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南阳围城:雪魄引路断粮道-《喋血明末,白虎战神扫八荒》

  信阳大捷的消息如野火般传遍中原,北伐军士气大振。然而当大军推进至南阳城下时,遇到的却是另一番景象。

  南阳守将图海是清军名将,此人老谋深算,早在北伐军北上之初就开始加固城防。此刻的南阳城,护城河被拓宽到五丈,城墙上密密麻麻布设着火炮,连城砖都用糯米浆重新浇铸过。

  “将军,图海把四门都用巨石封死了。“巴勇从阵前回来,抹了把脸上的尘土,“看这架势是要死守到底。“

  向拯民举起望远镜,仔细观察城防。突然,城头响起一阵梆子声,紧接着箭如雨下。几个冲得太靠前的侦察兵险些中箭。

  “先扎营。“向拯民沉声道,“传令各营,没有我的命令,不得擅自进攻。“

  当夜,北伐军大帐内气氛凝重。唐瑶指着地图说:“图海在城内储备了足够半年的粮草,而且......“她顿了顿,“他把全城百姓都扣作了人质。“

  帐内一片寂静,只有雪魄偶尔甩动尾巴的声音。这个凶残的战术,确实让北伐军投鼠忌器。

  连续三日,北伐军尝试了各种方法。炮兵轰击收效甚微,云梯根本靠不上城墙,连挖掘地道的尝试都被守军识破。更糟糕的是,图海每天都会在城头屠杀百姓,将尸体抛下城墙。

  “将军,今天又杀了三十多人。“巴勇双眼通红,“让末将带敢死队冲一次吧!“

  “胡闹!“向拯民厉声喝止,“你这是让将士们去送死!“

  第四天深夜,向拯民独自在营中巡视。雪魄跟在他身后,突然停下脚步,鼻子在空气中不停抽动。它转向西北方向,发出低沉的呜咽。

  “怎么了,老伙计?“向拯民蹲下身。

  雪魄用头蹭了蹭他,又朝那个方向低吼。

  向拯民心中一动,立即叫醒唐瑶:“带一队侦察兵,跟着雪魄往西北方向探查。“

  两个时辰后,唐瑶兴奋地返回:“将军,果然有发现!雪魄找到了一条隐秘的小道,直通城西北的伏牛山。我们在山上发现了这个——“

  她递上一把谷粒:“是军粮!“

  原来,图海表面上封死了所有城门,暗地里却派人夜间从这条小道运粮。这条路线极其隐蔽,连当地百姓都很少知道。

  “好个狡猾的图海!“向拯民拍案而起,“巴勇,你带一千精锐,今夜就埋伏在运粮道上。“

  子时刚过,运粮队果然出现了。约摸三百清军押送着五十辆粮车,悄无声息地行进在山道上。为首的清军参领还在得意:“明早将军见到这些粮食,定会重赏......“

  话音未落,四周突然火把通明。

  “杀!“巴勇一马当先,火枪齐射声响彻山谷。

  运粮的清军猝不及防,很快就被全歼。巴勇清点缴获,足足有五百石粮食。

  “把这些粮食分给附近的百姓。“向拯民下令,“记住,要让他们知道粮食是从哪里来的。“

  第二天,这个消息就在南阳城外传开了。饥寒交迫的百姓纷纷前往伏牛山领取粮食,对北伐军感恩戴德。

  城内的图海发现运粮队没有按时返回,顿时慌了手脚。他紧急派出一支骑兵探查,却发现小道已经被北伐军牢牢控制。

  “将军,粮仓......只够维持一个月了。“副将战战兢兢地报告。

  图海脸色铁青,他没想到自己精心设计的运粮路线会被发现。更让他心惊的是,城外的北伐军似乎并不急于攻城,而是开始修筑长期围困的工事。

  接下来的半个月,成了双方耐心的较量。向拯民下令在城外开挖壕沟,修建炮垒,完全切断了南阳与外界的联系。城内守军每天都能看见北伐军炊烟袅袅,而自己的口粮却在不断减少。

  腊月二十八,南阳下起了大雪。城头守军又冷又饿,开始出现逃兵。图海下令斩杀了十几个逃兵,把首级挂在城墙上示众,但逃亡的现象反而愈演愈烈。

  这时,城外的北伐军阵营却是一片热火朝天。覃玉亲自带着后勤队伍赶到前线,在城南设立了流民安置点。

  “老人家,先喝碗热粥。“覃玉亲自给一个冻得瑟瑟发抖的老妇人盛粥。这个安置点已经收容了三千多从南阳逃出的百姓。

  “夫人,城里的清军开始杀马了。“一个刚刚逃出的年轻人报告,“他们连老鼠都抓来吃。“

  更让覃玉忧心的是,北伐军的火器在连续作战后损坏严重。阿铁带着军工营的工匠,在安置点旁边搭起工棚,日夜不停地维修武器。

  “这挺火枪的膛线都快磨平了。“阿铁满头大汗地检修着,“得重新镗孔。“

  正月初五,南阳城内的局面彻底失控。饥民开始冲击粮仓,守军内部也爆发了冲突。图海亲手砍杀了一个想要开城投降的部将,但更多的军官在暗中串联。

  这天深夜,雪魄突然在营中焦躁不安地来回走动。向拯民意识到时机已到,下令全军做好进攻准备。

  果然,天刚蒙蒙亮,南阳城南门突然打开一条缝,几个守军举着白旗走了出来。

  “我们愿意献城!“为首的守军哭喊着,“只求将军饶我等性命!“

  原来,城内的军官们经过密谋,已经控制了图海。这个曾经不可一世的清军名将,此刻被捆得结结实实,押到了向拯民面前。

  “要杀要剐,给个痛快!“图海梗着脖子。

  向拯民却亲自给他松绑:“将军是条好汉,何必为清廷殉葬?“

  图海愣住了,他没想到向拯民会如此对待一个俘虏。

  北伐军入城时,看到的是一副惨状。街道上横七竖八地躺着饿死的百姓,幸存者个个骨瘦如柴。覃玉立即组织人手,开仓放粮,救治伤员。

  在南阳府衙,唐瑶找到了更重要的情报——清军在整个中原的兵力部署图。这份地图比在信阳缴获的更加详细,连各支部队的调动路线都标注得一清二楚。

  “太好了!“向拯民如获至宝,“有了这个,我们就能掌握战场主动权。“

  阿铁则在城北找到了一个完整的兵器工坊。他兴奋地报告:“将军,这里的设备很齐全,稍加改造就能生产火器!“

  最让人感动的是南阳百姓的反应。当北伐军开仓赈灾时,一个白发苍苍的老者颤巍巍地捧出一面保存完好的明朝旗帜:“老朽藏了三年,就等着王师回来的这一天啊!“

  短短三天,就有两千多南阳青年报名参军。他们中很多人全家都死在清军屠刀下,此刻加入北伐军,就是为了报仇雪恨。

  正月十五,北伐军在南阳度过了一个特殊的元宵节。覃玉组织妇女们赶制了上万只汤圆,分发给全城百姓。雪魄似乎也很喜欢这个节日,它在街上踱步时,孩子们会大胆地往它嘴里塞汤圆。

  那晚,向拯民站在南阳城头,望着北方连绵的群山。雪魄安静地蹲在他身边,月光下,一人一虎的身影格外清晰。

  “下一站,洛阳。“向拯民轻抚雪魄的头顶,“我们要让白虎旗插遍中原。“

  雪魄仰头发出一声长啸,这啸声在群山中回荡,仿佛在向整个中原宣告:王师已至,山河将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