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43章 安和里,王半仙-《乱世荒年:从打猎开始无限抽奖》

  日头初生,屋内暖意融融。

  阳光透过窗纸照射进来,沈砚悠悠转醒,左右臂弯各枕着温香软玉的人儿。

  得益于体质强化,他以一敌二也不落下风,直到昨天半夜才兴尽睡下。

  苏婉卿还没醒来,像只慵懒的小猫在他颈窝蹭了蹭,下意识寻了个更舒服的位置。

  林芷柔的睡颜近在咫尺,长长的睫毛精致垂下,饱满的唇瓣就像是浸过花露的樱桃。

  回想昨夜,情到浓时,林芷柔一双眸子水盈盈地望着他,言语之中满是期盼与恳切。

  “夫君......等到洞房花烛夜,奴家全都给你,好不好?”

  这妮子,平时温顺地像只兔子,可关键时刻却总能冒出一股子执拗劲儿。

  他能怎么办?

  只能就此作罢。

  却没想到接下来便是柳暗花明。

  谁能想到,那匀称的身子下居然还藏着一层束缚。

  待他掀去最后的掩护,只见阳春白雪傲然眼前,山河如聚,波涛如怒。

  前所未见的波澜壮阔!

  震惊之余,沈砚脸上露出一抹坏笑。

  引导着林芷柔倾覆而来,那丰腴温软虽略显生涩,却极致撩人。

  仿佛最上等的丝缎,盈满了无限的柔嫩。

  羞窘与无措渐渐褪去,她羞红了脸,以那份独有的骄傲隐秘盛放。

  想到这里,沈砚眼底不禁浮现出几分宠溺。

  真是个磨人的小妖精。

  他低头轻轻一吻,就见林芷柔的睫毛微微颤动,睡眼惺忪地向他看来。

  “夫君,你睡醒了?”

  林芷柔无意识地一个翻身,面向着他,薄被下便是一阵惊心动魄地轻颤。

  单薄的寝衣根本无力遮掩,晨光中勾勒出一片令人屏息的阴影。

  沈砚眼底涌起几分火热,星星之火又有复燃之势。

  “夫君,唔~~~”

  春意渐浓。

  ......

  起床洗漱之后,一家人围坐在堂屋之中。

  桌子中间摆着一盆奶白色的鱼汤,汤里沉着几块肥嫩的鱼肉,鲜香四溢。

  旁边是一碟焦香诱人的小炒肉,纹理分明,闪着油光。

  以及一盘解腻爽口的清炒菘菜。

  主食不是白米饭,而是用精面烫出来的烙饼,金黄松软。

  沈墨和赵安娘大口地吃着面饼,脸上挂着满足的笑意。

  沈相远也是笑呵呵的,用木勺给孙子沈年盛了一大碗鱼汤。

  林芷柔小口地喝着鱼汤,眉眼弯弯。

  苏婉卿则是将一块剔好刺的鱼肉夹在了沈砚碗里。

  沈相远目光扫过众人,最后落在沈砚身上。

  自从二郎进山打猎之后,家里的光景是一天比一天好。

  他咬了一口裹着肉汁的烙饼,满足地咂了咂嘴。

  “阿砚,你和婉卿、芷柔的亲事不能马虎,待会儿我带着大郎去一趟安和里,找王半仙挑个吉日。”

  “安和里?”苏婉卿的美眸闪过一抹忧虑。

  她放下筷子,语气中多了几分正色,“爹,前些日子我和妹妹逃荒过来,听说叛军吃了败仗,往那边的山里逃去了......”

  听到叛军二字,除了沈相远与沈砚之外,众人脸色皆是一变,早饭间的轻松氛围瞬间凝重了起来。

  沈相远却是摆了摆手,不以为意。

  “不必担心,过了这么久,叛军早就跑没影了,更何况我们是走大路,叛军不敢露面。”

  “再说了,王半仙名声在外,十里八村的婚丧嫁娶全都推举他的本事,这事可马虎不得。”

  大哥沈墨听闻,在旁边跟着应了一声。

  按照习俗,无论是提亲还是择日,必须由男方父亲或长辈出面,以示郑重。

  沈墨身为长兄,自然是要出面的。

  他看向沈砚,递上一个放心的眼神。

  沈砚自然是放心的。

  这几天他又是跑县城,又是去桃溪乡,绝大多数时候路上连个人影都没。

  听说叛军被打散之后钻进了深山里,可没这么轻易冒头出来。

  早饭之后。

  沈相远和沈砚收拾了一些粮肉作为见面礼,给上面系上红绳,代表着喜庆与尊重。

  两人走后,家里顿时冷清了不少。

  按照往常,这时候沈砚也该进山打猎了。

  可他若出门,家里就只剩下三个女人与一个侄子。

  再考虑到这两天他在村里也惹了不少事情,万一有什么事找上门,那可就彻底顾不上了。

  想了想,他决定上午就不进山了,先在村里待着。

  于是,出门去李朔家遛个弯,顺便看看狐皮和麝香囊怎么样了。

  一进院子,正在忙活的李三江和李朔就热情地迎了上来。

  李朔一脸激动,还以为沈砚是来喊他进山打猎,连忙去收拾背篓,还好沈砚拉住他解释了几句。

  李朵这才从屋里探出头,笑嘻嘻的,一双眼睛像是弯弯地月牙,欢喜地喊了声“砚哥儿”。

  “李婶呢?”沈砚扫了一圈,院子里只有李三江和李朔兄妹。

  “一早上里正差人去县城办事,我腿脚不好,就让她跟着去买鞣料了。”李三江在旁解释道。

  沈砚点了点头,也没在意。

  将未完工的麝香囊与狐皮看了一遍,又寒暄了几句,便告辞了。

  回到自家院子,沈年手里拿着一支干柴,在泥地上划拉着,玩得不亦乐乎。

  沈砚上前逗了几句,把小家伙逗得咯咯直笑。

  想了一会儿,他将目光看向了堂屋内的苏婉卿,心中已经有了决定。

  闲来无事,也是时候学习这个时代的文字了。

  不识字,就如同睁眼瞎,太多的信息会被隔绝在外。

  “婉卿,上午我不进山了,你教我认字。”

  苏婉卿眼眸弯起,温柔地点了点头,“好。”

  视线一转,他的目光又落到院子里的沈年身上。

  上前几步,一把捞起小家伙抱进了堂屋。

  “沈年,从今天起,跟小叔一起学识字。”

  沈年并没有像想象中的垮下小脸,反倒是乌溜溜的眼睛一片晶亮。

  在青石塘村来说,绝大多数孩子早早就参与了劳动,只有里正与几个富户家里才有识字的条件。

  如今有这个机会,沈年心里是一阵新鲜。

  这话也被柴房外洗衣服的赵安娘听到了,她下意识转过身子,眼里是一片欣慰。

  在她眼里,认了字那可就是文化人了,没准以后还能去乡治里讨份差事。

  她回身看向正在晾衣的林芷柔。

  “芷柔妹子,听说你也会认字?”

  林芷柔点了点头,“嗯,幼时上过几年学堂,不过与婉卿姐姐比起来差远了。”

  赵安娘眼神变了变,连忙抢过林芷柔手中的湿衣服。

  “妹子,这些粗活儿就交给我,你去婉卿那里帮衬着吧。”

  “小年这娃是猴屁股,坐不住,他要是不老实,你就让砚弟给我狠狠地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