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雀的脚步声渐行渐远,殿内的气氛愈发死寂。
冕旒垂落下的阴影遮住了宁帝沉郁的眼和额角迸出的青筋,一直安静站在他身后的高公公适时上前,用身体微挡住宁帝,面向百官。
“陛下今日操劳国事,今日又饮了酒,圣躬违和,诸位大人,且先跪安吧。”
“臣等告退。”百官如蒙大赦,相继退出大殿。
舞姬乐姬也躬身告退,沉重的殿门缓缓合拢,宁帝不再伪装,一脚踹翻身前御案,琉璃杯盏碎裂满地:“她怎么敢...她怎么敢!”
“陛下息怒!”赵贵妃、宁胤、高公公齐齐跪地。
“小小丫头竟敢当着文武百官的面忤逆朕,如今天下已平,她还霸占着兵权不放是想如何,难道真以为朕奈何不了她吗?!”
他一把抓起手边杯盏狠掼在地,残片溅在贵妃裙边。
赵贵妃抬头看向宁帝,声音轻柔:“陛下既知她是个小丫头,又何苦因她动这么大气,伤了龙体可如何是好。”
“依臣妾看,姜主帅今日之举倒也在情理之中。”
宁帝冷眼扫过来,贵妃倒也不惧,仍缓缓道:“她一个女儿家在军队待了这么多年,性子早已磨硬了,陛下这样硬来,不如以柔克刚。”
“她此番立下大功,陛下不妨给她一个虚衔,既能安抚人心,陛下也能得到赞颂,何乐不为?”
赵贵妃言语温和,又字字在理,宁帝起伏的心绪也逐渐平和。
“木兰军就更好办了,姜主帅麾下四位副将,此番战事也有大功,陛下何不将他们一一升迁,调去天南海北。”
宁帝微微眯了下眸,如此,木兰军便四散天涯,姜雀的羽翼也一根一根被斩断。
“好!”宁帝走到赵贵妃身前,倾身扶起她,笑着拢住她的双手,“这宫中属你最懂朕心。”
“至于婚事也不必着急。”赵贵妃倚在宁帝怀中柔声劝慰,“好在姜家还有个姜拂生可以当软肋,日后寻个由头把姜拂生拿捏住,姜雀也就好对付了。”
“陛下万万不可为此事忧心,要是气坏了身子,臣妾会心疼的。”
宁帝将赵贵妃揽得更加紧,语气怜惜:“好了不说这些,今日佳节,我们一家好好吃个饭。”
“好。”赵贵妃款款回望。
“父皇。”还跪在地上的宁胤突然开口,“您不能听母妃的,说好要把木兰军交给我,您把木兰军拆的七零八落那还是木兰军吗?”
赵贵妃:“......”
宁胤继续输出:“而且按照惯例,今日您该去皇后宫里才是。”
赵贵妃:“............”
有时候看着亲儿子也挺想掐死的。
“陛下。”殿外传来宫人的声音,“皇后听闻宴席已散,特来等您一起回凤鸾宫。”
“朕知道了。”宁帝静思片刻,皇后毕竟是国母,该给的体面还是要给。
他松开赵贵妃:“那朕就先去皇后宫里一趟,你跟胤儿先回昭清殿,朕稍后就来。”
“陛下,陛下。”赵贵妃追了宁帝两步,因裙摆太长只能停步。
待宁帝的身形完全消失在殿前,赵贵妃的笑意也彻底僵在脸上,抬手猛扇了宁胤一巴掌。
“我警告过你多少次,出来少说话,你把我的话都当耳边风是不是!”
宁胤捂着脸十分委屈:“为什么,我今天有哪句话说得不对?”
他不服气:“我肯定不会比一个女子差,若是让我接管木兰军我定做的比姜雀好一万倍。”
赵贵妃目瞪口呆地看着他,顿时连骂他的力气也没有了:“你哪来的脸跟她比?”
宁胤不敢置信:“到底谁是你亲生的?”
