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寒气压在青石塘村上空。
里正家。
李德友坐在堂屋的火塘前,随意地给火堆里添着柴火。
火光跳跃,映着他那张沟壑纵横的脸,阴沉地能拧出水来。
噼啪!
柴火爆开一声脆响,驱散屋内寒气,却驱不散他心底的郁结。
昨夜他醒了好几次,五更天之后再难入眠。
索性便披着棉衣,坐在火塘边上等天明。
前日沈砚在村中行凶伤人,上报县衙之后,昨个下午官差便到了。
只不过,那捕头来了之后并不是要捉拿伤人者,反倒是询问村中有没有猎豹手。
李德友只觉得一阵可笑,甚至是荒唐。
小小一个青石塘村,怎么可能有狩猎花豹的勇士?
他郑重请求捕头将伤人者沈砚抓回县衙看管。
却没想到捕头根本不愿办案,反倒当着他的面和起了稀泥。
“里正,那伤者强抢渔获,总归是理亏在先,依我看,赔点儿医药钱便可作罢。”
李德友不死心,还想劝说捕头从严从重处理。
可接下来他才知道,眼下衙门内人手紧张,差役们都在忙着搜寻猎豹手。
根本无暇顾及两个乡野村民之间的小打小闹。
也因此,沈砚斗殴伤人的事就这么不明不白地过去了。
过去了?
李德友的脸上阴云不散。
一个泼皮,拂了他的面子,竟然还能跟没事人一样?
一念及此,他的胸口就像是堵着一口气,上不来,也下不去。
先是借钱给王老蔫赎地,让他不得不将那即将到手的田契还了回去。
后又不服管教,当着村民的面公然顶撞他这个里正。
新仇旧恨,就像是火塘里窜动的火焰,直往他心肺里钻,难以忍受。
不行!
不能再忍了!
李德友的眼底闪过一抹寒光。
沈砚,就像是这火塘里的火。
再不将其浇熄,迟早都会烧到他的身上。
必须要彻底摁死这小子,否则他今后在村里哪儿还有威信可言?
就在这时,院门外传来一阵吵嚷。
“里正叔!里正大人!开门啊!”
院外传来刘狗剩的声音,旁边似乎还跟着个人。
李德友眉头一皱,他可是县衙任命的里正,向来是看不起这些泼皮无赖。
不过场面功夫总是要做一下的。
他看向院子,不耐烦地扬声喊道:“门没闩,进来。”
刘狗剩一脸谄笑地推门进来,身后跟着村中闲汉周游子。
后者半边脑袋裹着发黑的破布,布角还渗着暗红的血迹。
周游子脸色白得像纸,用手捂着伤处,嘴唇哆嗦着,连站都站不太稳。
“里正叔,求您行行好吧。”
周游子哭丧着脸,声音发颤,“我这耳朵被沈砚砍了,现在又没钱换药,再不找郎中,只怕是连命都要没了。”
“我这也实在没办法了,只能来找您借点儿救命钱,求您救我一命!”
刘狗剩瞟了周游子一眼,也在一旁帮腔,“里正叔,游子这伤太吓人了,要不然我也不会陪他走这一趟。”
“您老在咱们里德高望重,千万不要见死不救啊。”
李德友心中冷笑,耳朵是沈砚砍的,借钱倒是来找他了?
一个泼皮,一个闲汉,都是烂命一条。
若真把钱借出去,日后周游子肯还吗?
绝对是肉包子打狗。
他面色不悦,打算寻个由头将两人打发了,当即冷声训斥起来。
“刘狗剩,你这泼皮是眼瞎了还是心瞎了?伤人者是沈砚,你们却来找我要钱,怎么?这是挤兑我纵容沈砚行凶?”
刘狗剩脸色一变,连连低头摆手,“不敢不敢,您是里正大人,我哪儿敢啊?”
周游子开口哀求道:“叔,里正大人,我这不是被逼得没办法了嘛。”
“沈砚那厮当着大伙的面都敢跟您顶嘴,不认您的判罚,这村里还有谁敢惹他啊?”
“我现在晚上一梦到他就被吓醒。”
说到沈砚,刘狗剩一时嘴碎,又提起了前天的事。
“里正叔,您是不知道,沈砚那厮可太邪门了!”
“前两天我亲眼看着他去了后山,您猜怎么着,他没上山!往西边那片密林一钻就没影了!”
“再等他回来,好家伙,竟然打回来了两只獐子!”
说着无心,听者有意,李德友的脸色微不可察地变了。
没上山?
那些猎物又是哪里来的?
