玉枢宝经,却十分欢喜。

  简体字阅读起来还有点难度,可排版他真喜欢。

  作为一个读书人,皇帝想要断句并不难。

  可是不难,跟不用过脑,这完全是不一样的体验。

  以前皇帝读一本新书,先要通读一遍,才能根据语气虚词还有文中意思去断句。可有标点符号的存在,这些变得完全不需要动脑子。

  他还可以根据,逗号,句号,感叹号和引号等符号,清楚觉察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

  简单而言,标点符号对于皇帝来说不是必须,但有了标点符号,他能空出更多的心力,去享受阅读本身。

  至于注音法,更不用说了。

  这个对于儿童启蒙,提升学习效力,简直是神器。

  工具本身优秀不提,皇帝那所剩不多的政治智慧,也隐约觉察到这些工具背后的政治意义。

  他崇道,不是没有反对的声音。

  也总有人觉得他不务正业,虽然这样的人,大多数被他流放外地,不在眼前。

  可是皇帝总也有股憋屈劲,想要让那些人看看。

  他崇道也能做出一点正经事。

  这几种工具,配合他登基道君皇帝,可以堵住天下人口舌……

  这是他的政治资本。

  “先生可否著一本关于标点符号和注音的书?”

  “陛下这是?”

  “这标点符号和注音之术,虽然产于道门,却也能用在其他地方。

  朕准备让皇子们学学,如果好用,可推而广之……”

  吴晔愣了愣,这皇帝居然给他推广标点符号和注音法?

  这对于吴晔而言,可谓是天大的意外,也是天大的惊喜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