赵贵妃扶着额走出大殿,远远朝宫门方向望了一眼,凭心而论,谁不想要个姜雀那样的孩子。
宁胤但凡有姜雀三分出色,她也不必为他这般费心劳神:“回宫吧。”
宫人为赵贵妃打伞提裙,护她上轿,没让一滴雨落到她身上,而独自走出宫外的姜雀,脸上已满是雨水。
头发湿黏在额角,偶尔雨水流进眼中,她毫不在意地一抹,似乎早已习惯这样的风雨。
距离宫门越近,她步伐越快,风雨都被甩在身后。
甫一走出宫门姜雀便听见几声响亮的呼喊:“姜小雀!”
她循声看去,头刚偏向右边眼前骤然一暗,一件温热的大氅兜头罩下,淡淡的草木香同时涌进鼻腔,耳边已响起熟悉的咋呼声。
“我就说一定能等到你!”是闻耀的声音。
“好久不见啊大将军,想死我了!”这是秋棠。
“这甲胄真帅,怎么也不打把伞,看这淋的,来,小爷用衣袖给你擦擦。”
“脏死了你起开,用我的绣帕。”照秋棠贴近姜雀,仔细擦去她额上的雨水,擦拭间,两人对上视线,照秋棠鼻尖一酸,扑上去将人抱了满怀。
“终于回来了。”
几人是青梅竹马,从小一起野到大,八年间,姜雀身处边疆回不来,他们就每年过去待几天,每去一次姜雀身上的伤就多一些。
去年春节几人去的时候正赶上敌军偷袭,姜雀率军出战,出去时还神采奕奕,回来时身上插着数十支箭,其中一支插在心口,差点没救过来。
她能回来,是九死一生。
那次之后照秋棠就开始频繁做噩梦,梦里无一例外,都是在寻常的日子突然收到了姜雀的一捧骨灰。
“我也抱一下。”被撞开的闻耀又笑着凑过来。
照秋棠抱住姜雀转着圈躲他:“不行不行,男女授受不亲。”
姜雀由着两人闹,目光越过照秋棠看向了那辆停在十步之外的马车。
马车四角悬挂着暖黄的灯笼,车前站着三个人。
舅父、舅母、还有拂生。
她披在身上的这件大氅,应是拂生在怀里抱了一路,衣上已沾染了她的味道。
三人远远看着姜雀,眼底蕴着浅浅一层水光。
等闻耀和照秋棠闹完,姜雀走到三人面前将人一一看过,先摸了摸拂生的头,随后看向舅母。
想说些什么,张嘴却是无言,只对着舅父舅母屈膝下跪。
“不可。”舅父拖住她的手肘将人拦住,“姜家人连天子都不跪,怎能跪我们?”
姜雀避开,重重跪了下去。
父母去世后,是舅父舅母将两人护在羽翼下细心抚养,拂生自幼体弱,她在边关无暇顾及,但这些年拂生的身体却越来越好,颊边都有了血色。
她想谢谢舅父舅母,但话说出来总是肉麻,只能以跪谢恩。
“好了快起来。”舅母忙将人扶起,关切道:“饿不饿?渴不渴?想吃什么舅母回去给你做。”
“赶了这么久的路一定累坏了,快上马车,咱们回家。”
几人相继坐上马车,闻耀和照秋棠最后上来,马车缓缓启程,逐渐远离皇宫。
“姜小雀,你看!”照秋棠神秘兮兮地从马车角落拿出一盏灯,“我们做的花灯,好不好看?”
姜雀看了几眼灯,缓缓闭上双眼。
完。
比她想象中还要丑。
“怎么了,感动得要哭?”闻耀对自己的手艺十分自信,把灯笼往姜雀手中递去,“拿着,以后日日都能——”
姜雀突然伸手,用力按住闻耀的手腕,偏头吐出一口血。
车内霎时静了。
“姐。”拂生低喊出声,正要上前查看,姜雀又喷出一口,染红了半面车壁。
姜雀捂着心口,惨白着脸接连吐了数口血,软着身体朝后倒去。
“阿姐!”
