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朝堂的“惊变”-《大唐:我李承乾,绝不被废》

  第二日,太极殿,大朝会。

  气氛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显诡异。

  所有的大臣,都在用一种,极其复杂的眼神,互相打量着。

  关于昨夜,太子殿下在东宫,宴请吴王与晋王的消息,早已传遍了整个长安城。

  但,诡异的是。

  据说,晋王殿下,称病未去。

  而吴王殿下,则是在宴后深夜,才失魂落魄地,从东宫,返回了王府。

  没有人知道,那晚到底发生了什么。

  但,所有人都本能地,嗅到了一股,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杀气。

  长孙无忌,站在百官之首,脸上依旧是那副,古井无波的表情。

  但他那藏在袖袍之中,微微颤抖的手,却暴露了他内心的不安。

  他派去向吴王李恪,打探消息的人,全都吃了闭门羹。

  李恪,将自己关在了府里,谁也不见。

  这个被他一手推出去的“棋子”,似乎已经开始脱离他的掌控了。

  而晋王李治,则站在宗室的队列之中,低着头,那张“仁孝”的脸上,看不出任何表情。

  但,他的心中,却同样充满了一种对未知的,深深的恐惧。

  他不知道,大哥到底对李恪说了什么。

  更不知道,李恪这个同样心高气傲的三哥,最终会做出怎样的选择。

  他,第一次感觉到,自己精心编织的那张“网”,似乎出现了一丝无法被他掌控的裂痕。

  就在,这诡异的寂静之中。

  吴王李恪,在所有人的注视之下,缓缓地,从队列中,走了出来。

  他今日,穿着一身,极其肃穆的,黑色的亲王朝服。

  那张英武的脸上,没有任何表情,只有一片如同死水般的平静。

  他,走到大殿中央,没有看任何人。

  只是对着龙椅之上,同样面带疑惑的李世民,“噗通”一声,跪倒在地!

  “父皇!”

  李恪的声音,沙哑,而又充满了一种,令人心悸的决绝!

  “儿臣,有罪!”

  “儿臣,要揭发一场,足以动摇我大唐国本的……惊天阴谋!”

  轰!!!

  这句话,如同一颗,真正的炸雷,在死寂的太极殿内,轰然引爆!

  所有的大臣,都被李恪这,突如其来的“自爆”式的举动,给彻底地惊呆了!

  他要揭发谁?!

  他自己不就是这场“宗室考评”风波的主导者吗?!

  长孙无忌的心脏,猛地一缩!

  一股前所未有的,致命的危机感,瞬间攥住了他的咽喉!

  他有一种,极其不祥的预感!

  而龙椅之上,李世民的眉头,也瞬间锁紧!

  他看着自己这个,一向“正直”的三儿子,厉声喝道:

  “李恪!你知道,你在说什么吗?!”

  “朝堂之上,岂容你,胡言乱语!”

  “父皇!”李恪,抬起头,那双曾经充满了骄傲的眸子里,此刻却写满了无尽的“痛苦”与“挣扎”!

  “儿臣,知道!儿臣句句属实!”

  “儿臣,之前之所以在宗正寺,发起‘考评’,之所以会针对汉王皇叔,甚至牵扯出太子大哥……”

  李恪,猛地,一回头!

  那,充满了“血丝”与“恨意”的目光,如同两把利剑,死死地刺向了那个,站在百官之首,脸色瞬间变得惨白的……赵国公,长孙无忌!

  “——皆因,儿臣是受了国舅长孙无忌的……唆使与蛊惑啊!!!”

  背刺!

  最直接,也最致命的,来自“盟友”的背刺!

  整个太极殿,瞬间炸开了锅!

  所有的人,都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吴王李恪,竟然当堂指证,当朝国舅,第一宰相,长孙无忌?!

  “你……你,血口喷人!”

  长孙无忌,在经历了,最初的巨大的震惊之后,猛地反应过来!

  他,指着李恪,气得浑身发抖!

  “吴王殿下!老夫敬你是皇子!你却敢在此空口白牙污蔑于我?!你,有何证据?!”

  “证据?”

