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79章 浑人-《让我进京当质子,我开局带兵强掳花魁》

  荒州边城,风沙磨砺的土黄色城墙在烈日下沉默矗立。

  姜尘站在城门处的阴影里,目光沉静地看着那二十名斥候押送着两车货物。

  动作僵硬,队形严整地消失在关外蜿蜒的土路尽头。

  他们的姿态,看得姜尘眉头微蹙,却终是未发一言。

  一旁的祁连雪忍不住开口。

  “就凭这些人这副德行,能把事办明白吗?”

  “无妨,权当是投石问路。”

  姜尘收回目光,语气淡然。

  “先让他们去碰碰运气,有些线索,或许就需要这等不引人注目的角色才能触及。”

  他舒展了一下筋骨,将视线转向城内。

  与凉州那种在崔浣治下弥漫着的压抑与奢靡交织的气息不同,这座边城显得更为粗粝,却也奇异地更有生气。

  “既然来了,”

  姜尘嘴角勾起一抹兴味的弧度。

  “不如趁此机会,好好看看这位卫境卫大人,把他治下的荒州,经营得与凉州有何不同。”

  两人信步走在边城的街道上,身侧是往来穿梭的商旅和带着异域风情的驼铃声响。

  “说起来,倒是许久未曾像这般,与你一同在市井间闲逛了。”

  姜尘目光扫过路旁的摊贩,语气中带着一丝难得的闲适。

  “这让我想起,当年在北境各城溜达时的光景。”

  祁连雪微微侧首,清冷的声音里带着几分不解。

  “你若喜欢这般自在,当初又何必离开北境?”

  姜尘轻笑一声,随手拿起路边摊子上一件异域首饰把玩。

  “天下这么大,总不能永远困守一隅,况且。”

  他放下首饰,眼神渐深。

  “京城那位,这些年来对我父亲,明里暗里的小动作从未停过。”

  “王爷雄才大略,从不在意这些宵小手段。”

  祁连雪语气平静。

  “既然无用,何必理会?”

  “无用?”

  姜尘停下脚步,转身直视她。

  “你怎知这些看似无用的手段,日积月累之下,不会酿成大患?”

  他顿了顿,语气斩钉截铁。

  “水滴石穿,绳锯木断,我岂能坐视这些隐患层层累积,待我他日执掌北凉之时,脚下却已是千疮百孔的根基?唯有趁早,将这些暗中滋生的藤蔓一一斩断,连根拔起,我姜尘的位子,要坐,就得坐得四平八稳,容不得半点隐患。”

  祁连雪闻言,脚步微顿,侧首看向姜尘,目光灼灼,终是将那个深藏心底的问题问了出来。

  “既然如此,世子与王爷,为何不更进一步,去争一争那天下至尊的位子?”

  她声音压低,却带着金石之音。

  “以王爷的赫赫军威与北境铁骑的忠心,这并非难事,北境将士,必誓死相随,扶王爷登临九五!”

  姜尘闻言,却只是缓缓摇头,嘴角噙着一丝看透世情的淡然笑意。

  “在其位,谋其政,我与父亲,与如今龙椅上那位终日只知与臣子勾心斗角,锱铢必较的皇帝,终究是不同的。”

  他目光扫过边城为生计奔波的人群,语气平和却自有丘壑。

  “要么不做,要做,自然要做到最好,可那至尊之位,想坐稳,坐好,何其之累?真到了那一天,恐怕我便再无此刻的闲情逸致,能在这市井之中,感受这烟火人间了。”

  祁连雪仍有不解。

  “可北境诸城,在你的方法治下井然有序,百姓安居,足见世子之能。”

  “此一时,彼一时。”

  姜尘耐心解释。

  “首先,北境官员,虽领着朝廷的俸禄,却是在我父亲眼皮底下当差,自然令行禁止,管理起来如臂使指。可这天下……太大了。”

  他抬手,仿佛在眼前划过一个无形的疆域。

  “其次,朝中那些老狐狸,哪个不是历经风雨?盘根错节的世家,微妙难言的君臣,九州四海风土人情的差异……治理这庞大国度,岂是北境那套相对单一的方略所能涵盖?这其中千头万绪,尽是劳心费神的糟心事。”

  祁连雪若有所思,忽而话锋一转,带着一丝好奇。

  “那……若是那位兰玉公主殿下,真的当了皇帝,又会是什么样的?”