拂生眼疾手快将人接住,其余几人也终于从这突然的变故中回过神来,涌到姜雀面前。
“姜、姜小雀。”闻耀的声音发着颤。
“怎、怎么了,这是怎么了?”照秋棠手忙脚乱地给姜雀擦着血,绣帕顷刻就被染红。
舅母软着身体挪到姜雀面前,指腹摸到她混乱而虚弱的脉搏,脸色瞬间煞白。
“不要......”姜雀在昏过去前交代几人,“不要声张。”
冕旒垂落下的阴影遮住了宁帝沉郁的眼和额角迸出的青筋,一直安静站在他身后的高公公适时上前,用身体微挡住宁帝,面向百官。
“陛下今日操劳国事,今日又饮了酒,圣躬违和,诸位大人,且先跪安吧。”
“臣等告退。”百官如蒙大赦,相继退出大殿。
舞姬乐姬也躬身告退,沉重的殿门缓缓合拢,宁帝不再伪装,一脚踹翻身前御案,琉璃杯盏碎裂满地:“她怎么敢...她怎么敢!”
“陛下息怒!”赵贵妃、宁胤、高公公齐齐跪地。
“小小丫头竟敢当着文武百官的面忤逆朕,如今天下已平,她还霸占着兵权不放是想如何,难道真以为朕奈何不了她吗?!”
他一把抓起手边杯盏狠掼在地,残片溅在贵妃裙边。
赵贵妃抬头看向宁帝,声音轻柔:“陛下既知她是个小丫头,又何苦因她动这么大气,伤了龙体可如何是好。”
“依臣妾看,姜主帅今日之举倒也在情理之中。”
宁帝冷眼扫过来,贵妃倒也不惧,仍缓缓道:“她一个女儿家在军队待了这么多年,性子早已磨硬了,陛下这样硬来,不如以柔克刚。”
“她此番立下大功,陛下不妨给她一个虚衔,既能安抚人心,陛下也能得到赞颂,何乐不为?”
赵贵妃言语温和,又字字在理,宁帝起伏的心绪也逐渐平和。
“木兰军就更好办了,姜主帅麾下四位副将,此番战事也有大功,陛下何不将他们一一升迁,调去天南海北。”
宁帝微微眯了下眸,如此,木兰军便四散天涯,姜雀的羽翼也一根一根被斩断。
“好!”宁帝走到赵贵妃身前,倾身扶起她,笑着拢住她的双手,“这宫中属你最懂朕心。”
“至于婚事也不必着急。”赵贵妃倚在宁帝怀中柔声劝慰,“好在姜家还有个姜拂生可以当软肋,日后寻个由头把姜拂生拿捏住,姜雀也就好对付了。”
“陛下万万不可为此事忧心,要是气坏了身子,臣妾会心疼的。”
宁帝将赵贵妃揽得更加紧,语气怜惜:“好了不说这些,今日佳节,我们一家好好吃个饭。”
“好。”赵贵妃款款回望。
“父皇。”还跪在地上的宁胤突然开口,“您不能听母妃的,说好要把木兰军交给我,您把木兰军拆的七零八落那还是木兰军吗?”
赵贵妃:“......”
宁胤继续输出:“而且按照惯例,今日您该去皇后宫里才是。”
赵贵妃:“............”
有时候看着亲儿子也挺想掐死的。
“陛下。”殿外传来宫人的声音,“皇后听闻宴席已散,特来等您一起回凤鸾宫。”
“朕知道了。”宁帝静思片刻,皇后毕竟是国母,该给的体面还是要给。
他松开赵贵妃:“那朕就先去皇后宫里一趟,你跟胤儿先回昭清殿,朕稍后就来。”
“陛下,陛下。”赵贵妃追了宁帝两步,因裙摆太长只能停步。
待宁帝的身形完全消失在殿前,赵贵妃的笑意也彻底僵在脸上,抬手猛扇了宁胤一巴掌。
“我警告过你多少次,出来少说话,你把我的话都当耳边风是不是!”
宁胤捂着脸十分委屈:“为什么,我今天有哪句话说得不对?”
他不服气:“我肯定不会比一个女子差,若是让我接管木兰军我定做的比姜雀好一万倍。”
赵贵妃目瞪口呆地看着他,顿时连骂他的力气也没有了:“你哪来的脸跟她比?”
宁胤不敢置信:“到底谁是你亲生的?”