刘狗剩丝毫没注意到李德友的神态,自顾自继续说着。
“里正叔,我就纳闷了,之前你家胜哥带着几个猎户在山里钻了好些天,连獐子毛都没摸到。”
“沈砚那厮从小就没打过猎,那天更是连山都没上,居然还打了两只獐子回来,前些天还有一车粮肉。”
“啧啧,这说出去谁信啊?我敢肯定,他身上绝对有事!”
李德友没说话,脸色却凝重了不少。
别说没打过猎,没上过山,就算是十里八乡那几个有名的老猎手,也没有用骡车往家里运过粮肉。
他早就对此心生疑惑,只是刚才刘狗剩提的这一嘴,仿佛一道闪电劈开了他脑海中的迷雾。
沈砚没上山,反而是钻进西边密林就没影了!
这可就耐人寻味了。
李德友思索片刻,不动声色地瞥了一眼身边的周游子。
“算了,都是一个里的,你这伤也确实拖不得。”
他挤出一丝伪善的关切,慢腾腾地起身,从屋里摸出一串铜钱。
“拿去,先把药换了,趁着过冬好好修养。”
周游子大喜,刚要伸手,却听李德友又补了一句。
“我这儿借钱的规矩,你都知道吧?”
周游子脸上的喜色顿时凝固,僵硬地点了点头。
“知道,知道,您放心,回头我就带着田契来签字画押。”
送走这两人,李德友关上了门,眼底浮现出一抹狠厉与算计。
沈砚身上绝对有事!
思索片刻,他在火塘边上铺开一张麻纸。
研磨,下笔。
敬禀县尉大人台鉴:
小人平漳县桃溪乡东和里,里正李德友。
近日辖下青石塘村颇不宁静。
有村民沈砚者,素日贫贱,近来骤富,银钱来路甚为可疑。
此前叛军作乱,尝以银钱贿赂百姓充作耳目,打探官军动向。
沈砚骤得横财,又行踪诡秘。
小人位卑识浅,不敢妄断。
特此密呈,伏乞大人明察。
写罢,他仔细检查,然后吹干墨迹。
信中并没有指认沈砚就是奸细,只提供一个合理的怀疑,将他自己摘得干干净净。
他知道,县尉急于剿贼,任何一丝线索都不会放过。
他将密报折好,语气中带上了一种大仇得报的快意。
“沈砚啊沈砚,你那些银钱和猎物究竟是怎么来的,就去跟县尉老爷亲自交代吧。”
里正家。
李德友坐在堂屋的火塘前,随意地给火堆里添着柴火。
火光跳跃,映着他那张沟壑纵横的脸,阴沉地能拧出水来。
噼啪!
柴火爆开一声脆响,驱散屋内寒气,却驱不散他心底的郁结。
昨夜他醒了好几次,五更天之后再难入眠。
索性便披着棉衣,坐在火塘边上等天明。
前日沈砚在村中行凶伤人,上报县衙之后,昨个下午官差便到了。
只不过,那捕头来了之后并不是要捉拿伤人者,反倒是询问村中有没有猎豹手。
李德友只觉得一阵可笑,甚至是荒唐。
小小一个青石塘村,怎么可能有狩猎花豹的勇士?
他郑重请求捕头将伤人者沈砚抓回县衙看管。
却没想到捕头根本不愿办案,反倒当着他的面和起了稀泥。
“里正,那伤者强抢渔获,总归是理亏在先,依我看,赔点儿医药钱便可作罢。”
李德友不死心,还想劝说捕头从严从重处理。
可接下来他才知道,眼下衙门内人手紧张,差役们都在忙着搜寻猎豹手。
根本无暇顾及两个乡野村民之间的小打小闹。
也因此,沈砚斗殴伤人的事就这么不明不白地过去了。
过去了?
李德友的脸上阴云不散。
一个泼皮,拂了他的面子,竟然还能跟没事人一样?
一念及此,他的胸口就像是堵着一口气,上不来,也下不去。
先是借钱给王老蔫赎地,让他不得不将那即将到手的田契还了回去。
后又不服管教,当着村民的面公然顶撞他这个里正。
新仇旧恨,就像是火塘里窜动的火焰,直往他心肺里钻,难以忍受。
不行!
不能再忍了!
李德友的眼底闪过一抹寒光。
沈砚,就像是这火塘里的火。
再不将其浇熄,迟早都会烧到他的身上。
必须要彻底摁死这小子,否则他今后在村里哪儿还有威信可言?
就在这时,院门外传来一阵吵嚷。
“里正叔!里正大人!开门啊!”