  姜尘闻言,眼中掠过一丝难以捉摸的神采,他笑了笑开口。

  “谁知道呢?”

  姜尘撩袍坐在路边茶摊的长凳上。

  端起粗陶碗饮了一口微涩的茶汤,目光掠过街上往来的人流,淡然道。

  “不过,就我观察,萧兰玉此人,比她那位父皇,倒是更明白何为天下,何为责任。”

  祁连雪在他对面坐下,眉头微锁,思索片刻后压低声音问道。

  “皇帝不是早已立了太子么?为何我们在京城时,分明感到几位皇子仍在暗中较劲?虽未摆上台面,但那股剑拔弩张之势,几乎已是公开的秘密,朝中大臣,似乎也纷纷择主而栖。”

  “所以说啊。”

  姜尘放下茶碗,嘴角泛起一丝冷嘲。

  “那位皇帝,终究脱不开小家子气的格局。”

  “你的意思是……这是皇帝有意纵容?”

  祁连雪悚然一惊。

  “正是他一手促成的局面。”

  姜尘语气肯定。

  “他需要的就是让皇子们相互牵制,让朝堂力量在内斗中消耗。”

  “为何要如此?”

  祁连雪更加不解。

  “这岂不是自毁长城,削弱国本?”

  “这恰恰是他最想要的结果。”

  姜尘眸光锐利,仿佛已看穿那九重宫阙深处的帝王心术。

  “若非如此,一旦太子羽翼丰满,势力过大,他还能安稳地坐在那张龙椅上么?就像他始终忌惮着我父亲手握重兵一样。”

  他指尖轻点粗糙的木桌,一字一句皆中要害。

  “他此举,一石二鸟,既让几位皇子彼此争斗,消耗他们各自积累的势力,又将参与其中的大臣,世家卷入漩涡,使其互相制衡,如此,所有潜在的威胁都在内耗中相互抵消,他才能高枕无忧,稳坐那至高之位——至于朝纲损耗,国本动摇?与他手中的权柄相比,皆可牺牲。”

  “可他终是要退位,要死的。”

  祁连雪这句直白到近乎粗粝的话,让姜尘先是一怔,随即脸上绽开一个无比真切畅快的笑容。

  “说得好!”

  他抚掌轻笑,眼中却带着洞穿世情的讥诮。

  “只是,咱们那位高踞龙椅的皇帝陛下,怕是从来不敢,也不愿去细想这个必然的结局,否则,他也不会时至今日,依旧只是个沉溺于权术的,浑人。”

  “浑人?”

  祁连雪对这个直白的评价略感意外。

  “没错,就是个浑人。”

  姜尘语气笃定,言辞如刀,剖开那九五之尊的皮囊。

  “纵使他身为天下共主,手握无上权柄,耍弄的种种平衡制约之术看似高明,但他穷尽心力所求的,并非是他身为帝王该做的开疆拓土,治国安民,而是如何将自己牢牢焊死在那张龙椅之上,连何为根本,何为末节都分不清楚,舍本逐末,不是浑人是什么?”

  他话音方落,城门方向陡然传来一阵不寻常的骚动。

  马蹄声,呵斥声与人群的惊呼混杂在一起,瞬间打破了边城午后的沉闷。

  姜尘与祁连雪对视一眼,方才谈论庙堂之高的闲适瞬间收敛,目光同时锐利地投向那喧嚣响起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