赵贵妃扶着额走出大殿,远远朝宫门方向望了一眼,凭心而论,谁不想要个姜雀那样的孩子。
宁胤但凡有姜雀三分出色,她也不必为他这般费心劳神:“回宫吧。”
宫人为赵贵妃打伞提裙,护她上轿,没让一滴雨落到她身上,而独自走出宫外的姜雀,脸上已满是雨水。
头发湿黏在额角,偶尔雨水流进眼中,她毫不在意地一抹,似乎早已习惯这样的风雨。
距离宫门越近,她步伐越快,风雨都被甩在身后。
甫一走出宫门姜雀便听见几声响亮的呼喊:“姜小雀!”
她循声看去,头刚偏向右边眼前骤然一暗,一件温热的大氅兜头罩下,淡淡的草木香同时涌进鼻腔,耳边已响起熟悉的咋呼声。
“我就说一定能等到你!”是闻耀的声音。
“好久不见啊大将军,想死我了!”这是秋棠。
“这甲胄真帅,怎么也不打把伞,看这淋的,来,小爷用衣袖给你擦擦。”
“脏死了你起开,用我的绣帕。”照秋棠贴近姜雀,仔细擦去她额上的雨水,擦拭间,两人对上视线,照秋棠鼻尖一酸,扑上去将人抱了满怀。
“终于回来了。”
几人是青梅竹马,从小一起野到大,八年间,姜雀身处边疆回不来,他们就每年过去待几天,每去一次姜雀身上的伤就多一些。
去年春节几人去的时候正赶上敌军偷袭,姜雀率军出战,出去时还神采奕奕,回来时身上插着数十支箭,其中一支插在心口,差点没救过来。
她能回来,是九死一生。
那次之后照秋棠就开始频繁做噩梦,梦里无一例外,都是在寻常的日子突然收到了姜雀的一捧骨灰。
“我也抱一下。”被撞开的闻耀又笑着凑过来。
照秋棠抱住姜雀转着圈躲他:“不行不行,男女授受不亲。”
姜雀由着两人闹,目光越过照秋棠看向了那辆停在十步之外的马车。
马车四角悬挂着暖黄的灯笼,车前站着三个人。
舅父、舅母、还有拂生。
她披在身上的这件大氅,应是拂生在怀里抱了一路,衣上已沾染了她的味道。
三人远远看着姜雀,眼底蕴着浅浅一层水光。
等闻耀和照秋棠闹完,姜雀走到三人面前将人一一看过,先摸了摸拂生的头,随后看向舅母。
想说些什么,张嘴却是无言,只对着舅父舅母屈膝下跪。
“不可。”舅父拖住她的手肘将人拦住,“姜家人连天子都不跪,怎能跪我们?”
姜雀避开,重重跪了下去。
父母去世后,是舅父舅母将两人护在羽翼下细心抚养,拂生自幼体弱,她在边关无暇顾及,但这些年拂生的身体却越来越好,颊边都有了血色。
她想谢谢舅父舅母,但话说出来总是肉麻,只能以跪谢恩。
“好了快起来。”舅母忙将人扶起,关切道:“饿不饿?渴不渴?想吃什么舅母回去给你做。”
“赶了这么久的路一定累坏了,快上马车,咱们回家。”
几人相继坐上马车,闻耀和照秋棠最后上来,马车缓缓启程,逐渐远离皇宫。
“姜小雀,你看!”照秋棠神秘兮兮地从马车角落拿出一盏灯,“我们做的花灯,好不好看?”
姜雀看了几眼灯,缓缓闭上双眼。
完。
比她想象中还要丑。
“怎么了,感动得要哭?”闻耀对自己的手艺十分自信,把灯笼往姜雀手中递去,“拿着,以后日日都能——”
姜雀突然伸手,用力按住闻耀的手腕,偏头吐出一口血。
车内霎时静了。
“姐。”拂生低喊出声,正要上前查看,姜雀又喷出一口,染红了半面车壁。
姜雀捂着心口,惨白着脸接连吐了数口血,软着身体朝后倒去。
“阿姐!”
拂生眼疾手快将人接住,其余几人也终于从这突然的变故中回过神来,涌到姜雀面前。
“姜、姜小雀。”闻耀的声音发着颤。
“怎、怎么了,这是怎么了?”照秋棠手忙脚乱地给姜雀擦着血,绣帕顷刻就被染红。
舅母软着身体挪到姜雀面前,指腹摸到她混乱而虚弱的脉搏,脸色瞬间煞白。
“不要......”姜雀在昏过去前交代几人,“不要声张。”