院外传来刘狗剩的声音,旁边似乎还跟着个人。
李德友眉头一皱,他可是县衙任命的里正,向来是看不起这些泼皮无赖。
不过场面功夫总是要做一下的。
他看向院子,不耐烦地扬声喊道:“门没闩,进来。”
刘狗剩一脸谄笑地推门进来,身后跟着村中闲汉周游子。
后者半边脑袋裹着发黑的破布,布角还渗着暗红的血迹。
周游子脸色白得像纸,用手捂着伤处,嘴唇哆嗦着,连站都站不太稳。
“里正叔,求您行行好吧。”
周游子哭丧着脸,声音发颤,“我这耳朵被沈砚砍了,现在又没钱换药,再不找郎中,只怕是连命都要没了。”
“我这也实在没办法了,只能来找您借点儿救命钱,求您救我一命!”
刘狗剩瞟了周游子一眼,也在一旁帮腔,“里正叔,游子这伤太吓人了,要不然我也不会陪他走这一趟。”
“您老在咱们里德高望重,千万不要见死不救啊。”
李德友心中冷笑,耳朵是沈砚砍的,借钱倒是来找他了?
一个泼皮,一个闲汉,都是烂命一条。
若真把钱借出去,日后周游子肯还吗?
绝对是肉包子打狗。
他面色不悦,打算寻个由头将两人打发了,当即冷声训斥起来。
“刘狗剩,你这泼皮是眼瞎了还是心瞎了?伤人者是沈砚,你们却来找我要钱,怎么?这是挤兑我纵容沈砚行凶?”
刘狗剩脸色一变,连连低头摆手,“不敢不敢,您是里正大人,我哪儿敢啊?”
周游子开口哀求道:“叔,里正大人,我这不是被逼得没办法了嘛。”
“沈砚那厮当着大伙的面都敢跟您顶嘴,不认您的判罚,这村里还有谁敢惹他啊?”
“我现在晚上一梦到他就被吓醒。”
说到沈砚,刘狗剩一时嘴碎,又提起了前天的事。
“里正叔,您是不知道,沈砚那厮可太邪门了!”
“前两天我亲眼看着他去了后山,您猜怎么着,他没上山!往西边那片密林一钻就没影了!”
“再等他回来,好家伙,竟然打回来了两只獐子!”
说着无心,听者有意,李德友的脸色微不可察地变了。
没上山?
那些猎物又是哪里来的?
刘狗剩丝毫没注意到李德友的神态,自顾自继续说着。
“里正叔,我就纳闷了,之前你家胜哥带着几个猎户在山里钻了好些天,连獐子毛都没摸到。”
“沈砚那厮从小就没打过猎,那天更是连山都没上,居然还打了两只獐子回来,前些天还有一车粮肉。”
“啧啧,这说出去谁信啊?我敢肯定,他身上绝对有事!”
李德友没说话,脸色却凝重了不少。
别说没打过猎,没上过山,就算是十里八乡那几个有名的老猎手,也没有用骡车往家里运过粮肉。
他早就对此心生疑惑,只是刚才刘狗剩提的这一嘴,仿佛一道闪电劈开了他脑海中的迷雾。
沈砚没上山,反而是钻进西边密林就没影了!
这可就耐人寻味了。
李德友思索片刻,不动声色地瞥了一眼身边的周游子。
“算了,都是一个里的,你这伤也确实拖不得。”
他挤出一丝伪善的关切,慢腾腾地起身,从屋里摸出一串铜钱。
“拿去,先把药换了,趁着过冬好好修养。”
周游子大喜,刚要伸手,却听李德友又补了一句。
“我这儿借钱的规矩,你都知道吧?”
周游子脸上的喜色顿时凝固,僵硬地点了点头。
“知道,知道,您放心,回头我就带着田契来签字画押。”
送走这两人,李德友关上了门,眼底浮现出一抹狠厉与算计。
沈砚身上绝对有事!
思索片刻,他在火塘边上铺开一张麻纸。
研磨,下笔。
敬禀县尉大人台鉴:
小人平漳县桃溪乡东和里,里正李德友。
近日辖下青石塘村颇不宁静。
有村民沈砚者,素日贫贱,近来骤富,银钱来路甚为可疑。
此前叛军作乱,尝以银钱贿赂百姓充作耳目,打探官军动向。
沈砚骤得横财,又行踪诡秘。
小人位卑识浅,不敢妄断。
特此密呈,伏乞大人明察。
写罢,他仔细检查,然后吹干墨迹。
信中并没有指认沈砚就是奸细,只提供一个合理的怀疑,将他自己摘得干干净净。
他知道,县尉急于剿贼,任何一丝线索都不会放过。
他将密报折好,语气中带上了一种大仇得报的快意。
“沈砚啊沈砚,你那些银钱和猎物究竟是怎么来的,就去跟县尉老爷亲自交代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