  李恪,惨然一笑。

  他从怀中取出了一份,早已准备好的,详细的……供词!

  “——这,就是证据!”

  他,将那份供词,高高举起,声音响彻大殿!

  “长孙无忌,因太子殿下,权势日重,威胁其外戚之位,故而心生怨恨!”

  “他,先是扶持晋王九弟,与太子相争!在晋王失利之后,便又将主意,打到了儿臣的身上!”

  “他以‘整肃宗室,为国分忧’为名,诱骗儿臣,出任‘考评使’!实则想借儿臣之手,去打击汉王等,与太子亲近之宗室!其目的,就是要,在宗室之内,制造混乱,从而孤立太子!”

  “更有甚者!”李恪的声音,变得,愈发悲愤!

  “他还曾多次暗示于儿臣!让儿臣,去寻找太子大哥,那所谓的‘污点’!并,许诺儿臣,事成之后,便会在父皇面前,全力,举荐儿臣,为……”

  李恪顿了顿,说出了那个,最禁忌的词语。

  “……为,储君!”

  死寂!

  全场,死寂!

  如果说,刚才还只是“党争”。

  那么现在就已经升级为了,“意图,干涉储君废立”的,真正的……谋逆大罪!

  “一派胡言!一派胡言!”

  长孙无忌,彻底地慌了!

  他指着李恪,疯狂地向李世民,辩解道:“陛下!陛下!他是在污蔑!是,太子指使他,这么做的!是他们兄弟二人,联起手来,要陷害忠良啊!陛下!”

  然而,此时此刻,他的任何辩解,都显得是那么的苍白无力。

  因为,李恪这个“污点证人”,他的身份,太特殊了!

  他,是皇子!

  更是长孙无忌自己,亲手挑选的“执刀人”!

  如今,这把“刀”,反过来刺向了自己!

  比任何外部的证据,都更具说服力!

  而那个一直,站在队列之中,仿佛什么都不知道的太子李承乾。

  则在此时,恰到好处地,走上前来。

  他,并没有去攻击长孙无忌。

  反而对着李世民,跪了下去,脸上是满满的“震惊”与“不敢置信”。

  “父皇!此事,必有误会!”

  李承乾的声音,充满了“真诚”。

  “舅父,乃是国之元老,对大唐忠心耿耿,怎会做出此等,大逆不道之事?”

  “而,三弟,又一向正直坦荡,也绝非无的放矢之人。”

  “此事背后,必然另有隐情!定是有奸人,在其中挑拨离间!意图,让我李唐,君臣失和,骨肉相残!”

  “儿臣恳请父皇,彻查此事!还舅父一个清白!也还三弟一个公道!”

  漂亮!

  太极推手,登峰造极!

  李承乾,这番话,看似是在为长孙无忌“求情”。

  实则是将长孙无忌,彻底地架在了火上烤!

  他将此事,从“党争”直接上升到了“有奸人,意图,动摇国本”的,最高层面!

  堵死了李世民,所有可以“和稀泥”的退路!

  逼着,他必须要一查到底!

  李世民,看着殿下,这乱成一锅粥的叔侄、兄弟。

  又看了看,那个一脸“无辜”,却,将所有人都,算计在内的……太子。

  那颗本已因为“天下太平”,而,略显放松的帝王之心,再次被寒意所彻底笼罩。

  他知道,自己又一次,被儿子,当枪使了。

  而且是心甘情愿地,当枪使了。

  “好。”

  良久,李世民,才从他的口中,缓缓地吐出了这个字。

  他的声音,听不出喜怒。

  “既然,你们都说自己有理。”

  “那朕,便给你们一个,说理的地方。”

  “传旨!”

  “赵国公长孙无忌,德行有亏,暂停去吏部尚书及中书省之一切职务,于府中闭门思过,听候调查!”

  “命,大理寺,会同御史台,并宗正寺!三司,联合会审此案!”

  “主审官……”

  李世民的目光,缓缓地,落在了那个,一脸“惶恐”的太子身上。

  “便由太子承乾,亲自担任!”

  “要你,给朕,也给天下人,一个清清楚楚的……交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